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兩種發展趨勢與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資本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動的主體,資本運動的發展變化顯示出資本主義的變化趨勢。二戰結束以來,資本運動呈現出兩種重要的發展趨勢,即資本的社會化發展趨勢和資本的自由化發展趨勢。資本的這兩種趨勢體現出資本主義在當代的變與不變,為我們認識資本主義在戰后的發展趨勢提供了重要線索。
        一
    當代資本運動的變化首先表現在資本的社會化發展上,更確切地說,是表現在資本社會化趨勢的加強上。資本社會化是資本運動發展的一種趨勢、一種狀態,即資本逐漸從單個或少數資本家手中以各種形式向社會其他成員廣泛分化和轉移的過程,其中,所有權關系的分化和轉移是其核心內容。資本社會化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所推動的客觀的發展過程。股份制和股份資本產生后,資本社會化就開始發展,并經歷了多種社會化資本形態。戰后,資本社會化進程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資本的社會化程度空前提高,資本社會化發展呈現出諸多表現形式。
    資本主義國家證券市場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戰后,發達國家證券市場日趨活躍,股票流動性顯著增強。從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股票發行額等指標來看,各發達國家每年上市的公司數量非常多且股票發行額在逐年上漲,上市公司總市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穩步上升。如,1990年美國上市公司達6599家,英國為1701家,法國為57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53.2%、85.9%和25.9%;而到了2000年,這兩項數字則分別增至 7524、1904、808和153.5%、182.2%、111.8%。(注:朱之鑫主編《國際統計年鑒2002》 ,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頁。)各發達國家的股票發行額也在迅速上漲,到19 96年,美國達到8484433百萬美元,英國為1740246百萬美元,法國為591123百萬美元, 日本為3088850百萬美元。(注:劉洪主編《國際統計年鑒 1998》,中國統計出版社199 8年版,第376頁。)另外,規制證券市場的各種法律法規也日臻嚴格和完善,各種社會 化的監督和管理體系逐漸形成,這促進了西方證券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發達國家證 券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為股份公司發行股票和籌集資金提供了更便利、更廣闊的舞臺, 實現了股份公司投資、籌資、分配的社會化和國際化,推動了資本社會化的大發展。
    股權高度分散化和社會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證券市場的發展和完善,為戰后股權的高度分散化、社會化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條件,使發達國家持股人數迅猛增長。在美國,1985年持有股票的人數達到4704萬人,占總人口的20%,占全美勞動力的40%,進入90年 代后又有所增加,直接或間接持股人數約占總人口的70%;在英國,1987年的持股人數 達到1000多萬人,占總人口的20%;日本90年代的持股人數達2213萬人,占總人口的18% ;法國現有的持股人數有900萬,占總人口的15%左右。與股權社會化發展相適應的是股 東的多元化。在股份制發展的初期階段,企業股東一般是由一個、幾個資本家或以家族 持股為主要形式。而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股東出現了多元化趨勢,持股主體出現了法 人持股、政府持股、家庭持股、職工持股等等諸多形式。股權的高度分散化和社會化以 及股東的多元化是當代資本社會化發展的最直接表現,它表明資本社會化進程進入一個 新的階段。
    職工持股和職工股份所有制經濟得到廣泛發展。近幾十年以來,職工持股運動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展開,有很多企業職工擁有了所在公司的股份,還出現了職工股份所有制經濟。到目前為止,美國持股職工人數達到1000萬以上;英國90年代中期的持股 職工人數已達200多萬;到2001年初,法國持股職工人數達到150萬;在日本,1992年全 國94.7%的上市公司實施了職工持股制度,入股的職工約占全部職工的50%。隨著職工持 股運動的發展,美英等國家還出現了一些著名的職工股份所有制企業,如美國的威爾頓 鋼鐵公司、英國的約翰·劉易斯合股公司、斯科特·巴德集體有限公司等等。在這些職 工股份所有制企業里,資本的所有權關系發生了重大變革,資本所有權的主體已經不再 單單是資本家,職工也成為企業的主導者和所有者,并取得了與資本家共同參與企業管 理和獲得利潤分紅的權利。因此,在職工股份所有制企業中,私人資本的統治地位已經 消失或被弱化,資本所有權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即資本的所有權主體由資本家真正向 工人階級轉移,從而實現了資本社會化的歷史性飛躍。
    利益相關者經濟的出現。戰后,一種新的企業治理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在美英等西方國家逐漸興起并為人們所關注。利益相關者理論是針對股東利益至上主義而提出的一種新的企業治理理論,該理論所提倡的利益相關者經濟模式把企業視為一種社會經濟體系,這一體系既是由股東提供的物質資源構成,又是由雇員、顧客、商業伙伴等利益相關者的人力資源、社會獨特資源所構成。對企業來說,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同樣重要,企業應把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既要滿足股東的利益,還要依據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貢獻大小對他們承担相應的社會福利責任。從20世紀80年代末以后,這種注重利益相關者權益的經濟模式在西方國家很快得到普及,各個國家也制定出臺了相關的法規。在利益相關者模式下,以往的那種私人財產權絕對不受限制的狀況已被改變,私人資本的神圣地位被削弱或相對化,股東之外的利益相關者在企業中的地位顯著提高。特別是企業雇員在企業中的權利和地位日漸上升,他們對企業人力資本的投資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而日益受到肯定和尊重,相應地他們參與企業經營管理和索取剩余的合法權力也在不斷提高。這些都表明,私人資本的絕對權力在利益相關者經濟中被否定或削弱,資本的社會占有形式以資本權力的這種分化得以表現出來,說明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的絕對統治地位正在發生動搖。
    以上種種情況表明,資本社會化進程在當代具有加速發展的趨勢,這種趨勢使資本的所有權關系發生了重大變革,進而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馬克思曾對股份制和股份資本這一資本社會化的初始形態進行過深刻分析,他認為,股份制的產生使資本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發生分離,進而使勞動與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剩余勞動的所有權相分離,而“資本主義生產極度發展的這個結果,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不過這種財產不再是各個互相分離的生產者的私有財產,而是聯合起來的生產者的財產,即直接的社會財產”。股份資本作為一種社會化資本是對私人資本的揚棄,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轉化為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的“過渡點”。(注: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5~496頁。)馬克思對資本社會化發展的重要意義的論述,為我們認識當代資本社會化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當代資本社會化的種種表現表明,資本社會化在當代有了巨大發展,這種發展使資本的所有權關系發生更廣泛的分化和轉移,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的絕對統治地位被削弱或部分改變,資本的私人性得到更進一步的否定或揚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正在發生部分質變。
        二
    當代資本運動的另外一種變化,表現在資本的自由化發展趨勢上。在資本主義整個發展進程中,資本始終具有自由化的強烈沖動。這種沖動總是驅使資本不斷打破各種制度 壁壘和地域界限向外擴張,并到處流動、到處落戶、到處進行剝削和壓榨。資本之所以 具有自由化的內在沖動,是由資本追求剩余價值和利潤的無限貪欲所決定的。資本的本 質是實現自我增殖,這是通過生產剩余價值來實現的。生產和追求剩余價值是資本運動 的根本目標,也是它的本質屬性。如果資本不能帶來剩余價值,不能實現自身的增殖, 它就不能保持自己作為不同于使用價值的交換價值。馬克思曾指出:“資本作為財富一 般形式——貨幣——的代表,是力圖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種無止境的和無限制的欲望。任 何一種界限都是而且必然是對資本的限制。否則它就不再是資本——自我生產的貨幣了 。如果資本不再感到某種界限是限制,而是這個界限內感到很自在,那么資本本身就會 從交換價值降為使用價值,從財富的一般形式降為財富的某種實體存在。”(注:《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9頁。)資本有一種無限制的 、無止境的追求剩余價值的欲望,這種欲望的本身決定資本運動是一種不停的運動,是 一種不斷打破阻礙資本自由流動限制的自由化運動。資本只有在不斷的自由化運動中才 能創造出更多的剩余價值,也只有在這種運動中才能確保其自身存在的意義。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資本自由化的本質沖動受到諸多的約束,特別是30年代的大危機后,發達國家普遍對資本流動采取了各種的管制措施,對金融資本的監管尤為嚴格。進入70年代后,金融抑制制度弊端叢生,失去了其應有的效率,嚴重影響了金融業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以新自由主義的興起、新保守主義政黨的上臺和經濟地區化、一體化、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為契機,在西方掀起了一股資本自由化新浪潮,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擴張成為大勢所趨。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對這股自由化浪潮的發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自由主義是在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新的理論和政策體系,它秉承了亞當·斯密等古典經濟學家的基本理論觀點,以反對凱恩斯主義的國家干預理論,鼓吹經濟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場化為核心的一種思潮。新自由主義自由化的核心理念為資本自由化和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新自由主義興起后,得到了在危機中上臺的西方新保守主義政黨的普遍歡迎,英國的撒切爾政府和美國的里根政府都接受了新自由主義,并進行了以新自由主義為特征的經濟改革。這些改革的核 心內容是:在國內減少國家干預,消除或放寬企業管制,尤其是放松對金融和財政方面 的管制,推行自由化、私有化政策;在國際上,要求打破貿易壁壘,開放各國市場,從 而打破戰后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壁壘,加速資本在全球范圍的自由流動。新保守主義政黨 的自由化改革,有力地推動了資本自由化的發展。由此引發的戰后經濟地區化、一體化 和全球化的發展,也為資本自由化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國際間資本流動創造了必 要的外部條件。
    20世紀80年代后的資本自由化運動包括金融自由化、國際投資自由化、貿易自由化等內容,其中最顯著的是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是80年代開始的資本自由化浪潮的重要內容。隨著新技術革命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信息革命的不斷深入,遠期、期貨、期權、掉期等金融衍生產品大量產生,促進了金融自由化的迅猛發展。金融自由化的過程就是國家對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金融市場等領域取消或放松管制從而對國內外開放金融市場的過程,其內容包括利率自由化、匯率自由化、金融業務自由化和金融管理自由化 等方面。而利率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內容,通常情況下所指的金融自由化就是利 率自由化,正是國際間存在的利率差異主導了國際資本流動的方向。金融自由化是從20 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它是通過發達國家制定的一系列金融法案來推動的。以美國為例 ,以1980年的《存款機構放松管制和貨幣控制法》和1982的《存款機構法》為界限,拉 開了對金融領域的放松管制的序幕。此后,美國先后制定了《國際信貸監督法》、《金 融機構改革、恢復和加強法》、《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改善法》、《外國銀行加強監督法 》等法案,取消或放寬了對金融業的諸多管制,實現了金融自由化。從發達國家金融自 由化運動的推進特點上來說,可以分為全面迅速的自由化、全面但漸進的自由化和以證 券市場為突破口帶動其他方面的自由化三種類型,(注:李揚、黃金老:《金融全球化 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133頁。)通過這些方式,西方發達國家基 本上都實現了放松管制的改革,為資本的國際流動開辟了道路。當然,金融自由化并不 是發達國家單方面的行動,迎合發達國家的金融自由化進程,發展中國家也從20世紀70 年代后開始進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相繼開放了金融市場。發展中國家進行金融自由化 改革,一方面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謀求自身的發展,在另一方面則很大程度上 是迫于發達國家的壓力。發達國家通過經濟、政治等手段對發展中國家施壓,迫使其開 放金融市場,為國際壟斷資本的自由流動提供方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行的放松 管制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結果,就是形成了全球范圍內統一的金融活動規則,出現了全 球性的金融市場,這為金融壟斷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暢通無阻地流動提供了必要的環境和 制度基礎。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20世紀80年代以后國際貿易、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和跨國公司的增多上看到資本自由化及全球化的發展態勢。20世紀90年代世界出口貿易量年均增長率為6%,世界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率更高達12%,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流出額在1984年~1989年每年平均為1216.3億美元,到1990年增加了1倍,為2402.5億美元;到2000年又增長了4.4倍,達1.3萬億美元。80年代后,跨國公司的數量急劇增加,對世界經濟的控制日益加強。在1980年,世界跨國公司的總數為1.5萬家,國外子公司有10.4萬家;1994年,世界跨國公司總數增至4萬家,它們在國外的子公司約有25萬家;而到1999年又增加到6.3萬家和70萬家。(注:李琮:《當代國際壟斷——巨型跨國公司綜論》,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頁。)據有關人員的估計,目前世界總產值的1 /3由跨國公司所占有,其中9/10以上是由少數巨型跨國公司所控制。
    20世紀80年代以后興起的這股資本自由化浪潮,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資本打破壁壘、消除管制從而在全球范圍內爭自由、謀利潤和求擴張的運動,它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新殖民擴張和剝削的本質表現。通過資本自由化運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觸角遍及全球,對發展中國家實施全面控制,從而進行經濟剝削和壓榨,謀取超額利潤。因此,資 本自由化、資本全球化的趨勢充分表現出資本追求無限利潤的欲望和資本主義的擴張本 性及剝削本質,表明資本主義的根本性質在當代依然沒有改變,它仍舊是一種謀求全球 擴張的剝削體系。
        三
    當代資本的兩種趨勢從不同側面顯示出資本主義的變與不變,為我們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提供了現實依據。資本主義是社會主義(指經典意義上的社會主義,下同)因素產生的土壤,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設想的未來社會就是建立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之上。社會主義社會不可能憑空產生,它只有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才能萌芽、形成。當代資本社會化的發展從一個側面表明社會主義因素正在資本主義肌體上生成并壯大,資本主義正在發生部分質變。然而,資本自由化運動卻從另一方面說明,當代資本主義的根本性質并沒有改變,它的剝削本質和擴張欲望在當代以新的形式得以體現,并呈現出愈演愈烈的態勢。資本自由化的新發展加劇了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固有矛盾,資本自由化和全球化給世界人民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正日益凸顯出來,這從亞洲金融危機和拉美國家發生的經濟危機中可見一斑。當代資本主義的這種變不與不變的辯證性,深刻證明了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同時,更需要我們關注的是,當代資本運動的兩種趨勢并不是互不關聯的兩個方面,相反,它們是互為條件、相互促進的兩個過程。資本自由化的過程,就是資本打破壁壘,尋求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的過程。而資本要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就必須以自己的強大作為前提條件和基礎,如果資本未能形成集中起來的、強大的資本,它就無法形成一種勢力在全球自由流動,也無法進行對外擴張。我們不能忽視私人壟斷資本對資本集中成一種強大勢力的重要意義,然而也決不能忽略資本社會化為資本自由化提供的強 大物質基礎。資本社會化的過程本身就是資本的集中過程,資本社會化和資本集中化是 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或者可以說是一個銅錢的兩面,在股份公司等機構里,資本在集 中的同時又社會化了,集中化作為目的或形式而存在,社會化則作為結果或趨勢而與之 相對應。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股權的高度分散化和社會化等形式使社會上的各 種閑散資本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種巨大的力量,這種集中起來的巨額資本為資本自由化 運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和堅實的物質基礎。在另一方面,資本自由化、全球化的發 展把所有權關系的分化和轉移牽引到世界各地,也促進了資本社會化在更廣泛范圍內的 拓展。
    從資本社會化與資本自由化之間的這種辯證關系當中,我們可以窺見資本主義在當代的變與不變之間的深層聯系,資本社會化的發展雖然是資本主義發生部分質變的因素之一,但資本社會化本身卻具有二重屬性,它還為資本的擴張和剝削創造了條件,從而維護了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只要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處于統治地位,資本社會化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的固有本質,因而不能消除生產力的資本屬性。在以往的考察研究當中,人們往往把資本社會化與資本自由化對立起來,對它們的評價也容易走向極端,總是以好或者是壞的片面思維來看待這些現象。這顯然是對資本主義發展變化的一種不全面的認識,得出的結論也難免是片面的。
    總之,資本主義在當代發生了諸多變化。而這些變化中最主要就是資本的變化,只有從資本的變化中考察資本主義的歷史運動,才能從更深層次上認識和把握它的發展趨勢。當代資本的社會化和自由化這兩種歷史運動為研究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提供了重要線 索,沿著這一線索更進一步深入探討,對當代資本主義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
        [導師余文烈教授點評意見]
    該文力圖以資本社會化與資本自由化兩條線索研究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特征,這在研究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文獻中,視角比較新穎。通過揭示資本社會化的大發展展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發生的重要變革,又通過揭示資本自由化的本質展示資本主義不變的本質,從中又展現當代資本主義變與不變之間的辯證關系,讀后給人啟示。
        [周穗明教授點評意見]
    該文論述了資本社會化和資本自由化這兩種當代資本的發展趨勢,著重強調和分析了資本社會化的高度發展所反映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當代變革,同時指出了資本自由化所體現的資本主義不變的固有本質。同理,對資本社會化與資本自由化的辯證關系的探討則從更深層次揭示了資本主義在當代變與不變的深層聯系。關于資本社會化在資本全球化中的作用,資本社會化對自由化的影響的分析,是本文的一個創見,有力地闡明了資本社會化理論的當代意義,充分地說明了馬克思的資本社會化理論對于分析當代資本 運動及其本質的指導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84~88D1社會主義論叢吳海山20042004資本社會化和資本自由化是當代資本運動最重要的兩種發展趨勢。資本社會化的大發展從一個側面表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發生的重要變革,資本自由化則體現出資本主 義不變的內在本質。而從二者的辯證關系中又可以窺見資本主義在當代的變與不變之間 的深層聯系。基金項目:本文為劉昀獻(劉獻)主持的國家“十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資本主義新 變化與社會主義必然性研究”(項目批號為01AKS001)的階段性成果畢小青
    畢小青,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譯審。
    
    
      LIU Jun-xian
  Editorial Board,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Henan,China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列系2001級博士研究生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京84~88D1社會主義論叢吳海山20042004資本社會化和資本自由化是當代資本運動最重要的兩種發展趨勢。資本社會化的大發展從一個側面表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所發生的重要變革,資本自由化則體現出資本主 義不變的內在本質。而從二者的辯證關系中又可以窺見資本主義在當代的變與不變之間 的深層聯系。基金項目:本文為劉昀獻(劉獻)主持的國家“十五”社科規劃重點項目“資本主義新 變化與社會主義必然性研究”(項目批號為01AKS001)的階段性成果畢小青
    畢小青,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譯審。
    
    
    

網載 2013-09-10 21:39:31

[新一篇] 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新論

[舊一篇] 資源流動:信息資源配置的基本形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