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罷遼寧大連教育學院王德俊老師的《關于語文教學的幾個“量”》一文,深感快慰。文章對學生應有的詞匯、朗讀、背誦、閱讀及寫作的數量,都作了翔實的論述,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真如一場及時之雨,讓我們一些語文教學經驗不足或還缺少思考、總結、研究的老師們心中有了一個譜,知道到底語文教學要做些什么,學生學些什么,大致學到什么程度為好,尤其是對后三個量的認識把握,在現今的語文教學中意義不可低估。
是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早就告訴了我們量變是質變的前提條件,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引起質的變化。對于詞匯量和朗讀量倒不需多慮,因為中考常常會考詞語,那我們的教學就不可能忽視這一方面,而朗讀自有早讀課,讀書那也是必然,而且今天的閱讀教學也提倡讓學生多讀。可接下去的三個量,即背誦量、閱讀量、寫作量就該引起我們語文老師的特別關注了。
關于背誦量
我們的教學自然會抓好教科書規定的背誦篇目,老師會說我們很重視背誦,可是學生為什么還那么怕寫作文呢?究其原因背誦量不足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語文的學習與其他科目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其他科目是舉一反三,而語文則是舉三得一,甚至還不能。語文學習首先是對大量知識的占有,然后才是提取利用,如果沒有相應方面知識的積累又如何去提取,而誰又能確保要利用的就都在自己的積累中呢?這就是“厚積薄發”這個詞語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體現。正如老舍先生所說“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出口成章”。成誦的名家名篇多了,你的思想境界、語言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巴金說他少年時熟讀《古文觀止》:“這兩百多篇文章可以說是我真正的啟蒙老師。”茅盾在年輕時能夠流暢地背誦整部《紅樓夢》,這對他后來的寫作確實大有裨益。我們當然不必像茅盾那樣把整部《紅樓夢》都背出來;但背得太少,如雨落大海,起不了什么作用。
學生上了這么些年的學,讀了不少的文章,可為什么就寫不出作文來呢?原因當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們只將老師布置的那些極少量的文章背下來了,而更多需要背誦的書,卻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貨始終沒裝進肚子里,他們不懂書不僅要讀還要記,這樣自然就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現象。那么,語文教學中這一值得憂慮的問題如何解決呢?背,加大學生的背誦量!《關于語文教學的幾個“量”》一文的計算就非常有說服力:初中姑且按每分鐘背誦10個字計算,10分鐘能背100字,初中三年總計512節課,每節課用10分鐘背100個字,3年應該至少背誦5.12萬字,相當于50篇千字文。也就是說,初中畢業的學生(加上小學至少能背的7.19萬字),肚子里可裝120篇千字文。那么作者認為這樣“雖不及巴金‘啟蒙’量的一半,但寫起文章來還會像現在這樣難嗎?”而現在我們的教科書“卻僅僅讓他們背誦 2萬字或更少”。當然要達到所需的背誦量就需要我們給學生以時間。我們可檢查一下自己滔滔不絕的講課是否占去過多的時間,是否把學生淹沒在題海之中。在此我也很贊成杜善常先生的觀點:“中小學階段語文教育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與運用。”
關于閱讀量
孫國強老師在《打開閱讀的視野》一文中寫道:“我們在許多作家(包括藝術家、科學家)的回憶性文章中可以看到,中學時代,是一個如饑似渴廢寢忘食的閱讀時代,一書到手,往往如獲至寶,許多名著,在中學時代早已看過多遍,而這種閱讀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在以后的長長歲月中,難以磨滅,并且對他們的創作、治學和今后的成就,產生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應該說從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他們對閱讀的強烈興趣,還有閱讀的數量之多。20世紀,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的美國人海倫·凱勒,一個集盲聾啞于一身的人,居然寫出了14部著作,當你讀著她的著作,你會被她優美形象的文字所吸引,會因她大量的閱讀所驚訝。因有大量閱讀而成功的事例舉不勝舉,我們怎么能不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呢?
可是,現實是怎樣的呢?就我所知,對于課外閱讀,好多家長特別是農村家長不理解不支持,他們只要看見孩子看課外書籍就會視為“不務正業”,對孩子痛罵、警告,撕毀書籍,我們其他科的老師也認為看課外書是浪費學習時間,名著和經典是成人看的書,初中生不適宜看或不會看懂,以至于校方會乘學生做廣播體操的時間讓班主任來個突然襲擊——到學生座位上去收書。這樣下來,學生還能看多少書?讀書的興趣怎樣才能培養起來?量的問題又如何才能解決?為了學生實實在在的學習成績,也為了學生將來有個更好的人生,落實閱讀量的重任還得由我們語文教師担起。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中小學生每天應該有半個小時的閱讀課外書的時間;如呂叔湘先生談到需要的閱讀量時所說,“一學期讀它80萬到100萬字不為多”。真正像魏書生老師那樣要學生切切實實地履行自己原訂的計劃,如學生計劃每學期讀5000頁的課外書,從初一堅持到初三,平均每人讀完75本,達30000頁;而遠遠突破《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9年課外閱讀總量在400萬字以上”。誠如是,學生離“腹有詩書氣自華”該會不遠了。
關于寫作量
教學生寫文章,到底寫多少才能起到質的飛躍?《關于語文教學的幾個“量”》用美國的一位學者的實驗結果作了回答:30萬!這個數字跟我們學生9年7萬多字相比,兩者就大相徑庭。而且文中引述梁啟超的話很讓人警醒:每周寫一篇文章,不但中學生做不好,便叫他(梁啟超)做也必定做不好。那到底該怎樣做才能提高寫作水平呢?文章在提出問題的同時也給出了答案,總括文章中列舉的梁啟超、葉圣陶、朱光潛等人的主張,寫筆記、日記是最好的辦法。
為什么寫筆記、日記是最好的辦法呢?我覺得筆記、日記寫起來輕松、自由,沒有多少思想負担,在不知不覺中就達到了練筆的效果。雖然每一次的練筆不會有多大的效果,可在不造成精神壓力甚至愉快的情形下寫,能夠比較容易堅持下去,日積月累,時間長了,自然會“功到自然成”。特級教師魏書生不也要求學生寫日記,并從未間斷嗎?曾經讓多少學生擺脫作文苦惱的快樂作文創始人儲晉,他的作文秘方第一條就是:“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不要讓你的思維被打破。”這不也是我們寫筆記、日記時的做法嗎?繼續看看儲晉快樂作文的秘訣,你會發現這一條與上一段中那些著名學者、文人的觀點不謀而合,那就是他的第四個作文秘方:“觀察日記天天寫,輕松練筆一點通。”
希望我們的學生能有這三個“量”的落實,在他們語文學習之路上留下堅實厚重的印跡,為他們的人生積累一筆豐厚的無形財富,在若干年后能縱橫潑墨揮灑自如下筆有神,而沒有半點語文學習留下的遺憾。
語文教學之友廊坊4~5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邵小麗20072007
邵小麗,江蘇海安縣西場鎮初級中學。
作者:語文教學之友廊坊4~5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邵小麗20072007
網載 2013-09-10 20: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