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社會中的學校德育價值引導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33X(2006)11—0052—04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逐漸擺脫了商品匱乏的年代。一個巨大買方市場的形成所提供的琳瑯滿目的商品極大地刺激了人們潛藏的消費欲望。特別是那些在改革開放中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更是以空前的熱情投入到對商品檔次和品位的消費之中,引領著整個社會的消費潮流。加之國家出于經濟發展對內需的拉動政策的驅動,人們的消費欲望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一個在西方發達國家業已存在的消費社會正在中國特別是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逐漸形成,深刻影響著人們傳統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消費中的非理性因素逐漸增多,對商品符號價值的追求勝于對其使用價值的考慮。過度消費、盲目消費、攀比消費、符號消費正日益成為校園生活的一部分,對青少年人生價值觀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這一現實面前,學校德育如何發揮其正面引導功能,型塑學生良好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是當前學校德育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現實問題。基于此,本文將在借鑒西方有關消費社會理論分析框架的基礎上,探討消費社會的消費實質及其背后所指涉的價值觀念,以及學校德育如何應對這種價值觀念的挑戰。
  一、消費社會的消費實質
  波德里亞(Baudrillard)在其《消費社會》一書中認為,人類社會在經歷了馬克思所言說的前商品階段、商品階段和商品化階段之后,將進入消費社會的階段。在這一社會中,“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盛現象。……富裕的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到人的包圍,而是受到物的包圍”[1]。人們樂此不疲地消費各種流行、新潮、時尚、標新立異的商品。人們的消費,不是為了滿足自然的生理需要,而更多地是出于一種表現自我價值、自我品位、自我特性的驅動。這樣,人們在無休止的消費中,陷入了由各種商品所象征的特定文化符號所編織的即時變動、更新的意義之網而無從逃逸。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已被其所代表的符號價值僭越,消費異化了,人在其中也異化了。
  (一)消費的目的:符號價值
  傳統意義上的消費主要是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而在消費社會中,消費更多地是與符號價值(sign value)和象征意義聯系在一起。符號價值不同于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鍵在于,它能夠給消費者提供他們所希望擁有的地位、聲望、個性等等。“通過各種物品,每個個體和群體都在尋找著他或她自己在一種秩序中的位置,始終在嘗試著根據一個人的生活軌跡競爭這種秩序。通過各種物品,一種分層化的社會開口說話——為了將每個人都保持在一個確定的位置里。”[2] 由此,消費便具有了一種自我定義和自我分類的功能,人們依據其消費的物品種類而將個人歸屬為不同的群體,即布迪厄所說的“鑒賞力使對象分類,也使分類者分類”。
  相對于古代社會而言,人們對物品消費的權限、自由空前擴大了。在古代,物品的特性直接從屬于社會的等級結構,各個不同階級對某一物品的樣式、規格的消費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這些樣式、規格表征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聲望和權力。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的平面化和去中心化,物品的消費也擺脫了嚴格的等級限定而趨于自由化,成為了現代社會重新排序的一種符碼(code)。這種符碼所象征的意義對所有人開放,它可以反映個人的生活態度、價值取向和社會地位,因而具有一種表意功能。人們為了標榜個性,總是致力于通過消費表明自己的與眾不同。這樣,就產生了“示差”和“示同”兩種緊密相扣的符號運動。德國社會學齊美爾指出,上層階級的人往往通過“示差”消費來表達與下層階級的不同。當上層階級發起某種消費時尚時,處于下層階級的人,為了象征性地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而模仿時尚,往往通過“示同”消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屬于這個階級的形象,盡管事實上他并不屬于那個階級。這種現象在“我買什么則我就是什么”(I shop therefore I am)這句廣告詞中得到了生動的闡釋。
  (二)消費的結果:人的異化
  在消費社會中,由于各種商品平等地向各個不同階層的人開放,造成了人們心理上的一種幻象——只有在消費的過程中,我才能擺脫生產過程中被壓抑的狀態,成為自己的主人。因而,消費成了表征自我自由的關鍵符碼。然而,消費社會的精神實質在于消費主義。消費主義作為一種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指導原則,煽動著人們的消費激情,刺激著人們的購物欲望,是一種“完全的理想主義的實踐”(波德里亞語),沒有限制,也沒有終結。“消費既不是物質活動,也不是富裕現象。它既不能根據我們吃的東西、我們穿的衣服、我們駕的汽車來界定,也不能根據影像和信息的視聽實體來界定。消費是全部對象和信息的實際上的總體,操縱符號的系統化行為。”[3] 因此,人們表面自由消費的幻象背后隱含著深刻的、巨大的符碼控制,消費不可避免地異化了。
  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種社會控制的有效手段,是保證資本邏輯追求利潤最大化在消費領域中的表現。在消費社會中,人們疲于拼命地追求著日新月異的物品,普遍承受著來自商品符號所形構的社會文化系統的壓力。這種通過消費而實現對社會控制的手段“比傳統的控制手段更為廉價和高效,控制生產和消費的結果是導致一個更穩固和安全的資本主義體系。現在這個資本主義體系是通過至少表面看起來的那種個體自由而不是通過那種顯眼的壓迫形式來自我產生”[2]。“從表面上看,各種消費手段以及它們的功能是相當仁慈和藹甚至是非常積極的。但如果深究就會發現,它們只不過是以各種對于生產者和銷售者來說非常有利的方式溫和地(以及不是很溫和地)引導消費者進行消費的一些消費手段罷了。這就意味著,至少在有些時候,它們的運作是以消費者的損害為代價的。”[4] 而這種代價的最終結果,就是人的異化。人不是出于需要而消費,而是出于無止境的欲望而消費。欲望沒有終點,人們只能對各種新潮的商品亦步亦趨,為了消費而消費,貪婪地吞噬著一個個的商品符號。
  二、消費社會對傳統價值的顛覆
  消費社會的形成極大地顛覆了傳統的價值觀念。這種價值觀的顛覆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人們的幸福、審美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而勤勞、節儉、永恒則成了被嘲諷和戲謔的對象。
  (一)對幸福觀念的顛覆
  消費社會強調消費至上主義,將個人的幸福約簡為消費的快感。消費就是一切,一切為了消費。個人的滿足感、自尊感、優越感維系于對新潮商品的不斷占有、不斷更新、不斷享受。然而,由于邊際遞減規律在消費過程中的作用,人們從某物得到的享受將隨物品的增多而減少。因此,建立在欲望基礎上的幸福是膚淺的、短暫的,從而是不可靠的。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舒馬赫指出:人的需要是無窮無盡的,而無窮無盡的需要卻只能在精神王國中實現,在物質王國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被消費主義文化所蒙蔽的人,其試圖用物質的東西來滿足實質上是社會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的一切行為都只能是可悲掙扎,是徒勞,最終人將會被欲望追逐得越加疲憊,不知幸福為何物[5]。因此,在消費社會中,傳統的幸福觀被顛覆的同時,人的精神追求也就被放逐了,浪跡于多變的、不可靠的欲望之海,隨時都有被吞噬的危險。
  (二)對勤勞節儉的顛覆
  在無休止的欲望消費中,人們崇尚的是消費的一次性,新潮成了消費行為的最大驅動。在這種消費大潮中,普遍彌漫著一股強烈的享樂主義思想,將人的欲望、本能推到了極端。個人對當下欲望的滿足勝于對未來發展的規劃設計,人與未來的肯定性關系被割斷了,“只留下以關心當前的滿足來掩蓋的自戀人格”,而“當人們隨著喪失對人類未來的信心也喪失從前對任何傳統形式的宗教性信仰時,就會陷入及時享樂的境地”[6]。在這樣的環境中,清教徒所珍視的勤勞、節儉、奮斗等價值觀在消費社會中遭到了全面的顛覆和鄙夷。節儉不再受到珍視,勤勞不再得到認可,剩下的就只能是大量的浪費與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大行其是。
  (三)對審美趣味的顛覆
  在消費社會中,人們的各種欲望被大眾傳媒、廣告以及“新的文化媒介人”大量制造出來。這種制造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意義轉移的過程,即通過“擬像”(simulation)的形式將物品與特定文化符號相關聯,使得廣告所呈現的商品具有一種超真實(hyperreal)的存在。“在這種超真實里,媒體不再是真實之鏡,而是變成了這種真實,甚至比真實還真。”[7] 因而,在由各種超真實所營構的消費空間中,真實與擬像的界限消弭了。傳媒運作的結果是藝術與生活、高雅與大眾、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界限通通不重要。超真實的模型在不斷地被批量生產出來的同時,所有的深刻、意蘊、情趣、境界等審美趣味也就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類似、膚淺的簡單復制。“在藝術中,與后現代主義相關的關鍵特征是:藝術與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層次分明的差異消弭了;人們沉湎于折中主義和符碼混亂之繁雜風格之中;贗品、東拼西湊的大雜燴、反諷、戲謔充斥于市,對文化表面‘無深度’感到歡欣鼓舞;藝術生產者的原則性特征衰微了;還有,僅存在一個假設:藝術不過是重復。”[8] 美不過是模仿。
  (四)對可持續發展的顛覆
  消費主義的甚囂塵上對當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消費社會中,物品的符號價值僭越了其使用價值而在消費心理和行為中占據著統治地位。對個人而言,物的價值取決于該物與某一特定文化符號之間的意義關聯。而這種意義關聯的形成則在于一種人為的制造,具有明顯的一次性特征。在資本邏輯的驅動下,新潮的商品總是層出不窮,制造了一系列的新的符號價值。這樣,在使用價值沒有發生衰敗的情況下,由于與其所相關的符號價值已經式微,人們便毫不猶豫地拋棄物的使用價值而追求一種新的符號價值。這勢必導致各種一次性消費所帶來的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造成環境污染。這是不利于和諧社會的建構的。
  三、學校德育如何面對消費異化的挑戰
  消費社會作為當代西方發達國家典型的生活圖景所傳遞出來的生活氣息對于落后貧窮國家的人民而言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隨著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的崛起以及西方文化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滲透,這種消費文化已經在一些先富起來的人群中日益流行。這一現象在中國沿海開放發達城市的表現逐漸明顯,改變著國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
  當前,校園里的消費主義已經嶄露端倪,并成蔓延之勢。據報道[9],目前青少年在消費方面呈現出以下特點:飲食消費跟著廣告走,服裝消費跟著名牌走,娛樂消費跟著新潮走,重復消費不再老土,等等,表現出了明顯的符號價值消費、一次性消費、炫耀性消費等消費主義的特征。這些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對青少年人生價值觀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容易導致其人生理想扭曲、勞動觀念淡薄、審美品位喪失、環保意識不強等問題。而且由于學生家庭背景的不一致,高收入家庭學生憑借著其消費實力而將家庭的身份、地位、聲望、品位等階層差異也帶到了學校生活中。這就使得學生在學校中由于消費的差異而被劃歸為不同的群體,而占據主導地位的永遠是那些家庭經濟實力雄厚的學生。這就給家庭條件比較落后的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自卑感。有調查表明[10],同是大學生,城鄉學生消費差別卻非常大,城市學生每月最大花銷為2000元,農村最少的僅為180元。在消費目的上,農村學生只是為了滿足其基本生存需要,而城市學生卻更注重精神消費,尤其是名牌消費。面對這一現實,學校教育特別是德育所進行的消費教育不應囿于當前簡單的、技術層面的理財教育,而應從人生價值觀的角度賦予消費教育以正確幸福觀、審美觀、科學發展觀的價值引導,使學生的消費達到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
  (一)幸福觀的引導
  什么是幸福?這是倫理學中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從倫理思想史的角度看,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大致有四種[11]:一是快樂主義。這種幸福觀將人生的最高目的歸結為一點——得到快樂或避免痛苦。二是唯理主義。這是一種與快樂主義相對立的幸福觀,認為有意義的生活在于按照理性的命令行事,至于感官快樂,只會玷污理性、荒廢人生。三是和諧說。這種幸福觀乃是對快樂主義與唯理主義爭論的一種調和。其基本思想是,幸福的生活在于理性指導下的感性生活。四是僧侶主義。這種幸福觀認為只有天堂或來世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人間或塵世的生活都是不真實的,因而也就無幸福可言。由此審視消費社會的幸福觀,其實質乃是一種快樂主義的人生觀。而這種快樂的實現更多地是建立在感官、心理等欲望的滿足之上。由于欲望從根本上說是沒有終點、沒有結束的,因而人的幸福便維系在了這樣無休止的擁有、拋棄、再擁有、再拋棄的循環消費中。幸福感的獲得是短暫的、零碎的、片面的、易逝的、膚淺的、被動的。以滿足欲望為根本目的的消費只不過是人生幸福的一種幻象。
  脫離基本生活需要的滿足而片面強調精神幸福是奢侈的、不切實際的。但是真正的幸福不應停留在動物式的感官欲望的滿足上,我們應當引導學生追求一種基于物欲而又超越于物欲的持久的心靈快樂和精神愉悅,將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結合起來。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幸福的體驗、把握幸福,而不將幸福的獲得完全依賴于外在客觀條件的限制。當學生獲得了人生幸福的真諦的時候,他們也就避免因陷入對物欲的無限需求中而淪為消費的奴隸。
  (二)審美觀的引導
  消費社會中,美不再是真實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不再是與心靈的碰撞和交感中使主體獲致解放和自由的人生境界。美等于模仿,等于機械的、表面的模仿。青少年在這種跟風式的消費潮流中,標榜個性的消費趨于同一,美也就不可避免地淪為生硬的擬像。隨著消費中美的個性、品位的消失,人們可以做的就是效仿,忘乎所以地加入到這場沒有終點的消費之中。由于對商品符號價值的消費是一種盲目的跟從和模仿,在此過程中人所獲得的意義感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因而也就無所謂美可言。
  因此,形成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必須在其審美觀上進行必要的價值引導和審美改造。美不是整齊劃一,也不是標新立異,更不是人云亦云。美的實質在于人在實現其自身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的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商品中所蘊涵的勞動的價值和人的本質力量,體會細微之處、平凡之處的偉大,獲得美的驚嘆。而要實現這一目的,適當的勞動實踐教育是必要的。只有通過實際的勞動創造,學生才能深刻體悟到勞動成果中所包含的人類的本質力量之美,才能在美的熏染、感動下珍視所有體現人類智慧與偉大的創造物。同時,在消費教育中,我們要注重學生獨立審美品格的形成。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消費中理性選擇,避免人云亦云、盲目攀比。
  (三)科學發展觀的引導
  消費的即時性、一次性在滿足當下欲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不必要的浪費和污染。隨著由消費所刺激起來的欲望的日趨增強,浪費與污染的范圍也逐漸擴大,給人類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人類的消費不能涸澤而漁,合理地節制欲望向來都是人類的基本美德。在消費教育方面,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有一種自我節制的觀念。包爾生認為:“節制可以被規定為在滿足某種有誘惑力的享樂會危及基本善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抵制這種享樂欲望的道德力量。”[12] “它是全部道德德性的基本條件,是全部人類價值的基本前提,甚至,是人類本性的基本特征。”[12] 因而,我們要引導學生養成自我控制的能力,杜絕學生在消費中自我放縱的傾向。為此,必須引導學生樹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發展觀,明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性,明確自己對他人、子孫后代生存與發展的責任,認識到消費主義的及時享樂、物質享樂從根本上是以犧牲環境資源、犧牲他人利益為代價的。為此,培養學生在消費過程中的歷史感和責任感就顯得十分必要。
  消費社會作為當代西方發達國家的重要生活標識,正日益滲入各個國家,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主宰著人們的消費行為,進而將人們對幸福、審美、社會發展等關乎人生、社會生存與進步的重大而玄遠的問題的思考和體認納入到了無窮無盡的商品消費之中。這一問題在我國也初露端倪。面對這一消費主義思潮的沖擊,學校教育特別是德育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以上對問題的分析和思考只是初步的、探索性的。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所帶來的人民收入的提高和產品的豐富,這一問題將變得更加突出、復雜。德育理論工作者應對這一問題予以必要的關注,為學校德育價值引導提供適切的理論依據。
教育理論與實踐太原52~55G1教育學班建武20072007
消費社會/符號價值/異化/學校德育/價值引導
  consumption society/sign value/alienation/school moral education/value guidance
Value Guidance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n Consumption Society
The aim of consumption in the consumption society is to possess the sign value of commodities, which will make human beings alienated. This kind of consumption has overturn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happiness, labour, ar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value conception of the youths.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ust face up to this problem, and make the right conception of happiness, arts and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infiltrated into consumption education, an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value guidance to the youths.
消費社會消費的目的是對商品符號價值的占有,其結果是人的異化。這種消費,顛覆了傳統的幸福觀、勞動觀、審美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對年輕一代的人生價值觀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學校德育必須正視這些問題,將正確的幸福觀、審美觀以及科學發展觀滲透到消費教育之中,承担起對青少年學生價值引導的重任。
作者:教育理論與實踐太原52~55G1教育學班建武20072007
消費社會/符號價值/異化/學校德育/價值引導
  consumption society/sign value/alienation/school moral education/value guidance

網載 2013-09-10 21:36:48

[新一篇] 消費社會與文學理論的新挑戰

[舊一篇] 消費社會中青少年認同危機及出路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