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譯文]  春風不懂得管束柳絮,迷迷蒙蒙地撲打著行人的臉面。

  [出典]  晏殊   《踏莎行》

  注:

  1、 《踏莎行》  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游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2、注釋:

     紅稀:花兒稀少。紅,指花。

    芳郊:清香彌漫的郊外。

  陰陰見:暗暗顯露。

    蒙蒙:形容柳絮飄飛,令人滿眼迷蒙。

    游絲:指蜘蛛等昆蟲吐出的絲,因其多在空中飄蕩,故稱。此處用來形容香煙飄飛。

    爐香靜逐游絲轉:香爐中冒出的裊裊香煙旋轉著向上飄升。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意謂鶯燕都深藏不見。這里的鶯燕暗喻“伊人”。

    卻:正。

  3、譯文:

    小路兩旁的鮮花多已凋殘,清香四溢的郊野已經被翠綠染遍。高樓臺榭邊,綠樹已成蔭,遮擋得樓臺若陰若現。春風不懂得管束柳絮,迷迷蒙蒙地撲打著行人的臉面。

    翠綠的樹葉里有黃鶯藏身,大紅的籬笆墻把燕子阻隔在外邊。香爐中煙霧繚繞,恰似那游絲般向上盤旋。酒入愁腸,一覺睡醒,日暮的陽光已經斜照在深深的庭院。

 

  4、晏殊的生平見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和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酈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最能體現晏殊詞深婉精致的或許應該是:“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5、及時行樂或感嘆時光易逝,其實是一對雙生子。不過一個的面孔是喜樂的,一個的面孔是憂傷的。但那憂傷也不過是淡淡的哀愁,同真正的憂傷不是一回事。晏殊這一首《踏莎行》就是一個明白的例子。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這是春晚夏初的特有景色:人走在小路上,兩旁長著許多高高矮矮的樹木,卻只有稀稀疏疏點綴著的少數紅花;再看整個郊野,一望碧綠,野草灌木漫山滿地聯成了一大片。春色已經消逝衰謝,初夏的氣息卻已十分強烈了。 
    “高臺樹色陰陰見”——人走上高臺,憑欄四望,遠遠近近的樹木,幽幽陰陰,濃綠滿眼。春天真是快要逝去了。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這是一幅活潑的春陰畫圖。它把上面的氣氛用近景加以擴大:你看,柳絮飛揚,漫天漫地,還不斷地夾頭夾臉地向過路人撲過去。時候到了,楊柳憑著它的本能要繁殖后代,它們蒙蒙漫漫,隨風亂舞,仿佛要加快速度把春天全部送去。 
    這上片,帶有濃重的惜春之感。可是在作者筆下,春色仍然是很美的,一點也不顯得衰颯。我們又仿佛看到唐代大詩人王維用活潑熱鬧的景物去描寫幽靜環境一樣,真是很高的手法。 
    這整整的一大段,我們假如另外拿幾個現成的字眼去形容它,那就正是李清照筆下的“綠肥紅瘦”——綠的勢力漸漸增強了,而相反,紅的卻漸漸消減了。 
    轉入下片,詩人已經回到室內來了。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上句說,濃綠的樹葉把黃鶯兒的活動都遮掩起來。下句說,燕子早就定居在人家檐廊之間。是再點染一下春末夏初之景。 
    “爐香靜逐游絲轉”——人在春困之中睡著了。室內異常沉靜,只有博山爐上的香煙,柔柔裊裊,像樹上掛下來的游絲在空中飄蕩。 
    然而,這只是表面一層,它還藏著潛臺詞,那意思是說:閑里的光陰一點一點地逝去,正如爐煙裊娜,逐漸消失于虛空之中。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本來是傷春,因傷春而小飲,因小飲而困眠。當他一覺醒來,原來夕陽已經斜斜照進深院之內。 
    上面反反復復寫了許多晚春的景物,到此際才下了一個“愁”字,以此點出此詞的基本情調。“愁夢”是春愁之夢。可見前面一大段,回環往復,寫的盡是對春逝的惋惜。 
    “悉夢酒醒時”卻接以“斜陽照深院”,詩人不過要告訴我們此時的感受:一醉醒來,斜日已經很低,一天的光景就如此悄悄地溜走;一天既是如此,一春豈不也是這樣!短暫的人生就在夕陽光影之中一點點消磨凈盡了。 

 

    6、這首詞通過春末夏初時節的景物描寫,感嘆人生短暫,年華易失,表達了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愁怨。
上闋寫暮春景色,楊花亂撲,春事闌珊,流露出一絲淡淡的閑愁: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暮春的小路兩旁,花兒稀稀疏疏的,只能看到星星點點的幾瓣殘紅,放眼望去,碧綠的芳草漫山遍野。
“高臺樹色陰陰見。”高聳的樓臺,在茂密幽深的樹蔭里隱約可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春風不懂得約束楊花,以致于讓它無拘無束地漫天飛舞,繚亂地撲向行人的臉。

下闋寫初夏傍晚,酒醒夢回,只見斜陽深院而不見伊人的惆悵心情: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翠綠的樹葉蓊蓊郁郁的,隱藏著嬌聲婉轉的黃鶯兒,隔著朱簾,室外飛翔著雙雙春燕。
“爐香靜逐游絲轉。”如此閑靜的室內,香爐里的香煙裊裊上升,與飄蕩的游絲糾結繚繞在一起,分不清孰為香煙,孰為游絲了。
“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酣醉中做了一場春愁綿綿的夢,一覺醒來,已是日暮時分,金色的斜陽正照著這深深的庭院。

本詞通過景物描寫隱約地表露了只見斜陽深院而不見伊人的悵惘之情。全詞語言清麗,含蓄纏綿,寓情于景,寄托深遠。

 

    7、“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所寫的楊花撲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詞人描繪這一景象時,卻注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寫成春風不懂得約束楊花,以致讓它漫天飛舞,亂撲行人之面。這一方面暗示已經無計留春,只好聽任楊花飄舞送春歸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楊花的無拘無束和活躍的生命力。這里雖寫暮春景色,卻無衰頹情調,富有生趣。“濛濛”、“亂撲”,極富動態感。“行人”二字,點醒以上所寫,都是詞人郊行所見。

春到人間,楊樹開滿了花,可那春風不懂得約束飛舞的楊花,任憑其隨風飄舞。楊花一片迷蒙,紛亂地打在行人面上。詞人嗔怨楊花不解人意,卻含蓄道出春愁與離思。“春風”句看似無理,實則有情,可謂委婉深致。

 

 

 

8、這首詞給我的感覺就是:靜,出奇的安靜。好像是一部彩色的默片。一幕幕鏡頭閃過,切換,時光,顏色,距離。然后就是小路上點點落花,一望無際的原野悲傷,是青色的,嫩青色;還有黃色的樹陰,這種黃色是透明的,有種水墨的感受。

  當然有風,暖洋洋的,漫天雪花兒般的飛絮,揚起飄落。落在人的身上,拂之不去。

  這樣的景色足以散發溫甜的煩躁,心里是空落落的。

  是的,整闋詞里沒有任何聲音。

  院子里,人的心和思緒仿佛被淘空了,四面朱簾,隔了萬重春色,竟有不曾言說的離愁在風中漫舞。一場宿醉,暮春傍晚,酒醒夢回,只見斜陽深院而不見伊人。橘黃色的陽光落滿重重院子,徐徐的,你能看見歲月的影子,在陽光中一點一點的消逝——

  淡淡的哀愁,悵惘,如爐香飄渺,游絲化無,達到不露痕跡的程度。這首詞溫柔細膩,纏綿含蓄,很少用直寫的方法。《珠玉詞》就是這樣的,透著珍珠般的圓融與溫潤,于婉約雅致中蘊涵著人間的真情實景,不飾雕琢,一掃脂粉氣的艷俗,這是晏殊的風格。

  所謂的伊人,夢,醉酒……其實,我可以斷想,在晏殊的心里有一個美麗的遺憾。

  是少年時的心情,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時光的感覺往復,糾纏。

  他用文字留住了春天,花落入幽夢中去了,細香,在你的鼻息之間浮動。

 

    9、楊花是多情的,“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她想要撫平人生的傷痕,但是也許她只會增加詞人的無奈、感慨。楊花又是無情的,“無情雪舞楊絮,離復聚、幾番尋覓”,楊花真的懂得什么是離愁嗎,但是她不知道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不知道游子們的深深眷戀。楊花目睹了“多情自古傷離別”的世間愛情糾葛,“百尺章臺撩亂飛,重重簾幕弄春暉......” 這是對分手之初的內心復雜難言之苦澀的自我咀嚼。詞人在此小詞中表述了相思、阻隔、無望之哀,更濃重的是對“他”的憐愛憐惜。倘若沒有一種心音相通的理解的露水姻緣,分手不會有太難磨滅的痛苦。既是紅粉知己,又是兩情投合,卻無力永成連理;更何況明知所愛者際遇哀苦,飄泊不能自主,此去將會落得怎樣的命運安排?其心底之失落和歉疚感交雜摩蕩,最無法言語以傳。不過歷史上,最為有名的還是蘇試的那首《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是非花”,使楊花的“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的生動神態躍然紙上,而最末一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更成為千古名句。這首詞將楊花的精魂描寫的淋漓盡致,把楊花與思婦的形象處理的不即不離、若即若離,表現出極其纏綿悱惻的情思,達到了物與神游的境界,堪稱極品。

 

   10、才幾天的功夫,走在路上,已經有一朵朵,一團團,毛茸茸,粉嘟嘟的楊花撲面粘衣了。其實楊花并不是花,而是楊樹的種子,因為有白色的絨毛覆蓋,飄起來極象朵朵細小的白花。過去,無論是城市農村,楊樹是作為行道樹被廣泛種植的,每當春風吹拂時,楊花隨風飄舞,如花絮飛揚。現在城市中的行道樹已經很少有楊樹了,所以“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的景象已經很難見到了。
    楊花的輕柔、恬美、嬌軟和潔白,自古就是文人眼中離愁別恨、多情纏綿的化身,所以從古至今,以楊花入詩者不計其數,詩人也借楊花,感嘆閨愁離恨、人生飄零,表達悵惘和愁緒。

   工作是辛苦的,勞累一天歸來,有楊花在眼前捉迷弄景,心不禁釋然,我沒有那么多詩人的幽情離恨,衣襟上沾幾朵輕柔,頭發上粘幾團嬌絮,春天就和我一起回家了!

 

   11、“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春風永遠不止,楊花何時落定?空茫不識語,春風亦打腦際吹過。

 

   12、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楊花,因時而開,隨風起舞,飄泊不定,意趣萬千。古人在詩詞中時常寫到楊花。楊花,其實不是花,而是楊樹的種子,有白色的絨毛覆蓋,春風吹拂時,楊花隨風飄舞,如花絮飛揚。古人詩中寫到楊花,大多是感嘆人生飄零,表達悵惘和愁緒。如司空圖《暮春對柳》:“縈愁惹恨奈楊花,閉戶垂簾亦滿家。”愁和恨,就像漫天飛舞的楊花一樣,哪怕關門鎖戶,它們還會飄飛進來,無法躲避。

   我看楊花,卻是有無限之美。我特別喜歡楊樹那柔媚的蔭影爬伏在地上的樣子,陽光完全被濃密的楊樹葉和楊花給融化了,映照在地上的,仿佛是楊樹明媚的雙眼,那些飄飄的花絮就是楊樹的睫毛了。于是,我便常在春天觀察楊樹從樹枝返綠,到長出酷似毛毛蟲樣的楊樹花,從楊樹花化作春泥,到樹葉萌出新牙最后到樹影婆娑。這是一個很美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你會感悟許多人生的美好和傷感。

    在漫長的人生中,美好其實是傷感的一種襯托,藝術講求的是殘缺的美,人生的最高境界應是從美好中體味傷感,傷感中感受美好。正如楊花,她在飄落的美麗中浸透著淡淡的憂傷。

 

    13、 春風不解禁楊柳,蒙蒙亂撲行人面。又到了楊花紛飛的日子。只見柔和的風里,團團簇簇的全是這些白色的生靈:旋轉著,飄躍著,打著滾兒,舞著旋兒,輕輕地滑落,軟軟地拢在一起兒,給春天增添無窮的詩意。
 人生難得是春閑。真難得這樣一個春日的傍晚,身體慵懶,隨隨便便地靠在窗前,微瞇起雙眼,余光透過窗子望出去。夕陽灑下溫馨,窗前一片爛漫。而思緒,思緒陡然間變得幽遠。

   人生或許就是這樣,一切的一切,都如這匆匆飛逝的楊花,雖然婉轉,走過的路卻只能有一條。遺憾(包括美麗的)總會有的,但卻不能無為的后悔:既然目標向往著大海,便該義無反顧的走來。多少年華易逝,幾度楊花飄飛。每當路途艱險,心境惡劣時,心中就油然升起那份堅韌的信念:不信春風喚不回,人生的美麗隨處都在,等來日春風送來的,依然是新綠......
 又有幾朵楊花悄悄地飄進窗來,輕捷地落在桌面上。我拂她們入手,她們卻調皮的躲了開去。夕陽灑下余輝,而遠方那片山巒,早已生機盎然。

 

 

    14、說起楊花,有人也許覺得她并不出眾,沒有桃花的嬌艷,沒有牡丹的芳香,她還算不上真正的花朵。然而,我對楊花的喜愛卻絲毫不亞于那些花中的貴族。
      暮春時節,已是花褪殘紅,而此時的楊花卻飄飄灑灑于空中,像天女散花、晴日飛雪般壯觀。楊花給人的印象是輕盈、瀟灑和嫵媚。“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正是古人對楊花恰如其分、形象生動的刻畫,不慕富貴,寧靜淡薄,追求自由,這就是楊花的品格。
    “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山野,路旁,都市,凡是有楊樹的地方,就會見到疏型輕質的楊花。她們輕輕地飄著,有時撫摸人的頭發,有時輕吻人的臉頰,你若想捉一朵細細觀賞,她卻俏皮的飄向空中,離你而去。有時飄累了,她們也會聚在一起小憩。于是楊樹下,道路旁就有了一塊塊雪白的地毯,踏上去軟綿綿、輕飄飄的。明月高照的春夜別有情趣。微風吹拂,輕靈、柔美的楊花悠悠飛過,飄逸恬靜,若有似無,把人引入了“無數楊花過無影”、“自在飛花輕似夢”的美妙意境。
     人們常把某些人的輕浮比作“水性楊花”,致使楊花的形象在人們的心目中暗淡了許多,我覺得這對楊花是不公平的。正因為有了楊花的飄飛,才給人們創造了別樣的鮮活風景,使大自然充滿了無限的魅力。我無意否定前人的比喻,只是希望人們不要因此而誤解楊花,忽略了身邊美好的景致。
      只要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每一朵楊花都包裹著一粒種子。楊花飄飛,其實是在延續生命,播撒綠色。每一朵楊花都想長成一棵挺拔、堅強、秀美的楊樹。為了這個心愿,她們不知疲倦、頑強執著地飄飛,竭盡全力地尋找適宜的土壤,生根發芽,直至長成參天大樹,織就一片綠蔭。望著雪白圣潔的楊花,我又一次激動起來!
      我欽佩楊花的品格和精神,更欽佩具有楊花品格和精神的人們。

 

    15、“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春盡絮花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古往今來,從先秦漢魏而至唐宋明清,關于柳絮的詩句,或悲或歡,或長或短,或清或艷,或雅或媚,不勝枚舉。而這其中,最為后人所稱道,認為不僅描盡柳絮之形,更寫盡柳絮之神者,當是蘇軾的那首著名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了,其詞曰: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你看,在這暮春的四月,楊花紛飛似雪,欲去還留,讓人恍若身處于唐詩宋詞的風光里,怎教人不因愛而生憐、又因憐而愛之呢?因著這飄飛的柳絮,這原本閑極無聊的周末的下午,竟是值得讓人深深懷念。或許在很多年后,于同樣的暮春時分,我會重新回憶起有這樣一個陽光的午后,我曾與一些柳絮在西湖邊相遇,并因此而收獲了一份抹之不去的欣喜罷。

    這份欣喜,盡管是淡淡的,想必卻能永恒留存,陪伴此后或歡或悲的歲月。四月楊花飛似雪,散落天涯無處尋,在這人潮熙攘的西湖之畔,這初次相逢的似雪楊花,竟讓我覺得它是我多年來的老友了。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9:14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