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小品選注(三)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中郎先生全集序》袁中道

先生詩文,如《錦帆》《解脫》,意在破人之執縛,故時有游戲語;亦其才高膽大,無心于世之毀譽,聊以抒其意所欲言耳。

黃魯直曰: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萬緣,如蟻蚋聚散,未嘗有一事橫于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

亦不暇計人之品藻譏彈,譬如木人舞中節拍,人稱其工,舞罷又蕭然矣。

然先生立言,雖不逐世之顰笑,而逸趣仙才,自非世匠所及。

即少年所作,或快爽之極,浮而不沉,情景大真,近而不遠;

而出自靈竅,吐于慧舌,寫于?穎,蕭蕭泠泠,皆足以蕩滌塵情,消除熱惱。

況學以年變,筆隨歲老。

先生天縱異才,與世人有仙凡之隔,而學問自參悟中來。

《殷生當歌集小序》袁中道

才人必有冶情,有所為而束之則近正,否則近邪。丈夫心力強盛時,既無所短長于世,不得已逃之游冶,以消磊塊不平之氣,

古之文人皆然。

近有一文人酷愛聲妓賞適,予規之,其人大曰:吾輩不得志于時,既不同縉紳先生享安樂富尊榮之樂,止此一縷閑適之趣,復塞其路而欲與之同守官箴,豈不苦哉?

飲酒者,有出于醉之外者也;征妓者,有出于欲之外者也。

謝安石、李太白輩,豈即同酒食店中沉湎惡客,與鬻田宅迷花樓之浪子等哉?

云月是同,溪山各異,不可不辨也。

雖然,此亦是少年時言之耳。四十以后,便當尋清寂之樂,鳴泉灌木,可以當歌,何必粉黛?

予夢已醒,恐殷生之夢,尚栩栩也。

殷生行年如予,必當先去三鬧而杖孤藤,模寫山容水態,從予于碧水青山之間。

《陳無異寄生篇序》袁中道

六一居士云:風霜冰雪,刻露清秀。

以山色言之,四時之變化亦多矣,而惟經風霜冰雪之馀,則別有一種勝韻,淡淡漠漠,超于艷冶濃麗之外。

春之盎盎,百花獻巧爭妍者,不可勝數,而梅花獨于風霜冰雪之中,以標格韻致為萬卉冠。

由此觀之,士生而處豐厚,安居飽食,毫不沾風霜冰雪之氣,即有所成,去凡品不遠。

惟夫計窮慮迫,困衡之極,有志者往往淬礪磨煉,琢為美器。

何者?心機震撼之后,靈機逼極而通,而知慧生焉。即經世出世之學問,皆由此出,而況于舉業文字乎?

能推食與人者,嘗饑者也。賜之車馬而辭焉者,不畏徒步者也。

若畏飲而憚步,則天下事其吝為之,怯為之,不亦多乎?無異,常天下之難者也,必無難天下事矣。

《錢伯庸文序》曹學佺

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見,作揖曲躬之際,闊別致謝,寒溫都盡。

及其執茶對坐,別無可說,不過再理前詞,往往復復。

又如俗人唱曲,以一句為數句,以一字為數字,不死不活,希圖延場。

及其當唱之處,則又草草讀過而已。噫!此所謂時套也。

今之作揖不如是,則人必怪之;唱曲不如是,則無人擊節賞音。

作文之趨于時尚,亦如是矣。其病在于無師友傳授,而少浸潤之于義理,徒逞其私臆,求作新奇,不知反落套矣。

錢生伯庸,其家師于岳水部之初。其至金陵,以之初書謁見于予。

予觀其人,不為時俗所染,豈非欲隨地求師,而汲汲于義理者?

予愧淺率,不足以答伯庸。伯庸歸,試以其文質之爾師之初,之初之作人,無時套者也,其論文亦如是。

《丘生稿序》曹學佺

日之不能不逝也,地之不能不遷也,友朋之不能無聚散,時事之不能無低昂也。

獨我兩人相對慰藉如平生,詎能忘情哉!情之所關,則亦聊為記之而已。

后之為夢寐,為感慨,未必不因之矣。若生之文,是非可否:則生以為如是,而余未必以為如是也;

余以為如是,而人又未必以為如是也。余烏能定之?

《蜀中名勝記序》鍾惺

游蜀者,不必其入山水也。舟車所于,云煙朝暮,竹柏陰晴,凡高者皆可以為山,深者皆可以為水也。

舟車所至,時有眺聽,林泉眾獨,猿鳥悲愉,凡為山者皆可以高,凡為水者皆可以深也。

要以吾與古人之精神,俱化為山水之精神。使山水、文章不作兩事,好之者不作兩人。

《秋尋草自序》譚元春

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積,山川淡而不媚,結束涼而不燥。

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綻衣洗缽也。

比之夏,如辭貴游而侶韻士于清泉白石也。

比之冬,又如恥孤寒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燈也。

天以此時新其位置,洗其煩穢,待游人之至。

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動曰“悲秋”。

予嘗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嘗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紙上,予悲夫悲秋者也。

天上山水多矣,老子之身不足以了其半,而輒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難去:入西山恍然,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

入九峰山恍然,何悄然之多耶?然則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來,而山山若遇也。

予乘秋而出,先秋而歸。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

花棚草徑、柳堤瓜架之間,亦可樂也。

《秋閨夢成詩序》譚元春

而又皆夢中聲情步履,倏去來于孤燈瘦影之中,漁陽之道路夜經,羅幕之車輪朝轉,豈止“鸛鳴于垤,婦嘆于室”而已乎!

嘆者不足以盡其才者也,才者不足以盡其魂者也。百首之夢,無一不秋;三秋之魂,無一不香:故題曰《香魂集》。

若并禁其愁苦疾痛,而不使之有夢,夢余不使之有詩,此婦人乃真大苦矣。嗟乎!豈獨婦人也哉!

《荷蓧言序》高攀龍

當用于世,未可以丘壑與?又其人有肝膽,能當天下事,未忍以丘壑與?然無技閱世多,知世味如此,而無涯之樂現前,有盡之年迫后。

坐雙桂間,香一爐,茗一杯,酒一樽,書一卷。

出門而云煙帆鳥變態于七十二峰,皆吾幾席上物,世味豈更有旨于是者!

《先進舊聞序》周宗建

夫風消影歇,境逝人移,習見之靡,都無可據。

差有未謝之樸,暨乎獨往之神,每從性地,流寫人間,似可恃為榜樣。

而溯閱往昔,微言特行,零落無傳。僅僅得之野叟山樵之口,相聞以為佳話,此亦鄉井之所悲也。

使千秋而下,拾其冷風者,猶足滌肺腸而開耳目。以此較彼,意味孰果饒乎?

先生此集,上自名卿巨公,下迄布衣裙婦,尋幽剔渺,正使寂寞之余,忽有生色。

低回展玩,豈只備一時之覽觀,亦足壯為善之孤膽矣。

旅暑煩蒸,時從師席披讀數條,不須懷冰,常有涼氣。敬題數語,以志向往云爾。

《王宇皆集序》陳仁錫

所惡乎貧賤者,車馬稀也,語言無味也,漠漠然不足緩急恃也。


2022-12-08 18:58:22

[新一篇] 晚明小品選注(二)

[舊一篇] 晚明小品選注(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