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 簡體 傳統 |
古典傳統的洞房設計(圖片來源:360doc)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與“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并列為人生的四喜。人們習慣將新人完婚的新房稱作“洞房”。
至于,為何把結婚稱作“入洞房”,而不稱為“入樓房”呢?民間流傳著幾則與“洞房”有關的傳說,這些傳說分別為:“陶唐氏堯與鹿仙女”、“沈博與三姑娘”、“西安市的半坡遺趾”、“軒轅黃帝制止群婚,建立一夫一妻制”、“石礅與木苗”。(參見看中國〈中國歷史上“洞房的傳說”〉一文)
除此之外,民間還流傳著一則讀音與“新郎新娘”相同的有趣故事。
“新郎與辛娘”
從前有個縣官,愛讀詩文,樂于助人。
有一天,縣官路過一座小廟,看見廟門上頭貼了一副對聯,上頭寫道:
經簽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
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
橫批:虛無飄緲
縣官對這副對聯產生了興趣,便詢問對聯是何人所寫。
有人回稟:“此聯出自一個十八歲少年之手。”
縣官便想見識見識這位才子,命衙役找來少年問道:“你叫何名?”
少年答道:“新郎。”
縣官見新郎出口斯文、舉止文雅,便起了與他比試的心理。
縣官當面提出了很多問題,新郎都一一回答,并且答得無懈可擊。
最后新郎恭恭敬敬地彎腰一禮,問道:“民間男婚女嫁,須三媒六證。請教父母官,何為三媒?何為六證?”
縣官聽罷,冥思苦想,僅知道三媒中月老牽線為一媒,其他就不得而知了,羞得他面紅耳赤。
正在騎虎難下之時,路旁閃進來一位十五六歲的姑娘,她笑道:“媒妁紅線,過喜庚帖,定情之物此乃三媒也。關于六證嗎?諸位請等一等。”
她不慌不忙地到村子里借來米升、剪刀、尺子、鏡子、算盤和秤。接著,姑娘又對新郎說道:“要知五谷雜糧有幾何,以米升為證;衣褲帶履從何來,以剪刀為證;一絲一縷知多少,以尺為證;喜怒哀樂情如何,以鏡為證;事物輕重分緩急,以秤為證;年月盈缺何為憑,以算盤為證。”
新郎聽完姑娘的回答,十分敬佩,縣官亦稱贊她聰穎過人,并立即詢問姑娘是何姓名。
姑娘羞怯地說道:“民女姓辛名喚辛娘。”
縣官看著并列在一起的新郎和辛娘,實屬天生一對,便出面作媒。兩人聽后,立即愉快地接受了。
但是辛娘提出一個條件,要新郎三天蓋一間不用門窗,不用房梁,片瓦不見,寸木不生,天生地長的新房,新郎欣然允諾。
縣官不明其意,迫于面子,不好意思直問,只待時日一到再自行定論。
三天后,新郎與辛娘拜天地,請縣官來作客。
縣官只見新郎高高興興地將新娘領進一間冬暖夏涼的巖洞,洞口上用紅紙寫著“洞房”兩大字。
從此,民間婚事,新人住的地方就叫洞房了。
華山“天下第一洞房”(圖片來源:新浪網)
“天下第一洞房”
除了這幾則傳說之外,還有具有“天下第一洞房”之稱的華山的傳說。相傳春秋時期吹簫人蕭史,和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在雙雙駕鶴成仙之前,曾到華山西峰的蓮花洞點燭成婚。因此,華山是見證愛情的愛情山,而“天下第一洞房”的稱號便是由此而來。
據說,現在每年結伴登山的夫妻多達五十多萬對,夫妻一起到“天下第一洞房”進香上鎖,象征攜手共度甜蜜人生。戀人登山,共度華山之旅,則象征兩人情深意濃。
2015-08-23 08:57: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