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譯文] 周圍的景物還跟原先一樣,可是人卻非當時的那個人,好多美好的事情都找不到了,想說話,還沒有說的出口,淚水就已經流了下來。
[出典] 李清照 《武陵春》
注:
1、《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2、注釋:
風住塵香:風停了,塵土里帶有落花的香氣。塵香:落花化為塵土,而芳香猶在。陸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與此意同。
日晚倦梳頭:按照古代的婦女習慣,一起床的第一件事應該就是梳妝打扮。而詩句的意思是到了正午都沒有無心梳頭,因為無人觀賞自己的容貌。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此句抒寫作者凄涼落寞的心境。物事人非:風物依舊,人事卻已不同。這里是說,自己與丈夫(趙明誠)收集的金石、文物、書籍還在,可大宋朝廷卻偏安一隅,丈夫也已經去世,自己流離失所,一切均已不可與往昔相比。事事休:一切事情都完了。
雙溪:浙江金華的一條河。東港、西港二水流至金華匯合,稱婺港,又稱雙溪,是當時的游覽勝地。這里指的是李清照將要春游的地方。
擬:打算。
舴艋(zé měng)舟:形似蚱蜢的小船。
3、譯文1:
春風停息,百花落盡,花朵化作了香塵,天色已晚還懶于梳頭。風物依舊是原樣,但人已經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訴說苦衷,眼淚早已先落下。
聽說雙溪春光還好,也打算坐只輕舟前往觀賞。只是恐怕漂浮在雙溪上的小船,載不動許多憂愁。
譯文2:
狂風終于停歇了,花也已被吹盡,只有塵土中還留著一點香氣。太陽已經很高了,我卻還是無心梳洗打扮。眼前的風物還在,可人卻不在了,好像一切都沒有意義!我想說出滿腹的哀愁,可話還沒說出口,眼淚卻已止不住地流!
聽說雙溪的景色還不錯,我也曾想到那里去在溪上泛舟。可是只怕呵,雙溪那樣的小的船兒,載不動我這滿懷的憂愁!
譯文3:
風停了,凋零的殘花滿地,只有余香留散在塵泥里,雖然太陽已升得很高了,但我懶得梳頭。看到物是人非,對一切都已心灰意懶,還沒開口,眼淚就先流出來了。
聽說雙溪那邊春光還好,也想去那兒乘船春游。但舟輕愁重,象蚱蜢一樣的小船,載不動自己這么多的愁呀。
譯文4:
狂風已住,塵土里充滿了花香,繁花被風摧殘落盡,太陽已高我還懶于梳頭。都因為“物事人非”——歡樂痛苦事事皆休,要訴說淚水卻先流。
聽說雙溪那邊春光還好,也想到那里泛輕舟。但又恐怕雙溪的輕舟,載不動我的許多憂愁。
譯文5:
摧花風住,花化塵泥空自香,春去凄涼,黃昏獨自懶梳妝。風物無恙,人事般般滄桑變化,還沒開腔淚水先流。
聽見說雙溪風景美如畫,也想散散心,春游把船劃。怕是雙溪舴艋小而輕,載不動我這么多的愁苦。
4、李清照生平可見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和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5、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采用了類似后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郁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在孤苦凄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
這首詞簡煉含蓄 ,足見李清照煉字造句之功力。
其中“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已達至境:既點出此前風吹雨打、落紅成陣的情景,又繪出現今雨過天晴,落花已化為塵土的韻味;既寫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悶,又寫出了她惜春自傷的感慨,真可謂意味無窮盡。
這首詞由表及里,從外到內,步步深入,層層開掘,上半闋側重于外形,下半闋多偏重于內心。“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動作和神態。這里所寫的“日晚倦梳頭”,是另外一種心境。
這時她因金人南下,幾經喪亂,志同道合的丈夫趙明誠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華,眼前所見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懶于梳理。“欲語淚先流”,寫得鮮明而又深刻。這里李清照寫淚,先以“欲語 ”作為鋪墊,然后讓淚奪眶而出,簡單五個字,下語看似平易,用意卻無比精深,把那種難以控制的滿腹憂愁一下子傾瀉出來,感人肺腑、動人心弦。
詞的下半闋著重挖掘內心感情。她首先連用了“聞說”、“也擬”、“只恐”三組虛字,作為起伏轉折的契機,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聞說雙溪春正好”陡然一揚,詞人剛剛還在流淚,可是一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織,她這個平日喜愛游覽的人遂起出游之興,“也擬泛輕舟”了。“春尚好”、“泛輕舟”措詞輕松,節奏明快,恰好處她表現了詞人一剎那間的喜悅心情。而在“泛輕舟”之前著“也擬”二字,更顯得婉曲低回,說明詞人出游之興是一時所起,并不十分強烈。“輕舟”一詞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鋪墊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則是在鋪足之后來一個猛烈的跌宕,使感情顯得無比深沉。
在這里,上半闋所說的“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這首詞在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特別是比喻。詩歌中用比喻,是常見的現象;然而要用得新穎,卻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將精神化為物質,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形象,饒有新意,各具特色。在這首詞里,李清照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同樣是用夸張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鑄新辭,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著痕跡。我們說它自然妥帖,是因為它承上句“輕舟”而來,而“輕舟”又是承“雙溪 ”而來,寓情于景,渾然天成,構成了完整的意境。
6、這是李清照避難金華時所寫的一首詞。當時國破家亡,夫傷物散,她也流離失所,無依無靠,所以,詞情及其悲苦凄慘。
首句寫當前所見,“風住塵香”四個字表達了一場小小的災難的后果:狂風摧花,落紅無數,花已沾泥,人踐馬踏,依然化為塵土,所余痕跡,但有塵香。這四個字不但含蓄,而且擴大了容量,使人從中體會了詞人更為豐富復雜的感情。次句寫由于所見所聞,故所為如此。日頭已高,頭猶未梳,雖與[鳳凰臺上憶吹蕭]中“起來慵自梳頭”語意全同,但那是生離之愁,這是死別之恨,情景極然不同。
三四句,由含蓄轉而縱筆直寫,點明一切悲苦,由來皆因物是人非。而這種變化是廣泛的、重大的、劇烈的變化,無盡的痛苦、悲哀全在其中。所以,詞人以事事休來作結,來概括自己的絕望之情。
前兩句含蓄,后兩句真率。含蓄,是由于此情無處所訴;真率,是由于雖明知無處可訴,仍不得不訴。故似相反,而實則相輔相成。
上片既極言所見景色之凄慘,心境之凄苦,所以,下片便宕開,從遠處說起。李清照是極愛游山玩水的。雙溪是浙江金華的名勝風景區,她想借游覽來排遣心中的凄慘心境。但實際上, 他的痛苦之大,哀愁之深,又豈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釋?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已經料到愁重舟輕,不能承担了。詞人的設想既新穎,又真切。下片共四句,前兩句開,一轉;后兩句合,又一轉;而以“聞說”、“也擬”、“只恐“六個虛字來轉折傳神。試想,春日的雙溪好呀,只是聽說;泛舟出游,也不過是“也擬”,下面又忽然出“只恐”,抹殺了上面的“也擬”。聽說了,也動念了,結果呢?還是一個人做在家里發愁。
這首詞的文思新穎,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柔造作之嫌。以船來載愁,形象筆致,將愁物質化了。在布局上,古人以“掃處即生”來評判。掃即掃除之掃,生即發生之生。先寫前一段情景的結束:春光已盡,又由風住香留觸發到物是人非的深沉痛苦,作者在這里才是要表現的最動人的部分。抒情詩因受著篇幅的限制,只能反映出有代表性的一個點或一個側面。而本詞這種寫法,就能夠將省略的部分當作背景,以反襯正文,從而出人意外地加強了正文的感染力量。
7、這是詞人避亂金華時所作。她歷盡亂離之苦,所以詞情極為悲戚。上片極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進一步表現悲愁之深重。全詞充滿“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現了她的故國之思。構思新穎,想象豐富。通過暮春景物勾出內心活動,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藝術形象來表達悲愁之多。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遂為絕唱。
北宋敗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之后,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詞。這時她已經53歲了,經歷了國家敗亡、家鄉淪陷、文物喪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處境凄慘,內心極其悲痛。這首詞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實的生活片斷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風住塵香花已盡”,交代的是季節特征,鮮花經過春風的搖動已經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殘留些花的芬芳,說明這時已到了暮春時節。“日晚倦梳頭” 是通過日色已晚而作者仍無心梳洗打扮來表達內心的哀傷。下面敘述哀傷的原因和哀傷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春天里花開花落年年如此,并沒有新的變化,而人卻與以前大不一樣了,國破、家亡、夫死,她對一切都喪失了興趣。即使有心訴說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淚先流,這比“聲淚俱下” 的描寫更深入了一層。她的悲哀是不可觸摸的,不但不能說,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會淚如雨下。在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頭”和“欲語淚先流”兩個外在的行為具體地表達了她內心的濃重哀愁。下片一轉,另辟蹊徑,寫道:“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聽人說雙溪春色還不錯,詩人也曾產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頭。她想去雙溪泛舟并不是貪戀美景、游賞心切,而是要尋求一個消除愁苦的去處。不過,轉而卻又否定了自己的計劃。“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怕的是雙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載不動自己內心沉重的哀愁。人們總是把愁怨比做連綿不斷的流水,比做斬盡還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卻另尋了一個新思路,說:自己的愁重得連船都承載不動。她又用“也擬”“只恐”等虛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動層次清楚地表露了出來,像這樣的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實在很新鮮、奇特,所以被詞論家稱贊為“創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
8、那詞就是你內心的獨白,真真切切,字字含情。亡國之痛,喪夫之傷,你積聚了太多哀嘆與悲緒。“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多少情被融化成滾蕩淚珠,只可惜,連雙溪也載不動。
少女時悠閑快活,荷花塘里“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中年卻飽經世俗之痛,東籬把酒,“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你給后世留下太多太多用心刻畫的文字。每一個人,在為你痛而痛,為你憂而憂,為你傷而傷之時,都無不感嘆,這個傳奇女子的翩翩才華。悲歡離合,離愁別緒,只是你的柔弱的外表;沒有對國家的熱愛,對英雄的贊嘆,又怎會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磅礴佳句?
你,就如那娟秀芙蓉,娓娓低述著自己的思緒,靈動純潔,淡雅秀麗,又摻雜著絲絲哀愁,讓人垂憐,回眸,淡香許許……
溶溶月,柔柔風,吹散了思緒,映照在漣漪的河面。一朵朵飄揚的花,盡顯妖嬈。
往事如煙,看云卷云舒;絢花綻放,憶暗香涌動。
如花女子,如花靈魂,花香處處隨影飛。
9、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不想多看別人的怎么注解,只想這首詞的這句安慰自己的心情,回想自己經歷過得物是人非。曾經的年代淹沒在遙遠的記憶里,只有一些依稀的情素還時而在思緒的深處浮現。感嘆和懷戀,那些過去時間里的傷心與溫暖。有時曾經的開心事,卻比曾經的可憐更能讓自己傷心。曾經傷心反而變成現在的堅強,覺得過去就該那么走過,現在沒必要去遺憾,更好是看成收獲。最令人傷心和承受的是人變了,更不知在天的哪一方。偶爾回想,過去稚嫩的歡笑和臉旁依舊清晰,而他們都哪兒去了,真的不知道。 物事人非可能就是成長的生活,能多年后相見欲語淚先流,可真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啊!可我又能與誰欲語淚先流呢?
10、風停了,花盡了。云散了,人亡了。淚無了,心碎了。
夜來對著鏡,懶梳頭,倦梳頭,裝扮了,又給誰看,給最愛的人看,讓他喜歡,讓他贊嘆,可最愛的人卻死了,我又有何心思,裝扮我美麗的臉,和破碎的心。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國亡,家破,孤苦一人,心中雖有美麗絕倫的夢,雖有柔情萬種的愛,可,夢,已難圓;愛,已破碎,只是讓哀愁寫在臉上,讓淚水流在臉上,說,無處可說,愛,無處可愛,只有凄苦,隨身相伴。
生命里,一艘船,已擱淺在人生的長河里,不得進退。
我想起了那些美好的夜晚,你把我的溫柔一層一層的輕輕剝去,露出我嬌美可人的模樣,你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快樂,你用你的甜言蜜語,你的風流情懷,撥動了一個少女美麗浪漫的心。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輕輕的走,倦然看著左右,象在尋找什么,又是故意在尋找什么,只是想把凄慘心思掩飾一點,傾泄一點,好讓自己痛苦少一點,迷失再多一點,不要清醒的面對殘酷的如今。
是啊,曉來風急,是啊,卻飛回來了舊時的雁。滿地黃花堆積,何處有綠肥紅瘦,何處有海棠依舊,守著窗兒,形容憔悴,梧桐葉落,更有細雨菲菲。
喪我明誠,斷我歡顏,人世如夢,心懷如幻。
思念過去,想回到過去,可風,卻吹散了舊時的所有。歲月之墻,密密匝匝的阻隔了過往之路,我不能回到前,回到仍在呼吸酣眠的明誠懷中。
記憶中,唱一曲優美的歌,回眸一笑你相視的臉,我輕輕的跑去,你笑喊著追來。
夢中,遙遠的夢,送來一種微笑。夢中的微笑,讓我快樂,讓我如釋重負,讓我輕松如昨,可待夢醒后,笑容還在嘴角,淚水卻已從眼眶里輕輕流出。
11、又是一個柳絮紛飛的季節。
轉眼而逝的時光,我們一起結束掉這些繁花滿地的愛情。
我逃避著,不愿意去面對。可終究還是這樣的說出來,或許,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人和人是不一樣的。不是這樣么?
我們在看別人故事的時候,也喜歡把自己套在那樣的一個夢境中,故事結束了,夢也醒了,多半的回憶一下,然后感嘆,最后忘記。
對于這時間,這感情,這個人,我又一次的選擇躲閃。
怕感情像箭一樣刺傷我的身體,穿透我的心,抽走我所有的愛。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2、塵土一樣的飄走,
13、“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的婉約詞風,某個午后讀起來是那么的痛徹心扉。
個性是藏匿在心底的觸點。只有孑然一身時,這觸點才會越發強烈。高中里的一切讓我感到苦悶,這是直抒胸臆,因為我一直相信真切。人們不再擁有年少時的真誠的眼睛,談不上“假”這個字,因為許多人說那是“適應”,適應并非世故的圓滑,而是一種“適者生存”。無法再與年少時的朋友們真真切切地交心……或許因為,那也是往事,是回不來的過去了。
是一種成長嗎?如果是,那么我離成長還是遙遠的,因為,我一直相信用眼睛和心靈和真誠所看到的世界。 本文地址:http://www.wyrj.com/zuowen/youxiu/yx/31460.html
14、心靈世界的一角,藏著父母與親人的叮嚀及祝福,另一角則充滿良師益友的溫馨關懷。
一首小詩、一段旋律,就能為我勾勒一幅雋永的畫面,讓我神游于往日美好的時光。
一本好書,當然也滋潤了我的志趣,鼓舞我的意志,使我向往更美好的人生境界。
孤獨可以成為一種享受,這種享受不是金錢所能換取,因為它是無價的。
這個社會太殘酷了,我無法預料這一些的降臨。
那些年,確實太爭強好勝了,那是年輕的恨,歲月的傷,不能遺忘。
不想再寫下去了,多少日子來,我不能忘掉自己曾經的沖動,獨自彷徨,暮然回首得想,也告誡自己。
無法遺忘那年一起走過的日子,無法遺忘曾經留下的辛酸與淚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5、那些一起走過的歲月,只是那些,只是那時候,都已成過往。
那些逝去的東西,要怎么找得回來。
那些說好不分開的朋友卻陌生了,轉身,都陌路了。
熟悉的,安靜了,安靜的,陌生了,陌生的,離開了,離開的,陌路了。
安靜讓我們變的陌生,沉默讓我們變的陌生。
分別讓我們變的更沉默,沉默的不再經常聯系。
在受過傷后不愿流露太多的悲傷,于是我安靜,沉默,學著淡忘。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6、那些繁華似錦的年華,不知不覺中,漸行遠去。揮手告別昨天,腦海殘留昨日依稀的記憶,仿若訴說著我只有那段回憶。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多少次相聚,多少次分離,在最終的訣別,留下一地空虛?驀然回首,錯過了,化作云煙,不能再來過了。
曲未終,人已散。當時道珍惜,卻沒曾懂得,或許只有失去后,方才知道何叫“珍惜”。匆匆忙忙又一載,經過許多事?路過了不少人?
忙碌的生活,沒有時間沉思自己的過失,流年歲月逝去,想停下來歇歇時,青春早已不再,一地落寂,空悲然。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今朝,想對酒當歌,友人在何方?
“鼓琴只為知音響,世上子期有幾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我一直在原地打轉,未曾離開過。
心房飄過多少人,有的人匆匆路過,有的人遠處凝望,有的人彌留心中。嘆道世上過客何其多,道一聲知己難求。
花開,香氣芬芳;花落,化作春泥;花泥,滋潤花朵。世事因果循環,人生若只如初見最好。
塵世間,事也因緣而上。時間當真可沖淡一切?或許。曾經的諾言,只建立在感情還有的故事上,破滅了也失效了。
愛過、恨過、痛過、悲過、或許時間是最好不過的一種解藥。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曾經,易安女居士,凄涼唱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7、“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物是人非,離愁別恨,不是我青春的專利,可它的滄桑和哀怨卻占滿了心頭。語言,是劃破緘默開啟活躍之窗的神靈,如今,哽咽了,無言無語,淚灑遍地,是該“事事休”的時候了,放棄憂傷,擺脫遺憾,重新上路,在下一段征程上舞出華美,成為風發的王者吧,或許,用絕頂的意氣擠碎不屑與頹廢,這才是明智的過活。
18、有項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女人的平均壽命,高于男人,因為她們較擅于抒發感情。女人流淚,世人能夠接受事實,男人卻沒那么幸運,他們只能流汗,或流血。
眼淚,具有邏輯上的說服力。如果無法“曉之以理”,就必須“動之以情”。費盡口舌,有理都說不清,但是眼淚一落,他馬上就懂了。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然而邏輯分析能力,卻不見得人人都有。眼淚的價值,賽過珍珠。女人幾滴眼淚,就能換取一串名牌珍珠項鏈。情人的眼淚,價值更大。一顆顆眼淚,都是情,都是愛。因此,要記得:理性之不足,要繼之以感性。
詩人、文學家,按理說,哭功應該不遜于武將。陳子昂說:“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李清照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莎士比亞的悲劇,除了主角哭、配角哭,更重要的,是觀眾哭。悲劇的最高境界,是達到:與天下有情人,同聲一哭。歷史上的擅哭者,創造了“哭的文學”、“哭的藝術”。
然而,感性也不能太豐富,需要有所限制。人的喜怒哀樂,如自然界的大水、大火、大風,一旦泛濫,就會成災。因此也要記得:感性之過多,要匡之以理性。
一般人常說:“英雄有淚不輕彈”,其實還有下一句:“只因未到傷心處。”三國時代,英雄很多,眼淚也不少。有人認為: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三顧茅廬時,他就哭得“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并且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東吳孫策,原本投靠袁術,有天夜晚,想到父親孫堅如此英雄,自己卻淪落至此,不覺放聲大哭。第二天,就以漢朝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南征,打下了江東根基。曹操也有感性的一面,每次痛失英才,都會哭得死去活來,哭郭嘉、哭典韋,都令眾人側目感嘆。諸葛亮寫《出師表》,最后說:“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他到東吳哭祭周瑜,沒被打死,還引起很大共鳴。
英雄有淚,天下人更不能無淚。(陳漢平美國)
19、開始懂了,有些人,我永遠不必再等,只因我驀然回首,燈火闌珊的盡頭,你已經不再相信我,還能陪你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天明,還能贈你明媚艷陽天。
也許,花開酴醾,你我的愛已走到了盡頭。你已不再回頭,我也不會苦苦哀求,流著淚說分手,你我轉身,陌路,不再相認。
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遙望星空,明月又照彩云歸,我們卻回不去了,猶記得,你我牽手走過的夜晚,月兒笑彎了。
也許,你不知,我一個人溫習了,我們曾經熟悉的路,熟悉的街口,熟悉的亭臺樓榭,熟悉的歌聲,熟悉的一切,卻發現,竟陌生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也許,愛情終究是帶刺的玫瑰,敢愛就不要怕疼痛,還有傷痕。如此,愛有多深傷就有多痛,時過境遷,我不再是你最愛的人了。
也許,從此以后,美人如花隔云端,你是我,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一朵圣潔的蓮花,人人詠嘆而不敢褻瀆的一朵幽雅芬芳的百合花。
也許,愛斷了線,就像風箏斷了線,再也落不到了起始的地點。終于明白,為什么你走以后,我總是仰望天空,任淚水順頰而過,成了望極天涯不是歸路的斷腸人。
20、百草折斷,樹葉飄零,萬物蕭瑟,山川寂寥。春夏的繁陰翠綠變得枯黃慘淡,原本生機盎然的世界變得蕭條冷落,原本鮮活的生命化為塵土。此情此景常令詩人們生發出人生的千愁和生命的百恨。于是,有了“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的怨恨之情;有了“生命何其短,譬如朝露”的感傷之意。而萬物的生生不息,四季的輪回更替,宇宙的浩渺無窮與人類生命的白駒過隙更增添了文人墨客們的幾多無奈,幾多惆悵。“羨長江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蘇軾,“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李白,“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李清照,哪個能面對秋風、秋色、秋容不發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悲情呢?哪個能擺脫“逝者如斯夫”的生命感傷呢?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悲愁滲透,讓我們領悟生命的真諦,從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更能憐惜人類中那些弱小、卑微的生命。
2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這傷感的詩句以往只在書中讀到過,然而今天,當過去的幾年轉眼即逝后,驀然回味,卻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
曾經認為自己是天才,并自命不凡地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會來.深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還千萬次地在自己腦海里設計人生中的鮮花和掌聲。然而隨著時光飛逝,這千萬的夢想卻像枯葉一樣的漂落,只在現實中留下千萬苦澀!多少次輕輕重重的磨難,在我的心中結滿了心灰意冷的網,那份內心的熱血,那份銳氣,那份雄心壯志,統統被擠得無處藏身。
于是我變得老氣橫秋即大為的思想,學會了吃不到葡萄還說葡萄酸.,年輕的朝氣不見了,曾風風火火的步伐也停止了,我開始相信;無為即大為'的思想。
然而,當一個人獨處靜思時,恍然醒悟,上天還曾賜給了我一份踏實的工作,我應該為此而滿足。而如今想回到過去幾乎太沒可能.又一年要開始了,帶著我的欲望、幻想和滿足.有時你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平庸,你就是一個空氣中的一粒粉塵而已. 我希望能夠找回自我,不希望再這樣存在下去,這樣的我是一個不能夠完全負責任的我,是對不起養育自己父母的寄生蟲。我希望找回自我,為的不是肉體的解脫,而是精神的提升、靈魂的回歸。如果我 能找回自我,那該是多好的事呀,如春天般的美麗,如夏天般的熾熱,如秋天般的殷實,如冬天般的回味……
把一切都看淡,才發現原來天依然是那么藍,陽光依然那么燦爛,海水依然那么清澈,花兒依然那么嬌艷,鳥兒依然能自由地飛翔,自己依然能笑得那么甜,生活依然是那么美好。
我身上兩個自我。一個好動,什么都要嘗試,什么都要經歷;另一個喜靜,對一切加以審視和消化,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的是“一顆清明寧靜而非常關切的靈魂”。仿佛是她把我派到世界上,鼓勵我拼命感受生命的一切苦難和歡樂,同時又始終關切的把我置于他的視野之中,隨時準備把我召回他的身邊。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慘的災難和失敗,只要我識得返回他的途徑,我就不會全軍覆沒。它是我的守護神,為我守護著一個任何風雨都侵襲不到也損壞不了的家園,使我在風雨飄搖的日子里也不至于無家可歸.在任何困境中百折不撓永不低頭的強者。
真正心靈自由的人是那些能夠在任何困境中百折不撓永不低頭的強者。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2:0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