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興漢,興的是一種文化,興的是一個民族,興的是一個國家。漢興即中國興,千百年來,莫一如是。
漢服復興是興漢的一個切入點,借由她所破開的一個小口,我們得以窺見華夏文化的一點陽光,而又只有華夏文化再次沐浴神州大地,她才得以真正的重見天日。
漢服的復興,必須建立在漢文化的基礎之上,否則,復興的僅是一層表皮,猶如一陣流行之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既如此,我們所面對的,就不是單純的服飾問題,而是整個的社會。
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是,現在上層一直在淡化漢和諧民族意識,漢和諧人對自己民族的方方面面都是麻木的。我不贊同這一政策,但我接受這一現實,也必須接受。不正視這一現實,就意味著我們脫離了社會大眾。所以,現在乃至將來的許多年,類似團結柱這樣的事情還有的是,我們得有心理準備。
那么,認清這個現實后,我們又該怎么做呢?
一. 認清前路的漫長。
各位,這不僅是一場服飾之戰,更是一場文化之戰,信仰之戰,社會風氣之戰,她所觸及的方方面面注定了我們的艱難與困苦,但這也恰恰說明了我們的偉大與不平凡。從2003年到現在,不過六年時間。六年,僅夠把一個高中生變為一個大學生,僅夠把一個大學生變為一個剛入社會的青年,僅夠把漢服吧的人數增加到一萬人。但我們需要十六年,二十六年,三十六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讓同袍們發展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讓舉國上下皆知漢服為何物。不是說這是中國的文藝復興么?那我們的莎士比亞在哪里?我們的達芬奇在哪里?我們的米開朗基羅在哪里?那些提供資金,大力支持的商人、政客又在哪里?所有的這些,都不是短短的六年能夠發展出來的,我們需要奮斗,需要時間。
熱兒的BLOG 2014-07-06 14:58:1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