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鑒賞之 五代楊凝式《神仙起居法》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神仙起居法帖》,五代楊凝式書。紙本,草書。縱27cm,橫21.2cm。草書8行,共85字。卷前簽題“楊凝式書神仙起居法墨跡”,帖后有無款行書釋文,文徵明定為宋高宗趙構所書,并有宋米友仁,元商挺,清張孝思題記及無名氏行書釋文5行。鈐有宋“紹興”、“永興軍節度使之印”、

“趙孟俯”、“士奇之印 ”、“項墨鑒賞章”、“陳淳私印”、 “陳定平生真賞”、以及“石渠寶笈”、 清內府等鑑藏印。此帖內容為道家健身的按摩的方法,文體近似口訣。全文為“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痛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澈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壓頻,畫夜無窮數,漸入神仙路。乾祜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楊凝式”。

  楊凝式(公元873年-954年),字景度,號虛白、癸巳人等,華陰(今陜西省華陰縣)人,居洛陽。唐昭宗天佑二年(905)進士,任秘書郎。唐亡后,歷任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代,官至少師太保。卒于任上,贈太子太傅。凝式善文辭,工書法。《宣和書譜》等典籍稱楊凝式喜題壁,久居洛陽,

好游佛寺道觀,兩百多寺院均有其壁書,風靡一時。如無楊凝式墨跡的寺院,往往會先粉飾其壁,擺放好筆墨、酒肴,專門等楊凝式來題詠。楊“若入院,見壁上光潔可愛,即箕距顧視,似若發狂,行筆揮灑,且吟且書,筆與神會。書其壁盡方罷,略無倦意之色。”他的書法初學歐陽詢、顏真卿,

后又學習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一變唐法,用筆奔放奇逸。無論布白,還是結體,都令人耳目一新。 在晚唐書法衰落的形勢下,挺然崛起,獨樹一幟,是一代承唐啟宋的著名書法家。他的書風直接影響北宋書壇,宋人對楊凝式頂禮膜拜。"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響。

蘇軾評曰:“自顏、柳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杰,有二王、顏、柳之余,此真可謂書之豪杰,不為時世所汩沒者。” 

  黃庭堅至洛陽遍觀僧院壁間墨跡,他說:“楊少師書,無一字不造微入妙,當與吳生(吳道子)畫為洛中二絕。”又說:“有晉以來,難得脫然都無風塵氣似"二王"者,惟顏魯公,楊少師仿佛大令爾;魯公書今人隨俗多尊尚之,少師書口稱善而腹非也。欲深曉楊氏書,當如九方皋相馬,遺其玄黃牝牡乃得之。”。 此后,書壇以“顏楊”并稱。 連挑剔的米芾也贊其“天真縱逸”、“如橫風斜雨”等等。

  楊凝式的影響絕非僅僅限于宋代,六百年后的明朝,一代書法領袖董其昌對他更是異常重視,董其昌的書風也明顯受到楊凝式作品(尤其是《韭花帖》)的感染,董在《畫禪室隨筆》中數番提到楊凝式。

  楊凝式其代表作有《韭花帖》、《盧鴻草堂十志圖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熱帖》等。

  《神仙起居法》是楊凝式晚年的作品,是楊凝式行草書傳世作品的代表作,所書用筆恣肆縱逸,點畫狼藉,似隨意點劃,不假思索,有一種蕭散疏狂的逸致,天真爛漫之趣。用墨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且行間字距頗疏,用筆上輕重、緩急,縱橫取勢都十分講究,充分表現出楊凝式草書的特色。

《宣和書譜》說楊氏"尤工顫草",此帖草法,可窺一斑。《神仙起居法帖》在草書中,還時時夾入一些行書,后人稱其為"雨夾雪"。此法始于顏真卿稿書,而楊凝式能融會貫通,使人望之無跡可尋,幾入化境。王欽若評曰:“凝式墨跡一紙,宇畫奇古,筆勢飛動,天地間尤物也。公字與顏公一等,俱稱絕異,然公素不喜作尺牘,後人罕能見之,益可寶也。”

  《神仙起居法》是一件流傳有緒的楊凝式的墨跡珍品。 此卷最早為宋高宗內府之物,后入賈似道、趙孟俯手中,至明代曾經“江陰葛惟善收藏”(都穆《寓意編》),《清河書畫舫》又稱“郡人王氏所藏”,明代為張徵、葛惟善、項元汴所有,至清代乾隆時進入內府,現藏故宮博物院。


網載 2011-12-16 01:33:27

[新一篇]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舊一篇] 天地如圓蓋,陸地似棋盤,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