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泣、可悲、可憫明末清初的遼東名將
孤城獨立劍生光,一度烽塵一斷腸。漸覺所為皆逆世,豈宜有道任粗狂。
舊山無意撫寧遠,大國幽弱懼殺傷。但見袁公終不見,暗垂珠淚負興亡。
這首從詩的角度而論乏善可陳的七律為明末清初的著名將領祖大壽所作,之所以能夠留傳下來,估計主要是充分反映了當時戍邊將士的心境吧。
如果研究明亡清興的歷史,祖大壽絕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這位名震一時的沙場老將一生可謂多姿多彩,有血有淚。他從熊廷弼主政遼東到崇禎十五年錦州城破降清,抗清時間歷時二十余年,是明亡前抗清時間最長的高級將領;他在寧遠保衛戰、寧錦大捷、北京保衛戰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后又據守大凌河、寧遠、錦州等關外要塞,參加戰役最多;他經歷了朝廷多次換帥,親見主帥袁崇煥無罪下獄,基于義憤自己帶兵退出北京保衛戰、又聽從袁崇煥的召喚回師收復關內各地,扼守關外兩度被擒,遭遇變故頗為曲折;他與弟弟祖大樂、祖大名、祖大成,子侄祖澤洪、祖澤潤、祖可法,當然還有他那位寶貝外甥吳三桂及其父吳襄構成了高級將領中抗清第一家族;他是袁崇煥帳下四猛將之一,在袁崇煥被害后,他是遼東將士中名氣最大、抗清作用最突出的;但他最終還是因各種原因而降清。祖大壽降清不到兩年,明朝滅亡了。
祖大壽不是明末清初時代的主角,卻因時時生活在風口浪尖上,與那個時代的主角崇禎、皇太極充滿糾葛,為那個風云詭異的時代增添了濃重的一筆。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以萬歷十五年作為一個歷史的橫切面,鞭辟入里的分析了明王朝的衰落。現在讓我們透過浩如煙海的史料,看看這位被史學家黎東方譽為 “可歌、可泣、可悲、可憫”的名將有血有淚人生,從而解讀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吧。
祖大壽,字復宇,遼東人,最早是熊廷弼的部將,后來孫承宗主事,任佐參將。袁崇煥威震遼東之時,帳下有滿桂、祖大壽、趙率教、何可綱四猛將,祖大壽任前鋒總兵,掛征遼前鋒將軍印。在袁崇煥、滿桂、趙率教、何可綱先后去世后的十多年里,祖大壽成為明王朝在山海關外的中流砥柱,是滿清政權入主中原不可逾越的絆腳石。
祖大壽與滿清的恩怨情仇可上溯至明天啟六年(1626年),在袁崇煥的帶領下,祖大壽等將士死守寧遠(今遼寧興城),以不足萬人的兵力擊退努爾哈赤十三萬大軍,并用“紅夷大炮”將努爾哈赤炸成重傷,使得這位靠十三甲胄起家的后金大汗,首嘗敗績,抱恨而終。皇太極繼位后,再攻寧遠,又被他迫退。明崇禎二年(1629年)十月,清兵繞過山海關,由大安口入寇京師,袁崇煥率四猛將千里回援,北京保衛戰打響。北京保衛戰的進程堪稱慘烈、曲折。四猛將中滿桂、趙率教先后陣亡,最不可思議的是崇禎居然臨陣將北京保衛戰的總司令袁崇煥治罪下獄。祖大壽是遼東將士中唯一親見自己主帥袁崇煥在殿前被捕下獄,一怒之下與何可綱領兵反叛,“毀山海關出,遠近大震”(《清史稿・卷234・祖大壽傳》)。可是袁崇煥在獄中的一紙書信又把他招了回來。祖大壽的母親和老上級孫承宗都勸他奮勇殺敵以贖出袁督師。在遼東將領中,他是營救袁崇煥最力一員,曾請求削職為民,以自己的官階贈蔭換取袁督師性命。但袁崇煥最終還是被自己奮勇保衛的人千刀萬剮了。
袁崇煥被害后,祖大壽力守大凌河、寧遠、錦州達十三年之久,令皇太極吃了多次敗仗,成為明王朝關外的中流砥柱。但是崇禎對祖大壽是不信任的,祖大壽是遼東將士退出北京保衛戰的“帶頭大哥”,祖大壽的子侄、族人被敵國抓去做官,這一切當然不會逃過明朝皇帝的眼睛。明朝派洪承疇鎮守寧遠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監視祖大壽,防止他投降滿清(李清《三垣筆記》)。在孤守關外的十多年中,祖大壽得不到援軍支持是常有的事。在愛國和忠君通常混為一談的年代,為不信任自己的皇帝拼死守城,兼之老上級袁崇煥無罪被殺,祖大壽的內心是痛苦和矛盾的。 后世的史學家認為崇禎接手的是一個被爺爺萬歷和哥哥天啟糟蹋得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同時由于崇禎在即位的時候干了鏟除魏忠賢的漂亮事,主政后又相當勤勉、不近酒色,對其頗多惋惜。但實際上天在給了崇禎一手爛牌之后,也給足了他自我救贖的資本,孫承宗、袁崇煥、祖大壽,包括人品差勁的洪承疇、吳三桂,這些人都是很有才干的。如果崇禎能夠合理使用,支撐甚至扭轉局面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中國歷史上“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事例并不少見。奈何崇禎爺“心硬、耳軟、多疑、輕殺”,最后吊死煤山,不能說沒有咎由自取的成分。
與自家皇帝不信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敵人皇太極卻對這位令自己吃盡苦頭的祖大壽頗為傾慕,為了將他召至麾下,用了很多心思。這其中除了皇太極欣賞祖大壽勇猛與為人的成分之外,更大的原因是皇太極不但是軍事天才,更是政治高手,在他入主中原的戰略規劃中,消滅遼東祖大壽集團是非常棘手卻又必須完成的任務。在祖大壽抗清的二十多年,尤其是最后的十多年里,以攻城略地為樂趣的滿洲人有多少是在“取祖大壽項上首級,奪南朝花花江山”的夢想中長大的。精明的皇太極知道,對付驍勇善戰、鐵骨錚錚的祖大壽光用強攻不行,還要輔以強大的政治攻勢、人情攻勢。
明崇禎四年(1631年)皇太極率大軍包圍大凌河城,祖大壽彈盡糧絕,在要求皇太極對天宣誓,不殺將吏兵民之后,他開城投降。皇太極賞賜他自己用的狐皮帽子、貂皮袍子、金玲瓏皮腰帶、白馬、雕鞍等等,沒想到祖大壽覓機跑到錦州,又把錦州死守起來,令皇太極奈何他不得。即便如此,皇太極仍舊為了收服祖大壽而繼續努力,他先派人搜捕居住在永平三十里村的祖大壽的族人軟禁起來,但待遇相當優厚。起用祖大壽的舊部担任漢人“承政”(尚書),其中包括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洪,過房侄兒祖澤潤、養子祖可法等等(他們是在大凌河城投降之后,未隨祖大壽逃到錦州的明臣、明將)。崇禎十五年(1642年)祖大壽扼守的錦州再次彈盡糧絕,甚至開始發生人吃人的慘劇時,他才第二次歸降。皇太極封祖大壽為漢軍正黃旗總兵,希望他能夠為己效力,可直到順治十三年(1656年)病逝,祖大壽除了給自己的外甥吳三桂寫過一封不咸不淡的勸降信,史書再難找祖大壽的“效忠大清”的記錄。對于清廷一方而言,祖大壽不但是雙手沾滿了八旗將士鮮血的劊子手,還是背信棄義的小人,如此待遇可謂厚道之極。
時局的頹廢、皇帝的不信任、主帥的無辜被殺、援軍的覆滅、族人的被擒、城內的彈盡糧絕,甚至敵人的大度像一道道繩索縛住了祖大壽的身心,終于形成一張大網,使他動彈不得,剩下的只有自殺或投降了。如果當時祖大壽把寶劍橫在脖子上一抹,歷史對他的評論就是另一番模樣了。后人無法確切知道祖大壽當時選擇投降的理由,是覺得為崇禎殉節不值,還是這位往來于刀劍鋒鏑中的老將最后了一個“死”字,抑或是怕清軍加害他的族人或者城中百姓?不知道。但有一條可以肯定,他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他一直活到順治十三年才病逝,上天給了他長達十五年的“效忠大清”的時間,只消他調轉槍口,向自己的同胞屠刀一揮,榮華富貴就來了,可是他沒有做。可以說,祖大壽投降時的心理是相當復雜的。
與同時代的降將貳臣相比,祖大壽起碼有幾點是值得肯定的。第一,祖大壽的兩次降清都是在孤立無援,彈盡糧絕、發生人吃人的慘劇的條件下要求皇太極對天宣誓,不殺將吏兵民之后,才開城投降。在個人名節至上,視百姓如草芥的年代,祖大壽的對于百姓的體恤是難得的。第二,他沒有做清朝的鷹犬,如果狠下心來,如洪承疇、吳三桂之流,向自己的明朝舊主和農民軍開刀,以祖大壽的強悍,最起碼強于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像他們一樣封個什么王之類的,恐怕也不困難。有人說,祖大壽早有降清之心,大凌河城破時之所以還回歸明朝,是他的家小尚在明朝手里。是于理不通!豈不知他也有家小在清軍手里,如果僅僅因為惦記家小,賺開錦州城算了,何苦再守十多年。但是皇太極對他的政治攻勢倒是起作用的,最起碼他仍舊在追求人情道義都交代得過去,既對得起明,又對得起清。
然而歷史畢竟是有其嚴肅性的,祖大壽死后未能和滿桂等其他三猛將一樣列入《明史》,而是和洪承疇列入《清史・貳臣傳》。一個以忠臣良將自期的降將,祖大壽的彌留之際想必是最痛苦的,如果在另一個世界,自己敬重的老上級袁崇煥問“復宇,卿本華夏元戎,奈何以身事胡虜?”祖大壽該如何回答……
后人有感于此,特做對聯一副:
一代名將,據關外,收關內,堪稱往復有忠義;
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后主,真個里外不是人。
注:“據關外”指祖大壽為明朝扼守大凌河、寧遠、錦州一帶,“收關內”指祖大壽因袁崇煥下獄憤而出走后,在母親的勸說下,回兵收復了灤州、遵化一帶,切斷了清軍重要的退路,為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往復有忠義”,“往”指祖大壽因袁崇煥無罪下獄憤而帶兵出走,“復”指祖大壽在母親的勸說下,回兵收復了灤州、遵化,帶兵出走基于義憤,對袁崇煥有“義”,回兵收復國土對國家有 “忠”;“悖前主,負后主”指祖大壽棄明降清,背叛前主崇禎,降清后又不肯出力,有負后主皇太極的期望。
至今在寧遠中心的鼓樓上還有袁督師和祖將軍的塑像。督師慷慨陳詞,將軍低頭沉思。其實祖大壽的一生很像李陵!最終背舊主投降,卻終生不為新主效力!
越萬里兮赴關東,執長劍兮踏強胡。陷絕地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P。國破家存,雖欲報恩將安歸!
網載 2013-09-10 21:24:16
|
相關閱讀 |
|
推薦文章 |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