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敏)
可以說,有時候孩子的未來決定于父母的一句話。可見父母的有些話,在孩子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時往往是不留心的一句話,會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起很大的作用,有的甚至終身受用。
某女作家在她成名后寫的一篇文章中談到,她在少女時代不曾做過作家夢,也很少看小說。但在她二十五歲時候發生了婚變、離婚后她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努力生活,也為了豐富她的精神生活,在她痛苦的時候,曾想起父親對她說過的一句贊美的話:“這孩子文筆不錯!而且富有想象力。”沒有想到就是這句話,引發了她的寫作動機,促使她去嘗試經歷一種未曾有過的文學生活。
就這么一句鼓勵的話,激勵著這個不如意的姑娘,使她在文壇上很快脫穎而出,作品多次獲獎,奠定了她的作家地位。
一個人的才能如果受到重視往往會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特別是受到自己尊重的人所重視,往往會發揮得更加充分。他的每句話,有著無比的力量。孩子幼年崇拜的偶像,他心中的英雄是父母,尤其是父親。由此可見,父母所講的話對子女的影響是很大的。
如果父母瞧不起子女,輕視他的才能,這對孩子實在有莫大的害處。例如,常能聽到年輕的父母責罵孩子:“你這個人怎么這樣笨!”甚至說:“腦袋笨得像豬腦髓”,假如孩子常聽這類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認為自己很笨,就會對做任何事情,失去信心和興趣。
這樣的父母在責備孩子的時候,常常無意間露出輕蔑的神色:“你怎么這樣笨!”除了肯定他現在笨之外,還含有一種你再努力也是笨的含義。在孩子幼小的時候,父母是有絕對權威的,然而父母說這樣的話,就等于否定了孩子的人格,并要他為自己的笨而負責。如此一來,孩子對自己的其他能力也會失去信心。
不但如此,有些父母譏笑孩子鼻于太塌,皮膚太黑,甚至有些生理缺陷,這也是很不好的。孩子的容貌絕大部分是由于遺傳造成的,根本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這樣的譏笑是不道德的,而且正說明父母淺薄無知。
特別是對于女孩子來說,對容貌更為敏感,有的家長常把自己的女兒和漂亮的小女孩比,常在自己孩子面前說:“你看你長得這么丑。”因此,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女孩對自己有強烈的自卑感。某著名演員對此有深切的體會,直至長到少女時代,一次回家去看爺爺,沒想到爺爺的一句話“女大十八變,我的孫女越變越漂亮了”使她的內心充滿了歡樂,并漸漸地恢復了自信,加上她努力學習,使她成為明星。當初假如她爺爺不說此話,她的自卑感可能繼續存在,也許以后也不能成功。
因此,考慮到孩子的未來,父母對孩子的容貌實在不該責備。孩子是喜歡鼓勵多于責備的,如果得到父母的鼓勵“你真聰明,再好好努力,一定能成功”,孩子的心也會為之振奮。這時,父母再適時地指點孩子具體的目標與方向,孩子會發奮圖強,努力上進。
客觀地說:每個孩子的天資有高低之分。即使是早慧兒童或者說有高人一籌的才能,沒有人去發現,鼓勵,培養,也就無法發揮。因此,父母鼓勵得當是十分重要的。
對于五六歲的孩子來說,最害怕父母說的帶恐嚇性威脅性的話:“你這個不聽話的孩子,不是媽媽生的孩子!”“真不聽話,把你丟到大街上去討飯!”說這話時,父母也許沒有惡意,但對孩子來說感到了極大的威脅,使孩子很不安。大部分孩子從出生以來都有一種失去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潛在不安,在心理學上,這叫作“基礎不妥。”
如果孩子以為自己被父母所厭棄,或者不為父母所愛,在精神上就不易穩定。假如這時候再受到其他事情的影響,常常會一發而不可收拾,出現父母想不到的后果。即使不至如此,孩子的性格也會憂郁。因此,做父母的絕對不宜也沒有必要向年幼的孩子說這類威脅性的話。
親子之間如果缺乏信賴,不但父母的教育無效,也會傷害到孩子。
父母指責孩子的容貌、資質等缺點,或用刻薄的話徹底傷害孩子的人格,破壞孩子對未來的希望,這些足以損害父母與子女間的感情,實非明智之舉。
尤為不好的,有個別父母在責備孩子時會說“三歲知八十,看你樣子,以后肯定不會有出息”,這句話完全否定孩子的未來,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
不管孩子的年齡大小,做父母的否定了他們的未來,對他們來說打擊是不小的,尤其對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父母仍是孩子心中的權威,而權威的否定是不可挽回的。雖無能力采取反抗的行動,但十分傷他自尊性。孩子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而淪為不良少年。很多少年犯的經歷說明了這一點。
因此,做父母的即使是開玩笑,也不可以說傷害孩子的話,孩子做事真不理想,也不可惡言罵他。而應該經常鼓勵他:“好好用功,一定能成功。”像這樣,經常的暗示他將來會大有作為,這也表示了父母對他的信心,這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催化劑。
一般人都會有一種心理,受到褒獎會覺得愉快,也更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相反,自己的努力沒有受到任何人的夸獎或重視,就會氣餒,不愿再作努力。
孩子更是這樣,聽到表揚的話,做事的意愿會大大提高,尤其是受到自己所信賴的人,如父母等的褒獎,孩子會更加用功努力。但如果孩子通過努力取得了成績,而父母對此表示冷漠或不屑一顧,那么對兒童的心理有很大影響,這比譏刺孩子所造成的心理影響更大。
國外兒童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分成統治群、贊賞群、叱責群、忽視群四組,連續五天,讓他們做加法演算。第一天各組平均分數接近,但到了后來,贊賞群的孩子,就可以做到既快又正確,成績也漸漸地升高,其他三組卻沒有什么進步,到了第五天,贊賞群和其他組的成績就形成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結果發現,贊賞群的孩子覺得自己被期待著,因此,學習的意愿、主動性很高。
從這個實驗來看,父母親不要使孩子失去受稱贊的機會。如果孩子取得了好成績,父母應適度地表示自己的欣喜:“嗯,真不錯!好好努力一定會更好。”
由此,父母對孩子講話尤其是批評責備的話以謹慎為好,切忌不要在有意無意中傷害孩子。
當然,孩子做錯事,必要的責備還是需要的,但是,并不是說責罵過后就算了,責備之后的關懷也是十分重要的。
《家庭教育》杭州20-21G51幼兒教育王敏19961996 作者:《家庭教育》杭州20-21G51幼兒教育王敏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