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 簡體 傳統 |
THE GATE 0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Jonathan D.Spence
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
[美] 史景遷 著;尹慶軍,賀和風,許寶友,張文成,袁霞 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作者簡介
史景遷,1936年生于英國蘇爾里,曾就讀于英國溫切斯特學院和劍橋大學,1965年在
美國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著有多部有關中國歷史的著作,主要有《改變中國:在中國的西方人,1620-1960》、
《尋求現代中國》、《上帝的中國之子——洪秀全和太平天國》等。
編者的話
本書初版于1981年,英文原名為THE GATE 0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1895-1980(《天安門:中國人和他們的革命,1895—1980年》)。
作者是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喬納森.D.斯潘思(Jonathan D.Spence)。
斯潘思1936年生于英國蘇爾里,早年就讀于英國溫切斯特學院和劍橋大學,1965
年在美國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除担任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外,還同時兼任該大學
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是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和美國哲學學會會員。
斯潘思很早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習和研究中國歷史的過程中,他十
分景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因此他為自己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史景
遷。
史先生熟悉中國歷史,尤其精通中國近現代史。迄今為止,他已經出版了十余部
關于中國近現代史方面的若作。他的這些著作多次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等國獲獎,
不僅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望,而且在英語國家的讀者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史先生知識廣博,學問精深,但沒有一點兒學究氣。他寫這些著作不是擺出一副
學究的面孔,引經據典,繁瑣考證,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他掌握的豐富的史料
融會貫通,深人淺出地娓娓道出。他講述的歷史條理清晰,事實準確,其中不乏作者
自己的獨到見解。讀史先生的書就好像是在寒冷的冬夜在暖暖的壁爐旁聽一位老人在
講故事,讀者會不知不覺地沉浸在那些陳年往事之中。難怪英語國家的讀書界親切地
將史先生稱為“故事大王”。
本書出版后即引起學術界和讀書界的注意,并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美國著名中國
問題研究專家費正清教授將其譽為“西方對中國問題研究的—個里程碑”。《星期六
評論》對此書評論道:史先生的這本書“絕對是第一流的,從形式上說,是大膽的,
從內容上說,是嚴謹的,從展現復雜的人類舞臺這一角度來說,它是富有激情的”。
作者“用巧妙的,極為新穎的方法研究現代中國歷史,通過中國革命的一些最引人注
目的參加者——影響本世紀的那些動蕩事件和受其影響的作家、歷史學家和反叛者
——的眼睛向我們展示了中國革命”。他“將文學資料和較為常見的政治和社會原始
資料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研究中國和中國人民,深刻洞察了難以改變的國家政權與中
國的文學家、作家和思想家的進取精神之間的不斷沖突。這項工作是獨一無二的,也
是很有價值的”。《圖書館雜志》也評論說,本書包含著“小說家對生活的嗅覺和歷
史學家把握事實的功底……在資料收集之豐富,寫作手法之生動和富有人情味方面,
還沒有其他書可以與其相比”。
本書主要是講述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些知識分子在推功中國改良和革
命中的作用,根據這些知識分子留下的大量歷史文獻(主要是小說、詩歌及其他文學
作品)描述和分折他們的心路歷程,涉及的人物多為人們所熟悉,比如康有為、梁啟
超、譚嗣同、魯迅、沈從文、秋瑾、陳獨秀、梁漱溟、徐志摩、王實味、瞿秋白、聞
一多、丁玲、胡也頻、老舍等。其中的三個主線人物是康有為、魯迅和丁玲。作者從
1898年戊戌變法一直講到本世紀80年代,從康有為的“公車上書”一直講到粉碎“四
人幫”后中國知識分子對歷史的反思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應該說,作者講述中國革
命的角度是獨特的。他有意將中國革命舞臺上的主角(如孫中山、毛澤東、周思來和
鄧小平等人及蔣介石)的政治活動只當作本書的歷史背景,而突出并不處在舞臺中心
的知識分子對—個富強的中國的不懈追求,描述他們在改良與革命的選擇中的心靈痛
苦和內心沖突。作者的寫法基本上是白描式的,但在娓娓的敘述中也不乏一些個人的
獨到見解。從全書來看,作者的立場是比較客觀的,對中國人民是友好的。從作者在
本書前言中的一段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這—立場:“這些人從整體上生動地表
現出了中國人在面對時代危機時是多么靈活、多么勇敢、多么敏銳。我希望,他們所
做的,也是我沒有(“沒有”二字為黑體字)提到的,但卻有著相同才智和經歷的其他
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所能做到的。在我考察的這些中國人身上,可以反復看到,明知政
治行動充滿危險卻義無反顧,明知希望沒有結果仍—如既往。生活在一個四分五裂、
險象環生的世界上,他們表現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和勇氣。這也許有助于清除我們西
方主流意識中長期存在的關于中國人‘冷漠’、‘狹隘’的陳詞濫調。”
當然,由于東西方意識形態的差異,一位美國的歷史學家對中國革命的一些看法
與我們不可能沒有差異。相信讀者在閱讀時是會注意到這一點的。
本書的翻譯參考了臺灣出版的中譯本,但基本上是重譯的。對于書中的引文,譯
音根據第一手資料進行了核對,對極個別未查到出處的引文則模仿當時的語言習慣一
一譯出。史先生是史學大家,其文筆又是一流的。譯考和編者能力有限,雖盡心盡力,
卻難以在譯文中完全表現出作者的文采和神韻,且譯文出自多名譯者之手,難免有些
疏漏,望讀者見諒。另外在翻譯和編輯過程中,我們對個別不適宜的段落做了一些必
要的刪除和技術處理;原書附有62幅插圖,考慮到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國讀者所熟悉,
故刪去,在此特向讀者說明。
編 者
1998年8月
☆─────────────────────────────────────☆
jennings (吉寧斯) 于 (Sun May 11 14:20:37 2003) 提到:
這本書名列蘭登百大非小說第68位。
這是一本史學專著還是大眾讀物?它為什么會躋身這個百大書單?是因為其優美的語言
(從譯本感覺原文的語言應該很優美流暢)還是其所敘述的內容?看過的大蝦可否點評
一二。
btw: 在網上看到,還真有將書名翻譯成《通向天國和平之路》的。
【 在 jennings (吉寧斯) 的大作中提到: 】
: THE GATE 0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 Jonathan D.Spence
: 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
: [美] 史景遷 著;尹慶軍,賀和風,許寶友,張文成,袁霞 譯;
: 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作者簡介
: 史景遷,1936年生于英國蘇爾里,曾就讀于英國溫切斯特學院和劍橋大學,1965年在
: 美國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 著有多部有關中國歷史的著作,主要有《改變中國:在中國的西方人,1620-1960》、
: 《尋求現代中國》、《上帝的中國之子——洪秀全和太平天國》等。
: 編者的話
: ...................
☆─────────────────────────────────────☆
lewin (lee) 于 (Sun May 11 14:45:26 2003) 提到:
史景遷成名之作,在我個人閱讀名單中,可列為四星
從晚清的康南海到丁玲、沈從文,勾畫了近現代知識分子生命經歷
與家國命運的互動歷程,史個人堅認是不同于以往的“集體傳記”的寫法。
清醒的個人生命意識游曳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無可奈何的悲涼,百年事后
的遙望。
排名較高大約是因為它是同類書籍的先驅者,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王樹增《1901》均為同體例書籍。與這種方式開歷史寫作之先河,不知是不
是Spence的首創。
史的書國內現在好像只譯有這本和《天國之子》,上海遠東要出他的一個
序列。
Jonathan Spence是芮瑪麗的學生。對中國的近現代史造詣尤深。
【 在 jennings (吉寧斯) 的大作中提到: 】
: 這本書名列蘭登百大非小說第68位。
: 這是一本史學專著還是大眾讀物?它為什么會躋身這個百大書單?是因為其優美的語言
: (從譯本感覺原文的語言應該很優美流暢)還是其所敘述的內容?看過的大蝦可否點評
: 一二。
: btw: 在網上看到,還真有將書名翻譯成《通向天國和平之路》的。
☆─────────────────────────────────────☆
wizard (泡面是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 于 (Sun May 11 14:48:44 2003) 提到:
還有本《中國皇帝:康熙自畫像》
《天安門》這本書在書店見過很多次,倒沒有留意過,下次買回來翻翻
【 在 lewin (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景遷成名之作,在我個人閱讀名單中,可列為四星
: 從晚清的康南海到丁玲、沈從文,勾畫了近現代知識分子生命經歷
: 與家國命運的互動歷程,史個人堅認是不同于以往的“集體傳記”的寫法。
: 清醒的個人生命意識游曳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無可奈何的悲涼,百年事后
: 的遙望。
: 排名較高大約是因為它是同類書籍的先驅者,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 王樹增《1901》均為同體例書籍。與這種方式開歷史寫作之先河,不知是不
: 是Spence的首創。
: 史的書國內現在好像只譯有這本和《天國之子》,上海遠東要出他的一個
: 序列。
: Jonathan Spence是芮瑪麗的學生。對中國的近現代史造詣尤深。
: ...................
☆─────────────────────────────────────☆
tomsdinner (傳教士湯士丁) 于 (Sun May 11 15:49:08 2003) 提到:
【 在 lewin (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史景遷成名之作,在我個人閱讀名單中,可列為四星
: 從晚清的康南海到丁玲、沈從文,勾畫了近現代知識分子生命經歷
: 與家國命運的互動歷程,史個人堅認是不同于以往的“集體傳記”的寫法。
: 清醒的個人生命意識游曳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無可奈何的悲涼,百年事后
: 的遙望。
: 排名較高大約是因為它是同類書籍的先驅者,黃仁宇《萬歷十五年》,
: 王樹增《1901》均為同體例書籍。與這種方式開歷史寫作之先河,不知是不
: 是Spence的首創。
: 史的書國內現在好像只譯有這本和《天國之子》,上海遠東要出他的一個
: 序列。
補充三本我有的:
《改變中國》、《利瑪竇傳》(也就是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都是90年代
內部出版的。《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北大講演叢書
可惜他的書翻譯都有問題。《天安門》據說題材微妙、刪節不少(比如關于
魏京生的部分)。而上海遠東出的那幾本,只讀過康熙自畫像,印象頗差。
: Jonathan Spence是芮瑪麗的學生。對中國的近現代史造詣尤深。
: ...................
至于lewin兄說《天安門》是史景遷的成名作,不知從何說起,也許是就在中國
的反應而論?他在學術圈內成名恐怕還是因為他的第一本書《曹寅與康熙》吧,
這也是他在耶魯的博士論文,能讓他破例留校任教,可見其水平。
至于他和黃仁宇的歷史敘事,在我看來仍有本質差別,黃仁宇接續的是傳統史
學的敘事傳統(司馬遷和希羅多德),而史景遷雖然“景遷”,可其路數仍近
于二戰后歐洲新派敘述史學,如勒華拉杜里的《蒙塔尤》、達頓的《屠貓記》
金茲堡的《乳酪與蟲豸》,這一派敘述史學與敘事史學傳統,借用黃仁宇的
說法恰是小歷史與大歷史的區別。大歷史往往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黃
仁宇的數字管理之類大而化之的論述庶幾近之,且大歷史仍多矚目帝王將相
足以影響歷史的英雄豪杰。而小歷史恰是反思“歷史科學”、“歷史規律”
的產物,其前提往往是對后世之人能否通古今之變、掌握歷史規律動向的懷疑,
故而啟動“微小敘事”,去擾亂常態的教科書式的歷史,而如金茲堡寫一個磨
房主的精神世界,如史景遷寫王氏之死,對象常是下層、平凡的蕓蕓眾生。
至于史景遷的書似乎更多動搖于兩者之間,各取所長,據說最近更有新作專寫
曾靜案和雍正的大義絕迷錄。曾于網上讀到他的一個講演,就是以曾靜案和
孔飛力的叫魂案相互比較,以分析毛鄧之后中國大陸的政權運作,而查他的講
演日期,正是大陸布天羅撒地網對付“妖異”之時。由此也可窺見他的史學
路數吧。
☆─────────────────────────────────────☆
wizard (泡面是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 于 (Sun May 11 16:00:33 2003) 提到:
【 在 tomsdinner (傳教士湯士丁) 的大作中提到: 】
: 補充三本我有的:
: 《改變中國》、《利瑪竇傳》(也就是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都是90年代
: 內部出版的。《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北大講演叢書
為什么要內部出版?特別是第二本書難道有什么忌諱的么?
: 可惜他的書翻譯都有問題。《天安門》據說題材微妙、刪節不少(比如關于
不是說這本書僅講至1980年么?要刪節頂多也只刪節76年的四五吧?跟魏有什么關系?
: 魏京生的部分)。而上海遠東出的那幾本,只讀過康熙自畫像,印象頗差。
: 至于lewin兄說《天安門》是史景遷的成名作,不知從何說起,也許是就在中國
: 的反應而論?他在學術圈內成名恐怕還是因為他的第一本書《曹寅與康熙》吧,
: 這也是他在耶魯的博士論文,能讓他破例留校任教,可見其水平。
: 至于他和黃仁宇的歷史敘事,在我看來仍有本質差別,黃仁宇接續的是傳統史
: 學的敘事傳統(司馬遷和希羅多德),而史景遷雖然“景遷”,可其路數仍近
: 于二戰后歐洲新派敘述史學,如勒華拉杜里的《蒙塔尤》、達頓的《屠貓記》
: ...................
☆─────────────────────────────────────☆
beihe (忽如一夜春風來) 于 (Sun May 11 16:04:41 2003) 提到:
為什么不貼出來看看?
【 在 jennings (吉寧斯) 的大作中提到: 】
: THE GATE 0F HEAVENLY PEACE: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 Jonathan D.Spence
: 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
: [美] 史景遷 著;尹慶軍,賀和風,許寶友,張文成,袁霞 譯;
: 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作者簡介
: 史景遷,1936年生于英國蘇爾里,曾就讀于英國溫切斯特學院和劍橋大學,1965年在
: 美國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耶魯大學歷史學教授、歷史系和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 著有多部有關中國歷史的著作,主要有《改變中國:在中國的西方人,1620-1960》、
: 《尋求現代中國》、《上帝的中國之子——洪秀全和太平天國》等。
: 編者的話
: ...................
☆─────────────────────────────────────☆
wizard (泡面是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 于 (Sun May 11 16:05:29 2003) 提到:
不是每本書都有電子版的
【 在 beihe (忽如一夜春風來) 的大作中提到: 】
: 為什么不貼出來看看?
☆─────────────────────────────────────☆
toad (縱身一躍,東風萬里) 于 (Sun May 11 16:17:34 2003) 提到:
reader版湊錢買掃描儀...
【 在 wizard (泡面是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每本書都有電子版的
☆─────────────────────────────────────☆
dahuang (straightman) 于 (Sun May 11 16:20:45 2003) 提到:
西單民主墻?
【 在 wizard (泡面是四海一家的解決之道) 的大作中提到: 】
: 為什么要內部出版?特別是第二本書難道有什么忌諱的么?
: 不是說這本書僅講至1980年么?要刪節頂多也只刪節76年的四五吧?跟魏有什么關系?
☆─────────────────────────────────────☆
jennings (吉寧斯) 于 (Sun May 11 16:36:16 2003) 提到:
呵呵。這本書是有超星版的。在清華的超星之家里。
在:政治圖書館>中國政治>階級結構與社會結構 這個目錄下。
網址是:http://student.tsinghua.edu.cn/book/book.asp?lib=44000508
用最新正版加上ftp://166.111.164.223里那個破解版本,就可以整本書下載和ocr了。
這兩篇前言就是這么來的。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再花點時間,把整本書的文字都摳出來。不過這樣
做是不是不太好啊?有點兒有違版權。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譯本我覺得是沒有經過授權的。因為在哪兒也沒看見有“我出
版社擁有中文版權”之類的話。
【 在 toad (縱身一躍,東風萬里) 的大作中提到: 】
: reader版湊錢買掃描儀...
☆─────────────────────────────────────☆
beihe (忽如一夜春風來) 于 (Sun May 11 16:57:19 2003) 提到:
【 在 jennings (吉寧斯)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這本書是有超星版的。在清華的超星之家里。
超星之家在哪兒?
咱是土人,沒去過
: 在:政治圖書館>中國政治>階級結構與社會結構 這個目錄下。
: 網址是:http://student.tsinghua.edu.cn/book/book.asp?lib=44000508
: 用最新正版加上ftp://166.111.164.223里那個破解版本,就可以整本書下載和ocr了。
: 這兩篇前言就是這么來的。
: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再花點時間,把整本書的文字都摳出來。不過這樣
: 做是不是不太好啊?有點兒有違版權。
: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譯本我覺得是沒有經過授權的。因為在哪兒也沒看見有“我出
: 版社擁有中文版權”之類的話。
☆─────────────────────────────────────☆
toad (縱身一躍,東風萬里) 于 (Sun May 11 17:02:50 2003) 提到:
外校的IP禁止登陸
:(
【 在 beihe (忽如一夜春風來) 的大作中提到: 】
: 超星之家在哪兒?
: 咱是土人,沒去過
☆─────────────────────────────────────☆
lewin (lee) 于 (Sun May 11 18:42:17 2003) 提到:
Sorry,閣下說言三本書我均未看過,
至于你所說的敘述與敘事的區別,黃仁宇與史景遷是否同一路數。
不在我所言范圍之內。因為我們可以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覺察到
兩者的不同。
我所言的是體例方面,如“多年之后,xx回想...”這樣的敘述角度,
這個小歷史的概念,大概是指對草根階層的關注,或社會中下層的人員,
那么Spence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應在此范圍,倒是霍布斯鮑姆的《小人物》
很接近。如你證否,那么黃仁宇的李贄為何。
另,司馬遷與希羅多德是否就是你所言的“敘事傳統“,仍可商榷。
$
【 在 tomsdinner (傳教士湯士丁) 的大作中提到: 】
: 補充三本我有的:
: 《改變中國》、《利瑪竇傳》(也就是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都是90年代
: 內部出版的。《文化類同與文化利用》,北大講演叢書
: 可惜他的書翻譯都有問題。《天安門》據說題材微妙、刪節不少(比如關于
: 魏京生的部分)。而上海遠東出的那幾本,只讀過康熙自畫像,印象頗差。
: 至于lewin兄說《天安門》是史景遷的成名作,不知從何說起,也許是就在中國
: 的反應而論?他在學術圈內成名恐怕還是因為他的第一本書《曹寅與康熙》吧,
: 這也是他在耶魯的博士論文,能讓他破例留校任教,可見其水平。
: 至于他和黃仁宇的歷史敘事,在我看來仍有本質差別,黃仁宇接續的是傳統史
: 學的敘事傳統(司馬遷和希羅多德),而史景遷雖然“景遷”,可其路數仍近
: 于二戰后歐洲新派敘述史學,如勒華拉杜里的《蒙塔尤》、達頓的《屠貓記》
: ...................
☆─────────────────────────────────────☆
HansSachs (紐倫堡的師傅歌手) 于 (Sun May 11 18:45:24 2003) 提到:
李贄是思想界巨躄,不可以小人物視之了啊
【 在 lewin (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Sorry,閣下說言三本書我均未看過,
: 至于你所說的敘述與敘事的區別,黃仁宇與史景遷是否同一路數。
: 不在我所言范圍之內。因為我們可以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覺察到
: 兩者的不同。
: 我所言的是體例方面,如“多年之后,xx回想...”這樣的敘述角度,
: 這個小歷史的概念,大概是指對草根階層的關注,或社會中下層的人員,
: 那么Spence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應在此范圍,倒是霍布斯鮑姆的《小人物》
: 很接近。如你證否,那么黃仁宇的李贄為何。
: 另,司馬遷與希羅多德是否就是你所言的“敘事傳統“,仍可商榷。
: $
☆─────────────────────────────────────☆
ramanujan (自縊通向天堂) 于 (Sun May 11 19:03:22 2003) 提到:
好像中國春秋戰果以后就沒有哪個思想界的人物能叫
巨躄
【 在 HansSachs (紐倫堡的師傅歌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贄是思想界巨躄,不可以小人物視之了啊
☆─────────────────────────────────────☆
ml (烏里雅蘇臺將軍) 于 (Sun May 11 19:21:02 2003) 提到:
暈……小歷史跟小人物是不一樣的。
然后,要知道,草根階層,社會中下層和知識分子,這幾個概念也是
完全不同角度來界定的。所以你的那句:那么spence的中國知識分子
不應在此范圍。是不能這樣推導出來的。
【 在 lewin (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Sorry,閣下說言三本書我均未看過,
: 至于你所說的敘述與敘事的區別,黃仁宇與史景遷是否同一路數。
: 不在我所言范圍之內。因為我們可以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覺察到
: 兩者的不同。
: 我所言的是體例方面,如“多年之后,xx回想...”這樣的敘述角度,
: 這個小歷史的概念,大概是指對草根階層的關注,或社會中下層的人員,
: 那么Spence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應在此范圍,倒是霍布斯鮑姆的《小人物》
: 很接近。如你證否,那么黃仁宇的李贄為何。
: 另,司馬遷與希羅多德是否就是你所言的“敘事傳統“,仍可商榷。
: $
☆─────────────────────────────────────☆
tomsdinner (傳教士湯士丁) 于 (Sun May 11 19:48:59 2003) 提到:
【 在 lewin (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Sorry,閣下說言三本書我均未看過,
: 至于你所說的敘述與敘事的區別,黃仁宇與史景遷是否同一路數。
: 不在我所言范圍之內。因為我們可以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覺察到
: 兩者的不同。
呵呵,就你說《天安門》和《萬歷十五年》是同體例著作的說法
而言,辨析其異似乎不算跑題,何況跑題是bbs上發言的慣例。
至于是不是有許多角度來看兩者的不同,或許角度有許多,有趣
且有價值的卻并不很多,倘非如此人文科學的研究恐怕就可以亂
來了。
: 我所言的是體例方面,如“多年之后,xx回想...”這樣的敘述角度,
此處不太明白,體例一詞似指文章或著作的組織,而你說的好像
應該算是敘事語態吧。就這個角度而言,兩書當然有很多相近之
處,史的其他書如康熙自畫像更是明顯,通篇以第一人稱敘述,
敘述者徹底進入人物的內心,以致顛覆事實和虛構之別。
: 這個小歷史的概念,大概是指對草根階層的關注,或社會中下層的人員,
: 那么Spence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應在此范圍,倒是霍布斯鮑姆的《小人物》
: 很接近。如你證否,那么黃仁宇的李贄為何。
小歷史與對草民的關注未必相同,試舉解放后出版的農民起義史
通篇關注的都是起于草莽者可恰恰都是大歷史——試圖將個人的
生命歷程編織進歷史發展的宏大進程之中,個人搬演的不過是歷
史劇本里規定的角色罷了。而小歷史之小通常是對這種宏大敘事
的規避進而顛覆,而主人公的高低貴賤反而是第二義了。
至于李贄的例子,倒是有趣,不管李贄當時的地位如何,他卻是
被歷史敘述者,比如黃仁宇選來“代表/再現”這個歷史的大角色。
而我說史景遷動搖于這二者之間正是因為他有時傾向于小歷史,
而想天安門這樣的書則頗為曖昧,如果我記得不錯,書中有比喻
把這些中國知識分子比作希臘歌劇里面的合唱隊,旁觀著舞臺中
央起伏跌宕的劇情,卻無法左右情節的動向。姑且不論這個比喻
是否恰當,其本身恰說出他對筆下人物的理解。
如他自己說這些人物都是某種形式的知識分子,以特別的敏感表達
了時代,然而卻并不處在時代的中心,更不是時代的主角——在我
看來這恰恰說明他的動搖和調和。
: 另,司馬遷與希羅多德是否就是你所言的“敘事傳統“,仍可商榷。
所謂敘事傳統無非兩個意思,講故事的形式和把握歷史的信心,
歷史學一度根本拋棄了故事性,卻病態的發展了把握歷史的信心
如今有人重拾故事,但仍必須細心辨析他是否仍有太強的把握歷
史的信心,如此而已。
☆─────────────────────────────────────☆
ml (烏里雅蘇臺將軍) 于 (Sun May 11 19:55:48 2003) 提到:
暈倒……列舉的體例的敘述角度,居然是《百年孤獨》式的。
各種概念亂成一鍋粥了。
【 在 lewin (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Sorry,閣下說言三本書我均未看過,
: 至于你所說的敘述與敘事的區別,黃仁宇與史景遷是否同一路數。
: 不在我所言范圍之內。因為我們可以從各種各樣的角度,覺察到
: 兩者的不同。
: 我所言的是體例方面,如“多年之后,xx回想...”這樣的敘述角度,
: 這個小歷史的概念,大概是指對草根階層的關注,或社會中下層的人員,
: 那么Spence的中國知識分子不應在此范圍,倒是霍布斯鮑姆的《小人物》
: 很接近。如你證否,那么黃仁宇的李贄為何。
: 另,司馬遷與希羅多德是否就是你所言的“敘事傳統“,仍可商榷。
: $
☆─────────────────────────────────────☆
NullPointer (空指針·凜冽冰涼) 于 (Sun May 11 20:00:45 2003) 提到:
你不妨稍微給大伙解釋兩句的
【 在 ml (烏里雅蘇臺將軍) 的大作中提到: 】
: 暈倒……列舉的體例的敘述角度,居然是《百年孤獨》式的。
: 各種概念亂成一鍋粥了。
☆─────────────────────────────────────☆
lewin (lee) 于 (Mon May 12 13:11:54 2003) 提到:
【 在 tomsdinner (傳教士湯士丁)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就你說《天安門》和《萬歷十五年》是同體例著作的說法
: 而言,辨析其異似乎不算跑題,何況跑題是bbs上發言的慣例。
: 至于是不是有許多角度來看兩者的不同,或許角度有許多,有趣
: 且有價值的卻并不很多,倘非如此人文科學的研究恐怕就可以亂
: 來了。
有趣且有價值的角度還是有很多的,這就是何以現在以史為綱,
坐而論道的書籍屢有新出。是不是亂來,且看域中為誰家之天下了。
: 此處不太明白,體例一詞似指文章或著作的組織,而你說的好像
: 應該算是敘事語態吧。就這個角度而言,兩書當然有很多相近之
: 處,史的其他書如康熙自畫像更是明顯,通篇以第一人稱敘述,
: 敘述者徹底進入人物的內心,以致顛覆事實和虛構之別。
對,這就是我所言的體例,在Spence的上代儒林中,未見如此成文者。
: 小歷史與對草民的關注未必相同,試舉解放后出版的農民起義史
: 通篇關注的都是起于草莽者可恰恰都是大歷史——試圖將個人的
: ...................
好了,終于搞清你的小歷史了,
“小歷史之小通常是對這種宏大敘事的規避進而顛覆,而主人公的高低
貴賤反而是第二義了”
倒是很多小說很符合這個定義,如《戰爭與和平》。你如果是指Spence
的小說性敘述,他也并沒顛覆“宏大敘事”,你仍可感覺到大的流向在文
字的眉目之間涌動潛伏。
旁觀劇情,無法左右在所有的歷史的著作都可找的對應,萬歷與百官的
對峙,張居正,袁崇煥等等哪一位可以左右明末的歷史走向?
你所言的歷史的信心,大概是對歷史有確定規律的相信,也稱之為歷史
決定論。這一點我認同,我是不同意黃的三點論天下的。
綜合 2022-01-09 19:05:13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