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 簡體 傳統 |
清晨上線,一個小朋友居然也在,夜貓子的他居然起了個大早,讓我看他的博客文章。聊著聊著,他說到目前的工作狀況,百無聊賴,言很想用一年的時間去當海員,到處走走看看,然后想清楚自己此生的前進方向。我極力鼓動他去實現自己的這個夢想,要知道年輕的時候,我也有很多在別人看來不切實際的想法,沒有抓緊時間去實現。我告訴他,如果我現在也和他一樣,才20多歲,一定會拋下很多東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看看,不著急掙錢,不著急買房子,不著急.......總之,這么年輕,真是不用著急。
歐美的年輕人,流行的是25歲之前,打著背包走遍天下,借此訓練自己看世界的目光——其實是心靈,然后再確定一生要走的路。
無獨有偶,上午又和一位朋友聊了一會,他的一句話甚合我心——
但具體的事情,我都是無所謂的,關鍵是要有個大一點的、有永恒意義的方向。或者說,能夠在做的事情中,寄托一種信仰在里面,不是純粹的驢子拉磨那樣,為做事而做事,或者只是為賺錢而做事情。
接著,他向我推薦了一耽學堂,這個我知道,因為我買了他們策劃的梁漱溟的口述記錄《這個世界會好嗎?》,看了之后,馬上把一耽學堂加入到我的友情鏈接中。
一耽學堂的精神理念是“靜默為主,做事第一”,貼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做事精神:靜默為主 做事第一
我們這些年輕人聚到一塊,首要的就是做事。做事是第一位的。我們都懷著同樣的熱情,也都有著同樣的胸懷,我們愿意以公益的形式來為國家、為社會、為大眾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通過我們的奉獻和担當能為中國文化的復興和建設添磚加瓦,并且希望能夠以此感染和影響周圍更多的人,使其自覺地參與和介入到這樣一種公共的事業當中來。我們必須攜起手來,共同趕路。我們自己首先要會走路,并且必須要走出路來。
我們的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中的國家和這個時代中的人民,無論是從民族復興的整體角度,還是從個人心靈的實際需要出發,都應真正的關心和介入到民族文化靈魂的重塑和培養當中,不只是在知識的層面上,而更應是在行動的層面上,道由人顯,我是指血肉、汗水、聲音中活動的文化方式,每個人都應實際的出力,投身到建設大眾福祉的洪流當中。
我們學堂的目標,作為文化上的一種理想,它是公共的和開放的,是所有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共同的歷史使命和職責,我們一起來為社會風氣的好轉而做一點事情,讓更多的人感覺到、了解到我們的社會風氣正在好轉,有人正在埋頭苦干,正在努力前行,這該讓人感到多么的振奮和鼓舞呀!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我們的朋友一定會越來越多。
“第一,如果你們心里有一種你們自認為是值得珍視的信念或理想,那么,好,第二,你們就要為這個信念或理想而行動,至少是付出與這個信念或理想在你們個人心靈當中所占比例相對等的時間和精力,這樣,你們才對得起自己”;“如果你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個以文化的職責和使命而自詡的人,每一個都覺得自己的思想高超其余且堪為社會發展的標度的人,你們每一個這樣的個體,如果不能為著文化的共同的建設而走到一處團結起來,互相學習協同工作,那么,每一個人都將是徹底失敗的,你們的那些原來的清高的想法也終將是不值一提的,務請各位深思,文人不能做事是個恥辱”;思想的起點不是在很高的地方,而是在很低的地方,從實際生活的狀況和需要入手,這是我們學堂和文化建設、民族復興共同的生命線。
專業人員用專業術語研究專業問題,這是一個容易越來越黑暗、越來越閉鎖的圈子,只要是真誠的,經過思考的和提煉的誰都可以來發言,不需要講求他的身份和背景,并且另外的,思想的傳遞方式也應是簡單的、平易的、有效的,我們學堂現在就倡導一種講學的風氣,讓我們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到中小學里去鍛煉。
思想面對的是生活的全部而非部分,這種生活不是某一部分人、某一個階層或某一種方式下的生活,我的出發點可能是特異性的,如我的喜好、氣質、稟賦、背景,但是我的思想經過提煉、升華、錘鑄、不斷的反復醞釀,之后的東西就應該是開放性的,起點的特異在終點是要發生變化的,“內涵越深,外延越廣”,民間心態和學術的民間化是必要的。
民族復興,它的前提是文化復興。我們這一代人,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出生的,先天不足,與國學的根源不如上一代人那樣緊密,少有家學,少有從小的學習和熏陶,古文涵養較差,不成系統;所以我們這一代人在國學方面是有缺陷的,但我們這一代人的好處是可以覺醒自身的不足,并且這種覺醒是在中、西文化深入交流的大背景下開始的。
中國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以個性化的方式來進行,以血肉的和聲音的方式來進行,因此它是有彈性的,這就是中華文化的根本性的魅力,它不因為文字和掌握文字的人的消逝而消逝掉,它的根在活著的人的心里,在人生而有之而且是人所共通的情感當中。人皆有父母,就要孝親,這個感情是自然的,它不需要靠什么來保證。其實,就是這一點才使我們彼此之間乃至于我們和我們的先人緊緊地聯結到了一處。人皆有父母,就要孝親,這個感情是自然的,是最底色的。
中國文化是講境界的,是通過一個場景來呈現的,這樣才能嵌在心里幾十年,每次想起時都記憶猶新,仿佛再次沐浴其中。孔子圣言就是先說出來,有個聲音的東西,有個整體的界面呈現,然后經過時間的過濾留下的。正因為經典是這樣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要體會經典,也必須經過這樣一個原初的階段。文化這個東西,給年齡越小的講難度越大,怎么把這個東西不失其原味地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他們呢?第一個要借助的就是聲音,抑揚頓挫,跌宕起伏,動靜疾緩,回旋曲折,使一切有形的知見如涓涓溪流融入其間,化于無形,運乎細微,彌散虛空,無所不至。
文化的東西首要的是彼此的溝通和交流,愛情是一種方式,友情也是一種方式,精神總是要流動起來才好,精神不從“此”到“彼”就不是精神,而沒有精神生活的人是不能存在的。進入公共事務是個體生命的標志。不同心態的生存是不一樣的。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文化的事業屬于每一個人,是每一個人的分內之事,是他的權利,也是他的義務。
我們這一代人的開風氣不是一個簡單的弘揚傳統文化的關系,而是說要和它的源頭活水發生內在的、本原的聯系,我們這一代人做不到的話,也會打下一個好基礎,使下一代人有可能,如果我們這一代人不來做這個墊腳石、這個梯子的話,那么一,傳統文化可能要進圖書館、博物館,二是下一代人再來做這件事,困難可能會成倍增長,所以我們現在要特別強調這種傳授方式,只有這樣文化才能進入一種正常的發展,像古希臘庫薩的尼古拉在《論有學識的無知》中所說,父親死了,兒子就是他在人世間的代表,一粒種子死掉了,會有許多新的籽粒生出來。文化的命脈同樣如此。
現行的教學方式受工業革命、技術革命的影響,它以普及固定模式下的確切知識為目標,理工科的學習確是應該如此,而人文則恰恰相反,在鮮活的心靈開始思考之前,沒有所謂的知識,沒有現成的知識,知識的發生是后來的。
大家事,大家做。大家一起前進。文化的道路是眾人走出來的。走快的有時候要停下來慢一點,后面的人要往前緊趕幾步。
從傳承與弘揚做起。
需要實際地行動。需要具體地干事。
思想往往有兩個不太被意識道的毛病:自托老大和惟我獨尊,前一個是除去了行動的真實性,后一個更是除去了思想自己的真實性,都是錯誤的,自相矛盾的。文人習氣的許多弊端是非要除掉不可的。
腳踏實地,一是從民族的思想的源頭中出發,二是在個體的心靈的生機處著手。
往圣先賢在這方面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明證和榜樣,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的精進德行和實地踐履,學習他們的堅韌不撥和直道而行,這是我們有效地思考和行動的根本方式。
我們是承接者,也是受用者,落實多少,便受用多少。
網載 2010-08-22 08:00:3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