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軍 復旦大學哲學系 200437)
1996年9月份以來,上海《社會科學報》發起并組織的“哲學與生活”的專題討論,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先后有京滬及全國各地上百名學者撰稿,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熱烈討論。盡管論者的思路各異,興趣有別,但在許多問題上形成了較為一致的看法,現將這場討論中的主要觀點綜述如下。
一、哲學根植于生活
有的學者認為,哲學在本真意義上是根植于人的生活并且為了人的生活而生存的“智慧之學”,它不只是象牙塔里的焦心苦慮,精神貴族們的窮淵溯流。哲學來源于鮮活的生活,是人類的生活大觀和文化風習,是對生命的感悟,哲學存在于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哲學在探求自然之道、社會之道、生命之道、生活之道,哲學的活水源頭是生活,它的歸宿亦是走向生活。
有的學者認為,哲學之思總是展開于對“存在”的無盡追問,然而對“存在”的追問并非僅僅是一種抽象的玄思。“存在”的探尋總是與人自身的“在”聯系在一起。離開人自身的“在”,“存在”只具有本然和自在的性質;正是人自身的“在”,使“存在”向人敞開。當然,人自身的“在”也并非處于“存在”之外,它總是同時具有某種本體論的意義。這樣,人一方面在自身的“在”中切入“存在”,同時又在把握“存在”的過程中,進一步從本體論的層面領悟自身的“在”。“存在”與“在”的雙向追問,總是不斷將人引向新的境界,這才是哲學的旨趣,才是人的“在”世理想。
有的學者認為,哲學賴以生存的土壤是生活這塊原野。人有“在”,便有“思”,“在”投射在“思”中,便有如何在,如何做等問題的提出。于是生活遂成為有張力的生活,正是在這種生活的張力中,才產生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主體觀念和客體觀念。同樣,也是由于這一“在”意義的追尋,便有種種不同的生活精神的產生,哲學的發問也始于這一人類精神的莽原。
有的學者認為,日常生活是人類歷史的基礎,科學、藝術和哲學都是從日常生活中分化出來的。但它們在其獨立化和抽象化發展中卻遠離和遺忘了現實生活基礎。20世紀的哲學日益開始重視這一現實,從胡塞爾、維特根斯坦到海德格爾,這些哲學大師對生活世界的關注說明人類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已成為20世紀哲學的一個重要轉向,也說明了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哲學才是有希望、有活力的哲學。
有的學者認為,時至今日,哲學成了遠離人的生存境遇的無根之學,甚至成了教條,哲學越來越被邊緣化。其原因在于哲學常常停留在抽象的解釋層面上,沒有切入人們的生活底層,所以常常流于空洞,不能說明現實生活問題,不能担當起生存智慧的使命,當然就被撇在生活世界的邊緣。哲學只有深刻理解今天人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世界及彼此間的溝通轉換,才能覓得新時代哲學大廈的真正基地。
二、哲學的意義在于關切生活
有的學者認為,哲學無疑要關切現實,為現實生活服務,但是哲學要以“哲學”的方式為現實服務。通常講,哲學是靠理性把握世界的,而宗教是靠信仰來把握世界,這在特定意義上是正確的;但不能把信仰完全推給宗教,與理性相結合的信仰正是哲學苦苦追尋的人類安身立命的生活信條。這種理想或信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它賦予生活以意義,為人們的生活尋求“精神家園”,幫助人們確立健康的人生信念、道德情操、價值導向,從而在全社會塑造出一種嶄新的風貌與人文精神。
有的學者認為,哲學走向生活和關切生活,關鍵是要把握時代精神,馬克思稱“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而時代精神是通過問題來體現的。“問題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的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哲學應該運用理論的思辨和高度的抽象力,高屋建瓴地去把握時代精神,回答左右一切的人的心靈深處的時代問題。只有當哲學真正把握了時代的精神實質并能對時代的問題作出深刻的分析時,哲學才能獲得生命力,哲學的普及才能獲得必要的前提,哲學才會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作用并使其價值得到廣泛的認可。
有的學者認為,哲學雖然來源于現實生活,不可能脫離現實生活,但它關心生活的方式是間接的、隱蔽的,過程是緩慢的。哲學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永遠不會像衣食住行那樣成為生活的“主角”,它的主要角色應當是:第一,促使人們去思考和追求生活的目的與意義,防止人們為生活而生活,賦予人們的生活以“靈魂”。第二,引導人們將生活的目的從對外在物質條件的關注轉向對自身全面發展的追求上來。第三,提高人們的生活境界,體悟生活中的哲理,懂得生活的藝術,增強駕馭生活的能力。第四,營造現代人的精神家園,醫治精神創傷,提供精神上的慰籍和寄托。
有的學者認為,要走出“哲學與生活”的誤區,首先要健全人們對生活的理解,不能將健全的社會生活孤立、單一地歸結為經濟,將人的多方面、不斷完善的需求簡單等同于物質享受。經濟是基礎,精神是靈魂,哲學在人們的精神世界發揮著統攝和駕馭的功能。它通過不斷的追求和反思,提供人與世界關系的總體性理論,提供高層次的方法論,提供宏觀上對歷史和現實的審視和判斷,提供對生命的理解和對理想的創造。
有的學者認為,生活既是哲學的源泉,也是哲學的墓場。哲學要有足夠的高傲和清醒,既要接近生活,又要保持對生活的距離,哲學不是雞零狗碎、婆婆媽媽,不是處理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的一門技術,哲學不能祈求生活對自己的理解和好意。要認識到,哲學應該批判生活而不被生活批判。
有的學者認為,必須用哲學的方式來關懷生活。就哲學而言,它的存在方式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發展層面,一個是生活層面。哲學的生活層面是指對哲學概念、哲學理論、哲學價值的解釋、接受和應用;而發展層面則是指哲學自身的反思、批判、建構活動。這一辯證關系說明,無論是就關懷生活還是對哲學自身發展而言,哲學應當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把握世界。這種方式便是:敞開胸懷以關注人類,確立理性以批判現狀,馳聘想象以建構理想。
三、新生活開出新哲學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正經歷著從傳統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型的現代化歷程,這不僅是經濟、技術、政治等層面的現代化,而且是人自身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必須在日常生活世界的根基上完成,這一過程實際上伴隨著一種新的文化哲學的誕生,它代表的不是純粹的思辨理性,而是深刻的實踐理性;它強調文化啟蒙和現代教育的結合,強調文化啟蒙與生活世界的交匯,強調社會運行機制的民主化、理性化和法制化,以此來推動傳統日常生活結構的變革和文化轉型。
有的學者認為,新的歷史時期應該構建一種新的“合作哲學”體系。合作哲學強化“一切為了合作”的生活理念,強調個人與社會、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應當是和平、和睦、合作的關系,倡導“一切為了合作”的人生信仰,標舉“一切為了合作”的做人境界。
有的學者認為,在當今社會生活日益繁復開放的背景下,哲學如何容納多元的探索方式,開啟開放的對話精神,不論對哲學還是對我們都是一種切身緊要的事。哲學的發展只有從往昔至尊的地位上淡出,只有在多種不同的方式底下相互交談對話,才能在不同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結構中緊緊地與該時代中的各種理論生命相互呼應,相互激活和啟迪,才能求得哲學的新發展。
有的學者認為,哲學的大眾化要有新面孔,要真正使哲學走向大眾,必須首先徹底改革高中及中專的有關課程,不必講那么多概念、原理,只要切實抓住學生關注的人生問題,講若干專題;不必講“哲學”,只要講“生活”,從生活中講出哲學味就可以了。從社會層面來說,哲學應當加強對大眾文化的滲透,用哲學思維和人文價值來引導大眾文化。
有的學者認為,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人類的生存方式出現了新的特點,在文化領域內表現為整個人文世界的非中心化格局,出現了所謂的“后現代哲學的興盛”。后現代哲學試圖把哲學消融于廣義的文化中,表面看來這似乎在取消哲學的“霸權”,實際則是在放棄哲學的當然責任。哲學的未來命運不應當是哲學的虛無化,而應當是哲學的重建。中國正在經歷著一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時代孕育著全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必將開出新的哲學。
“哲學與生活”作為人文世界的永恒話題,對此的討論才剛剛開始,我們期待著更多學人關注我們的時代,關注我們的生活,關注我們的哲學,也許這一次“哲學與生活”的專題討論也是對艾思奇逝世三十周年的最好紀念。
(責任編輯 董誼思)*
哲學動態京6-8B1哲學原理劉世軍19971997 作者:哲學動態京6-8B1哲學原理劉世軍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