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人的信仰與生活看大陸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既生活在大陸,也生活在臺灣,我可以經常地觀察與思考:兩岸都是華人,而信仰在個人和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從生活小事看臺灣的民俗與信仰

 

初到臺灣,就感覺到臺灣的廟宇特別多,而且香火鼎盛。有的很大,甚至與廟會等活動相聯系;有的很小,甚至只能放下神龕和供桌;有的設立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里,甚至就是居民樓的一部分;有的孤零零地設在荒郊野外,平常也不見有人走過。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有人來拜、來維護,很少有年久失修的狀況。

 

我還見過一種現象,就是在一個廟宇前面的廣場上,有個布袋戲班子在表演,可是空曠的廣場里一個觀眾都沒有。我覺得很奇怪,就向臺灣的家人打聽。原來,這是有人在還愿,因為他曾經向神明許過愿,一定是他許愿的事情已經達成了,所以請專業的布袋戲班子來演給神明看。不管有沒有人類的觀眾,那個布袋戲班子都會一絲不茍地演完整出戲。

 

在我岳母居住的社區旁邊,有一個土地公廟。岳母幾乎每周都會和一群同齡的人前去祭拜,并幫忙打掃衛生,維護周圍的花草樹木。還有,她們這些人每個月都會拿出一點錢來捐給這個土地廟,其中一部分錢用來維護廟宇,一部分則由廟公拿給旁邊一所小學,作為家庭困難的學生的午餐費用。

 

臺灣的人,有許多事情,他們之所以會去做,不是受迫于什么現實的力量,而是因為對神明的崇拜、依賴與承諾。

 

在大陸,我們這些年所受的教育,好像只有一個正統的信仰。但對于許多人來說,這個正統的信仰,似乎是因為社會的現實力量而獲得,或者僅止于口頭上宣稱做為自己的信仰。這樣的信仰,對多少人真正起到了信仰的作用呢?

 

那么,信仰究竟是什么?

 

信仰與科學的關系

 

信仰雖然常常與宗教相聯系,但不要一提到信仰,就想到宗教!信仰,其實是一種判斷。

 

邏輯上的判斷基本上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可驗證的;第二種,不可驗證的。

 

信仰,恰恰就是我們選擇確信但卻不能得到驗證的那種判斷。正是因為這種純粹基于主觀上確信卻不能用科學和理性來充分驗證的判斷,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才會讓我們把信仰歸于“運氣”和“神明”,才會充滿著期待和恐懼——期待神明為我們帶來好運,也恐懼神明來懲罚我們的某些行為。

 

有人說,“我信仰科學”,或者“我只信仰我能驗證的東西”。能驗證的東西,那叫做事實,那不是信仰。如果我們只相信科學,只相信驗證,或者只相信金錢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其實就是“信仰的缺失”。

 

在黑夜中,在迷茫中,什么都看不見,什么都無從驗證,此時用來為你引導方向的,指導和約束你行為的,那就是信仰。在別人眼里,當看不到你內心的時候仍然相信你會怎樣做,這也是基于你的信仰。

 

但是,科學與信仰是相互助長而不是相互抵消的。科學和信仰是圍繞一個人的同心圓。科學是小圓圈,信仰是大圓圈。科學的圓圈越大,信仰的圓圈必然更大。所以,科學越是發達的地方,信仰所起的作用越大。

 

對一個人來說,知識越豐富,越能感受到自己的知識不夠。在早先一步發展的西方國家,社會現實已經證明如此。同屬中華世界,臺灣的經濟發展比較早,也證明如此。因為科學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其實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會讓人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自然面前說多么的渺小,從而產生更多的期待與恐懼。以科學的發展和知識的掌握來否定信仰的作用,恰恰是違背科學精神的,也是無知的。

 

簡而言之,信仰是必須被相信的東西,但不是任何被相信的東西都是信仰。我們必須相信科學,但科學本身不能作為信仰。信仰,是一種因為向往或者恐懼而獲得能量的行為準則,是極富情感的,是十分主觀的。而科學的精髓就是追求客觀真理。

 

信仰的個人意義和社會意義

 

信仰,原本是每個人個人的選擇。但是,信仰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繁榮與穩定卻有著根本性的作用。面對當今社會,我們常常感嘆“信仰缺失”,仔細想想,我們感嘆的其實是“信用缺失”。因為,“信仰”與“信用”的關聯太密切了!

 

如果我們捫心自問,“信仰對我自己意味著什么?”我想答案是:

 

第一,信仰是我在別人無法監督的時候的行為準則;

 

第二,信仰是我進行自我激勵的準則。

 

我認識一位自愿放棄北京市區,選擇住在北京郊區農家小院的青年畫家。他對我說:“我是有信仰的人!”那種神情,既幸福,又崇高。由此,我就非常信任他,相信他對別人的承諾,因為不論別人是否能夠監督到他的行為,他都會信守承諾。我真切地感到那種發自他內心的自我動力和自我約束力。

 

當轟動國內外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發生時,我就想,如果這些人都是有信仰的,還會發生這種事情嗎?

 

我們關心信仰,其實我們更關心的是信用問題。

 

在兩岸之間,我在臺灣常常聽人把“大陸貨”與“黑心貨”相聯系,我也覺得即慚愧又無奈,同時也覺得有點奇怪——我在大陸也沒有遇到那么多“黑心貨”啊!我還是會想到——信仰和信用!

 

我也聽不少對西方和大陸都比較了解的商界朋友說:“信用問題正在讓中國人付出很大的代價!”我經常對外國的朋友說:“我們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我們講求的是‘一日三省吾身’。為什么說我們的‘信用’不夠?”

 

西方經過金融海嘯,經濟學家說是因為產生了“信心危機”。人們因為缺乏信心,所以不敢消費,所以經濟停滯、崩潰。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對周圍的人、對生意合作伙伴有足夠的信心,我們的膽子就會變大,效率就會提高,腳步就會加快,生活就會安定。

 

信仰之所以產生信任,就是因為一個在不被現實實現的客觀力量所監督的時候,仍然能夠信守自己的承諾。就像臺灣那個在廟宇前廣場表演布袋戲的班子,以及雇請這個戲班子的還愿者,在他們之間的約束力只有神明,沒有任何現實的客觀力量。

 

由信仰所產生信任感,是最可靠的!

 

共產主義是科學還是信仰?

 

我這幾天正在賭城拉斯維加斯,享受著“共產主義”一般的生活,雖然我不是賭客。

 

我們對于共產主義,最直接的描述就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其實是信仰和信任的最高境界。在共產主義社會里,我們付出勞動,不論多么辛苦,都是自愿的,都不會懷疑有人惡意地竊取我們的勞動果實,我們才會心甘情愿地“各盡所能”。我們享受生活,不論多么奢華,都不會感覺到愧疚,因為行為原則就是這樣——我需要,我就拿,天經地義。

 

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為無產階級、勞動者服務的,是關于勞動付出與成果分配的理論。按照這套理論,在社會主義階段,一個人所能享受的勞動成果必須嚴格與他所付出的勞動相關。這套理論所描述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一個人的勞動付出與他能享受的成果完全無關。

 

在拉斯維加斯,就是很接近這種境界的社會——一個人的勞動付出(下注次數)與他可享受的成果(輸贏)無關,但是卻與一個人的“運氣”有關。“運氣”似乎成了這個拉斯維加斯這個社會與共產主義的唯一差別。

 

拉斯維加斯的繁榮已經證明,這種模式有其成功的一面,也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一大典型。資本主義世界就是投資、風險與回報的世界,不就是大賭場!有趣的是,資本主義發展到這個境界,真的與共產主義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步之遙就是“運氣、成功的機會”。我們還是再一次贊嘆馬克思的英明偉大吧!

 

如果拉斯維加斯或者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到目前是成功的,那么這種成功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是信任!賭客贏了錢當然高興,但如果輸了錢就一定會問:為什么我要相信是我輸了而不是有人在搞鬼呢?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放心的解決,就沒有人愿意來下賭注,這里就沒有繁榮可言。這種繁榮的基礎在于:賭客們因為相信有贏的運氣,所以下賭注。贏了錢當然開心,但如果輸了錢,也相信只是自己的運氣不好。而這些輸的錢,有一部分被用來基礎建設和社會大眾的享受。對于運氣的信仰,使拉斯維加斯成為全球資金的大磁石!我們中國怎樣才能成為全球資金的大磁石?這是值得思考之一。如果大家都想靠運氣,而不想考勞動,這個世界怎么辦?這是更值得思考的問題。其實,這兩個問題都能從資本主義找到參考答案。

 

在拉斯維加斯繁榮的背后,是科學與信仰的完美結合。賭客們所信仰的是“機會與運氣”,社會的整體運行則是以科學為基礎的。這里有全世界最精密完整的監視系統,賭場中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被監視器記錄存檔,隨時可以調閱檢查,以便規范行為并處理爭議——這還只是技術問題。更令人佩服的是,所有的金融往來都在嚴密的監管體制之下。例如,有人想通過賭場來洗錢,那是真是難上加難。先進的技術,精明的金融管理,這都是以科學為基礎的監控管理。

 

越是先進的社會,越是具備嚴密的監管機制。為什么需要監管,因為人們需要彼此信任!當我們享受任何理想生活的時候,如果缺少了安全感、信任感,就不能稱其為享受。

 

從整個社會的層面來講,監督機制,例如媒體監督,例如司法監督,再到更快境界的所有民主監督機制,都是社會的重要基礎。民主監督機制如此之重要,以至于有人把“民主”宣稱為“信仰”。

 

看起來,民主并不能作為一種信仰,因為它是一種科學。正如本文前面已經討論過,科學就是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信仰是不經過驗證就相信的非常主觀的東西。所以“民主監督機制”是科學,不能作為信仰。同樣,共產主義理論,我覺得科學的成分居多,是一種理想的社會制度,而且有其可以實現的現實基礎,也應該通過科學的方法和道路去實現,但其嚴密的科學性使其很難作為一個人的信仰。

 

信仰應該是一座百花園

 

信仰,就是不需要客觀的科學依據,人們主觀地約束自己去遵循的行為準則。要不然,怎么會有“迷信”的說法?但是,只有擺脫了現實束縛的期待才是最高的期待,超越現實能力的恐懼才是最大的恐懼。

 

信仰也關系到人們的幸福感。信仰自由,不被限制,就有比較強的幸福感。科學,常常在約束人們的信仰,而且常常是活生生地在你眼前無情地證明——你的信仰是錯的!科學,幫助我們否定自己的信仰,同時也修正自己的信仰。

 

一方面,信仰是比較抽象的東西,也屬于比較個人層面的事情。所以,在西方的禮儀中有一條——不要相不太熟悉的人直接問信仰什么,以免有干涉信仰自由之嫌。順便一提,許多臺灣的朋友在大陸都不太喜歡被問“你支持統一還是獨立?”

 

另一方面,信仰密切關系到人們之間彼此的信任。信仰虔誠的人,比較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彼此信任,就比較容易合作、共事。一群人相互信任,就更容易齊心協力往前走。

 

我們關心社會中的信仰問題,其實是關心彼此之間的信任。

 

所以,基于信仰的個性化,我們應該包容和理解別人的信仰;基于彼此信任的需要,我們應該找到不同信仰中的共有成分,例如善良、誠信、包容、友愛等等。

 

包容不同的信仰,這一點從理性地角度很容易認同,但在現實中實行卻并不容易。例如,紐約世貿大樓2001年9月11日被炸毀之后,有人計劃在廢墟原址一帶興建一座清真寺和小區中心,但這個建議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爭議焦點是:如何平息當地人的激憤情緒,同時也兼顧美國弘揚宗教自由的傳統。

 

奧巴馬總統指出,美國的傳統就是敞開胸懷,容忍接納各種宗教信仰。但他也意識到,這樣的爭論,對于911受害者及其家屬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使他們不由想到了911那悲慘的時刻。奧巴馬總統一再重申他維護宗教自由。但是他又說,在紐約曼哈頓下城,也就是世貿大廈原址一帶,修建這樣的清真寺,是否為明智之舉,對這個問題,他不發表評論。

 

再看我們中國有十幾億人口,作為一種理想愿望,希望我們大家的信仰也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大花園,既能共同吸收中華文化的燦爛和世界文化的營養,又能開出不是色彩的花朵。

 

臺灣的宗教活動是豐富多樣的,不論是佛教、道教,還是一些自創的門道,都有不少信眾。而且,這些信仰是每個人自己選擇的,所以對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日程行為就有更強的約束力。在大陸曾經視為洪水猛獸的一貫道,我驚奇地發現在這里也有自己的空間。在中華文化的宗教信仰這個大花園里,我已經看到臺灣尤其繁榮的一片。

 

信仰的多元化,其實更有利于創造幸福和諧的社會環境,讓我們更齊心協力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科學地、更快地走向共產主義。


網載 2012-01-10 20:50:15

[新一篇] 潛在的危機和希望

[舊一篇] 中國網上流傳諤諤之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