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患有牙周炎而出現拔牙狀況的人數,占拔牙總人數的40%左右。 牙周炎是一種我們很熟悉的牙科類疾病,很多的人的生活受到牙周炎的嚴重影響。調查顯示,因為患有牙周炎而出現拔牙狀況的人數,占拔牙總人數的40%左右,從而影響患者的面容美觀、發音和咀嚼進食。 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的病,牙齒周圍會藏污納垢的地方就是牙齦溝,它就好像是我們房子周圍的水溝,食物殘渣會掉入牙齦溝內,然后細菌就開始滋長,來破壞齒槽骨。造成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附著在牙齒上的牙菌斑。 牙周病開始并不會造成牙痛,但是牙齒的慢性殺手,如果在初期不重視治療,牙周組織的破壞,并造成牙齒松動,最終脫落。牙周炎早期癥狀包括口臭、牙齦紅腫,還會出血等。 此方源于清代名醫陳修園所著《陳修園醫書72種》,上面記載:“治牙之方甚多,苦無大效。昔有人四十后病齒,大牙已脫三個,遇德州盧南石相國之弟傳此方,用之動者復固,齒病遂除,即冬月食火鍋并煎炒等物,牙縫里出疙瘩,用此末多擦一二次,旋即消減,真第一效驗方也。若于三四歲即用之,無間斷,可保至老不脫,永免牙患。有此神方,諸方可廢矣。”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國家圖書館中有《陳修園醫書72種》一書,在書中“經驗百病內外方”卷內,有“固齒神方”的記載。此書也在中華醫學會如皋分會與江蘇省如皋縣中醫院于1981年合編的《餐菊軒醫輯》中得以證實。 “固齒神方”:青鹽5錢、石膏5錢、補骨脂4錢制、花椒1錢5分(去目)、白芷1錢5分、薄葉荷1錢5分、旱蓮草2錢5分、 防風2錢5分、細辛1錢5分。有中醫表示,此方藥材特性具有消炎消毒、止痛補腎效果;藥材比例對藥效影響不大。 《教你活到100歲》一書中也有對此方的解讀,上藥生曬,研為細末。每早或晚上用此藥粉擦牙或刷牙,然后再用水頻漱吐之。 方中“青鹽”即冬天腌咸菜時所用的鹽塊,民間稱“大鹽”。實際上只要用普通超市中的細鹽就可。方中“花椒(去目),是指只用花椒的果皮,“去目”是指去掉花椒中的果實(即椒目)。 在研為細末過程中,細鹽暫時不要放入,只把中藥研為板細粉末,最后再放入細鹽混合均勻,貯瓶備用。以牙粉代牙膏,先將牙粉適量(如刷牙膏時的用量)倒入左手心上,再小心放在牙刷上刷牙,也可用手指蘸著牙粉擦牙。 此外,固齒神方還對頑固性復發性口腔潰瘍具有獨特功效。 刷牙完畢后不要馬上漱口,要讓殘留的藥粉繼續含在嘴里1分鐘,以保證藥粉作用的時間。牙周病嚴重者,可直接用手沾濕藥粉涂抹在患部,并做按摩牙肉的動作,1分鐘后再用清水漱凈。另外也可以將本藥粉稀釋成漱口液,平時多含漱。牙周病菌是厭氧菌,不喜歡流動的環境,所以多漱口是有用的。 陳修園,名念祖,清福建長樂縣人,少孤,家徒四壁,篤志力學,尤精于醫,后舉于鄉,服官畿輔,所至以醫術利民,著述甚多,有《陳修園醫書》傳世。 乾隆五十年(1792年)鄉試中舉,公車北上,次年未中進士,而留寓京師。當時刑部郎中伊云林患中風癥,不省人事,手足癱瘓,湯米不入口有十余日,都門名醫均說不治。陳氏用兩大劑藥治愈,于是“名震一時,就診者無虛日”。后又治愈內閣大學士和珅之病,和珅誘其做太醫院使,他固辭不就,而托病回家。 責任編輯:李曉清
固齒神方
陳修園,名念祖,清福建長樂縣人,篤志力學,尤精于醫,后舉于鄉,服官畿輔,所至以醫術利民,著述甚多,有《陳修園醫書》傳世。(網絡圖片)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治療牙周病的特效藥“固齒神方”,只要按照此中藥藥方使用,牙周病可以獲得改善,老人以此刷牙三月后,也會減緩牙周病所苦。用法
清朝名醫陳修園
2015-08-23 08:43:1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