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河山一寸血 學子從軍展英姿(組圖)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荊楚網-三峽晚報(武漢)


三峽晚報訊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一寸河山一寸血

三峽晚報訊

  本報記者馮漢斌 通訊員王奇笛 張曉強 高光成


  興山追悼朱璧成有關公函。民國抗戰徽章。

  抗戰后期,為提高中國軍隊素質、鼓舞斗志、加強反攻力量,國民政府提出了“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動員全國學子參軍抗擊日寇。風聲所播,全國響應,十萬知識青年從軍運動由此展開。宜昌市檔案館珍藏的相關抗戰檔案及實物,真實見證了當年宜昌學子的抗戰英姿。

  為抗日戰士朱璧成女士設置的靈堂。興山縣檔案館供圖

  青年軍證章見證當年盛舉

  宜昌市檔案館珍藏著一枚定名為“中華民國白底紅字黃梅花紋青年軍第171號圓形銅徽章”的證章,它和館藏民國抗戰史料共同見證了抗戰期間宜昌知識青年響應國家號召,踴躍從軍的盛舉。據宜昌各縣市抗戰史料不完全統計,民國三十三年冬,當陽、興山、秭歸、宜昌縣、五峰、長陽、宜都等地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發動知識青年從軍,其中當陽、興山、秭歸和長陽還專門成立了知識青年從軍征集委員會,形成了以縣領導為主任委員、各機關團體首長為委員的組織領導格局。各地有識之士莫不爭先恐后,踴躍應征,竟超過政府配額很多,報名人數均突破百名,尤以長陽從軍人數最多,一次錄取了173名。部分體格學力不夠未能錄取者,也請求以其它方式盡效忠國家、民族之責。

  據《宜都縣抗戰史料》載,當年國家號召知識青年從軍時,時任宜都縣長的陳宗榮首先響應,“繼起而應招之熱血青年百數十人,分批編入青年遠征軍各師受訓”,哪知戰爭形勢后來突變,敵寇很快投降,陳宗榮未能身赴戰場,為此,當時的檔案評價他說,“其志氣足以動天地而感鬼神,其勇氣足以使敵寇膽寒,更為奴顏事敵者愧赧”。

  興山縣花季少女殞命成仁

 在這些青年學子中,興山縣的女學生朱璧成尤其值得一說。朱璧成生于1926年冬,上面還有兩個姐姐。1939年她肄業于興山縣立初級中學,因品學兼優,后到四川萬縣,在武昌大公中學高中部繼續學習,為當時學校有名的高材生。抗戰后期,懷著滿腔愛國熱情的朱璧成響應國家號召,毅然報名從軍,在四川萬縣入營后,即隨隊赴重慶,編入從軍女青年軍第五隊接受訓練。不幸的是,朱璧成從軍的當年5月7日,其母校大公中學即接到青年遠征軍編練總監部從軍青年服務總處的來電,稱“本隊學生朱璧成,于冬日午前學習手槍,分解結合時,因失火傷殞”。當年的重慶《大公晚報》詳細報道了這一不幸事件:“從軍青年第五隊于昨午舉行實彈射擊,由康教官率領操作,待子彈裝入槍膛后,康教官不慎,手指誤撞開關,即時砰然一聲,女生朱璧成乃飲彈而死,眾女兵以該同志死于非命,皆痛哭失聲,聞此慘劇發生后,女青年隊之高級長官,已呈報主管當局,除對死者從優撫恤外,對該失職教官不以槍口朝天而誤斃女兵,并將予懲處。”

  事件發生后,萬縣和興山兩地分別電請中央予以撫恤,并分別發動各界舉行追悼大會,以慰英魂而安忠烈,朱璧成終葬于重慶大坪。極為難得的是,當年興山縣政府為抗日戰士朱璧成女士殉職舉行追悼大會的照片,被載入民國版的《興山縣抗戰史料》,得以一直留存至今。


網載 2015-08-25 16:32:13

[新一篇] 臺灣人?中國人?

[舊一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國民黨青年軍簡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