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劉宏炎:
早于1934年陶行知先生就將新舊教育做了明確的對比。
當然,當時的教育形式與今天的已經大有不同,然而有些東西是與今天相同的,甚至屬于“新”的范疇,永恒都不會變了。1934年,正處于土地革命如火如荼的時期,人們正在從舊的社會制度下萌醒,剛剛開始認識人和人之間的平等性。所以,教育的目的也理所當然圍繞做“主人”來進行,而今天,人們對“人人平等”甚至已經耳熟能詳了。然而,教育的方向卻似乎走了“逆向”!
首讀這篇文章時,有一個字眼兒讓我突然為之一震——那就是“吃人教育”。我不知道什么教育竟然還有吃人的“能耐”,然而與“生活教育”細相對比,才使我品味出點點東西。原來,這吃人的教育指的是舊的科舉教育制度,因為(1)它不注重人的生活實踐,導致學生“四時不辨”,“五谷不分”,并且輕視勞動,造成體弱甚至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說白了就是,它不重視人的生活能力,致使學生缺乏生活技能而難以生計。(2)片面重視為官、為人、治世的空道理,雖然似乎為民造福,實則封建制度人與人不平等的痼疾永難剔除,結果一旦為官(甚至在沒有做官的時候)就搖身變作“地主”,靠壓榨人民的血汗為生。
與之相對比,“新”教育的思想就清晰很多了。(一)他不教學生自己吃自己,他要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二)他也不教學生吃別人,他不教人升官發財,他只教中國的民眾起來做主人。教育的思想不僅拉回到以維持人民生計為主的知識和實踐互相促進的教育當中,而且注重的是生活質量的提高,而不再提升官發財之道。
時間延續到今天,社會有什么不同呢?人民有了主宰自己的權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同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貧富分化也在悄悄出現。認真觀察今天的教育,出現了什么性質呢?插著素質教育的大旗卻行應試教育之實。剖析一下這兩種教育,其實同陶行知所講的“生活的教育”“吃人的教育”是異曲同工的。應試教育的確也有其“吃人”的性質,吃自己不為虛,吃別人雖不冠冕堂皇了,其實質也不外乎此。
然而,人民已經平等了,為什么還要行此“吃人”的教育呢?有的人說:國家的教育政策是好的,那到底是誰在從中作梗?
陶行知 2013-11-14 03:43:22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