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孫子》 第二講 怎樣讀《孫子兵法》與現代中國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孫子兵法》與現代中國
    中國玩命學西方,《孫子兵法》往哪兒擺?這是大問題。我們看到的是,西化大潮,洶涌澎湃,大家顧不上。西化常見,中國的寶貝先擱一邊,權當點綴。保古復古,只能緩圖之。
    有人說,傳統文化搞得好,現代化才能搞得好,比如日本,就是榜樣。這是說反了。事實上,他們是擺脫西化壓力早,故能保古復古。西方也是如此。我們的毛病,是體用老理不順。
    民元以來,研究《孫子》,有一點書,比如蔣方震,比如陸達節。蔣方震(1882—1938年),字百里,浙江海寧人,錢學森的老丈人。他是清朝派往日本學軍事的留學生,曾獲日本士官學校步兵科第一名,還在德國當過見習軍官。清末,他在盛京(沈陽)當禁衛軍管帶和東三省督練公所總參議,在趙爾巽手下做事。民國,當過保定軍校的第一任校長,去世前還出掌陸軍大學,在北洋系的軍界很有名,在國民黨的軍界也很有名,死后追贈為上將,是個三朝元老。他的書,原來叫《孫子新釋》,曾刊載于梁啟超辦的《庸言》雜志第5號(1914年),后與劉邦驥合作,參合舊注,合編為《孫子淺說》(1915年)。此書是民國新作的第一部。陸達節,海南文昌人,抗戰期間,在重慶軍訓部軍學編譯處供事。他對中國古代的兵書做過調查研究,寫出《孫子兵法書目匯編》(重慶:軍訓部軍學編繹處,1939年)和《孫子考》(重慶:重慶軍用圖書社,1940年)。這兩本書,對文獻整理有貢獻,我讀《孫子》,最初就是利用他的書。解放后,陸達節編過《毛澤東選集》索引。還有一本書,錢基博的《(增訂新戰史例)孫子章句訓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上世紀80年代,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時也讀過。這本書很厚,它旁征博引,借兩次世界大戰的“新戰史例”講中國舊典,很有意思。錢基博,就是錢鐘書的爸爸。他的書,蔣方震的書,都拿《戰爭論》和《孫子》做比較,可以代表新風氣。這種書有一批,但《孫子》的地位,不能同從前比,不能同西洋兵學比。
 


李零 2013-08-21 15:24:25

[新一篇] 我讀《孫子》 第二講 怎樣讀《孫子兵法》和全盤西化

[舊一篇] 我讀《孫子》 第二講 怎樣讀 毛澤東與《孫子兵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