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導斌:論教子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一

 人們常常夸這個孩子那個孩子聰明。夸孩子的人們常常說,孩子聰明不聰明是天生的。我不這么看。我認為,孩子聰明不聰明,除極少數因基因或疾病導致發育受阻的例外情形,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育與不教育、教育得當與不得當的結果。
 每個孩子來到這世上時都是一無所知,這說明,孩子后來掌握的任何知識,都是外界輸入的。這點大概不會存在異議。存在異議的是,孩子獲得知識的能力,是天生的,還是外界輸進去的?我認為,同樣是外界輸進去的。我們可以借助于電腦來解釋這個問題。孩子的大腦與電腦有某種相似之處。開始它們都是黑屏的,是個呆疙瘩,里面什么也沒有。對電腦,我們一次性給它安裝進去整個程序,然后它才能正常使用。對孩子的大腦呢,我們無法一次性給他安裝整個程序,只能一個信息一個信息慢慢地給他輸進去。輸進去越多,大腦里的信息量越大,同時,大腦里負責讀取和處理信息的那個器官或腦功能區(cpu)也因不斷得到鍛煉而增強。它不僅發育得能處理更大的信息流量,而且不斷刺激大腦產生對新信息的需求,孩子自然就越聰明。輸進去越少,大腦里的信息量少,連帶接收和處理信息的器官也因未得到充分鍛煉而不夠強大。它不僅讀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弱,而且對大腦產生需要新信息的刺激也少,這樣的孩子能聰明起來嗎?
上面的觀點并非僅僅是個比喻,而是有兒童生理學和心理學依據的。從零歲之前開始,也就是胎兒的后期,大約七個月左右,胎兒耳朵發育得初具形態。從這時開始,胎兒就具備一定的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了。屋子里如果出現大聲說話或其它大的響動,正在母親肚子里伸胳膊踢腿的胎兒就會安靜下來,放個唱歌的機子在起伏動蕩的肚皮上,馬上也會發生同樣的情形。寶寶在聽著呢!呱呱墮地之后,三個月之前,也就是聽覺系統發育完好之前,孩子主要依靠皮膚接收外界信息。這時候既要多與孩子眼對眼直視,多跟他說說話,多讓孩子看看周圍的東西,多放些音樂給孩子聽,幫他發育視覺和聽覺,同時,還要多在孩子身體各處撫摸。直視、音樂與撫摸不僅是關愛,更重要的還是copy。就是把大人給的信息和周圍的信息輸進孩子的大腦,同時鍛煉孩子大腦里負責讀取和處理信息的器官,讓它這里發出的信號能得到肌體的優先處理,使它在各個器官發育時對身體資源產生的競爭中處于被優先供給的位置,從而發育得更快更好。借電腦打個比喻,這也就是在幫助孩子做大做強他的cpu。植入的信息越多,孩子大腦發育越快,相應的,他讀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發育得越快。
三個月后,孩子聽覺系統發育得比較健全了,就要多跟孩子說話,多講故事,多讀書給他聽。講故事時要設法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候可以借助于繪有漫畫或花里糊哨的故事書,可以邊講邊做動作,做各種怪相,逗他。逗孩子的道具不宜過于新穎,以免沖淡主題,勾引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不相干的東西上去了。培養孩子對學習的樂趣,是許多父母夢寐以求的事,可這個目標很難達到。所謂天才少年,說穿了,不過就是對知識特別敏感,不用大人督促,自己就能從學習中找到樂趣,并且學習很可能還是他最大的和唯一的樂趣。這有點可遇不可求。不過,讓孩子不對學習產生恐懼、厭倦,讓孩子對學習保持某種程度的興趣,應該還是做得到的。要做到這點,頭一條就歸當孩子不想看到書時,千萬不要強迫把書塞給他,另一條是從小就讀書給他聽。幾個月的孩子聽不懂書里的內容,但他會觀察大人,觀察大人喜怒哀樂的神情,進而不自覺地對大人喜怒哀樂的來源產生好奇。所以,對六個月左右的孩子讀書,主要是讀大人自己感興趣的書。讀的時候要讀出聲來,把自己的快樂與不快都外露出來,露給孩子看。表情不妨夸張一點,好玩一點,努力在他小小的腦袋里刻上一個深刻的映象:呵,那書里原來有那么多吸引爸爸媽媽的好東西!給他一個從書里可以得到無窮樂趣的設置,促他產生從書中滿足好奇尋求快樂的欲望。
再大一點,就要多與孩子做游戲。一歲左右的孩子主要從童話和游戲中學習。童話講得越多,逗得越多,游戲越多,孩子笑聲越大越多,他今后就可能越樂觀,遇事會越有辦法,越聰明。故事講得少,逗得少,游戲少,孩子今后就可能木訥,內向,缺少信心。
一歲后,孩子會說話了,要讓孩子多認識事物,想方設法給孩子的大腦里輸進去多一點的圖形和詞匯。大腦里的圖形和詞匯多,在這些圖形和詞匯間建立關聯的機會自然增多。大腦在關閉意識控制功能后對存儲的圖形和詞匯進行甄別和整理的過程以夢的形式為人所知曉。醒來后對夢的回憶則是把自動進行的甄別和整理的結果送交打開后的意識控制功能予以檢測,判別正誤。瘋就是意識控制功能處于關閉狀態下,存儲的圖形和詞匯間在自動產生聯系。將大腦里存儲的圖形和詞匯進行甄別和整理,判別其對錯,在它們之間和在它們與外界事物之間建立起正確的聯系,就是思維。給孩子多輸些信息,就是在培育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不過,在給孩子輸入圖形和詞匯時也不要貪多,猴子拔蘿卜式的記住后面忘了前面也效果有限,而且可能造成孩子不能集中精神于一點的不良習慣。教給孩子東西時,一定要有耐心,多重復。光“爸爸”、“媽媽”這兩個詞,要讓孩子會講,能把嘴里說的與眼前的人對上號,有時候就得重復百遍千遍。這沒太大關系。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不是說需要重復的次數越多孩子就越笨,不要從這一點就對孩子作整全性的結論,不要從這一點就過早對孩子喪失信心,放棄對孩子大腦的開發。孩子的發展潛力是無限的,某一點不“亮”,說不定在另一點更“亮”。此一時不“亮”,不代表彼一時也不“亮”。關鍵是對孩子要有愛心,要有信心,要有耐心。一遍不行,就來兩遍。兩遍不成,就來三遍、四遍、五遍、六遍……。這種方式方法不中用,咱就換種方式方法。換一種不行,咱就再換一種。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不給孩子“真笨”的心理暗示。大人如果反復念叨這個孩子笨,孩子就很可能真的相信自己笨得沒治。這種從小就被植入的劣勢心理,是根深蒂固的,會陪伴孩子一生,會壓迫得孩子再也難以抬起頭來。而如果孩子自信,不斷努力,他的一生完全可以獲得成功。
教孩子時,要設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你要教給他的東西上來。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在你想教給他的東西上,再怎么焦躁,再怎么訓斥,也是白搭。這是大人方法不得當,不是孩子不聰明。自己沒抓住孩子的興奮點,沒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光怪孩子,這樣的父母實際上是自己無能,連帶孩子受累。
抓住孩子注意力的方法,首先得讓孩子養成與大人眼睛對眼睛直視的良好習慣。要反復對孩子強調,與任何人說話,都要把眼睛直視對方的眼睛,耳朵聽著對方,不能“不對眼”,不能游目四顧,不能眼睛看著這個耳朵聽著那個。專注和傾聽,是準確讀取信息的能力,是人生最基本的能力,是大腦正確分辨、處理和輸出信息的前提條件。這個能力對孩子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個能力如果不具備或低下的話,要想學好知識,要想成績好,要想事業發達,都將面臨困難!許多孩子成績不理想,為什么不理想呢?同樣的課本,同是那幾個老師教,為什么有的孩子成績好,有的孩子成績差呢?當然原因可能有許多,但其中專注和傾聽的能力高低不同,應該是在孩子間區分出高低的基本因素。課本和老師的知識是同樣給的,但從課本和老師那里拿知識的能力卻高低有別。專注和傾聽的能力有所不足,從老師那里拿知識的能力自然就大受影響。專注和傾聽的能力是一到兩歲間要重點加以培養的能力。
抓住孩子注意力的第二種方法是夸獎。幼兒教育專家們常說,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不是罵出來的,是夸出來的。批評對孩子的興奮點產生抑制,夸獎對孩子的興奮點是正反饋,能將信號放大。孩子非常在乎父母的關愛,小腦袋經常會挖空心思地設法引大人注意,討大人歡心。什么事能得到大人的關注或獎賞,他往往就多做這種事,什么事受到批評或被冷漠對待,他就會不做或少做那種事。獎勵與批評,熱情與冷淡,是教育小孩子的十分稱手的常用工具,是遠比巴掌和拳頭管用得多的教育手段,是大人握在手里的“牽牛繩”。大人往哪個方向牽,孩子就會往哪個方向走。大人不牽,孩子就會喪失方向感,要么亂走一氣,要么就會被別人牽了去,甚至被壞人牽著鼻子走。
抓住孩子注意力的另一種方法是保持適當的新穎感。有些游戲孩子特別喜歡,會一而再地要求“再來”。當然得再來。但也別一次讓他玩老了,沒興趣了。得悠著點,給他保留點余味,保留點新鮮感,讓他明天還要“再來”。有的父母喜歡逼孩子背詩背書,我覺得不一定有這個必要。孩子喜歡背當然應該鼓勵,如果不喜歡,只是大人強制性要求,我認為就沒那個必要。孩子已經掌握了的東西,卻被要求反復重復背誦,這有點重復建設的意味。有那個時間,不如讓孩子接觸更多新信息,讓孩子對知識保持新穎感,好奇心。當然,關鍵還是要讓孩子感覺到樂趣,在快樂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而不是壓抑,壓抑是達不到教育目的
的。強迫孩子背詩背書,就是壓抑,會讓孩子厭倦,對詩書產生反感、恐懼等逆反心理。這不是教育,而是破壞教育。
教孩子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為,是幼兒期教育的中心課題。對孩子,不要用棍棒和拳頭說話,不要把厲聲呵斥作為教育孩子的常用方法,更不能把暴打視為解決問題的終極手段。要多跟孩子講道理。說小孩子聽不懂道理,“三句好話抵不上一巴掌”,那是沒本事的大人迷信的歪理。這些大人不懂得要用合適的方式,不懂得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肢體語言或話語跟他講道理,因而錯誤地把粗暴當成了教子良方。一兩歲的孩子確實不懂什么道理,但他懂得“看眼色”行事。干什么大人高興,干什么大人不高興,小孩子是知道的。這個時候臉色、眼神、手勢等肢體語言就是他聽得懂的“話”。一個阻攔的動作,一個不理睬,往往就能讓孩子嚇得趕緊往大人懷里撲,哪里還用得著巴掌拳頭?與孩子交流得越多,肢體語言越為孩子所熟悉,這些肢體語言在孩子面前的說服力就越大。小孩子掌握的詞匯非常有限,跟孩子講道理,就得借助于孩子已經接受和理解的語言講。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讀取和處理未知的知識經驗。理講多了,孩子掌握的新詞匯豈不是就越多?能理解的道理豈不是也就可以逐漸深刻起來?如果最淺顯的道理都不跟孩子講,不讓孩子明白,孩子又哪來接受和理解更深刻更重要道理的能力?對孩子實行以理服人,孩子長大后行事為人就會順著理來。用暴力與孩子交流,孩子不明理,自然就只會把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優先選擇。
教孩子以理性,重點在兩個方面,一是要培養孩子按規則行事的能力,二是要培養孩子獨立尋找目標并采取合適手段去實現目標的能力。第一種能力是成為一個正常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成人的必要條件。第二種能力既是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是成人的必要條件,同時還是成為一個人才所必備的能力。前一種能力具備或不具備,就把人區分成好人與壞人,后一種能力有與沒有,高或者低,則把人區分為貧富貴賤的等級。除了那些過于糊涂的父母,教給孩子按規則行事的能力一般父母都會。農村有句俗話:“只養不教”,是句罵人的話,就是證明。一般來說,對某些傷天害理的苗頭,和為公序良俗所鄙視的行為,稍為關心兒女成長的父母,哪怕是文盲,都會對此發出明確的禁止性的命令,當孩子作出違反命令的行為后,會予以批評指正乃至施以懲罚。相比之下,教給孩子獨立尋找目標并采取合適手段去實現目標,就不是普通家庭所能理解和重視的了。大約也正因為這個緣故,天下能成才的孩子總是少數。要讓孩子具備這種能力,從一歲左右開始,就得有意識加以培養訓練。額外的好吃好喝好玩,不要輕易就白給。不能孩子一哭就什么都讓他得到,要避免在孩子大腦里建立起不講理不努力與好東西之間的因果鏈條。得弄出點“理由”,好東西得是在孩子先作出某種努力,然后才給。這是要讓孩子慢慢明白,講理和努力才能獲得好東西,不講理不努力,想要的好東西就得不到。孩子跌倒了,除非摔得太重,如果只是“啪”的一下小屁股落地了,或撲倒了頭沒著地,不要去哄,也不要去扶,要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他自己站起來了,就給掌聲,給獎賞,賴在地下不起來,就別去管他。賴會,自己沒趣,他自會起來。
兩、三歲的孩子最容易犯錯誤。錯誤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有時候讓人傷透腦筋,有時候讓人笑破肚皮。錯誤發生后,孩子會從大人表情上得到的反饋校正自己。對待孩子錯誤的方式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很多父母喜歡用“乖”“聽話”之類的標準教育孩子,以自己的意志和偏好為準繩,嚴格要求孩子與自己保持一致,孩子的言行只要不合自己意味,就視為犯錯,加以批評,訓斥。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嚴”,要孩子“不能犯任何錯誤”,或一概要求“同樣的錯誤不能犯第二遍”。這是不對的。對孩子一般的錯誤要寬容,有時候甚至要鼓勵孩子犯錯誤,讓他在錯誤中學習。可以這么說,孩子的膽識是在錯誤中樹立起來的。什么錯誤都不敢犯,也就什么事都不敢干。這樣的孩子終生難有作為。只有打小從錯誤中吸取了充足的經驗教訓,孩子才會形成分寸感,會從后果而不是單純從意愿出發作選擇和作決定,才知道哪類事能干,哪些事不能干,哪些事要怎么干,不能怎么干。允許犯錯也是給孩子適當的自由度,讓孩子能按自己的興趣和偏好選擇,有利于在試錯性的嘗試中獲得特殊經驗,形成特長。孩子的錯誤多是微不足道的小錯,沒必要搞得驚天動地的。只有四種錯誤要認真對待,必須加以批評或甚至施以適當處罚。這四種錯誤是,危及生命,傷害他人,拿別人的東西,不誠實。前面三類,一般的父母都會注意,第四種錯誤,許多父母就不見得會認真對待。以我的觀點,前面三種大錯避免了,可保證孩子成長為正常人,第四種錯誤能避免,才有可能進入精英行列。這種錯誤應該屬于大錯。孩子不論犯了什么錯,只要他誠實地予以承認,就說明他知道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担責任,這樣的孩子長大后自然會成為能把握住自己的人。如果表現不誠實,孩子就不會重視行為的后果,分不清誠實努力與偷機取巧的差別,那么,他長大后就可能“偷天換日頭”的什么都敢干,或者不顧后果胡作非為,或者不能承担大一點的責任。基于這樣的考慮,我建議的方法是,孩子犯了任何錯誤,只要坦白承認,都予寬恕,只及時指正,不加深究,只有不誠實是肯定要加以認真追究的錯誤。關于錯誤,已經在《論錯誤》一文中作了詳細的論說,這里就不多重復了。
民間有句流傳很廣的俗語:“三歲看八十”,這話不一定是真理,不過,它應該是經驗之談。孩子在三歲前學到的東西,很多會被忘掉,但他接受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自我開發的能力,大腦與外界信息的輸入輸出必須的那個“USB接口”及其“驅動程序”,卻是三歲前就必須開發得初具形態的,這些能力會不顯山不露水然而以“路徑依賴”的形式暗中影響孩子一生。所以,在孩子三歲前,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在孩子身上花功夫。如果這時候不肯在孩子身上“浪費時間”,那我就告訴你,這可是在做你平生最大的一筆長線投資,是一筆一本萬利的投資,并且還是贏得起輸不起的投資。這個時候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越多,孩子大了后需要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就會越少;花的時間越少,今后需要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就會越多。不僅如此,這還是一筆幸福基金,孩子小的時候多陪孩子是幸福,孩子上學后成績好,是幸福,長大成年后有所成就,還是幸福。相反,這個時候不肯多陪孩子,是丟失最大的幸福,孩子上學后成績不好,是心煩意亂,長大后不成人不成器,那就更是莫大的失敗和痛苦。



孩子上學后,有的父母喜歡教孩子,幫孩子做作業。對此我持反對意見。我認為,讓孩子受到制式化的正規學校教育是老師的責任。老師是專業教師,學有專攻,課本上的內容年年教,幾十年都靠那幾本書吃飯,想不研究透都難。他們不比我們這些業余老師強?充什么能?我們該做的事,是配合學校教育,給老師做助手。大人不是什么都教。父母的責任主要是承担學校老師不教育,或教育的效果不如父母言傳身教的部分。我認為父母要做的主要有五個方面:生活保障,良好生活習慣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培養,問題排查和糾正。
生活保障,主要內容是保護孩子的安全、健康和衣食住行,讓孩子無憂無慮,只要條件允許,就要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吃好喝好玩好睡好,讓家庭成為孩子幸福溫暖的“窩”。這樣孩子就不會生外心,不會到家之外的社會上去尋求溫暖,自然也就遠離了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生活得好既是關愛,也是羈絆。在家里什么都能滿足,他就與外面種種邪惡的東西隔離開了,自然不會對外面的東西起非份之念。在家里享受幸福生活,他一生就會留戀同樣的幸福環境,會去創造同樣的或者更加幸福的條件。幸福將會是孩子生活和奮斗的原動力。
很多人不清楚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一生有多么重要。比如說,有些貪官走上不歸路,就與他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這種不良習慣包括,過多的物質與異性占有欲,占有數量上的盡可能多或質量上的盡可能好形成了他行為的“原欲”、“本我”,這種欲望驅使他不斷去冒險。要去除人的占有欲是不可能的,也沒這個必要。但要避免占有欲畸型發育,那么從小就應對孩子保證供給。只要孩子的要求正當,就盡可能滿足,避免童年極端匱乏的經歷在成年后發展成畸型的強烈渴求補償的心理沖動。所有不正當的要求,過分的要求,應當斷然拒絕。不論多么有錢,都不能無止境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特別是無理要求,絕對不能滿足。拒絕的同時,得向孩子講明個中道理,這是教育的好時機。不良習慣還包括不會花錢,任意花錢常常會導致不擇手段去撈錢,如果養成有所節制的花錢習慣,相當部分貪官會避免悲劇。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很多,許多父母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喜歡強制行事。我認為,正確的方法是給孩子以適當的自由。給他以屬于自己的空間,讓他在自己的空間里獨立自主去選擇、決策、料理,讓他形成某種自我滿意的秩序。大人只從旁邊給予提示、建議,發現某些不良習慣時,給予批評指正,幫助孩子理清生活的條理,形成條理化的習慣,建立某種自我評判的標準。良好生活習慣固然重要,自由獨立的人格可說更加重要,不能因為要培養某些生活習慣,就對孩子濫施強制。
孩子的學習習慣好或不好,老師大多是不大管的。老師的主要責任是講好課本上的內容,對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大綱上似乎還沒有要求,中國的大多數教師目前似乎也還不具備這種能力。這自然就應該是父母操心的事。良好學習習慣的頭一項就是分清學習與玩耍,該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專心致志地學習,不能打野走神,學習的事完成了,就要給予孩子適當的玩耍時間。孩子不是讀書機器,玩耍與活動同樣包含有一定的學習成分,有益于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性格和社會交往能力。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愛玩,玩不是錯誤,孩子為玩而拒絕學習才是錯誤,大人強迫孩子一刻也不能玩,則是更大的錯誤。第二項是養成對時間和學習內容作出初步計劃的習慣,主動性在計劃中,對時間缺乏計劃,就很難爭得學習乃至人生的主動權,很難成為佼佼者。第三項是培養某種連續性的習慣,比如記日記,或者彈鋼琴,如果孩子喜歡,就要設法鼓勵孩子堅持下去。這種事貴在保持興趣,貴在堅持,點滴積累,而不是每天都強制要求大強度訓練。大人不能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補償自己證明自己的工具。第四項是養成當日事當日畢的習慣,能作到這一步,基本上就不必担心不勤奮。
道德品質的培養雖然不單純是大人的責任,課堂上有這個內容,語文課、英語課、思想品德課都會涉及到道德品質。然而,課本上的多數是些大而化之的教條,生活中對個人行為具有實際約束力的那些細致入微的東西,只有親身經歷,以“吃一塹長一智”的方式才能逐漸在內心生根。此外,天下的道德五花八門,各民族各地方有特定的經過歷史傳承逐漸生成的共識,這些行為規范從來沒有得到過全面而清晰的闡述,它們往往存活于民間,在代際間隱性傳承。特別是形成價值觀的部分,父母的言傳身教是課堂學習所代替不了的。意志品質則通常比較顯豁,主要是持續不斷的投入以實現某種目標的意志力,既有志向又能踏踏實實付諸實施的行動能力,遇到挫折不輕易放棄的韌勁與毅力,在順境時能把握住自己不做過頭事、在逆境中能從消沉中解脫出來的心理平衡能力,具有一定的抗環境干擾的能力。這些意志力,都不是普通的能力,可以說都是成為精英的必要條件。它們都不會不請自來地進入孩子的素質之中,不會一次性地在孩子身上生成,也很難從紙面上學到,都必須在親身經歷中學習養成。在孩子每遇到涉及意志問題時,大人都應該及時給予指導,經過反復練習,上述良好的意志品質才能為孩子所擁有。
孩子成長過程是漫長的,這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孩子清楚,能主動向大人求助,有些問題孩子根本意識不到,大人只有通過細心觀察和分析才能發現問題,找準癥結,幫助孩子解決。最典型的比如孩子學習興趣不高或原來很高突然發生下降,這里面的原因就可能千奇百怪,有些是孩子不愿意告訴大人的,比如在外面結交秘密團伙,受到威脅,精神被挾持,與男(女)同學發生性關系,等等,大人如果馬馬虎虎,不細心觀察了解,根本無法對孩子提供幫助,只能干著急。所以,與孩子保持無話不談的、相互尊重、相互信賴的親密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拉拉碴碴寫了這么多,似乎我教育孩子特別成功似的。情況并非這樣。天底下教育孩子比我成功的不知多少,如果單純以成功論教子英雄,哪里輪得到我?之所以寫下這么多,之所以出版這本書,原因有兩個,一是我有個心愿,有個目的,二是我有特殊的機緣。
先說心愿。我認為,傳統文化中以“三綱五常”為特征的專制內容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因為它把根深深扎在家庭里。政治上的等級壓迫性的統治植根于家庭的等級壓迫性倫理。正是依賴于億萬偏愛專制的“家長”,專制獨裁的統治大廈才得以屹立幾千年不倒。幾千年的專制傳承,以至于在專制的統治者與專制的被統治者之間達成了共識:統治就應該是專制的、壓迫性的,換了任何人來統治這個國家,都會專制,都只能專制。基于這種看法,解構專制也許有必要反其道而行之(我并不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只有專制成分,毫無優點),從家庭內部開始,建構起自由平等關愛的家庭生活倫理。以自由平等理性的個人和家庭,支撐起自由平等理性的國家。這本書的內容,可說是我在教育孩子方面踐行自由平等理性所作的嘗試。出版它們,目的是把自己的嘗試拿出來與讀者分享。也就是說,這本書中所論,是以愿景為前提,而不是以成功的經驗為前提。從邏輯上講,單個經驗也不足作為某種普遍理論的前提。
再說機緣。許多在教育子女方面獲得成功的人們,之所以沒有像我這個遠遠還談不上成功的人出版教子方面的專著,是因為他們的教子是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的,用不著以信件、文章作為交流媒介。面對面交流肯定細致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我則不同。由于這些年深陷“文字獄”,與孩子咫尺天涯,不得不借助于信件這種相當原始的方式交流,這才有了書中的那些教子信函。寫這些信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當然,這些信中所及,也只是我與孩子交流的很少部分,大量的面對面的言語交流,不可能具有文字的形式。就是信件,收進這本書里的也只是其中的部分,還有大約五六封信,大概是里面有些內容被思想警察們斷定為不宜讓我孩子讀到的,被扣留了,也有可能是在郵寄與收發過程中遺失了。這些信,這個版本是不可能收進來了。完整的版本也許得仰仗“德先生”今后賜予。
朋友囑我將近些年中寫給孩子的信結個集子,在國內出版。既欣喜,又頗感意外。欣喜的原因是,多年來我就盼望自己的文字能“出口轉內銷”,與國內讀者見面,特別是與習慣于在紙面上閱讀的讀者見面。意外的原因則在于,沒料想這一天竟然來得這么快。盡管我的哲學論文和政論暫時還不可能“回國”,但畢竟開了個好頭。收入這個集子里的,全部是與孩子相關的文字。23封寫給孩子的信,是主要部分,另外還有兩篇散文,兩篇論文,也都與孩子相關。這些年里,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作了些研究,感覺有些新的見解,也大體上經過了個人切身經歷的驗證,有別于《朱子家訓》、《顏氏家訓》、《曾國藩教子書》等傳統家教理論,希望對生成有別于傳統家長式教育的、與公民社會相適應的家教理論有所助益。

(本文系為《杜導斌家書》寫的“序言”)

2011年4月于蒲陽  


杜導斌 2011-05-10 20:34:54

[新一篇] 胡適: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舊一篇] 讀書札記——《搜神記》里的南斗北斗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