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哪里?  ——早期教育漫談(一)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在開始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想先聽聽家長們對早期教育的說法:
  孩子在娘胎里就得進行早期教育,比如胎教音樂什么的;
  早期識文斷字可以讓孩子更聰明,最好讓孩子把圓周率小數點后多少位也背出來;
  用不著早早學這么多東西,別累著孩子。我小時候家長什么時候管過我?樹大自然直;
  小時候聰明的孩子,長大一定有出息,××從小就學習好;
  可××三歲了還不會說話,長大卻成了發明家;
  右腦開發有利于形象思維的鍛煉,因此琴棋書畫不可少;
  ……
  面對著種種似是而非,相互聯系又相互矛盾的說法,以及社會上令人眼花繚亂的有關早期教育的方案、教具、書籍、玩具,家長們真的無所適從了。
  那么,茫然的家長會給我們的孩子們帶來哪些影響呢?在某實驗幼兒園從事幼教工作二十多年的國秀華老師談了談她眼中的孩子:
  “二十幾年來,經我手帶過的孩子大概也有幾千個了吧。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能做到一歲左右會獨立吃飯,二歲左右會穿脫鞋襪,三歲時能自己穿脫衣服,到四五歲時能洗手絹、洗襪子,能掃地擦桌子,到了幼兒園能給大家擺碗發筷子等。孩子五六歲時,條件合適的家長就鍛煉孩子獨立上幼兒園了……
  同時,我也見到過不少這樣的孩子:
  一個三歲多的孩子,還不會獨立吃飯,每頓飯都要老師喂。削好了皮的蘋果、梨,他不會用手拿著吃,如果老師不喂他,他就低著頭啃。后來,從他爸爸那兒才了解到,他們怕孩子自己拿著吃弄臟了衣服,所以從小就是大人喂。
  另外一個三歲多的孩子,不會獨立大小便,也不知道向老師求助,經常站著拉尿在褲子里。原來,家里為了照顧好這孩子,曾雇了兩個保姆,一個專管看護,一個專管買菜做飯洗涮。從不需孩子提什么要求,事事安排得周到妥貼。
  還有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身體瘦弱,經常生病,說話都不利索,可她的母親卻給她同時報了英語班、舞蹈班、繪畫班和鋼琴班。小姑娘學得不好,媽媽就罵她‘真笨’、‘不爭氣’。后來聽說,這個孩子上學以后成績也不好。”
  這些例子比較極端,但又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因為這反映出不少人對于早期教育是否要做,以及該怎樣做這樣兩個問題認識還很不清楚。我們正是帶著這樣兩個問題請教了在心理和教育領域里工作了多年的專家學者們,希望他們的看法能對廣大的家長朋友有所啟示。
     早期教育是必要的嗎?
  作為兒童心理學的專家,中科院心理所的副研究員施建農先生闡明了這樣一個觀點:
  作為家長必須認識到,兒童不是在理想狀態下成長的。換句話說,兒童只能在現實生活中成長發展。因此,早期教育必須考慮兒童在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需要和接受能力。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真正智力超常的兒童畢竟只占兒童總數的很小一部分。不管是極少數超常兒童還是絕大多數普通兒童,首先都應該先接受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訓練,進而接受與他們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水平相適宜的教育。而且這種教育既不應過早強行灌輸,也不應馬虎錯過。這也符合所有生物生存發展的客觀規律。
  生態學家們通過對動物習性學的研究發現了一種有利于小鵝生存的有趣現象:例如,小鵝出生以后會緊跟在母鵝的身后,寸步不離。在研究這一現象的過程中,生態學家康洛得·洛倫茲發現,小鵝所跟隨的是它在剛出殼時看到的第一個運動的物體。如果小鵝剛孵出時看見的第一個運動的物體不是母鵝,而是其他東西的話,那么,小鵝就會把這個物體作為自己依戀的對象而時刻跟隨,把這個物體當作自己的“媽媽”,而不把母鵝當媽媽。研究者把這種現象叫印刻現象,表示動物的某些行為的出現是在特定的時期像印刻到動物身上似的那么容易、那么深刻。出現這種印刻現象的時期也就被人們稱為出現這種行為的關鍵期。除了鵝以外,人們還在狗、羊和豚鼠等許多其他動物身上發現了類似的印刻現象和相應的關鍵期。研究者們因此推測,在人類個體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早期階段,也可能存在類似的關鍵期。這種早期的印刻能力對動物和人類的生存都具有重要意義。
  這種推測隨著研究的深入得到了部分的證實,例如,在兒童語言發展中,人們發現如果在生命的頭十二年沒有機會接觸并使用語言,那么語言能力就得不到好的發展,甚至難以獲得語言。另外,研究者也發現早期的感知活動、情緒及個性等心理品質的發展對人的一生都有深遠的影響。正是基于這樣的理由,科學家們才提倡早期教育,認為早期教育對兒童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心理發展的關鍵期進行教育,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隨著心理學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對個體心理發展的特征和規律也了解得越來越多。例如,早在胎兒期,大約在懷孕后的五個月左右,個體的聽覺能力已經出現,到剛出生時就具有了一定的聲音定位能力。在視覺方面,人們也發現在孩子出生前,視覺系統已具備了對光線的反應能力。另外,隨著研究技術的改進,研究者們在嬰兒的感覺、知覺、記憶、學習等能力的發展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教育實踐家們從這些研究成果中看到了早期教育的希望。心理學的這些研究成果也就成了開展早期教育的可能性的理論依據。
  既然研究已經證實早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接下來的問題就是:
     早期教什么和怎么教
  很多的家長大都是在已經有了孩子,已經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才來考慮具體該怎么辦的。
  比如,有一位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學后成為尖子生,在孩子四五歲時就開始教他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語文課程。孩子雖然學得比較吃力,但因家長教學嚴格,總算也學得差不多了。這位家長認為自己的做法叫“笨鳥先飛”,還經常向其他的家長們介紹自己的經驗,有些家長也在這樣做。那么,這些家長的做法是否妥當呢?
  施建農先生認為,既然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小學,都要在小學里學習語文、數學等課程,那就沒有必要把這些課程由家長提前教給孩子了。提前教了,到他上學時還不得不重新學這些已經學過了的知識,這會有怎樣的結果呢?當然,在開始時孩子可能會像那位家長期望的那樣成為班里的尖子生。可這尖子能保持多長時間呢?事實上,很多研究發現,提前學習小學課程的孩子,雖然開始時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優勢,甚至成為班里的尖子生,但能保持這種優勢的孩子非常少,更多的是優勢逐步消失。有人甚至認為,提前教孩子小學課程,可能會對日后的學習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雖然這些說法有待進一步證實,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孩子上學前教小學的課程,有可能造成時間、精力甚至心理上的浪費。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早期教育有成見。相反,我們十分提倡早期教育并想著力弄清早期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所要達到的目的。
  簡單地說,早期教育是指在孩子發展的早期所進行的適合個體發展水平的教育。首先,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個體發展的水平和速度并不一樣,因此,早期教育對于不同的個體來說具有不同的內容。例如,對智力超常、常態和智力落后兒童的早期教育,應該是各不相同的。其次,由于身體和心理發展的各個方面具有不完全相同的出現時機和發展進程,因此,早期教育不等于在孩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就什么都教。例如,針對兒童語言發展所進行的早期教育可能開始于孩子出生時,甚至可以更早一些,但對于有關社會性方面的某些教育則要晚一些。再者,早期教育不等于早期知識教學,早期教育的內涵要更為廣泛。早期知識教育與早期智力開發也不同,盡管早期智力開發也屬于早期教育,但只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確切地說,早期教育應該是針對人類個體的本性,在個體發展的早期所進行的適合個體發展水平的教育。人類個體的本性應該包括這樣三個方面:
  首先,人是一個生物體,具有生物學的屬性,因此,體質的鍛煉和培養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其次,人是萬物之靈,具有至高無上的精神世界,即心理世界,因此,促進兒童的心理發展,提高兒童的智力水平是早期教育的又一個重要內容。
  第三,人是群體生活的動物,具有明顯的社會性。作為社會群體中的一員,就必然有自我與他人之分。因此,提高兒童的自我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早期教育的又一個重要內容。
  從這里我們得到的啟示是,既然早期教育的對象是孩子,是人,那么,我們就應該從人的基本屬性的發展上來考慮這一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身心健康是智慧之本
  幼兒時期的健康,關系到一個人一生的健康以及所要成就的一切。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健康始終要給予特別的關注。北京朝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苗淑新有著幾十年十分豐富的臨床經驗,她用很多事例說明了身體健康與早期教育的關系。
  添添是一個剛剛三歲的孩子,母親教他背唐詩已有一年半了,還給他準備了滿屋子的“智力玩具”,外加一些開發智力的圖書。父母認為這就是早期教育,而且這種早期教育比什么都重要。他們很少帶添添外出游戲,盡情玩耍。添添挑食偏食,食欲很差,體重才11.2公斤。但添添的媽媽卻并不在意,總是說“長大了就好了”,還買回許多與提高“智力”有關的“口服液”,認為這就是加強了營養。當醫生告訴添添的媽媽,孩子已經患了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和嚴重的佝僂病時,媽媽最關切的問題還是:影響孩子的智力嗎?醫生告訴她:“據有關報道,學前期貧血的孩子有可能影響到將來的學習,而且也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這時,添添的媽媽才感到問題的嚴重。
  只注意心智開發而忽略身體之本,甚至犧牲兒童的健康去做“智力投資”,那將不僅僅留下遺憾。
  在對孩子身體健康特別關注的同時,對孩子的精神發育也要給予同樣的關注,北京聯合大學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的李娟華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實驗”記錄:
  從前,有一個普魯士君王,他很想知道“人類最初的語言”是怎樣的,于是他想:如果找一批嬰兒來養著,規定任何人不得和他們說話,也許能知道人類最初的語言是怎么樣的。他對那些撫育嬰兒的母親和護士下令,只許她們給嬰兒喂奶洗澡,絕對不準和嬰兒接解與交流。他認為這樣一來,等嬰兒會說話的時候,一定自然會說出希伯來語、希臘語或拉丁語,這樣就能知道人類最初的語言是什么了。但是這個君王沒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結果,卻得到了一個很悲慘的結局:這些嬰兒全部死亡了。
  為什么會這樣呢?這里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些嬰兒沒有得到母親的擁抱或母親式的照料,在被禁止與這些嬰兒說話和交流的情況下,他們不能像嬰兒那樣得到母親的愛撫,與母親進行愛的交流;他們在精神上得不到滿足和安慰,因此他們的肉體生命也就夭折了。可見,對孩子的精神愛撫是多么重要。孩子如果在早期得到不親情,不僅可能會危及到他們的生命,即使長大成人,也會留下某種精神疾患。
  因此,我們提倡年輕的爸爸媽媽多抱抱孩子,親子共同體會“肌膚相貼之樂”;應該經常親吻你的孩子,向他傳遞你的愛;還要不管他聽懂與否,不厭其煩地給他唱歌,跟他說話,對他微笑,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懷與愛,培養對你的依戀之情,嘗試與他人建立情感關系。在這樣的環境下養育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比較積極樂觀的情緒,從而為今后接受教育打下基礎。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關于早期智力開發的方法,現在社會上已經多得舉不勝舉。我們不想贅述。在這里我們想探討的是另外一條思路:人類千百萬年積累下來的知識經驗,是我們以及我們的后代得以繼續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只有站在這個基石上,人類社會才會繼續進步。因此知識經驗是必須要學的。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究竟首先要讓孩子學會些什么呢?中科院心理所的張梅玲教授提出了在孩子早期如何教他們愛思考與會思考的問題。她認為這比教他們會背幾首唐詩,會做幾道算術題有意義得多。
  張梅玲教授談道:
  1997年6月, 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在第七屆國際思維大會上所作的主題報告中明確提出:讓今天的孩子“學會思考”,這是我們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因為只有讓孩子學會思考,他才能適應未來千變萬化、知識高速更新、科技飛快發展的21世紀。因此,我認為培養幼兒愛思考的情感和會思考的能力,應該是早期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且這種情感和能力的培養不能來自讓孩子被動地識字、做數學題,更不能滿足于孩子機械地記憶,而應該讓孩子興致勃勃地踏進思考的王國。
     一、滿足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個體先天屬性和后天教育的合金。兒童在心理發展過程中,到一定階段對周圍的事物就會感到新奇,總愛追究一個“為什么”。問題是思維的原動力,而思維又是智力的核心。一般來說,孩子到兩歲半左右就會向大人更多地提出“為什么”。我的小外孫女楠楠在兩歲零八個月的一天,見到我正在廚房切的一塊肉上有一個藍色的圖章印,就問我:“這肉上為什么有圖章印?”我馬上對她加以表揚,并給她做了解釋。她馬上又問:“這豆腐上怎么沒有?”后來她又問暖氣管道是什么……不到半個小時就問了5個問題。你表揚她好問, 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她就更是這也問,那也問。在問的過程中,她一方面得到滿足感,產生一種愉悅情緒;另一方面,增長了知識,發展了思維。所以說,父母對孩子求知欲的激發和滿足是對其先天屬性的最大珍惜和愛護。
     二、支持自由想象
  一般來說,幼兒都是非常喜歡畫畫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自由和豐富的。父母要支持孩子亂涂亂畫,還要表現出對孩子作品的欣賞態度。讓孩子從中感受到自己是很能干的。父母如果能適時地對孩子的畫提出一些問題,就能更好地促進孩子進行思考和想象。
     三、啟蒙哲理性思考
  哲理性的思考也就是辯證的思考。這是會思考的核心,是對孩子一輩子有用的能力。這個問題好像有些深奧,實際上,在我們身邊,隨時隨地都能找到思維的游戲,感受到思維的樂趣。比如,父母可以用生動形象的題材,讓孩子初步感受到世間的事物都是處在一定的關系中的,事物都在不停地發生著運動和變化,任何比較都要有一定的標準(相對性)等。這些思維都是很深刻,同時道理又是很淺顯的。我們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這樣來試一試:你給孩子看大中小三個蘋果,你拿出一個中等的蘋果和一個小的蘋果比,孩子肯定會說中等的蘋果大;你再把中等的蘋果和大的蘋果比,孩子又肯定會說它小。這時你再問孩子:“你為什么一會兒說這個蘋果大,一會兒又說它小呢?”孩子可能會說:“這要看這個蘋果和哪個蘋果比。”
  這表明孩子已有了相對性比較的感性知識。又如,家里燒開水,水到了一定溫度就會冒熱氣,而把水放到冰箱里又能結成冰塊。從中孩子能體會到溫度的相對變化對事物產生的影響。另外,還可以利用孩子愛聽的童話故事和寓言等對孩子進行哲理性思考的啟蒙。用孩子能體會到的事物進行啟蒙教育,不必追求徹底弄懂,只要讓孩子有些朦朦朧朧的感覺就可以了。
     四、保護“破壞行為”
  一件新奇的物品往往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動手進行“有意破壞”,這是求知欲的標志,是孩子思維活躍的表現。科學家常把孩子稱為“可愛的破壞者”。因此父母應因勢利導,對這種行為加以保護,一定不能因此而一味斥責或打罵孩子。因為,斥責和打罵有可能“扼殺”孩子可愛的探索精神和智慧的幼芽。
     五、良好思維習慣的形成
  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會思考的保證。應從小培養孩子認真、專心的習慣,讓孩子養成既善于聽取別人意見又不輕易放棄自己想法,并能從多種角度看問題的習慣。這些習慣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孩子的可塑性大,可教性也就高。我非常喜歡這樣幾行詩:
  播下一種思想,
    就收獲一種行為;
  播下一種行為,
    就收獲一種習慣;
  播下一種習慣,
    就收獲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
    就收獲一種永恒的命運。
  
  
  
父母必讀京4~8G52家庭教育本刊編輯部19981998 作者:父母必讀京4~8G52家庭教育本刊編輯部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2:13

[新一篇] 普通高校藝術教育喜憂參半

[舊一篇] 智能培養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  ——歷史課“讀、理、練”三段教學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