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唯武器論的謊言 日本為何叫清朝東亞病夫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前言
鐵血軍事
鴉片戰爭,我們輸了!但我們的武器真的落后么?我們當時真的是用長槍對火槍么?
這些都是謊言!看看鴉片戰爭真實的武器對比。
關注“鐵血軍事”,有趣有料內容幾十分享!
最迷戀火器的軍隊是清朝
提起鴉片戰爭,我們就想到揮舞著大刀長矛的清軍,會想到西方列強的堅船厲炮,甚至我們都會假設,如果我們能夠有先進的武器,我們不會輸。
事實上!
如果我們拋開傳統的觀點,僅從武器裝備演變的角度去分析,就會發現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結果--------清軍竟然是迷戀火器到極致的軍隊,全球都別無二家。
后世史家往往據此將武器裝備落后,作為中國戰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緣何?
作為前期清軍統帥李鴻章,把失敗的主要原因歸之于武器裝備的落后,稱:"行軍制勝,海戰惟恃船炮,陸戰惟恃槍炮,稍有優拙,則利鈍懸殊。倭人于近十年來,……船械愈出愈精。中國限于財力,拘于部議,未敢撒手舉辦,遂覺相形見絀"。故而,戰爭失敗,"因由眾寡之不敵,亦由器械之相懸,并非戰陣之不力也"。
前線戰將宋慶、依克唐阿等人,也屢屢談到武器量少質劣,以至戰敗。
這里出現矛盾了,那么清朝的武器到底如何?咱們往下看。
一、 世界的兵器發展沒有拒絕中國軍隊
武器的發展,只能使戰爭變得容易。
事實上,戰爭的本質就是追求更高的殺戮效率,只要戰爭存在,對殺人方法的研究就永無止境。
下面先來看下中國火器的發展史!
13世紀末,中國最早發明了金屬管型射擊火器——火銃。
15世紀西班牙的“穆斯科特”火繩槍,俄羅斯的“皮夏里”火繩槍等都是當時的代表產物
在16世紀初,德國出現了依靠帶發條的鋼轉輪摩擦燧石發火的燧石槍
同樣中國人對火器的研究并沒有停下,火藥的力量同樣領國人癡迷。中國人發明了火藥,自然也就最早把火藥投入戰場。火藥武器的出現是在北宋時期,當在11世紀;這種最古老的火藥武器,簡單來說就是炸彈,以及借助火藥推力把箭發射出去的“火箭”——其后,一直到13世紀末,在中國戰場上占主流的火藥武器都是炸彈。
中國把火繩槍,稱之為“鳥銃”,《武備志》說:“后手不棄把,點火則不動,故十發有八九中,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托形似鳥喙而被稱為“鳥嘴銃”,也有人稱其為鳥槍,成為當時明軍戰斗中的“利器”。
明朝鳥槍射擊陣法
16世紀當火繩槍的技術從歐洲的商人那里傳到日本去之后,日本人將其玩到極致,甚至出現了長2.5米,重量超過40公斤、由兩個人抬著的大型火繩槍----抬槍。并在與明朝的作戰中,將其傳入中國。
抬槍,大型鳥槍,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號“九頭鳥”(以后的清湘軍還在繼續使用)。

明軍主力火炮“紅夷炮”,號稱“凈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發可斃敵千人”,當時倭國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 米)。

在1626年至1627年,明軍在寧遠、錦州守衛戰中憑恃火炮重創清軍后,清廷才認識到利用火炮的重要性,自此開始組建火器部隊。1691年(康熙三十年)設立八旗火器營,給每名士兵發鳥槍一支,并于每旗設子母炮五尊。由于康熙帝的重視,火炮專家輩出,火炮業發展很快,在吸收西方佛郎機炮等槍炮的先進技術后,對中國古炮進行改進或重新制造,從而大大提高了炮彈的命中率和殺傷效能。
“清代以弧矢定天下,而威遠攻堅,亦資火器。故京營有火器營鳥槍兵之制,屢命各省防軍參用槍砲。”可見清軍喜愛火器達到癡迷程度,威力大,操作輕松,莫說達官貴族喜愛,連八旗子弟也樂于習練,畢竟不操練弓弩要容易。
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特別喜歡炫耀武功,所以他的前期歷次會戰,特別是平定大小和卓要求繪圖珍藏,從圖中能看出清軍火器裝備狀況。
郎世寧畫的 《伊西洱庫爾淖爾之戰》1762年(清軍大量列裝火炮和火槍)
王致誠畫的《阿爾楚爾之戰》1765年(清軍大量列裝火炮和火槍)
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的時候,火槍雖然已經在英軍普及,由于射程有限,火藥容易受潮等原因,刺刀依然是最后決戰的利器。清軍沒有裝備刺刀,對于大量裝備鳥槍和抬槍的清軍來說,刀槍弓弩都是非常好的輔助。這一階段不存在武器代差的問題。
至于有關清軍用實心彈打英艦,而英軍回擊開花彈來說明清軍落后一說,只能怨作者不懂軍事。簡單說,打裝甲目標用穿甲彈,打軟目標用開花彈(高爆彈),這樣的常識,清軍和英軍都是懂的。《英軍在華作戰記》中,英軍對虎門炮戰中的清軍鏈彈的描述:“他們的鐵鏈鎖彈特別優良,乃是一個空球,切成兩半,用藥18寸的鎖鏈盤在中空部分,使半球相連緊,因此當半球栓緊在一起,以便裝進去時,就像一個炮彈一樣。”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靖逆將軍弈山等奏:“又將空心炮子,分作兩半,煉成熟鐵,中系鐵鏈,約長尺許,用時將鐵鏈收入空心,仍舊折合,無異尋常炮子。一經轟擊出口,則兩半飛舞,形如蝴蝶,擊中夷船桅索,即行鉤掛焚燒,名為蝴蝶炮子。”
二、1862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軍的火器已經很先進


這段時間,是西方火槍發展最關鍵的時期,由前膛裝彈發展到后膛裝彈時期。1779年,英國人發明了雷汞。1807年,英國人福塞斯發明了含擊發藥(雷汞)的火帽,打擊火帽即可燃膛內發射藥,繼而出現了將彈頭,發射藥,和帶金屬底火子彈殼連成一體的定裝式槍彈,使用定裝彈大大簡化了從槍管尾部填裝槍彈的操作,便于封閉火藥燃氣,為后裝槍普遍使用創造了條件,是槍械發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這對槍械來說,是在定裝彈出現前最大的兩個進步;從此以后槍手不用再担心因為潮濕、下雨而無法擊發的情況出現,只需要將火帽套在火門上,然后扣動擊錘打擊就可以點火。
1851年,金屬殼子彈發明,淘汰了沿用150年的紙殼子彈。在1866年7月3日,普軍以擊針槍為代表的擊敗了奧地利的老式燧發槍。世界進入后膛槍時代。
經過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國人對火器的偏愛只增不減。1851年國內發生了太平天國運動的“金田起義”,此后的13年間,中國的交戰雙方在火器的拼殺中,逐步奠定了武器現代化的變革。
影視劇中情景再現
1855年左右出版的《行軍總要》規定,太平軍早期最基層的戰斗單位“兩”(有25個人),裝備抬槍兩桿,鳥槍5桿,抬槍是由兩人操作的,照此計算,太平軍步兵裝備火器與裝備刀矛的比例為9∶16,考慮到太平軍一般不讓新兵直接上陣,實際比例要更高。與太平軍對敵的湘軍,一個營分四哨,每哨八隊,其中四隊刀矛,兩隊抬槍,兩隊小槍(鳥槍),另有親兵六隊,其中三隊刀矛,兩隊劈山炮,一隊小槍,冷熱兵器比為1∶1,兩相對比,差距固然有,但不算大。
1855年湖口之戰時,汪海洋等太平軍“先鋒隊”就使用洋槍突擊,1858年的繁昌之戰,太平軍劉官芳部已大量使用洋槍。后期太平軍裝備的洋槍洋炮數量極多,如忠王幾千人的衛隊都以洋槍為武器,蘇州城里裝備洋槍的士兵更多達20000人。
后期太平軍一些部隊也采取了將洋槍集中編組的形式,如陳炳文、鄧光明部的洋槍隊分別多至7000桿和4000桿,許多太平軍槍手可以“隔數間屋擊滅油燈”;1862年雨花臺大戰,忠王李秀成率領十多萬人猛攻曾國荃湘軍,更是將所能搜集到的幾萬桿洋槍和幾百門新舊洋炮“悉萃于此一枝”,還摸索出用彈幕轉移替代兵力進行壓制的方法,起到了一定作用。
淮軍在1864年6月進攻蘇、常太平軍時,郭松林、楊鼎勛、劉士奇、王永勝四軍萬余人,已有洋槍萬余枝,劉銘傳部7000多人,有洋槍4000枝。到次年底與捻軍作戰時,"計出省及留防陸軍5萬余人,約有洋槍三四萬桿"。其炮兵到1864年也建立了6個開花炮隊,裝備了12磅至l08磅不等的火炮。已經基本上淘汰了冷兵器和土槍、土炮。
淮軍在1865年有5萬余人,裝備洋槍三、四萬桿,并建立了六個開花炮隊,裝備了12磅至108磅不等的火炮。
據記載辛酉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夏歷七月廿三日)安慶之戰,一日一夜,湘軍共用火藥至十七萬斤,鉛子五十萬斤〔二〕,當時戰爭,已大規模地利用火器,可以想見。
此時我們都會明白,發生在1862年的清軍與英法聯軍的戰斗,肯定不是大刀長矛對戰火槍。
三:中法戰爭中清軍的已經開始裝備當時最先進的機槍


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清軍的已經開始裝備當時最先進的機槍。
1862年美國人理查德·喬丹發明加特林轉管機槍,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機槍輸入中國,當時稱其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1884年(清光緒十年)金陵機器制造局開始仿制。
1885年中法戰爭中的鎮南關大戰,有“重炮機槍交轟,藥煙迷漫,至不辨旗幟,彈積陣前逾寸,墻后大營且被毀。”的記載,“彈積陣前逾寸”就是描述當時的格林炮(加德林機槍)打剩下的紙質彈殼。
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機槍)
約翰遜在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機槍)
這張照片取景和前一張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照片里的人,他們不再是工廠里的工人,而是約翰遜自己跪在地上,好像在進行武器測試,這也是湯姆遜中國之行中僅有的幾張有自己的影像的照片。旁邊的兩個站立者也不在是上一照片的工人和官員,很可能湯姆遜雇傭的中國“苦力”。
畫面顯示清軍進行了“特色創新”,把機槍裝在獨輪車上,為了怕機槍被日曬雨淋,清軍還特意在車上加裝了一把油布傘。


四: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清軍的裝備更是遠超日本


從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舉辦專造子彈火藥的軍械所以來,到1899年,洋務派人士共創立了30家兵工廠。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一經出現,很快就會傳到中國,被清軍或買或仿制。這使清軍武器與西方相差不到10年。客觀地說,這種差距并不算大。
火藥方面:1884年,法國工程師維列制成膨脹率高出黑火藥3倍的硝化棉無煙火藥。而后881年,這種火藥還在研制中時就出現在李鴻章的奏折中。1895年,江南制造總局試制成功,"洋匠自謂不及,現在每年可造6萬余磅" 。
步槍方面:德國1888年推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連發槍――1888年式毛瑟槍。11年后,漢陽槍炮廠即根據購自日本的仿制品自行仿制完成,即著名的"漢陽造"。而此前,能夠5連發,性能與"購自外洋者無殊"的快利槍已經大量裝備部隊。
美國林明敦滾輪式步槍槍膛
德國毛瑟1888 后來仿制的叫“漢陽造”
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槍
奧地利曼利夏1888直拉式步槍
火炮方面:清朝于1875年就已仿制成功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阿姆期特朗前裝炮,江南制造局還于1889年仿制成功大型的阿姆斯特朗后裝炮。淮軍主要有英國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魯森式和德國的克虜伯式后膛炮。僅1871年至1873年,李鴻章就購置了德國克虜伯后膛四磅鋼炮141門,到1884年淮軍配備的后膛鋼炮已達370多門。自1886年起。廣東又陸續撥解北洋鋼炮100多門,其中"光緒十二年(1886年)粵解八生脫鋼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粵解七生脫鋼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粵解八生脫七鋼炮三十尊"。這期間北洋自購者尚不在內。另外,到甲午戰爭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門,大部分用來裝備了淮軍。淮軍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魯森式鋼炮還是西方80年代末才發明的快炮(速射炮)。由此可見,淮軍的裝備無論是質與量,都是堪稱一流的。
清軍在九連城使用過的格魯森37mm行營炮
清軍在平壤遺棄的格林炮
馬克沁重機槍,中國稱賽電槍,該槍為英籍美國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于1883年發明,是最早出現的一種管退式自動機槍。
該槍還在試制階段時,清政府即對這種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開始引進仿制,從此,中國開始進入重機槍的制造時期。由于當時該槍尚處在雛形,使用黑藥鉛彈,經仿制后發覺不甚適用,于1893年停造,僅生產了30余挺,部分用于朝鮮戰場。當李鴻章看完馬克沁機槍射擊表演后竟然說"太快、太快"、"太貴、太貴"、"不適合中國的國情",不過后來還是引進了。
李鴻章參觀馬克沁重機槍
聶士成的清軍
以武衛軍中裝備最精良的聶士成武毅軍為例。這支13000人的部隊,擁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徑的后裝單發和連發毛瑟槍1萬支、7.9毫米口徑的后發毛瑟槍200支、8毫米口徑的后裝連發曼利夏槍1萬支、8毫米口徑的后裝連發曼利夏騎槍1400支,還有軍官用6輪連發左輪手槍和少量的溫徹斯特、哈齊開斯等步槍與騎槍。此外,武毅軍還有7.9毫米口徑的馬克沁機槍2挺,75毫米口徑的12磅克虜伯炮16門、60毫米口徑的7磅后裝炮32門、57毫米口徑的6磅格魯森速射炮32門,這些炮每分鐘都可以發射10發以上的炮彈。另外還裝備了37毫米口徑的2磅克虜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徑的20磅后裝炮等。這些火炮發射的開花彈、子母彈、葡萄彈、實心鋼彈等,可以分別摧毀城墻和炮臺工事、擊殺密集進攻之敵、殺傷敵沖鋒散兵、擊穿敵艦鋼甲等。
不僅如此,大量直接購自西方的武器彈藥也補充到清軍隊伍中。這使清軍基本結束了冷兵器、火繩槍炮、擊發槍和前裝滑膛炮并用的狀況,從而進入現代火器時代。
圖為謝家所炮臺。
甲午戰爭清軍在戰場的野戰火炮和要塞大炮實際上可以達到1000門以上,而且口徑更大,是日本陸軍師團的炮力的至少20倍以上,超過抗戰時中國軍隊火炮的總和,甚至達到抗美援朝戰爭后期中國軍隊火力的總和。
劉公島東南炮臺的德制重炮。
日軍撤離時曾破壞清軍炮臺,但是放開了拆,僅憑自己的力量竟然沒有辦法摧毀。當時西方各國都認為大清要塞牢不可破,是當時全球工事最堅固,火力最強大的要塞。以至他們得知日軍要去進攻清軍環渤海黃海各要塞時都認為日本人是去找死。
反觀日軍方面,當時其陸軍使用的主要是國產的青銅炮和村田式單發槍(只有少量部隊裝備了村田式連發槍),性能上遠不如中國進口的西方新式連發槍和后膛鋼炮,其全軍擁有的野炮不過300門,數量更比清軍少得多。
日本村田式步槍
最后只有少量輕型火炮的日本軍隊,并沒有使用什么超級武器去攻擊清軍的炮臺要塞群和堅固設防城市,而就是這么徒手爬上城墻的。
如果真是大刀長矛去迎擊日本軍隊,可能真不會被稱為“東亞病夫”了。也正是清軍如此拙劣的表現,1900年的八國聯軍才狠狠的在中國這塊大蛋糕上撕下一口。




鐵血軍事 吃狼的火雞 2015-08-23 08:55:47

[新一篇] 被三哥機智打敗 這玩法遠超中國

[舊一篇] 這就是傳說中的韓國“江陵端午祭” 知道主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