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生氣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2.jpg

那天看了童書媽媽的文章《怎樣才能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頗有感觸。

其實不僅大人會沖孩子發脾氣,我發現現在不少孩子也會有“發脾氣、生悶氣”的表現。比如有一次我們很多孩子一起玩得很熱鬧,突然一個小女孩一個人站到墻角邊,背對著大家,我們去喊他她就用眼睛瞪我們。后來媽媽過來說她這是生氣了,可能是剛才我們送禮物的時候沒有第一個給他。還有一次,跟一個小男孩一起玩,他想要做一件事情他的父母沒有同意,他就大聲尖叫,說:我生氣了!我生氣了!臉漲得通紅,氣得兩只拳頭攥得緊緊的,渾身發抖。對孩子這樣的表現,大部分家長都會覺得孩子“太不聽話!”“脾氣怎么這么壞!”縱然孩子天生性格各異,但是后天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們做什么遠比我們對孩子說什么更有影響力。如果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沖孩子發脾氣,孩子也會學我們,也許慢慢就變成一個低情商壞脾氣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不快樂。想想真讓人覺得可怕。所以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實在是太重大的一件事了。

其實,做父母的控制自己不發脾氣,不僅是親子關系的問題,更是自我情緒的管理。如果一個人能在愛人面前、在下屬面前、在父母面前不亂發脾氣,在孩子面前不亂發脾氣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所以說,養育孩子的過程終究是自我的修煉的旅程,如果投入并努力做到最好的話,也許收獲的不僅僅是好媽媽和好孩子,更會有一個全面完滿的生活狀態。

當然,如果你天生是一個好脾氣、性格溫和的人,對孩子和顏悅色、循循善誘做起來就會容易得多;如果你本來就是一個暴脾氣、性格急躁的家伙,如何在孩子面前不發脾氣就是一門有點艱難的必修課了。(幸或不幸,照媽正是后者)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把這件事情當做一門功課來做,努力獲得高分,發現也挺有意思的。

首先讓我們好好回憶一下,為什么會在孩子面前發脾氣?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孩子或我們自己。從孩子方面來說,不好好吃飯、調皮搗蛋、把家里的墻畫得亂七八糟、說臟話…讓我們發脾氣的事情多得數不清;就我們自己來說,今天工作太累了、被領導批評心情不好、大姨媽來了、身體抱恙……都是孕育壞脾氣的溫床。

看起來也許孩子惹我們不開心占大多數,其實再深想一下不難發現,所謂的孩子“惹得我們發脾氣”,不過是因為“孩子的表現脫離了我們的預期”,取決定因素的不僅是孩子的表現,更是我們的預期。

綜上看來,影響我們是否會發脾氣的因素有:孩子的表現、我們的預期以及我們的自身原因(心情和身體),除了孩子的表現不那么可控(其實也不是那么不可控啦),其他的都是取決于我們自己,這樣看來,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似乎不那么困難呢。

很多父母都在“生氣發火-懊惱后悔-生氣發火”這樣的惡性循環中不能自拔。其實我們只需要在每次發脾氣之后,除了懊惱后悔(因為這種情緒一丁點用處都沒有),再好好思考一下,找到自己每一次生氣的原因,以及控制自己情緒的閥門,并提醒自己在下一次要發火的時候實踐一下——也許慢慢就會打破這個循環了。

很多家長會說,我也不想發脾氣,可是實在忍不住了,這孩子太調皮了、太不聽話了、太不講道理了……我想說且慢,在評價孩子的表現之前讓我們先想想:孩子的這些舉動,是不是問題?也許根本就不是問題,不過是孩子發展階段的特點罷了。你現在覺得無法忍受,大發雷霆,其實一點用都沒有;也許過了這陣子,他自然就好了。這點我深有感觸。照照在一歲多的時候特別喜歡玩水(那時候是大冬天),不給他玩就會鬧個不停。爺爺奶奶訓斥了、講道理的,都沒有用。于是我就給他穿上防水護衣從水龍頭放熱水給他玩,玩到夠為止。他經常一玩就是一個多小時,我當時真的以為他會一直這么玩下去。可是到了快2歲,人家突然就不感興趣了,再也不那么玩了。再說玩紙,應該也是每個父母都遇到過的。孩子會把家里的抽紙全部一張張抽出來,扔得到處都是。我們就盡量把紙藏起來,不讓他看見,自然減少了作案的機會。如果不小心被照照發現了,就隨便他玩,只是要求他玩完了要收拾干凈。就這樣,又自由散漫了不知道多久。現在照照可是我們家衛生紙管理員,負責卷紙、抽紙、面巾紙的庫存管理和發貨,工作兢兢業業,再也不會亂抽亂扔了。去年照照剛上幼兒園,非常不適應,很不愿意去,那段日子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不堪回首(我曾經還寫過一篇文字《不做大嗓門媽媽》,現在回頭來看真是聲淚俱下),我幾乎已經做好了要斗爭三年的準備。結果從小班下學期第一天上課開始,照照就跟換了一個人一樣,再也不拖拖拉拉唧唧歪歪,每天早上都能按時起床、吃飯、去幼兒園了。我說這些例子,只是想說,我們做父母的要加強學習,學習育兒知識,更學習去了解自己的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許就不那么容易發火了。當然,也需要有強大的內心,學會包容和等待,等著孩子成長,長大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這個過程很可能是痛苦的,不過只要堅持,就一定能看到好的效果。最近照照總是讓我欣喜。比如前天晚上,我倆洗漱完畢就要上床睡覺了,他突然說要大便(又來了!),我半撒嬌半堅定地說,媽媽這會兒好累,你去找阿姨吧。他當然不肯,還唧唧歪歪粘著我。我繼續堅定而溫柔地說,哎呀,媽媽真的好累,你去找阿姨吧!(說實話,我只是試一試,壓根沒指望他會同意。)結果他想了想,居然說,好吧,就樂呵呵的走開了……留下我躺在床上不知什么姿勢才更爽。還有今天晚上吃飯。照照喝牛奶喝到一半,嫌棄圍兜有點濕了,一把扯下來扔到一邊。我說你必須要兜,不然會把牛奶弄到身上,不好洗。他就是不愿意(我能想象這時候要是爺爺奶奶在,肯定又免不了一頓吵鬧)。我說你可以不戴,但是如果弄到身上一點兒,就必須戴了。照照想了想,覺得這個主意比較公平,同意了。后來他喝牛奶非常小心翼翼。結果喝完了居然一丁點兒都沒有弄到身上。他很得意地說:媽媽你看,我就說不會弄到身上吧——沒有發火,解決了問題,滿足了孩子的要求,還培養了孩子的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自信,這么多好處,難道不比發脾氣弄得大家都不開心要好得多嗎!所以說呢,家里如果有一個寬松的但是明確的界限,那么沖孩子發脾氣的機會就會少很多了。

我是書呆子,喜歡做功課,也許我的辦法有點乏味;喜歡打游戲的爸爸媽媽們,也可以把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當做打游戲的通關老怪,不拿下誓不罷休,也會發現更適合自己孩子的好辦法。總之,不發脾氣也能解決問題,不發脾氣,孩子會越來越講道理,我們會更開心,家庭氛圍會更融洽。

最后,我們會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不僅對自己的孩子,而是對這個世界。

2014年3月16日 00:14



網載 2015-05-13 15:25:38

[新一篇] 鄭州小升初考現“計算病狗神題” 網友:狗沒病我病了

[舊一篇] 植物大戰僵尸2-未來世界 iOS版登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