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英語言的差異看中西文化的不同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化是一個社會全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是文化的載體和折射鏡。從一種語言我們可以看出使用該語言的社會的文化,看到該社會的自然環境、生產勞動、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歷史典故、思維方式等。漢英語言豐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過兩種語言的對比,觀察中西文化的差異,的確需要很大的精力與學問,確非筆者力所能及。本文只想就幾個方面的一些語言現象的對比,對雙方文化作一簡單分析。
   一、自然環境
  漢語中,“東風”使人想到溫暖和煦,草長鶯飛,雜花生樹,而“西風”則正好相反,有一種砭人肌骨的味道。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馬致遠的“古道西風瘦馬”便是例證。然而英語的情況卻與漢語相異。我們會讀到Samuel Butler 的biting east winds (刺骨東風),Charles Dickens 的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在許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凍得發紫,站在飛雪和東風之中!)等等。關于西風,則有John Milton的And west winds with musky wing (帶有芳香翅膀的西風),John Masefield的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 fullof birds'cries(那是一種溫暖的風,西風吹時,萬鳥爭鳴)等等。兩種風在兩個語言中的味道截然不同。究其原因,雙方的自然環境相異也。中國西部高山,東臨大海,東風吹來,無比舒心。來自西伯利亞的西北風則凜凜然,刺人肌骨;英國是個島國,東風來自歐洲大陸北部,故而寒冷,而西風則由大西洋徐徐吹來,溫暖宜人。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夏日之可畏”,“夏天”常常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詩中卻有這樣的詩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 /你啊比夏天來得可愛和煦。)詩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愛而溫煦。“夏天”帶給中國人和英國人的聯想竟是如此的迥異。原因同樣是雙方所處的地理位置。中國位于亞洲大陸,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顯的特征便是驕陽似火,炎熱難熬。而英國位于北溫帶,屬海洋性氣候,夏天明媚溫和,令人愜意。
  在英國,人們見面時總喜歡說Lovely weather,isn't it?之類談論天氣的話語,而在中國,人們見面后總少不了要問句“吃飯了嗎?”這是因為英國天氣變幻無常,陰雨天多,這樣人們便對天氣產生一種特殊的感覺,常常談論它也是意料中事。而在中國,吃飯問題長期以來都是人們特別關心的問題,因而,成了人們經常議論的話題。也正由于此,漢語中與“吃飯”相關的詞語非常豐富,如“要飯的”、“飯桶”、“吃香”、“吃不消”等等。
   二、生產勞動
  英語中與水產、航船有關的詞語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 (緣木求魚)、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錯過機會)等。漢語中這類詞語就少得多。原來英倫三島四周環水,水產捕撈業和航海業在其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類詞語。而在中國只有沿海地區才有漁民結網捕魚,所以該類詞語相當有限。
  要表達“用體力負運東西”的動詞在漢語中有許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馱、負、提、挎”等,每個詞都有一定的負運的東西與之相對應(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細密之極。在英語中卻只有一個carry來泛指這個動作。漢語之所以將這個動詞細加區分, 大概因為中國長期處于農業社會,體力勞動特別多的緣故。
  漢語中我們會遇到“像老黃牛一樣干活”、“氣壯如牛”、“鞭打快牛”等詞,英語中要表達同樣的意思,會說work like a horse、 asstrong as a horse、flog a willing horse。 為什么漢語用“牛”而英語用horse呢?答案是中國人向來用牛來耕田種地, 早期的英國人卻用馬來耕作。牛和馬在生產過程中分別成了兩國人的好幫手,博得了人們的好感,詞語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
   “山羊”和“綿羊”在漢語中很少加以區別, 而英語的sheep 和goat兩詞區分十分嚴格。 在英國的民俗中sheep 是馴順善良的象征,goat為淫蕩邪惡的代表,甚至the sheep and the goat這一成語作“好人與壞人”講。分析其中的文化內涵,我們發現,以耕作業為主的漢民族對牧羊很少重視,而英人向來重視畜牧業,尤以牧羊為主。能提供羊毛,換來財富的綿羊,本來就在英人心目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再加之性格溫順,故受人偏愛;而山羊性情好斗,雄性尾部散發惡臭,在希臘神話中好色淫亂的“森林之神”也是長著山羊腿的怪物,因而使人嫌惡。
   三、風俗習慣
  1.親屬稱謂:學習英語時,我們發現,英語中的稱謂名稱比漢語中的要少得多。比如英語中的cousin一詞,對應于漢語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我們看到,漢語竟把表親關系區分得如此嚴格,既要說出性別,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語籠籠統統一個詞了事。這種語言現象的產生歸因于中國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統治。這種封建宗法社會高度重視血緣關系,特別強調等級間的差異,提倡長幼有序,尊卑有序。親屬關系親疏,長幼和性別等方面不同,權力和義務也隨著出現迥異,故稱謂區分得嚴格而細密。清代梁章鉅的《稱謂錄》有三十二卷,今人編的《稱謂大詞典》更是收了一萬二千多詞。英語中的稱謂為數不多,除過dad,mum,grandpa,aunt,uncle等幾個稱謂經常使用外,其它的幾乎不用。人們常常直呼對方的名字。直呼姓名,避用稱謂,是想與對話人取得平等地位(稱謂本身就意味著不平等),追求人人平等是西方人的理想。
  2.敬語謙詞:像稱謂一樣,英語中的敬語謙詞也遠遠少于漢語。在英語中,不管對方年齡多大,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著像漢語那樣用許多諸如“您、先生、局長、敝人”等敬語謙詞。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還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們跟長輩或上級說話時,有時甚至跟同輩說話時,要用敬語,否則就認為用詞不當而失禮,甚至顯得高傲;談及自己時要用謙詞,如不使用,也被認為沒有禮貌。另一原因,便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受“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等傳統思想的影響,不愿突出自己。英語中這類詞少的原因有二:一為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二為他們長期以來尊重個人價格,樂于表現自己。
  受以上觀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贊揚、祝賀時的反應也不一樣。中國人聽后會說“哪里,哪里”、“我做的不好”之類故作謙虛的話,而西方人則會毫不猶豫地說聲Thank you。
  再比如學術刊物上發表的文獻或論文的標題。漢語文章的標題除說明文章的內容外,往往有表示謙虛的字眼。如,“淺談……”、“試論……”、“……初探”等,而英語文章的標題常常直截了當,不加修飾,如Science and Linguistics(《科學與語言學》)。
  3.個人隱私:對大多數英美人來說,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 等打聽年齡、收入、婚姻狀況、宗教信仰等問題的話語被認為有失禮貌。而中國人見面三分熟,在半個小時內,對方的家庭情況、個人狀況便了解得清清楚楚。這又是雙方所處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英美人特別注重個人隱私。他們認為個人的事不必讓別人知道,更不愿讓別人干預。而中國人千百年來住在一個村莊里,離得近,接觸得多,個人生活或私事很難不被人知道或干預。再加上中國人團結友愛,互相關心,相互幫助,認為個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體的事。故而他們很愿意了解別人的酸甜苦辣,別人也愿坦誠相告。
   三、宗教信仰
  漢英語言中涉及宗教的詞語數目龐大,蔚為壯觀。比如,“天公”、“陰陽”、“菩薩”、nun(修女)、lesson(日課)等。 “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兩種截然不同的宗教詞匯是兩個民族宗教觀念迥異的真實寫照。隋唐之前,儒道兩教在中國居統治地位,漢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多與此相關,如“太極”、“道”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等也可見于日常語言中,如“聽天由命”、“天地君親師”。隋唐時期佛教傳入,大量佛教詞語隨之而來。其輪回報應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這樣儒佛道三教在中國占有絕對主導地位。在英國,則基督教為主要宗教。該教于597年傳入英國。在隨后相當長的時間里, 大量與此相關的詞語陸續匯入英語行列。這里既有古英語時期由拉丁語滲入英語的詞,如angel(天使)、monk(僧侶)等, 又有中古時期從法語借用的詞,如religion(宗教)、dean(教長)等,還有現代英語時期從其他外來語中借來的大量的詞,結果英語中涉及宗教的詞語遠比其他語種來得多。
   四、歷史典故
  用典是每個民族日常交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常常在不自覺間運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遺產的典故,比如中國人會說,“真是馬后炮”、“原來是個空城計啊!”西方人則會講That all Greek to me. (我對此一竅不通)、He's Shylock(他是個守財奴)。一談用典,對對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國人大多感到相當費解,這是因為各民族文化遺產不同的緣故。中國人的典故多源于《紅樓夢》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間傳說神話以及中國傳統的體育娛樂項目,如象棋、戲劇等。前兩個例子一個來自中國象棋,一個來自《三國演義》。而西方人的典故則多出于莎士比亞戲劇和以后英美文學中的許多其他人物或名稱;希臘、羅馬神話、傳說;《圣經》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傳統和體育項目,如美國的棒球、橄欖球等。后兩個例子便來自莎士比亞戲劇。
  再比如夏日夜空中呈現的亮晶晶的白色帶狀繁星群。漢語稱之為“銀河”、“銀漢”、“天河”等。英語則稱之the Milky Way。 有“銀河”,我們聯想到民間故事中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這是條水深浪急,無法逾越的天塹。而the Milky Way則出自希臘神話,既可指天后Hera 給Hercules喂奶時滴下的奶汁凝成的一條路,又可指人間通往宇宙宮殿的一條乳白色大道。這個繁星群帶給雙方的聯想竟有天壤之別!
   五、思維方式
  英語注重運用各種具體的連接手段以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這些句子組織嚴密,層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一見到if,兩句間的邏輯關系便了然于胸。而漢語則很少使用連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亂,概念、判斷、推理不嚴密,句子間的邏輯聯系從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贏就走,還怕沒辦法?”幾個句子間無連接成分,好像大量動詞雜沓堆上,句間關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卻把他們聯系起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這些差異反映了英漢民族思維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要性,重視邏輯思維。而漢民族重悟性,注重辯證思維。
  通過語言對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我們會對雙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這反過來有助于我們掌握這兩種語言。
  
  
  
英語學習京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劉永紅20012001 作者:英語學習京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劉永紅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33:22

[新一篇] 從民間性到“人民性”:戲曲改編的政治意識形態化

[舊一篇] 從波斯彼洛夫的“意識發展”看文學與意識形態的關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