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心育探索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6749(2006)06-0100-03
  隨著學生學習壓力的加重以及獨生子女等現象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兒童青少年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表現為自私、孤僻、任性、嫉妒、缺乏理想、逆反心理、耐挫力弱……有人預言:從現在到21世紀中葉,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而深刻的痛苦。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開始將心理素質列入人的整體素質結構之中,1999年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進一步確立了心育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語文學科因其人文性極強的特點,是進行學科心育的重要陣地。語文教材中的選文絕大多數是文質兼美、凝聚著人類美好感情的文化精品。它們對學生的人格發展與完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如感悟體驗、熏陶感染等,對青少年也是十分有效的心理作用方式。教育部頒布的課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在日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那么,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如何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呢?筆者認為,第一需遵循心育原則,第二需講究心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遵循心育的原則
  1.根據社會實際,遵循超前性原則
  學校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我們的學生走出校園后要能夠適應變化了的社會環境。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選擇那些有利于適應未來社會的心理特征與能力作為心育的目標。例如,社會的就業壓力將越來越大,工作中的競爭將日益劇烈,這就對人的耐挫力、意志力、自信心和心理調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在語文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心理培育。
  2.根據學生心理特征,遵循漸進性原則
  心育目標的制定,心育活動的實施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發展規律,要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例如,在訓練學生的意志力時,筆者曾這樣進行:從新學期的第二天起,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寫“隨筆”,只要求用幾句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并且每天督促檢查,正面表揚。4周后,害怕寫作的學生也覺得這“隨筆”并不難,于是我又要求學生每天記一件完整的事,或描寫一個風景點,后來,逐漸提高要求,如記一件有意義的事等等,并不定期抽查講評。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寫“隨筆”已成為每天的習慣,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3.根據心育原理,遵循融合性原則
  語文訓練和心理教育不是粘在一起的兩張皮,而是水乳交融、不分彼此的。在實施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管是語文教材本身,還是教學環境和師生雙方,都充滿著心理教育的各種原材料和契機,教師不是非要在某堂語文教學課中刻意地去滲透心理教育,而是要主動科學地將已有的心理教育材料或因素進行有機整合和發揮,從而使語文教學中的心理教育無處不在,無時不見。
  4.根據教學活動的本質,遵循和諧性原則
  語文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是師生共同參與互相配合的雙邊互動過程。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材、學生與教材之間的矛盾,是語文教學的內在動力。語文心育要達到的高超境界就是要合理處理它們之間的矛盾,使之漸趨和諧,同處共振狀態,教師和學生在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達成心育目標。欲求得這種和諧共振境界,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學對象,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心育目標,因人善誘,因材施教。如泰戈爾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紙船》,是以母子、母女之情為基調的,考慮到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沐浴在愛河中,同時初一學生年齡尚小,對母愛領悟不夠,剛好任教的學生大多是初次遠離父母的住校生,容易思念母親以前對自己的種種關愛,于是筆者就這樣設計教學步驟:教師先動情地講母親對自己的關愛事例,再讓全體學生閉上眼睛,默想母親平時對自己的愛,然后師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接著讓學生朗讀這兩首詩。伴隨著對母親的感恩心情以及飽含感情的朗讀,學生們都沉浸在母愛的幸福安祥的氛圍之中,平時不曾細細品味的母愛已滲透到孩子們的內心深處,心中油然而生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心育水到渠成。
  5.根據教學內容,遵循適時適度性原則
  語文心育不是在教學中牽強附會地加上心育內容,也不是情感的隨意宣泄,更不是純粹的理論說教,必須適時適度。
  首先,要捕捉最佳心育時機。如在講《紫藤蘿瀑布》中“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這句話時,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經歷或見聞印證這句話并就此展開討論。通過思考與討論,學生逐漸懂得: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會珍惜生活,珍愛生命。每個人都應當像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
  其次,要把握好心育的“度”。語文教學心育要特別注意“度”的問題。超過了一定的“度”,語文教學就有可能變成心理學教學。所以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心育內容上的“度”,施教時要權衡心育時間上的“度”,要準確把握教材中的心育因素與學生心理實際的切合“度”,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牽強附會,空洞說教的現象。
  二、心育的策略與方法
  1.創設情境,營造良好的心育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語文心育的前提。在語文教學中,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恰到好處地配設歌曲,往往能深深地吸引住學生,打動學生的心靈,起到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情緒的作用,使學生身臨其境,為老師的教學作感情和環境氣氛鋪墊。如上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時,考慮到現在學生生活在和平時代,難以體味亡國奴的痛苦,于是在簡介背景之后,播放《松花江》這首歌,學生聽了之后,對敵人的恨,對祖國家鄉的愛油然而生,再通過朗讀,使之與作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愛國之情得到了升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討論:和平年代的中學生,該怎樣愛祖國?學生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讓祖國趕上并超過發達國家。
  2.找準教學中的心育重點
  在具體教學中,心育的側重點和方法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做個有“心”人,挖掘教材中的心育因素并找出要培育的重點。
  (1)珍視生命、熱愛生命的教育
  俗話說:“螻蟻尚且偷生。”但從媒體和現實生活中發現,青少年的輕生現象屢屢發生,而且殘害生命的野蠻行為也不少見。所以關于仰視生命、熱愛生命意識的培養刻不容緩。在教學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時,就可融入這方面的教育。熱愛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時間,有所追求,提升生命價值。在教學瑪麗·居里的《我的信念》時,可讓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居里夫人那種不求索取、一生沉醉事業的奉獻精神,領悟她的人生意義,從而讓學生明白該怎樣提升自己的生命價值。
  (2)耐挫能力的教育
  目前的初中生普遍耐挫能力差,害怕吃苦,一旦遇上困難,就望而生畏,不知所措。教學《在山的那邊》時,可將“只要不懈努力,終能克服困難,走向成功”作為心育重點。對于《丑小鴨》中“只要你是一只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這句話,要讓學生明白:不要為自己的生活環境差而感到自卑,甚至自暴自棄。抓住《爸爸的花兒落了》中“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以及《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結尾那段話,告訴學生面對困難該如何克服。
  (3)理想的教育
  《周易·系辭下》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但由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大多數學生生活安逸,結果形成了不思進取的心理,沒有理想,沒有奮斗目標,得過且過,學習沒勁頭。所以教學流沙河《理想》等課文時,就可以融入理想的教育。
  (4)愛的教育
  現在的孩子“集幾代寵愛于一身”,習慣于接受愛,不懂得去愛別人,教學莫懷戚的《散步》等就可以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同時布置閱讀亞米契斯《愛的教育》,引導學生保持一顆“愛”心。
  (5)高尚品德的教育
  高尚的品德包括舍己為人,無私奉獻,團結合作,高度的集體榮譽感等等。因是獨生子女,現在的不少學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這些美好的品德。如做值日工作時,有學生會忘了甚至逃避打掃衛生,參與值日的學生因此也不認真,隨便打掃一下,或者干脆留下一部分不掃,不考慮班級三項競賽的集體榮譽。教學《登上地球之巔》就可以融入這方面的教育。《斑羚飛渡》中那群進退維谷的斑羚為了種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犧牲,其從容鎮定的氣度,舍己為人的情操,難能可貴的集體精神也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6)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教育
  大自然讓人心胸開闊,熱愛生活,走進大自然,還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但是,現在不少孩子往往喜歡呆在家中看電視,玩電腦游戲,不僅影響了身心健康,甚至因迷戀游戲而導致了不少悲劇,所以,要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李漢榮的《山中訪友》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在表達形式上采用了擬人化的寫法,將大自然中的各種景物擬人化,而且采用第二人稱的寫法,讀起來親切感人,根據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可確定“使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心育重點和“充分讓學生讀,在朗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無限美好”的心育教學方法。
  3.充分利用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進行心育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閱讀教學中的心育就是在閱讀過程中熏陶、感染和激發學生的心靈,這種方式不是主要靠滲透,而是側重于整合和融合,不是僅僅要求學生“認識到”,而是更要讓學生“感受到”和“體驗到”,使之身臨其境。這是一種很好的心育教學方法,具體實施可以這樣操作:
  (1)激發閱讀興趣。可以先布置一些較輕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書籍先讀,在學生嘗到閱讀甜頭之后,再逐漸提出更高的閱讀要求,還可以布置一些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2)推薦適宜的閱讀內容。有些初中生缺乏選擇的眼光,在大量書籍前模糊了雙眼,選擇了一些不適宜的書來閱讀。因此,推薦適宜的閱讀內容,是閱讀教學的心育教學藝術之一。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要向學生推薦品位、格調俱高的作品。如反映革命導師、專家名人、英雄模范等典型人物事跡的名人傳記;有利于培養初中生崇高的人生理想、良好的道德行為的名家名作,如《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適宜初中生閱讀的科普科幻讀物及歷史、文化各類讀物,再讓學生按興趣擇而讀之。
  心理教育已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語文教師理應責無旁貸地分担這一重任——在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將心育落到實處,充分開發心理潛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展,為深化素質教育、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收稿日期:2006-09-01

麗水學院學報100~102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鄭再利20072007
語文教學/心育原則/心育策略和方法/閱讀教學
  Chinese teaching/principal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strategy and method/reading teaching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Zheng Zaili
  (Jinyun No.2 Middle School, Jinyun Zhejiang 321400, China)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in an urgent demand in our times. The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follow the principal of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strategy and method,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ll- round level and help them grow healthly.
心理教育是時代的迫切需要,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心育的優勢,遵循心育原則,講究心育策略和方法,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麗水學院學報100~102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鄭再利20072007
語文教學/心育原則/心育策略和方法/閱讀教學
  Chinese teaching/principal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strategy and method/reading teaching

網載 2013-09-10 20:50:26

[新一篇] 初中語文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舊一篇] 初中語文教材存在的一些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