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來自華沙,絕密絕密! 撬動冷戰格局的頂級間諜庫克林斯基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摘要:在波蘭人民軍總參謀部涉及戰略決策的敏感崗位十年間,庫克林斯基冒著巨大風險向中情局提供了5.8萬余頁文件。他的情報只有美國正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國家安全顧問、中情局局長等極少數高層才有資格過目。更令人驚嘆的是,他沒有收過一分錢酬勞,純粹為了理想,希望祖國從蘇聯手中解放出來。蘇聯解體后,曾經的“叛徒”和“賣國賊”被恢復了名譽,他被恢復名譽,成為北約組織的第一位波蘭軍官。庫克林斯基的經歷被改編成電影,他本人也成為很多波蘭人崇拜的“民族英雄”,歷史真是值得人玩味兒!


文/李星


冷戰背景的電影一直是近年來東歐國家的熱門題材。波蘭2014年上映的《華沙諜影》(Jack Strong)即屬于該類型影片中的佳作,上映后取得了不俗反響。


該片取景時得到了波蘭總參謀部的配合,并廣泛采取了波蘭國家檔案館和中情局檔案館的真實歷史素材。它講述冷戰期間,波蘭人民軍總參謀部作戰部的上校理查德·庫克林斯基,向“鐵幕”那一面的中情局發送了超過1200萬字的華約秘密情報,部分絕密情報連許多華約高級將領也不知曉。


“最有價值的情報人員”


1985年,在里根與戈爾巴喬夫首次會晤的雷克雅未克會議上,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向戈爾巴喬夫一行展示了蘇聯指揮系統及地下指揮部的精確示意圖。溫伯格警告蘇聯人,一旦開戰,蘇聯的指揮系統就會迅速被美國導彈摧毀,失去指揮系統的軍隊即便裝備再精良也難有作為。這一招讓蘇聯領導人呆如木雞,它有力改善了美國在冷戰中的戰略地位。


大帥哥庫克林斯基。


庫克林斯基是此圖的繪制者,他認為,掌握了這些關鍵信息的美國可在開戰時以斬首行動摧毀蘇聯的指揮中樞,從而不必動用核武器攻擊東歐。為此,他連這些地下工事的深度和規模、通訊線路、容納人數、負責人的姓名、工事水泥的厚度、摧毀它們需要多少當量的武器,都一一列出來。


庫克林斯基曾担任波蘭人民軍總參謀部戰略防御計劃處處長、作戰部副部長,這些都是涉及戰略決策的極敏感崗位,相當于華約總司令同波蘭軍隊最高首腦之間的聯絡官。尤其是在作戰部任職時,波蘭武裝部隊和華約司令部的一切重要文件在傳達給波軍各單位主官之前,都需經由他分發。在這些頂層崗位上,他的視野甚至要比一般的軍區或軍種將官深廣得多。


得益于工作崗位的重要性,庫克林斯基在十年間提供了58000余頁的文件,其中絕大多數為俄文。內容包括:華約的動員方案;駐東歐蘇軍的情況;蘇制T-72坦克等200多種新武器的詳盡參數;規避美國偵察衛星的技術;華約1971至1985年間三個五年計劃的戰略目標以及東歐各國必須配合完成的任務;華約進攻西歐的幾種詳盡方案,特別是波軍進攻西德和丹麥的方案;對西歐的占領計劃等。最有價值的戰略情報之一,就是溫伯格拋向戈爾巴喬夫的圖紙。中情局局長邁克爾·海登評價說,庫克林斯基使美國得以洞悉華約的決策機制,他獨自提供的情報與其他來源的零碎情報不同,不是一塊兩塊拼圖,而是直接展示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庫克林斯基提供給中情局的情報之一,名稱為“進攻作戰計劃,海岸前線”。顯示了華約軍隊進攻路線和核彈頭的襲擊目標。


冷戰中,波蘭前后有數十位軍官叛逃西方,其中不乏將官。但足以改變美蘇戰略、撬動冷戰格局的,庫克林斯基是第一人。他發出的情報不僅直接影響了美蘇會談和波蘭軍管政策,對冷戰走向的戰略影響更是難以估量。因為他提供的情報同其他情報來源相佐證,使美國清晰了解到蘇聯的真實戰略全貌,也有助于美國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重新調整在歐洲的相關戰略和軍事部署。


因此,他的情報只有美國正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國家安全顧問、中情局局長等極少數高層才有資格過目。里根時代的中情局局長威廉·凱西,稱庫克林斯基為“從海參崴到易北河之間最有價值的情報人員”。里根總統和凱西也因其特殊貢獻,向他授予過勛章。


更令人驚嘆的是,庫克林斯基在提供情報的過程中沒有收過一分錢酬勞。在他出逃后,波蘭軍事檢察院對他進行嚴密調查,沒能發現他有任何收受外國情報機關金錢的證據。他自愿做情報來源的動機并非求財,而是“愛國”——他寄希望于借助美國之力,從蘇聯的控制下拯救自己的祖國。卡特時代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因此稱庫克林斯基為“北約組織的第一位波蘭軍官”。


曾有順暢仕途


1930年6月13日,庫克林斯基出生在華沙一個信仰天主教的工人家庭,是布熱津斯基的同鄉。其時的波蘭第二共和國處于畢蘇斯基元帥治下,在他9歲時,德軍入侵波蘭。庫克林斯基的父親參加了國家軍組織的抵抗運動,后不幸落入蓋世太保之手,死于德國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庫克林斯基在16歲時參加了波蘭人民軍,此時斯大林已幫助成立了“波蘭人民共和國”,但尚在東歐諸國中暫時維持了聯合政府的表象,還未對這些國家推行全盤蘇化政策。于是,庫克林斯基不是在軍旗或國旗下進行入伍宣誓,而是按照傳統禮儀在天主教堂祭壇前臺階上宣誓的,誓言尚未包括忠于蘇聯或波蘭人民政權的內容。他在軍校學習時,軍校也沒有開過政治課。


1945年1月進入華沙的波蘭第一集團軍官兵,當時還戴著波蘭傳統的四角形軍帽。波蘭人民軍與捷克、東德、匈牙利諸人民軍一樣,都是蘇聯軍隊的分支。數千名祖上有波蘭血統、但實際上一直是在蘇俄出生成長的蘇聯軍官被直接委派到波蘭人民軍的指揮或“顧問”崗位上,波軍中僅這樣的高級將領就至少有20余名,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就任波蘭國防部長兼政治局委員、后回國担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的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波蘭軍隊被強令采用蘇式編制和向蘇聯購買武器裝備,哪怕經濟捉襟見肘,都必須應莫斯科要求支出大批軍費,1946年至1982年間波蘭軍費支出要占國民收入的26%。甚至最富波蘭軍隊特色的四角陸軍軍帽也被改成了蘇式的大盤帽。


波蘭人民共和國的社會制度是波蘭的宿敵蘇俄強加的,蘇聯對此也并不諱言。1989年后,波蘭第三共和國公布了1947年公投的真實民意數據,顯示當時只有7%的波蘭人贊成實施蘇式制度。斯大林曾和丘吉爾笑談,讓波蘭實施社會主義制度就像給奶牛套上馬鞍一樣困難。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也都曾赤裸裸地表示蘇聯決不允許作為安全緩沖區的波蘭自行其是。


1948年,斯大林下令波蘭工人黨和社會黨合并成立統一工人黨,同時在波蘭軍隊里推行清洗。出身自戰前波蘭軍隊、國家軍、流亡波蘭政府軍隊的軍官,幾乎全被趕出軍隊,庫克林斯基因父親的經歷險遭清洗。但由于他年紀尚輕、并且已經表現出優異的軍官素養,因此被重新接納加入了軍隊。在接受軍官委任時,給他授銜的居然是一位酒氣熏天、穿著波蘭軍服的蘇聯軍官,這大大刺痛了庫克林斯基的民族自尊心。


庫克林斯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調入總參謀部后,因工作勤奮、聰敏內斂、待人和善,深得上司和同事的好感。特別是他記憶力驚人,非常擅于畫圖,因此很受幾任總參謀長的器重。這幾任總參謀長里包括后來成為國防部部長、乃至波蘭部長會議主席的雅魯澤爾斯基,此人曾稱贊庫克林斯基是總參謀部“最聰明、最能干的軍官,非常適合在總參謀長身邊工作”。另一位副總參謀長基什查克將軍也曾向上級寫書面報告,稱贊庫克林斯基是“總參謀部中最出色的軍官”。


庫克林斯基在總參任職時的軍官證件照。



1980年,庫克林斯基(站立者)出席莫斯科舉行的一項防御協定簽訂儀式。左起第一位為蘇聯國防部長、政治局委員烏斯季諾夫元帥。


上升的大門向庫克林斯基敞開了,1968年他參與制定了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作戰計劃,此后被派往越南參加監督停戰的國際委員會,回國后被選送到蘇軍最高學府——伏羅希洛夫總參軍事學院深造……在蘇式體制中,能不斷得到出國的“美差”,是通得過內部審查、政治上受高度信任的標志,留蘇經歷則又給他的晉升天平增加了一塊砝碼。可以說,只要他順流進取,將軍一職是指日可待。


一切為了波蘭的利益


庫克林斯基學成回國后深受重用,不僅經常陪同雅魯澤爾斯基出訪,還先后担任了波蘭人民軍總參謀部戰略防御計劃處處長、作戰部副部長。仕途順遂并未給他帶來心靈上的滿足,相反,1968年9月,波軍參與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多瑙河”行動,使他痛切地認識到自己的軍隊、國家毫無自主性,蘇聯一手挑選的本國黨政領導人為了討好莫斯科,不惜在自己的鄰國背后插上一刀;而一旦對蘇聯人產生反抗念頭,布拉格的命運也有可能有朝一日在華沙重演。


1970年波蘭北部沿海城市爆發了“十二月事件”,當地工人舉行游行示威和罷工來抗議肉價上漲,遭到了波蘭軍隊和民兵的武力鎮壓。庫克林斯基的一個朋友正是平暴部隊的團長,曾接到向工人射擊的命令。


更重要的是,工作性質使庫克林斯基了解到,蘇聯將因古巴危機而從加勒比撤回的中程導彈部署在了波蘭領土上,并且正在制定進攻西歐的作戰計劃。在了解到蘇聯這一計劃后,他徹夜難眠。他認識到,一旦發生大戰,成為300萬華約部隊和無數技術裝備主要通道的波蘭必然成為主戰場。面對占優勢的華約常規力量,面臨生死存亡危機的西方國家很可能使用戰術核武器進行反擊,這后果對于具有千年歷史的波蘭民族來說將是毀滅性的。


其實在波蘭軍隊中,反對為蘇聯的意圖火中取栗、希望利用美國壓制蘇聯野心、捍衛波蘭獨立者并不少。庫克林斯基曾在1970年試探性地和上司博萊斯瓦夫·霍哈中將談過這個話題,但霍哈將軍在抱怨“有人要將波蘭當作原子試驗場”之后,未敢與他深談。


華約標志。1955年成立的華沙條約組織雖然常常被看作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對應物,但兩者的內部構造就像海豚和鯊魚一樣不同。如果北約按照華約的模式運行,大概會出現如下的場景:美國每年會對英國、加拿大、西德軍隊組織兩次例行年度檢查,并就檢查出的違規行為向所在國發出整改通知,這些軍隊中的軍人誓詞也都包括了忠于美國友誼的內容;北大西洋理事會和北約軍事委員會的主席不是會員國輪值產生,而是永遠由美國人担任;北約組織內部不存在建立在一致同意基礎上的集體決策機制,一切決策都是由華盛頓作出;布魯塞爾的總部也不會有所有會員國的代表團和上千名工作人員,取而代之的是幾名會員國的聯絡軍官,這些軍官不但不能在辦公樓里隨意走動,連給本國打跨國電話,都必須來到美軍副總參謀長的辦公室,當著他的面與本國聯絡;美國可以以反對“猶太復國主義”為名,下令西歐各國清除在自己軍隊中的猶太裔高級軍官;法國一打算退出北約,便立刻遭到了美國和周邊北約國家的集體出兵占領,法國總統被美軍逮捕后處決……


于是,在担憂民族命運、希望借美國之力贏得獨立的愛國心驅動下,庫克林斯基決定自己行動。在1970年代初,他和美國情報人員取得了聯系,開始主動向美方提供自己所了解的蘇聯和華約情報。


逃亡美國,身后哀榮


1981年,蘇聯人通過在梵蒂岡的內線發現波蘭總參謀部存在泄密,開始逐步縮小懷疑圈。庫克林斯基感覺到自己身邊的網正在收緊,就向中情局人員發出了預先約定好的信號。秘密網絡迅速行動起來,他和妻子、兩個兒子很快就逃出了波蘭,被接到了美國,出逃細節至今沒有確切的說法。


出逃前夕,他發出了最后幾份波蘭在蘇聯的壓力下即將實施軍管、準備將團結工會領導人一網打盡的情報。在11月2日發出的最后一份情報的結尾,他寫道:“自由波蘭萬歲!為一切被壓迫民族帶來自由的團結工會萬歲!”這幾句話正是支撐他拋棄錦繡前程、渡過如履薄冰般日日夜夜的動力。


在庫克林斯基出逃后,暴怒的蘇聯與波蘭情報機關曾經想把他綁架回國后進行公審。在這一企圖多次失敗后,1984年華沙的一家軍事法庭秘密開庭,缺席判處他死刑并沒收全部財產。



來到西方后的庫克林斯基。


逃亡美國的庫克林斯基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受到了終身嚴密保護,但并不意味著他的家庭從此進入了安全的凈土。長期潛伏在中情局的克格勃“鼴鼠”奧爾德里奇·埃姆斯就曾接到莫斯科的指令,要打探他的化名和行蹤。在1994年,悲劇發生了,在相隔半年的時間內,他的次子和長子都非正常死亡:次子博格丹在佛羅里達駕船時失蹤,當時風平浪靜,博格丹和另一同行者都具有豐富的航海經驗,所駕船只上卻沒有逃生痕跡,也未發出求救信號,兩人遺體至今下落不明;長子瓦爾德馬當時已是法學博士,被一輛無牌大卡車撞擊身亡,卡車司機棄車逃逸,但車內居然沒有發現任何指紋。


老來喪子,對庫克林斯基是巨大的打擊。此外,在他的同胞中,無論是忠于前政權的老兵,還是波蘭共和國第一任民選總統瓦文薩都將他看成是叛徒,對他大加抨擊。堪可告慰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波蘭人認為他是拯救了國家、民族的英雄。在波蘭共和國以本國90%的民意支持率加入北約前夕,經過重新審查,這位“北約的第一位波蘭軍官”被宣布無罪,所沒收財產予以歸還。


華沙軍事檢察院公布的理由是“他的活動是出于更高的需要,是為了有效地保衛波蘭免遭核武器的打擊。他從事情報活動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波蘭的利益”。而根據波蘭刑法典第23條第1款,如果是為了避免公共利益和個人受到最直接的危險而采取避險活動,這種措施又是無法用其他方法取代的,且被挽救的損失大大超過犧牲的價值,其活動不構成犯罪。這實際上承認了庫克林斯基是服從更高的民族自由、存亡而做出看似“叛國”的抉擇,恰恰是愛國之舉。

波蘭人民懷念英雄庫克林斯基,在其雕像邊插滿國旗。20121月,華沙法院作出了另一項意味深長的判決:雅魯澤爾斯基在軍管期間犯下了獨裁罪行,其本人在任職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期間,“屬于非法的犯罪集團”。



庫克林斯基長眠于此。


庫克林斯基表示歡迎這一結果,但也苦澀地表示這對自己來說,只有象征意義了。此后,他多次重返故國訪問,并先后被克拉科夫、格但斯克等波蘭城市授予“榮譽市民”稱號。2004年2月11日,垂垂老矣的庫克林斯基在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去世,中情局為他在天主教堂舉行了追思彌撒。數月后,他的遺體被歸葬華沙的波烏斯基軍人公墓,長眠于他長子的墓碑之側。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國家公墓所葬的均為19世紀以來為國犧牲的波軍將士。同年,波蘭總統追授庫克林斯基將軍軍銜。

本文曾載于《鳳凰周刊》


知道主義 李星 2015-08-23 08:51:10

[新一篇] 日本侵華前對中國的軍事航拍

[舊一篇] 華爾街日報:大家不要被習一近一平忽悠了 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