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本心理學的健康人格觀及其教育啟示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歷史發展到今天,現代化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生產力、極其豐富的物質福利和豐富多彩的人類文化。但同時,現代化也給人類帶來了壓力和危機。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向人類鄭重指出: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中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的急劇變革,使人類面臨有史以來最為瞬息萬變的境遇。這種境遇給人類帶來了茫然無所適從的緊張情緒和迷失感,使社會上所有的人和組織都越來越窘于應付,因而產生適應能力的危機。托夫勒把這種危機稱之為“未來的沖擊”,并認為它可能是今后社會的最主要的病癥。
  人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什么樣的人格才算是健康的人格呢?尋求健康的人格是人類共同的愿望,在西方人格心理學中,健康人格得到了比較充分的研究。目前西方人格心理學中的人本心理學在對于健康人格的理解上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人格研究的主流,影響甚廣。本文試圖對人本心理學的健康人格觀及其對教育的啟示作一粗淺的探討。
  一、人本心理學健康人格觀的產生
  人本心理學是本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心理學流派。這個學派是在批判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學派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已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種力量”。這一學派強調,心理學家應該關心人的價值和尊嚴,研究和揭示人類的潛能和人生的意義,反對貶低人性的生物還原論和機械決定論,主張心理學應該把人類從一切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
  20世紀以來,人類遇到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心理危機:人們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到處是戰火硝煙,殘酷屠殺。戰后,人們對建設希望的茫然,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矛盾的不斷激化和戰爭創傷給人們帶來空前的悲慘生活和痛苦不安。國際上軍備競賽,有限戰爭連年不斷和核戰爭威脅等對人們的心理也產生極大壓力。出路何在?前景茫然,精神發病率急劇上升,人的心理健康成為一個尖銳問題。人們當時的情緒在精神病患者身上和人格心理學中反映了出來。
  在有關人的心理健康,特別是精神病的致病原因及治療技術方面,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理論獨領風騷。但由于精神分析學派以病態人作為研究對象,因此他們在對人性的看法上充滿了消極悲觀的觀點,認為人性本惡。他們健康人格的模式是從心理失調者身上反推出來的,克服病人的心理障礙是獲得健康人格的途徑。
  與精神分析理論相反,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心理學派認為,精神分析理論塑造出了一種扭曲的健康人格觀,因為他們所接觸的都是有嚴重困擾的心理病患者。人本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僅僅免于神經癥與精神疾病,還不能證明他具備了健康的人格,而只能說具備了健康人格的最低條件。真正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應該是內心世界極其豐富,追求滿足高級需要,發揮自己的潛能進行創造性工作。人本心理學對人性充滿了樂觀的看法,認為所有的人都具備達到有健康人格的先天素質,但大多數人只使用了他們能力和天資的一小部分,因而大多數人還不真正具有健康人格。人本心理學的任務就是幫助人們使潛能得以實現。
  二、人本心理學健康人格的模式
  確定健康人格的個性模式,是人本心理學家曾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人本心理學家曾對心理健康的榜樣人物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奧爾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人”模式;羅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創造性的人”模式;弗蘭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皮爾斯的“此時此地的人”模式。現將這些模式簡介如下:
  1. 奧爾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
  奧爾波特是美國著名的個性心理學家,通過對大量的健康成年人的研究,提出了成熟的人理論。他認為健康人的個性是不受無意識力量支配的,也不為童年的心靈創傷和沖突所左右,而是在理性和意志的水平上進行調節。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那些現實生活中正在發生變化和起作用的因素。奧爾波特指出了健康人格的七條標準:(1)自我感的擴展;(2)自我與別人的親密聯系;(3)安全感;(4)現實主義的知覺;(5)具有各種技能并專注于工作;(6)自我客觀化;(7)統一的人生觀。
  2.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人”模式
  馬斯洛是人本心理學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對健康人格的研究也最系統、最有影響力。馬斯洛的基本目標,是要揭示理想的健康人即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征,以作為一般人學習和參照的樣板。按照馬斯洛的定義,自我實現即指個體達到最高的發展水平所具有的能力全部得到發揮,換句話說,是指個人潛能和價值的最有效的挖掘和使用。關于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征,馬斯洛概括了15個方面。這15個方面目前已成為很多人樂于引用的健康人格的標準:(1)對現實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適意的關系;(2)對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3)行為的自然流露;(4)以問題為中心;(5)超然獨立的需要,離群獨處的需要;(6)意志自由,對于文化與環境的獨立性;(7)欣賞對象時時更新;(8)神秘體驗;(9)社會感情;(10)人際關系深刻;(11)民主的性格結構;(12)區分手段和目的;(13)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14)創造力;(15)對文化適應的抵抗。
  3. 羅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
  羅杰斯是繼馬斯洛之后人本心理學陣營中最具號召力的人物。羅杰斯理論的主要假說是一切個體生來就具有尋找某些維持和增強他們生命的現實趨向。這種趨向驅使個體朝著更加復雜、更有獨立性、創造性和社會責任感的方向前進。羅杰斯的心理健康觀,按他自己的說法,是研究一個人如何向充分起作用的目標前進的過程。羅杰斯提出“充分起作用的人”一般具有5點特征:(1)樂于接受各種經驗;(2)時刻保持生活充實;(3)對自身機體高度信任;(4)有較強的自由感;(5)有高度的創造性。
  4. 弗洛姆的“創造性的人”模式
  同大多數人本心理學家一樣,弗洛姆也相信,每個人都具有充分利用個人潛能成長與發展的固有傾向。但是,人們的這種固有傾向為什么不能有效地發揮呢?弗洛姆認為,這是因為社會本身存在著許多壓抑的、不合理的現象。病態的心理必須通過社會的影響才會真正形成,這是弗洛姆的心理健康觀的基本思想。由于弗洛姆注重對現存社會的變革,所以他便把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重點,放在對“創造性的人”的心理特征的探究上。具體說來,“創造性的人”的本質特征,主要包括下述4點:(1)創造性的愛情;(2)創造性的思維;(3)真正的幸福觀;(4)人本主義的良心。
  5. 弗蘭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
  弗蘭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集中營的僥幸生還者。集中營的遭遇使弗蘭克的人本主義思想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和超脫意味,這一點反映到他的心理健康觀上,便是其“超越自我的人”模式的提出。弗蘭克確信,人在任何情境下,對自己的行動都是自覺選擇的。對人生意義、理想或目的的自覺探求,是心理健康者的基本特征。關于“超越自我的人”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這樣的特點:他們能夠有意識地選擇和駕馭個人生活的進程,并且能做到自己對自己負責;他們不去怨天尤人,也不把自己的不幸歸于父母或社會。“超越自我的人”還具有下列具體特征:(1)他們是定向于未來的;(2)他們能專注于工作;(3)他們可給予愛也能接受愛。
  6. 皮爾斯的“此時此地的人”模式
  皮爾斯運用格式塔療法對人格進行研究,他的基本主張是從現實情境的整體性出發,在此時此地的背景上,探求個性的統一與完善。這樣,皮爾斯的理論觀點便被人們稱為“此時此地的人”模式。“此時此地的人”具有下述8個特征。(1)功能發揮著眼于當前;(2)對自己的現狀和特點十分了解且能予以接納;(3)敢于表現自己的沖動和欲望;(4)對自己的生活勇于負責;(5)充分接觸自我與世界;(6)公開表現自己的不滿;(7)生活不受外在規則的束縛;(8)不主動尋求未來的幸福。
  上面我們已經論述了6種有關健康人格的觀點,它們對充分發揮潛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繪雖不完全一樣,但總的說來,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較一致的觀點是:
  1.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識地控制他們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為,把握自己的命運,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無意識的力量所驅使。
  2.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他們自己的實際情況。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且一般說來,他們是容忍并認可它們的。他們并不著意偽裝自己。盡管他們能夠扮演社會的角色,以適應別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們并不把這些角色同他們的真實自我混淆起來。
  3. 心理健康的人堅定地立足于現在。心理健康的人并不生活在過去之中。他們能較快地擺脫失敗和沖突的陰影,堅定地面向未來和立足于現實。不少理論家強調朝向未來的目的對于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們并沒有慫恿我們用未來代替現在。
  4. 心理健康的人強調增加緊張而不是降低緊張的重要性。增加緊張是通過接觸日益增多的感覺和形象的方式進行的。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渴望安靜和穩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戰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標和新的經驗。
  5. 心理健康的人能給予愛也能接受愛。把自己奉獻給工作,并樂于承担義務,關心他人。他們的情緒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敗,經常保持愉快的體驗,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和幸福。
  6. 心理健康的人有獨處和自主的需要。他們不依賴于別人來求得安全感與滿足,他們依賴的是自己。他們需要有獨處的時機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看法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而不過分考慮他人的意愿,因此對待嚴重的打擊、挫折顯示出相對的鎮靜態度。
  7. 心理健康者的人際關系積極穩妥,他們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既承認自己,又尊重別人,能體諒他人的痛苦,并用各種辦法來幫助他人,具有同人類共禍福的意識。
  從上述人本心理學的健康人格觀可以看出,人本心理學的健康人格觀對于提高我們對健康人格的認識有很大幫助,成為健康人格研究的主流,但其理論并非完美無缺。人本心理學家在健康人格的理論中加入一些含糊不清、神秘莫測的東西,最后形成了一種超越時空的,似人似神的怪物,失去了其科學性。馬斯洛和其他人本心理學家認為人格的成長與完善是不同層次需要的滿足和自我實現,把健康的人格僅僅單純地看作是由需要的滿足來決定的,把人與社會對立了起來,忽視了人的社會實踐在人格完善中的重要作用。
  三、人本心理學關于健康人格的培養
  健康人格的培養是人本心理學家非常重視的一個實際問題,特別是在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為了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美國自60年代以來掀起了以人本心理學為基礎的教育改革運動。
  1. 60年代的教育改革
  60年代,羅杰斯把他的健康人格觀應用于教育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和重視師生人際關系的教育思想。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強調,人是萬物之靈,教學應以人為本,尊重每個人的獨立人格,保護每個人的自尊心,幫助每個人充分地發揮潛能,發展個性和實現自身的價值。人本心理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是:必須尊重學習者;必須堅信任何學習者都有適應學習的基本條件;必須堅信任何正常的學習者都是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并達到自我實現的境界的;必須以學習者作為活動及其全過程的中心;必須重視學習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價值觀。
  那么,在實踐中如何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呢?羅杰斯認為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和師生人際關系。為了促進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羅杰斯認為教師必須具備四個條件或者四個方面的態度和品質:第一,充分信任學生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第二,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平常表里一致;第三,尊重學生的個人經驗,重視他們的感情和意見;第四,深入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他們相信教師具備了這四個方面的條件,就可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安全感、自信心,師生之間就可能形成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情感態度,學生才敢于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個性、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從而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
  2. 70年代的教育改革
  自70年代以來,人本心理學家在試點學校中進行了大規模的教育改革。學校的教育改革是以個人發展原則為理論基礎的,其中主要包括這些觀點:(1)教師、學生及其父母共同決定學校課程和管理學校的規則;(2)學生的教育發展是表現能力和認識能力的結合;(3)學生的精神健康應得到最大限度的重視,并且教師應盡一切努力來保持學生心理發展的敏感性;(4)搞好人際關系;(5)重視以闡明發展價值觀為形式的道德教育;(6)培養體諒他人的意識和從動覺的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對于學生進步的評價應該是從學生個人的標準出發,而不能以固定的標準和目標作指導。
  3. 80年代以來的教育改革
  80年代出現了“新時代”的教育人本主義。這里我們主要介紹新人本主義關于人的觀點,學校的評價標準和怎樣達到平等的目標。
  新人本主義有了更多的關于人的觀點,其中最主要的觀點是人有主觀性。因此在教育改革運動中必須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重視學生個體的特殊的學習方式。他們認為必須按照學生的主觀性來開展教學,通過學生自己的特殊觀點來幫助學生理解世界,把學生當作一個特殊的個體來看待。
  新人本主義一直反對把學業成績作為學校評價標準的傳統模式,因為學業成績幾乎總是以認識、分析能力和閱讀、寫作、計算這些慣常的基本技能為基礎。表達能力、審美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似乎從來沒有得到足夠多的重視。所以新人本主義用“融合”這種教育方案來處理表達和認識之間的關系。“融合”指人類同時從認識上和表達上來感受世界這一設想。因此應該鼓勵學生通過想象來學習而不是讓教師去告知他們是什么,從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來學習。為了制定能達到這種融合的教學方法,需要更具有想象力創造力的老師,幫助學生親自感受,而不是那種滿足于教授抽象的、片面的知識的老師。
  新人本主義認為既要保證取得成績,同時又要達到平等的目標。其中最主要的觀點是他們相信所有學生,不管他們的社會經歷如何,都有取得成績的潛力,相信作為人他們都具有理解的傾向、創造力和為社會成員做出貢獻的愿望。學生們沒有認識到自己潛力的原因與他們處于學生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其他人對待他們的方式有關。為了促使他們提高自己,人們不應該把他們作為學習的客體,而應該把他們看作具有各種獨特性格、興趣、風格和經歷等特性的主體來教。
  四、人本心理學健康人格觀對我國教育的啟示
  人本心理學的健康人格觀對我們在教育上培養個性全面發展的人無疑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在當代,個性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已日益成為教育的基本主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書,概括了當今世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趨勢,指出“教師將來的任務是培養一個人的個性并為他們進入現實世界開辟道路”。培養學生的個性是教育面向未來的重要內容。
  與個性發展這一時代精神相反的是,我們的教育卻片面強調為社會現實服務,而忽視對人的個性、尊嚴及價值的培養和提高。從歷史上看,中國儒家傳統教育更是以倫理、政治價值觀為中心的,因而重視群體利益而忽視個體的需求。由于儒家傳統教育價值觀的消極影響,中國當代教育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未能充分重視個體的獨立、自由和全面的發展。教育要促進人的社會化被片面地理解為人對社會的順應,而很少強調把人培養成改造社會的主體。
  借鑒人本心理學的健康人格觀,我們在教育上至少應注重以下幾點:
  首先,要確定并尊重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我們當代的教育中,一般說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占據了絕對的中心地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因此,我們必須普遍地改革不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平等、寬容、富有安全感的交往過程中,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信念。同時改變單一的教育目標和任務,設置多層次、多維度、多樣化的教育目標和任務,在達到最基本的統一標準的前提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愿望、興趣、愛好和其他條件,自主地選擇適合于自身發展的教育,實現自身的個性、主體性的發展,使教育由外在的強制力量轉化為學生主體能動追求的東西,把教育過程與學生個性的發展過程統一起來。
  其次,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個性的獨特性。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統得過死,從教育目的、制度到課程、教材、教育和教學的形式、方法,無不強求一律。結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千人一面,妨礙了兒童的個性和主體性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改革片面強調整齊劃一的傾向,既要有豐富多彩的課程和各具特色的教材,也要有多種多樣綜合的教學模式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這里,因材施教的目的不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尊重并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獨特的個性。
  再次,開展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創造性是個性的動力源泉,也是個性中最富有活力的因素,人類個性的豐富性正是表現在其創造性上的。創造性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因素,要開發創造力,必須從培養創造性入手。然而,我們教育的諸多方面,都滲透著傳統的理性精神,不容感性的弘揚,期望這種教育能對感性的培養有所建樹,則無異于緣木求魚。因此,我們必須大力開展審美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激發人的內在生命力的創造性,使人的個性表現出勃勃生機來。
  最后,對學生進行心理衛生教育和心理咨詢。中學是一個人從童年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在這一過渡階段,個體經歷了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巨變,也經受了心理發展的種種困惑、矛盾和挑戰,在這一關鍵的人生道路的轉折時期,每一個青少年都以旺盛的精力吸取著智慧,尋求著友誼,追求著愛情,他們還面臨職業選擇和家庭組建等人生難題。但在我們的中學教育中并沒有開設青少年期心理衛生方面的課程,沒有專業心理咨詢者對中學生出現的諸多心理問題進行指導,所以很多中學生表現出怯懦、自卑、破壞、孤僻等性格特征。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對中學生進行青少年心理衛生教育,解決中學生在性成熟方面、考試方面和個性塑造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且要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人員,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通過心理咨詢,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辯證地認識客觀現實,正確處理成功與失敗、理想與現實、競爭與合作、友誼與愛情等關系,減少消極的心理沖突對身心的不良影響;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處理社會適應方面和生活方式等個人問題的能力。
  總之,人本心理學的健康人格觀對于改進、指導我們的教育工作,培養全面而又健康發展的人才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我們期待著廣大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立足于本國實際,在教育實踐中探索出適于我國學生健康發展的新路子。
  主要參考文獻
  (1)〔美〕夏洛特·布勒等著,陳定銑譯:《人本主義心理學導論》,華夏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2)〔美〕馬斯洛等著,林方主編:《人的潛能和價值》,華夏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3)〔美〕悉尼·喬拉德,特德·蘭茲曼等著,劉勁等譯:《健康人格》,華夏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4)舒爾茲著,李文tián@②譯:《成長心理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1月第1版。
  (5)高覺敷編:《西方心理學新發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
  (6)宋廣文、郭邵武:《馬斯洛人本教育思想述評》,《教育研究》1989年第6期。
  (7)李國榕、楊昭寧:《評人本主義心理健康觀》,《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88年第6期。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不清)
  @②原字氵右加恬
  
  
  
國外社會科學京10-15B4心理學宋廣文/王統永19951995 作者:國外社會科學京10-15B4心理學宋廣文/王統永19951995

網載 2013-09-10 20:52:52

[新一篇] 落實好語文教學的幾個“量”刻不容緩

[舊一篇] 西方學校價值觀教育方法的發展及其啟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