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吐蕃的首次大會戰――大非川之戰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大非川之戰,一場猶如魔戒般的史詩之戰,一場英雄對英雄、戰神對戰神的蕩氣回腸之戰,一場大唐和吐蕃在冰川雪域上進行的殊死之戰,就這樣上演了……


  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大舉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個羈縻州,又合于闐聯手陷龜茲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唐被迫罷安西四鎮。


  這樣,大唐再不出兵也不可能了。當時在朝鮮戰場上聲名赫赫,又被譽為“三箭定天山”的神話般人物,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受詔為邏娑(即拉薩)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領兵五萬(也有說十萬)討伐吐蕃,以奪回安西四鎮,同時一旦討伐成功,便送吐谷渾逃亡可汗諾曷缽還故地。


  安西四鎮為龜茲、疏勒、于闐、焉耆(今庫車、喀什、和田、焉耆),全部都在新疆,為此,薛仁貴、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三員大將領著唐軍浩浩蕩蕩向青海進發。既然要收復位于新疆的四鎮,為何要向青海進發?其實從薛仁貴受封之官詔就可明白――邏娑(即拉薩)道行軍大總管,這支隊伍的終極目標是吐蕃之都城邏娑!前面已述,吐蕃大舉入侵西域,唐廷判斷吐蕃國內必然空虛。西域關鍵地理位置在吐谷渾,薛仁貴只要拿下吐谷渾,便切斷吐蕃與西域四鎮的聯系,進可直搗邏娑,退可與鎮守安西的唐將會合奪回龜茲、疏勒、于闐、焉耆。唐朝先前已遣大將阿史那忠在西域領玉河軍(可能是玉河道行軍的簡稱),救于闐。在薛仁貴出兵的同時,唐以西突厥首領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以牽制吐蕃在西域的兵力,與薛仁貴遙相呼應。可見,唐廷為此次征戰下了一番功夫,薛仁貴使“圍魏救趙”之法,同時西域布置的兵力起牽制作用,戰略部署也可謂高明。


  大非川在今青海省共和縣西南切吉曠原,位于青海湖南,東至磧石軍,西至伏羅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闐,東北至赤嶺,西北至伏俟城,南至烏海、河口,確實乃青海之要津。薛仁貴率軍經鄯州(今青海樂都)一路行軍至此。只見一片冰川雪域,地勢萬分險要。薛仁貴聯系這一帶地理交通形勢,分析判斷:如果吐蕃軍隊從黃河河口而來,必先經烏海城,吐蕃軍驍勇善戰,且以逸待勞,唐軍須速戰速決,盡快拿下烏海,方能取勝,否則極易喪失戰機,而在這種險惡的環境下,地勢一失,即使不用開戰,嚴寒和饑餓都會讓幾十萬大軍全部崩潰。而烏海(今青海喀拉湖)險遠,輜重車馬不便往行,薛仁貴故留郭待封率2萬人守護輜重、糧草,令其于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筑工事,使之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陣地。隨后,薛仁貴即率主力,輕裝奔襲烏海。


  首戰,唐軍與一萬多吐蕃軍于河口(今青海瑪多)遭遇。吐蕃軍猝不及防,大敗,傷亡甚眾,損失牛羊萬余頭。薛仁貴令鼓西而進,乘勝進占烏海城,以待后援,此時薛仁貴心中一定又想起自己僅率兩千人攻入高句麗重鎮扶余城的壯舉,“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土長歌入漢關”的歌聲似乎又在西域回響。但郭待封并沒有遵守薛仁貴的指令,在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筑工事,而是擅自率后隊繼進,又未能及時到達烏海城與薛仁貴會合。郭待封行至半路,吐蕃20萬大軍從天而降。郭待封不能抵敵,輜重、糧草盡失。薛仁貴被迫退保大非川。八月,吐蕃軍在論欽陵指揮下,在大非川以40萬大軍逼唐軍決戰。薛仁貴無險可據,更無糧草供應軍需,大敗,幾乎全軍覆沒。薛仁貴“與欽陵約和而還”,唐殘兵才得以生還,吐谷渾被并入吐蕃,逃亡可汗諾曷缽回到故地的愿望永遠也不可能實現了。


  大非川之戰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外作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吐蕃憑此戰一躍成為與大唐分庭抗禮的西部豪強,吐谷渾亦成為吐蕃別部。唐朝被迫撤銷四鎮建制,安西都護府遷至西州(高昌,今新疆吐魯番。關于安西都護府的事情前章已簡述)。一般認為,薛仁貴此戰已獲先機,但郭待封的擅自行動使唐軍由勝轉敗。其實,郭待封的擅自行動是唐軍失敗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即使郭待封不擅自行動,唐軍也未必能贏。


  率領吐蕃軍的,是吐蕃歷史上第一名將,戰神論欽陵。論欽陵是大相尊業多布之子,祿東贊之孫,全名噶爾.欽陵,“論”是吐蕃對王族的稱呼,表明了論欽陵的身份。薛仁貴初期戰術確實出乎論欽陵意料之外,唐軍出兵吐谷渾,進占烏海城,但論欽陵臨危不亂,及時調兵遣將。這里注意一個數字問題:參加大非川戰役的吐蕃軍有40萬,前面已經介紹,吐蕃最盛時常備軍才46萬,而且多在西域四鎮和吐蕃國內,所以這40萬軍不可能全都是吐蕃人,除蘇毗、羊同外,大部分應當是吐谷渾人。邀擊郭待封的20萬軍,也當多是吐谷渾軍(由此也說明吐谷渾國內親吐蕃的占絕對勢力)。論欽陵如調國內軍來救肯定來不及,而且必經烏海,薛仁貴早已以逸待勞,嚴陣以待,而調西域軍還有阿史那忠和阿史那都支在那里對抗。論欽陵當機立斷,判斷薛仁貴親率主力,輕裝奇襲烏海,糧草輜重必然不濟,故迅速調遣吐谷渾軍隊,邀擊唐軍糧草、輜重,切斷唐軍后備補給。而吐谷渾軍可能來自伏羅川和伏俟城兩個方向,繞開了薛仁貴鎮守的烏海。雪山作戰,補給是第一生命,補給不濟,薛仁貴只能退出烏海。論欽陵這樣便從容收復烏海,再陸續召集各部人馬,吐蕃最后集結的四十萬大軍,也是陸續增援而至(所以論欽陵直到八月才逼薛仁貴決戰)。


  此戰雙方各自因勢利導,避實就虛,攻擊對方最薄弱的環節,戰術、用兵都很高明。但吐蕃熟識地理,兵力也占絕對優勢(40萬vs 5萬),同時論欽陵及時借助了吐谷渾的力量,進行正確地戰略部署,因此取得了最終勝利。可以說吐谷渾助唐還是助吐蕃是此戰勝負的關鍵。郭待封自恃名將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貴管制,是有可能的。但他的擅自行動未必完全錯誤,因為糧草、軍需是生命,如果郭待封不運糧和棉被給薛仁貴,薛仁貴吃什么,穿什么(烏海之南,盛夏積雪,冬則羊裘數重,暑月猶衣裘,吐蕃人自己都受不了)?即使按薛仁貴所言在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筑工事,吐蕃只需切斷補給路線,薛仁貴也只能撤軍(吐蕃20萬軍,又熟識地理,完全可以做到)。而且論欽陵吃準薛仁貴攻入烏海后不可能再往前進攻,因為冰川雪域,行軍艱難,薛仁貴不可能在糧草輜重沒到的情況下一直打到拉薩(這一點和鄧艾攻蜀情況不同)。所以,在薛仁貴攻入烏海后,郭待封去運送輜重是很正常的,甚至很可能是薛仁貴要求的。所以,郭待封不是戰爭失敗的主因,吐谷渾兵的介入才是關鍵。


  但是吐蕃此戰也大傷元氣。論欽陵已調動了一切可調動的人馬,甚至包括西域的主力,否則如果損失不重也輕易不會與薛仁貴講和。咸亨元年初吐蕃入侵西域勢頭之盛,前所未見,但此戰過后不見有更進一步的行動。后來于闐王伏A雄更憑借自身的力量,竟然逐出了吐蕃,受到唐廷的封賞。可見吐蕃為集中力量對付薛仁貴率領的邏娑道行軍,不惜撤出了其在西域的主力,吐蕃在西域的勢力也因此削弱了不少。當然,唐以前在西域的用兵也有問題。對吐蕃的挑釁一直猶豫不決,而且派遣將領也不得力,甚至用調遣到西域的方法來作為對名將的排擠。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名將蘇定方剛從朝鮮戰場回來就被派到安西,其實是被朝中排擠出來的,最終在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死于軍中(據吐蕃史書記載,那位逃到吐蕃劃分田界的達延芒波結太子最終就是被蘇定方所殺,此時的蘇定方已年過古稀,不愧名將稱號!)。裴行儉因為冊封武昭儀之事也被調出京城做安西都護,還好這位名將當時年紀不大,在西域頗有作為,而且還活著。公元669年,裴行儉調回京都。裴行儉剛走,第二年就發生吐蕃大舉入侵西域。唐廷只得再從朝鮮戰場調薛仁貴、郭待封征吐蕃(薛仁貴一走,高句麗又叛亂)。


  吐蕃既得吐谷渾,與唐爭西域四鎮就更激烈了,甚至開始爭奪唐本部土地,同時也向東方和東南方邁出了擴張的腳步。


網載 2013-09-10 20:55:54

[新一篇] 士大夫政治抗爭的第二次大慘劇---東漢黨錮之禍

[舊一篇] 大唐王玄策一人滅古印度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