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朝自經歷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后,中央政權趨于崩潰,少數民族首領紛紛在中原地區稱帝建制。流民集團和地方軍閥也乘機割據一方,脫離晉王朝的統治。在相對安寧的江南地區,世家瑯琊王氏的首領王導、王敦擁戴晉朝瑯琊王司馬睿登上皇帝寶座,開始了東晉歷史。由于司馬皇族在內亂中實力消耗殆盡,元帝司馬睿在江南也素無威望,因此不得不依靠當地世家豪強維持政局。其中以瑯琊王氏勢力最大。司馬睿在登基儀式上居然邀請宰相王導同升御座,當時即有“王馬共天下”的說法,可見君弱臣強的局面從一開始就已經形成。 元帝登基七年后,對于手握重兵的大將軍王敦蔑視皇家、專橫跋扈的作風日益不滿,在朝廷引進與王家對抗的人士掌握政府,對王導逐漸排斥疏遠。在地方安排皇族和其他家族勢力制約王敦的軍事力量。種種針鋒相對的措施,終于引發了王敦的憤怒,于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率兵從武昌以清君側的名義起事,長驅直入,攻入了東晉王朝首都建康(南京),軟禁了晉元帝,肅清了朝中反對派,全面掌握了朝廷大權,是年晉元帝在憂慮中病逝。
元帝死后,皇太子司馬紹即位,是為明帝。因為王敦曾經提出罷黜司馬紹的建議,對于新君登基深為忌憚。而明帝因為父仇更是恨王敦入骨,在暗中聯絡反對力量,拉拢王敦的堂弟王導與之對抗。王敦當然不會坐視,日夜圖謀發動軍事政變,一場新的變亂正在醞釀之中。
天有不測風云,就在此時,王敦卻患上重病,眼看就要不久人事。他的最親信智囊錢鳳、沈充前來討問身后之事,王敦回答說:“非常之事要有非常之人才能担當,世子年少無法承担。我死之后,將軍士解散,王氏子孫入朝為官,這是保全家門的上策。全軍退保武昌,擁兵自重,對朝廷表面恭順,進貢不斷,這是中策。趁我還有一口氣在,集中大軍順流只下,攻破建康,另立朝廷,也許還有一線希望,這是下策。”錢鳳、沈充聽后竟然認為大將軍所說下策正是上策,二次叛亂已經不可避免。
從客觀上說王敦先生對形勢的估計是清醒明智的!司馬皇族雖然勢力衰微,但作為漢族合法政權的象征,還是具有很高人望,輕易取代恐怕難免背上篡逆惡名。經過前次政變,王家勢力的迅速膨脹,已經引起其他家族的極大恐慌,大有結盟共同針對王家的架勢。從王氏家族內部來看,立場也不統一。宰相王導從維護家族的最高利益出發一直反對王敦采取軍事行動,為此王敦還屠殺了自己多名兄弟。因此從三方面考慮,王敦所說解除武裝,入朝為官的決策確實是保全家門的上策。可惜,身為一個利益集團的首領,很多時候并不是自己能夠決定形勢的!首領個人可能考慮到深遠的利益,提出正確的意見,但他的親信隨眾是絕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既得利益的。一個由利益構成的團體,當領導人的決定威脅到“得利”這個唯一目標時,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換掉原來的領袖,另一種是架空領袖,以保證目標的不偏離,在這樣的狀況下往日的獨裁者往往只能妥協和默許。首領個人的道德力量無法阻止整個團體的普遍墮落,而最后的結局鐵定是集團或團體的崩潰。
下面再來看王大將軍的身后事:不久王敦病逝,錢鳳、沈充等人唆使慫恿王敦的兄長王含和世子王應向晉王朝發動攻擊。戰爭的結果是王氏叛軍在各地軍閥的合圍下全軍覆沒。王敦及其黨羽的家屬全部被處死,王敦先生從棺材中撈出,將尸首跪在大街上砍下了人頭。王敦一脈從此絕后,當然這個過程中少不了王導先生帶領家族其他成員為劃清界限而進行的落井下石!王敦一門雖然覆滅,但瑯琊王氏的家族勢力依然雄冠江南各世家,傳承三百年之久,唐人詩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即是指南朝瑯琊王氏。不過這是后話了。
歷史的興亡令人感慨,王敦先生臨終前的正確考量被他的親信們篡改的面目全非,終于導致了生靈涂炭,家門屠滅的悲慘結局,其教訓令后人深思。關鍵在于我們要建立一種能夠為長遠利益打算和考慮的體制,才能徹底避免歷史不斷重演。
網載 2013-09-10 2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