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稅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下)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展望:稅收增長速度會有所放緩,稅收規模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稅收結構經過調整后會更加合理。
  過去的20年,深圳稅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鑄煉了一個個豐碑,留下了一串串榮耀的亮點。但這一切已成為歷史,在已經步入的21世紀里,稅收事業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把握時代脈搏,積極應對,再創輝煌,將成為特區稅收的又一課題。21世紀將是一個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世紀,隨著世界各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和擴大,世界經濟將實現從資源配置、生產到流通和消費的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廣泛交融,全球經濟將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在貿易自由化和金融國際化的驅動下,生產諸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將大大擴展,科技革命推動知識經濟全面替代工業經濟,這一切將給未來經濟生活繪制全新的底色,從而也賦予稅收工作鮮明的時代特征。
    (一)稅收規模將繼續擴大,稅收結構面臨調整。
  “經濟—稅收—經濟”這一辯證的治稅思想是稅收學理論的精華,它說明了經濟發展規模、速度決定稅收收入的規模和速度,生產結構和社會經濟狀況決定社會分配結構;反過來,稅收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會引起社會結構、生產結構和經濟發展規模、速度的變化。
  21世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健全和確定,國民經濟在長時期內將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增長速度,這將直接擴大稅基,為稅收增長提供廣闊空間,盡管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如預期生產率、勞動參與率等,但預期稅收水平能夠支持日益增加的社會支出。以深圳市為例,結合全市經濟和稅收發展速度,2002年將達600億元, 2010年將突破1000億元。
  同時,稅收結構也將發生重要變化。在稅收體系中,所得稅的比重將逐步下降,而商品銷售稅和資源稅的比重將不斷上升。首先,按照公平和效率的要求,所得稅的制度將日趨復雜,增加了稅收成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產生趨同效應,所得稅的再分配功能逐步退化;國際稅收的來源地優先原則使居住國難以就流動要素取得稅收收入,且稅源難以掌握。因此,所得稅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將被取代。其次,對于銷售稅,由于增值稅的推行使其具有收入來源廣、保持中性以及征收簡便的特點,在21世紀,其地位將日益突出。最后,對于資源稅,鑒于資源屬于非流動因素,收入穩定,且可實施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政策,在強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21世紀,其地位將有所提高。
  就深圳而言,其稅收結構也將有新的變化,突出表現在:隨著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股票交易印花稅將會持續增長,并在全市工商稅收中占主導地位;工業增值稅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增值稅將繼續增長,其在“兩稅”收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并將成為各稅種中增長最穩健、最具支柱作用的稅源;我國加入WTO后,金融、 保險稅收和服務業稅收將會后來者居上,逐步形成與工業、商業稅收總量旗鼓相當的稅收來源。總之,深圳的單一稅源已成歷史,梯級稅源結構將逐步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社會服務業等后續稅源將會呈現較大的發展潛力。
    (二)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稅收來源和產業構成將發生重大變化。
  1、傳統稅源的增長速度或增長潛力將呈遞減趨勢。經過50 年的發展和20年的改革,我國的主要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已出現了供需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格局,長期困擾我國經濟的“供給短缺,需求過剩”現象已得到根本改觀,我國企業已由大批量的“生產時代”進入大批量的“銷售時代”。呈現出了美國社會學家托夫勒所說的“后工業經濟”現象。與之相對應的,社會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由“數量消費”轉向“質量消費”乃至“文化消費”,其個人“靈活性偏好”趨向日見明顯,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對質量和效益的追求取代了對規模和數量的追求,反映到稅收方面,隨著分稅制改革能量的逐步釋放,稅收增長速度正逐漸步入一個減緩期,而且“兩稅”的增長面臨著很大的困難,由計劃而產生的稅收增長已成為過去,由市場決定的稅收增長則正處于一種無序混沌狀態,其對稅收增長前景的影響存在著相當大的不可預見因素。盡管隨著我國政府大規模投資計劃的實施,傳統稅源仍有可能再出現一段時期的高增長,但從長遠來看,其稅收份額的逐步下降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2、知識經濟提供的稅收份額將逐步增加, 并取代傳統稅源的原有份額。
  知識經濟是指以高科技為最重要依托的經濟。按聯合國組織的分類,主要是指信息經濟、生命科學經濟、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經濟、新材料經濟、空間開發經濟、海洋經濟等。這些經濟不再以稀缺的自然資源為依托,而以人的智力資源為首要依托,避免了因稀缺資源的逐步損耗導致生產增長乏力的困境,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從我國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各種以知識和智力為依托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遠遠快于傳統產業的發展速度,雖然由于其基數較小,政策扶持照顧等因素,在短期內不可能動搖傳統產業的地位,但其增長發展勢頭卻是有目共睹的。可以預見,隨著政府“科教興國”戰略的逐步實施,知識經濟的發展速度將逐步加快,并在我國稅收構成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三)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稅收的國際協調范圍將擴大,征管難度將加大。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尤其是在我國加入WTO后,稅收制度的征管體制將面臨深刻的變革。國與國之間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主要目的的稅收政策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國際稅收的建設與合作,將成為各國政府間經濟政策協調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稅收協調的程度和范圍將向深層次發展。同時,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稅收管理要跟上現代化與國際化的步伐。深圳稅收征管體制雖經多次改革,但其征管質量,稅收服務水平仍然不高,參與國際經濟與稅收活動的能力仍然不強,這必將在短時期內給稅收征管帶來挑戰。
  另外,知識經濟的興起也將使傳統稅收計劃體制及稅源監控模式面臨挑戰。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一系列新興的經濟活動正出現在我們面前,如家庭辦公、因特網營運、智力銷售以及灰色經濟等等。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經濟活動的形式將日趨多樣化、復雜化。而以知識為依托,以計算機網絡為載體的各種經濟活動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占有越來越大的份額,傳統的稅收計劃體制將越來越難以適應這種變化,一是統計口徑不一,新型經濟活動難以被涵蓋;二是統計方法落伍,應稅收入中的非物質成分比重加大;三是經濟行為類型日益復雜,稅源監控難度增加。
    (四)智力水平和科技實力將成為支撐稅收增長的主導因素。
  1、人的智力知識開發將成為決定稅收增長的重要因素。 發達國家都有這樣一種現象,即暴力抗稅和有意偷稅的少,而鉆法律空子避稅的多。這說明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納稅人已不再以公開方式對抗國家權力,而是在服從國家權威的前提下,研究利用國家法律體系中存在的矛盾和疏漏,合法(但不合理)地謀取個人的最大利益,這一點與我國前些年出現的利用國際稅收差異避稅,利用不同所有制的政策差異鉆稅收空子有相似之處,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家稅收征收執行者與納稅人之間的智力和知識的競賽正成為稅收增長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可以預見,在下個世紀初葉,隨著我國法律體系的逐步完備和公民整體文化知識素質的提高,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涉稅糾紛將更多地以對法律條文的不同解釋,并通過法庭(指稅務法庭或法院)來得以裁決。而以違抗法律權威形成的暴力抗稅或偷逃稅將大幅度減少,從這個意義上講,稅收領域正在成為征稅機關與納稅人之間進行知識和智力較量的場所,如何盡可能地完善稅法體系,減少其疏漏之處,并提高稅務人員的素質,充分發揮其智力能力以便與各種避稅行為進行斗爭,已成為保證稅收收入不致流失的迫切課題。
  2、信息網絡建設將成為稅收增長的決定性基礎。目前, 由電子計算機構成的國際互聯網在世界范圍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商業貿易活動已通過互聯網進行。跨國公司在一個國家設計產品,在另一個國家制造產品,而通過互聯網在第三國銷售產品。商品、勞務從有形轉為無形,公司只要移動一臺電腦、一個調制解調器和一部電話就可以改變營業地點,網絡空間成為謀求避開政府控制者的避難所。這就意味著對于政府來說,征稅越來越困難;而對于公司和個人來說,逃稅變得越來越容易,使得按交易發生地課稅的傳統征管方式變得復雜和困難,稅款流失現象隨著互聯網絡貿易的擴大而擴大。這對稅務部門征管工作將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國稅務信息網絡建設仍然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上。不要說與有關部門建立橫向共享網絡,連系統自身的縱向廣域網絡還遠未形成,絕大部分地方只是建起了初級的局域網。加之我國電腦普及程度和應用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也限制了稅務信息網絡的發展。其結果是直接造成納稅申報、稅款征收、入庫等環節征納雙方工作量加大;稅收票據在納稅人、稅務機關、銀行、國庫之間傳遞速度慢,稅款在途時間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足,對稅源的監控乏力等等。這既造成稅收成本居高不下,稅務征管效率嚴重不足,又使稅務部門對經濟生活的新情況、新變化反應遲鈍,時常出現“信息短路”現象,直接影響組織稅收工作。因此,稅務信息網絡建設能否及時跟上時代步伐是保證未來稅收穩定增長的一個極其關鍵的因素。
  
  
  
金融早報深圳③F14特區經濟與港澳臺經濟深圳市國家稅務局研究小組20002000研究組長:李永恒;成員:劉軍、桂乃希、何進、刁日華、袁紅兵、劉莞、唐慧斌、童永紅、胡優良、馬敏、劉捷、黃少紅;執筆:劉軍、胡優良 作者:金融早報深圳③F14特區經濟與港澳臺經濟深圳市國家稅務局研究小組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46:17

[新一篇] 深入把握人類文明演進的機制

[舊一篇] 漸變與突變  ——京劇音樂創作前景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