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中國實體經濟絕境之人民幣匯率(下)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續昨)

1994年,出口導向明確后中國的批判意識基本喪失,人們不再考慮社會而是像小農一樣為了個人利益而迎合體制。例如1990年代后期,克林頓訪華時在北大發表講演,多名北大學生極為無禮的針對克林頓指責美國,事后媒體對他們采訪,他們的態度卻完全改變,都認為美國好希望有機會去美國。

整個社會倒退到小農文化這種言行不一的模式,讓體制很容易操控社會。小農思維的人都強調人口紅利,也就是壓榨廉價勞動力的模式,實際上這些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就是人口紅利中被壓榨的部分,而不是能夠分享壓榨成果的部分。或者說人們普遍變成擁有奴隸主思維的奴隸,幻想著自己能夠成為奴隸主去壓榨別人,而不是認清并且直面自己被壓榨的現實。

2005年中國匯率再次變動,對美元重新進入升值軌道,中國經濟逐漸向外資依賴過渡。外資依賴不是僅吸引外資的實業資本,更是吸引更多游資進入中國,所謂游資指的是不進入實體經濟而進入金融市場的資本。

中國金融市場主要有兩部分:一是股市,包括滬市和深市;二是樓市,自從房子可以按揭/抵押貸款可以發行REITs(房地產信托)就成為金融工具。越是貸款或者金融手段復雜,房地產金融屬性就越強,當投資銀行將大量次級房貸打包以債券的形式出售,次級貸款所代表的房屋本身就體現金融屬性。

2005年前后,中國還發生幾個標志性事件。一是上海市長面對房價低迷的狀況曾對中外投資商拍胸脯保證,只要資金投入房地產上海就可以讓他們賺大錢,如果他們賠了錢可以找上海政府;銀行推出零首付買房,這個政策成功啟動了人們貸款買房的熱潮,按揭貸款成為人們的主要購房方式;中國股市被認為進入牛市,直到最后創出6000多點(上證指數)的制高點。

如果將人民幣匯率升值、樓市打氣和零首付以及股市暴漲聯系起來,就會發現中國經濟形勢已經發生關鍵的變化,國際游資大量涌入中國,支持房價和股價屢創新高。

外資依賴直接造成中國實體經濟被拋棄。2010年中國正式進入外資依賴階段,其核心就是人民幣升值。出口導向是通過人民幣貶值,支持產品出口獲得外貿外匯,這叫做經常項目外匯,外資依賴則是通過人民幣升值吸引國際游資獲得投資/投機外匯,也就是資本項目外匯。

2005到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因為貿易順差過大,遭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壓制被迫人民幣升值。隨著人民幣持續升值,很多出口企業雖然產品銷量越來越大是利潤并沒有增加,甚至還在減少,當然單純從貿易的角度,淘汰一部分競爭力差的企業是合理的。

2010年,中國在外貿遭受重創國內通脹加劇的情況下,強行推動人民幣升值,導致出口企業處于基本無利潤運營狀態。2011年,人民幣繼續升值讓更多企業不敢接外單,尤其不敢接作業周期長的外貿大單。2012年,人民幣依然在升值,到廣交會參會的歐美客戶急劇減少。2013年,人民幣還在升值,中國出口數據開始造假,這意味著中國出口狀況非常差。

中國出口企業小、散、亂,一波波倒閉很容易被體制掩蓋住,同時由于企業主們的小農文化思維,一方面不關注社會的變化,另一方面死要面子不認輸,事實上,出口型實體越往下撐,虧損越嚴重結果也越差。

外資依賴的實質是支持體制消費,外資依賴的必要方式是人民幣升值吸引國際游資。隨著歐美經濟惡化和美聯儲大印鈔,越來越多的游資尋找出路,中國人民幣穩定的升值和房價上漲,讓這些游資嗅到商機。2010年到2014年初,人民幣從6.84升到6.05,漲幅達13%,也就是說游資這幾年單從人民幣升值上就獲得13%的收益。事實就是,不論游資自身進入中國還是以8%以上的高息借給中國房地產企業,都意味著游資在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

游資大規模進入中國后,不僅支持人民幣升值,讓體制嘗到甜頭更積極地支持人民幣升值,還介入炒作推高房價,這同樣給了體制巨大的好處,體制很自然地支持外資依賴,支持人民幣升值。

外資依賴給體制更加顯著的消費優勢。4萬億之后,體制的當務之急是如何獲得更多外匯,以支持自身越來越多的外匯消耗。2009年,出口企業的創匯能力顯著下降,對體制經濟的外匯消耗造成很大的壓力。游資進入中國后給體制帶來四方面的好處:

首先,游資無成本。截獲外貿外匯時,體制還得付出13%(或者更多)的出口退稅,消耗體制的人民幣;游資進入中國不需要體制的補貼,大大降低體制獲得外匯的成本。

其次,游資進入中國后,美元賬掛在外管局。體制可以拿著這些美元,到國際市場買各種工業設備和體制奢侈消費品。

第三,游資進入房地產市場,抬升房價。房地產是地方財政的支柱,游資拿著從外管局換到的人民幣大量購買房地產,這些錢都進入地方體制的腰包,地方體制自然眉開眼笑。

第四,游資支持人民幣升值。體制經濟是消耗外資的核心部門,不論體制購買高鐵設備和其它建筑設備,比如上千萬的水晶燈和各種名牌汽車手袋服飾都需要大量的外匯,人民幣升值,等于讓體制大幅減少消費成本。
  
考慮到上述四方面原因,體制當然喜歡國際游資的涌入。當出口與游資發生矛盾時,體制很明確地選擇游資,自然地拋棄出口。在外資依賴的局面下,人民幣升值是體制的必然選擇。

外資依賴是借錢消費,而且主要是體制消費。借錢消費的特點是錢來的容易去的也快。當出口因為人民幣升值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打擊時,國內的體制消費則如火如荼。體制用借來的錢大規模進口產品,例如高鐵上的各種零部件和鐵路用耗材,建筑領域里的大量進口中高檔建筑和裝修材料,用來營造各種豪華辦公樓賓館酒店娛樂場所。中國人還到國外拼命購買奢侈品,奢侈風的盛行讓國內的外資品牌企業獲得極為豐厚的利潤,包括奧迪、寶馬和奔馳。

在這樣的氛圍中,體制只可能推動人民幣升值,保持游資持續向中國流入的態勢。如果體制選擇人民幣貶值而且貶值幅度較大,不僅會讓打算進入中國的游資望而卻步,還會引發游資大規模地離開,直接沖垮中國的外匯儲備,人民幣瞬間成冥幣。

人民幣匯率是個杠桿,反映中國的經濟政策,決定實體經濟生存發展或衰落滅亡。在過去30多年中,人民幣匯率變化導致多種類型的實體關門倒閉,未來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將最終消滅出口企業,這類企業也將和過去倒掉的那些企業一樣,在未來的政策變化中逐漸或者快速失去生存空間,成為被歷史淘汰的遺跡。(第四部分完)

(供稿單位:中國經濟文化研究所)



王尚一 2015-08-23 08:43:59

[新一篇] 【爭鳴】中國實體經濟絕境之人民幣匯率(中)

[舊一篇] 《查理周刊》遇襲引發的美國新舊媒體倫理之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