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考問答題的能力考查及答題技巧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問答題是歷史高考試題中最重要的主觀性的題型。所謂問答題就是提出問題,讓考生進行回答。例如,1983年試題:聯系英國對中國的侵略,評述林則徐的愛國事跡。
  問答題由題目中心詞、條件限制詞、回答內容詞和解答方式詞構成。題目中心詞是答案論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制詞是規定事件、現象的時間、地點和性質;回答內容詞是答案規定必須的內容;解答方式詞是回答的方式。例如,1988年試題:19世紀末山東是怎樣變成德國“勢力范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情況發生了什么變化?并結合中外史實說明因此而引起的反響和最后結果。本題的“山東”是題目中心詞;“19世紀末”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條件限制詞;“變成德國‘勢力范圍’”、“發生了什么變化”和“引起的反響和最后結果”是回答內容詞;“怎樣”、“發生”和“說明”是解答方式詞。
  問答題考查歷史闡釋能力。歷史闡釋主要是指闡釋歷史的方法和理論思維能力。具體考查歸納、比較、概括歷史知識能力;把歷史事件、人物、觀念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能力;初步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的本質,闡述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語言準確、邏輯嚴謹、史論結合的文字表達能力。可以這樣說,問答題考查了歷史學科的各項能力。例如,1992年試題:結合印度歷次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基本原因,歸納各次斗爭的特點,并指出這一斗爭的結局。這道題考查的是近現代印度人民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整個民族解放運動,要求考生從每個階段印度和英國的政治、經濟背景進行回答。考生的答題過程,也是其能力體現過程,而不是死記硬背基礎上的“默寫”過程。
   一、從題型上看,歷史問答題有5個特點
  1.“大跨度、高概括”。此類題型是時間跨度大、層次深、要求高,考查的知識是“死”的,但題目的發問形式是新的,做到了用新場景考舊知識的目的。例如1990年試題:結合13世紀至20世紀20年代英國經濟和階級關系的變化,分析英國議會和政黨的演變。這道題時間上跨越了700年,內容上跨越了經濟和政治領域。題目的新意在于提出了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要求。此題有教材知識為依托,要求考生從經濟和政治領域歸納、分析英國議會和政黨的演變。
  2.“小切口、深分析”。此類題型是時間跨度小,以某一歷史具體現象為“切口”,考查與之橫向和縱向相關的知識,并進行深入的分析。例如1993年試題:試以武昌起義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實,說明帝國主義對待中國革命的態度。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基本的道理?此題時間跨度才3年,“切口”是帝國主義破壞武昌起義和“二次革命”的史實,要求考生回答帝國主義破壞中國革命的史實,得出中國人民必須在反封建斗爭的同時反對帝國主義,粉碎帝國主義把中國變為它的殖民地的夢想。但多數考生從中國資產階級軟弱性出發,答成資產階級不能領導革命成功,只能在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才能勝利。
  3.材料型的問答題。此類題型就是把材料引進問答題,從而創造了問答題的新形式。例如1991年試題:英國政治家帕默斯頓說:“我們沒有永恒的盟友,也沒有永恒的仇敵,只有永恒的利益。”這句話概括了英國長期以來的外交思想。聯系從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到20世紀20年代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說明英國對法政策怎樣體現了這一思想。這是把材料引進問答題中的第一次。首先,此題要求考生正確掌握所學的基礎知識,法蘭西第一帝國建立的時間為1804年,20世紀20年代的時間為1920年-1929年。其次,考生要在125年內找出英法關系的仇敵——盟友——仇敵的史實,并加以說明原因。最后,要求考生說明英國對法國政策的變化與德國有關,所以明里是英法關系,暗里還有英德關系、法德關系。明確表述英國與法國有時結盟,有時敵對,有時關系微妙,一切都是以英帝國的利益為轉移的正確觀點。總之,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正確的觀點和善于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既是高校選拔的條件,也是中學培養的目標,二者在高考中得到完美、和諧的統一。
  4.宏觀概括。此類題型就是把散見各章節相關的史實宏觀概括,引出規律性的結論。例如1991年試題:概括19世紀下半葉德國歷史發展的特點,并用史實加以證明。此題看起來很簡單,它要求考生從宏觀上從民族統一、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壟斷組織出現、無產階級斗爭進入新階段、推行海外殖民政策五個方面進行高度概括,然后用史實加以證明。其正確答案如下:
  ①結束分裂狀態,實現民族統一;為資本主義發展掃除了障礙,同時保留了某些封建殘余。
  史實: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保留了君主政體。
  ②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猛,后來居上。
  史實:德國工業發展速度遠遠超過英法,到19世紀末,德國工業生產超過法國,成為歐洲工業強國。
  ③出現集中程度較高的壟斷組織。
  史實:萊茵—威斯特伐里亞煤業辛迪加成立時已集中了全區煤產量的86.7%;德國的電氣工業基本為電業總公司和西門子公司所壟斷;航運業則基本為漢堡—美利堅公司和北德航運公司壟斷。
  ④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的斗爭進入一個新階段。
  史實:德國工人階級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獨立政黨——社會民主工黨;巴黎公社后,德國成為歐洲工人運動的中心;德國無產階級取得了反對“非常法”斗爭的勝利。
  ⑤推行海外殖民擴張政策,成為最富于侵略性的國家和世界戰爭策源地之一。
  史實:先后搶占西南非洲、多哥、喀麥隆等殖民地,強租中國膠州灣;締結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
  5.比較題。此類題型就是對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例如1994年試題:19世紀末中國維新變法思想的基本內容是什么?與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相比,兩者在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為什么?
  應該說問答題出比較題并不是新鮮的事,主要是命題的角度新。這道題從思想史的角度,以中國維新思想和法國啟蒙思想進行比較,并且重點放在兩者在促進社會變革的作用的不同上,從而創設了新情境。在第一問中,考生能正確答出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和學習西方科學文化等要點,多數漏答救亡圖存內容,主要原因是考生缺乏從中國處于民族危機的時代背景上來分析問題的能力。在第二問中,考生對維新思想促成戊戌變法答得較好,但對法國啟蒙思想摧毀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作用則答不出來。第三問中,由于要求脫離中學實際,一般都答不出“法國啟蒙思想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完整體系”的要點。
   二、問答題的答題技巧
  問答題的答題技巧基本要求是:細心審題,答對所問;先列提綱,后寫答案;瞻前顧后,面面俱到;有史有論,有頭有尾。
  1.細心審題,答對所問。
  審題是答題的關鍵,如能正確理解題意,就能獲得好的成績,反之,審題錯了,就會失誤。在審題過程中最主要的是找出關鍵詞,考生可在問答題中關鍵詞下面,用筆劃上一條線,然后針對設問進行回答。
  例如1993年試題:簡述工業革命的后果,并據此指出19世紀70年代以前在政治領域內世界上有哪三股進步的歷史潮流,從中各舉出兩個重大歷史事件。這道題的關鍵詞是對“三大潮流”的理解,因為“三大潮流”這種提法在教材中不曾出現過。考生在審題過程中,把它理解為三大線索,并把“三大潮流”下面用筆劃上一條線,這樣答題就會迎刃而解。第一層,在課本中列有工業革命的后果一目,稍加概括即可。
  工業革命的后果,首先是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使資本主義力量增強;其次是英法等主要資本主義強國加緊掠奪殖民地;最后是社會關系和人們的經濟地位發生變化,特別是形成了無產階級。
  第二層,只要把緊接其后的幾章標題聯系起來,分類概括即可。
  19世紀70年代之前的三股進步歷史潮流是: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民族解放運動;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
  第三層,對三大潮流各舉實例說明。
  三股歷史潮流中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1848年歐洲革命;俄國廢除農奴制;德意志、意大利的統一;美國內戰;日本的明治維新。
  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運動: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義;《共產黨宣言》發表;第一國際建立。
  民族解放運動:爪哇人民起義;阿富汗人民起義;伊朗巴布教徒起義;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印度民族起義。
  2.先列提綱,后寫答案。
  答案提綱反映了整個答案的內在聯系,所以列好了答案提綱,就基本上完成了答案要求。考生在列提綱時,一定要做到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同時要求概念表述的準確,史實表述的準確,說明論證的表述的準確。
  例如1991年試題:概述1840-1949年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華侵略勢力的消長及其原因和結局。“消長”就是減少和增長的意思,就是按時間順序答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情況、原因和結果。考生應先列提綱:
  ①19世紀初,英國。
  ②19世紀中晚期,六國共同支配。
  ③一戰前后,列強找代理人,日本獨占到共同支配。
  ④30年代,日本。
  ⑤二戰后,美國。
  在此基礎上,考生進一步進行回答。
  ①19世紀初期,清朝封建統治漸趨衰落,世界資本主義正處在上升階段。居資本主義工業生產首位的英國于1840年發動鴉片戰爭,在對中國的侵略中占優勢地位。
  ②19世紀中、晚期,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法、美、俄、日、德等國紛紛加入侵華行列。19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狂潮”,美國提出“門戶開放”,形成了列強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③辛亥革命后,中國政局混亂,列強分別在中國尋找代理人,擴大各自的在華勢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美國家無暇東顧,日本趁機排擠德國勢力,妄圖獨占中國。戰后,俄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英法力量削弱,美國經濟實力增長,日美成為爭奪中國的主要對手。《九國公約》的簽訂又使中國回復到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
  ④30年代日本法西斯勢力抬頭,繼侵占中國東北后,又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再次妄圖獨占中國。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中國人民經過長期抗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
  ⑤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法實力進一步下降,美國實力膨脹,國民黨反動派投靠美國,發動內戰。美國成為在華的主要侵略勢力。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于1949年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統治,清除了列強的侵略勢力。
  3.瞻前顧后,面面俱到。
  “瞻前”就是上限,凡是回答某一歷史事件的背景、歷史條件和原因時,要做到瞻前,就是要答出這一歷史事件發生前的整個社會形勢。“顧后”就是下限,凡是回答某一歷史事件的后果和意義,就是要做到顧后,就是要往后看得遠一些。換言之,在回答問答題時,既要做到面面俱到,更要在敘述內容的內在聯系時,做到有序的而不是羅列的;完整的而不是殘缺的;主旨明確的而不是含混不清的。
  例如1993年試題: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于咸陽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試評論顧炎武這一觀點。第一,要求考生對八股取士持否定態度,肯定顧炎武這句話是對科舉八股考試的尖銳批評,他的觀點是正確的。第二,從八股取士產生的前景、規定和后果來論證顧炎武的觀點。
  明朝沿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吏,但政府規定,命題只限于四書五經,答卷的文體必須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個部分,即八股文。這樣的考試,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結果使許多讀書人埋頭攻讀經書,不講求實際學問。他們做了官,就成為順從皇帝的奴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明代實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這時封建制度已趨衰落(這一點就是“瞻前”),統治者為強化專制主義統治,更不允許有任何“越軌”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適應這種政治需要而產生的,它失去了科舉制度在初創時期的積極意義。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書一樣,起了禁錮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發展的影響則比坑儒更加惡劣。
  又如,試述商鞅變法的意義。第一,秦國的舊制度被廢除。第二,秦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發展。第三,秦國逐漸成為七個諸侯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第四,為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這一點就是“顧后”)
  4.有史有論,有頭有尾。
  有史有論要求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表述上要有鮮明的觀點做為立論基礎,又有適量的史實做為支持,史論之間的關系是一致的。有頭有尾要求做到敘述史實要完整。
  例如1995年試題: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經歷了哪幾個步驟?每一步變革或調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內容以及結果如何?據此,你認為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什么原則?
  ①經歷了四個步驟: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答包產到戶也可給分)。
  ②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著生產力的發展。核心內容是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結果解放了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展開辟了道路。農業合作化的主要原因是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心內容是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并實行集體經營。結果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人民公社化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領導人主觀地認為農業合作化的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生產發展。核心內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擴大規模。結果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原因是黨中央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經驗教訓,作出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核心內容是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戶經營、自負盈虧等。結果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③必須實事求是,合乎經濟規律,把握住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必須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
  以上既是夾敘夾議,又是史論結合,有頭有尾。
   三、問答題練習
  1.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早的理論依據是什么?這種理論首先見諸哪一個統一王朝的實踐中?這種理論又是怎樣發展起來的?明末清初這種理論受到怎樣的沖擊?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封建君主專制提出的兩種不同變革主張是什么?結果如何?
  2.趙爾巽在《清史稿》中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國危亡,實兆于此。”趙爾巽的觀點是否正確?洪秀全倡導的革命有什么作用?中國危亡的原因是什么?
  3.新文化運動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新文化運動發展過程中內容有何不同?新文化運動陣營分化的實質是什么?
  4.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兩次國共合作各有什么特點?第一次國共合作為何破裂?第二次國共合作為什么能夠維持到抗戰勝利?
  5.比較兩次世界大戰的異同。
  6.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曰:“陳涉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劉知幾《史通·世家》則曰:“稟世家之為義也,豈不以開國承家,世代相續?至如陳勝,起自群盜,稱王六月而死,子孫不嗣,社稷靡聞,無世可傳,無家可宅,而以世家為稱,豈當然乎?”請結合史實,分析評論上述觀點。
  7.結合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實,評價康有為的功過。
  8.評述羅斯福任總統期間,美國對外政策及其變化。
   參考答案
  1.①戰國韓非子提出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由君主任用官吏,國家大權集中在君主一人之手。②秦始皇用法家思想建立中央集權制。③西漢董仲舒提出“大一統”的思想,更適應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需要,被漢武帝采納。④明末清初,黃宗羲指出君主的封建專制是“天下之大害”。⑤19世紀末,康有為等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興民權設議院。但是戊戌變法時并沒有有關法令,君主立憲成為空話。⑥20世紀初,孫中山等人主張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宣傳民權,建立國民政府。經辛亥革命,結束了清朝統治,使長達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崩潰,但仍又落入袁世凱手中。
  2.①趙爾巽的觀點是錯誤的。
  ②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戰爭,它雖未能推翻清政府,但卻動搖了其腐朽統治,打擊了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它的功績不可磨滅。趙爾巽站在地主階級立場上,仇視農民運動,只許清政府和外國侵略者壓迫、剝削人民,不許人民反抗的觀點,以及把中國危亡的原因強加給農民運動的觀點是極其錯誤的。
  ③“中國危亡”的歷史背景是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而世界資本主義正處于上升時期,閉關自守的中國已落后于世界發展的潮流。清政府的腐朽、對外妥協,是“中國危亡”的內因。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入侵,是“中國危亡”的外因。1840年,英國發動的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發動的多次侵略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敗才是“中國危亡”的根本原因。
  3.①新文化運動產生的原因:
  辛亥革命以前,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派并沒有徹底批判封建思想。辛亥革命以后,北洋軍閥為了維護統治,用封建思想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政治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有個啟蒙運動。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新青年》,新文化運動開始。
  ②十月革命前,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和科學:其內容有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運動中,以李大釗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分子,極力宣傳十月革命。“五四”運動后,社會主義思想開始成為中國傳播新思潮主流。
  ③新文化運動陣營分化的實質是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第一次斗爭。
  4.①第一次國共合作特點:由中共倡導。斗爭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合作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合作形式是黨內合作,也就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建立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統一戰線。
  ②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特點:由中共倡導。政治基礎是抗日救國。合作形式是黨外合作,也就是國共雙方協商。斗爭對象是日本帝國主義、漢奸賣國賊。中共有自己獨立的武裝和根據地。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建立了包括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③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原因:帝國主義、官僚政客支持蔣介石、汪精衛(國民黨右派)發動反革命政變,陳獨秀犯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④第二次國共合作得以維持原因:中共堅持正確的抗日方針政策、策略原則,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堅決有效的斗爭。
  中共在抗日斗爭中堅持發展自己的武裝和根據地,中日民族矛盾始終是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5.原因
  ①戰爭根源相同: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資本主義世界固有的矛盾引起的,都是由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利害沖突引起的。
  ②發動戰爭的手段不同:第一次是德、奧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挑起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國以軍事上的突然襲擊波蘭而開始的。
  性質
  ①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戰爭。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結果
  ①戰爭的破壞性相同:兩次大戰都具有巨大的破壞性,給世界人民造成嚴重的損失。
  ②帝國主義被削弱和革命力量的壯大相同: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的一個重大后果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俄國建立,沖破了世界帝國主義戰線;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社會主義力量空前強大,歐亞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亞非拉的民族、民主運動掀起了巨大的革命風暴,沖擊了帝國主義統治,世界帝國主義戰線的力量進一步削弱。
  ③戰爭的結局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以一個帝國主義軍事集團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徹底崩潰和全世界人民取得偉大勝利而告結束。
  6.①由于秦的暴政,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公元前209年,陳勝在大澤鄉揭竿而起,點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的烈火。在陳勝首倡的農民戰爭中,推翻了秦朝。漢初統治者看到農民戰爭的偉大力量,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推動了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司馬遷尊重歷史事實,肯定陳勝起義推翻秦朝的作用,把陳勝列入“世家”。這表明司馬遷是站在同情被壓迫者的立場上。
  ③劉知幾認為列入世家的只能是“開國承家,世代相續”者,誣蔑陳勝“起自群盜”,以陳勝“無世可傳,無家可宅”,責備司馬遷為陳勝立“世家”,違背了“世家之為義”。這表明劉知幾是站在地主階級立場上反對農民起義的。
  7.①康有為受過嚴格的封建教育,后又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形成了實行君主立憲的基本政治主張,隨著舊民主主義革命向前發展,他從維新派變為保皇派。
  ②19世紀末,《中日馬關條約》簽訂,暴露清政府的腐敗,帝國主義又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變法運動,希望通過變法實現君主立憲制,發展資本主義,挽救民族危亡。戊戌變法中,他依靠光緒帝頒布變法法令,這些法令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權。變法雖然失敗,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奠定了基礎。這在當時是愛國的、進步的。
  ③戊戌變法失敗后,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興起,康有為的思想沒有向前發展,仍堅持君主立憲的立場,反對孫中山的革命主張,成為保皇派。
  ④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康有為卻一直期待清王室復辟,反對共和制;1917年,他與張勛等擁溥儀復辟帝位,12天就失敗了。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的行動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
  8.①1933年羅斯福任總統后,對法西斯的侵略活動采取縱容政策。如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時,和英、法采取綏靖政策,助長了意大利的侵略氣焰。在1936年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戰爭時,美國雖未參加英、法策劃的“不干涉”委員會,但仍采取了“不干涉”政策,1937年5月美國通過“中立法案”,西班牙共和國政府不能從美國購得武器,而德、意法西斯卻可以“中立國”名義從美國購武器供給西班牙叛軍。1938年英法推行綏靖德國的政策與德、意舉行慕尼黑會議,美國也贊同。
  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后,羅斯福采取反法西斯政策。1939年底,羅斯福力促國會修改“中立法案”,準許英、法兩國購買武器,1941年3月,又通過“租借法案”,1941年8月,與邱吉爾發表《大西洋憲章》,后又將“租借法案”施行于蘇聯。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1月美國同中、蘇、英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共同宣言,決心消滅法西斯。
  ③“二戰”后期,羅斯福參加了1943年中、美、英開羅會議,發表了開羅宣言,規定日本竊取于中國的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通過了蘇、美、英對德作戰一致行動,戰后合作,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決議。1945年參加雅爾塔會議,會議上決定在戰爭后建立聯合國。
  
  
  
考試北京25-28,38G32中學歷史教學范瑞祥19971997北京西城教研中心 范瑞祥 作者:考試北京25-28,38G32中學歷史教學范瑞祥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6:12

[新一篇] 歷史高考要充分發揮“加分”、“扣分”的宏觀調控作用

[舊一篇] 反思歷史 明理啟智  ——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