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課改中的綜合性學習
(一)什么是綜合性學習
此次語文課程改革,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結構上的一個重要變化,是提出了“綜合性學習”。在課程目標上,與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并列,在各個學段提出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在課程內容上,要求把綜合性學習作為語文課程一項重要的內容;在課程結構上,旨在體現課堂教學、語文課外活動和綜合性學習的結合。
我們要想落實課程標準的精神,很好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首先要明確什么是語文綜合性學習。這就要從認識和實踐上與“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實踐活動”加以區分。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課程,是一門非學科領域的、基于生活實踐而開設的課程,是一門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不屬于語文課程范疇,與語文課程并列,又有一些聯系。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相當于日本在中小學設置的一門課程:“綜合學習時間”。
“語文實踐活動”,泛指在課內外進行語文學習的種種實踐方式,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聽、說、讀、寫、書,也包括參觀訪問、辦報辦刊、演課本劇、開故事會等,還包括課外語文興趣小組的活動以及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圖書館進行語文學習等等。
而“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為了改變語文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為了改變課本是惟一的課程資源的狀況,更是為了克服偏重接受性學習的弊端,旨在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語文課程改革上采取的一個重要的舉措。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更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創造潛能,整合語文知識和能力。學生在提出學習專題、策劃學習活動、表達學習收獲、交流學習成果的過程中,培養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策劃能力,觀察體驗能力,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
(二)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1.綜合性
綜合性學習,顧名思義,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綜合性。其綜合性體現在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及途徑等多個層面。
(1)學習目標的綜合
一方面,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要體現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譬如,“課標”在第三學段(5~6年級)提出的綜合性學習目標,既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如,關心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學習辨別是非善惡;又有“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如,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的能力,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的能力,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的能力,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還有“過程和方法”方面的,如,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如何策劃主題以及活動計劃、研究報告、活動總結的基本寫法。不僅每個學段的綜合性學習要體現學習目標的整合,而且每一次綜合性學習都應體現三維目標,使學生在多方面學有所得,對于容易忽視的方面,如,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創造性、合作精神,要給予更多的關注。
另一方面,要體現語文自身目標的整合。既包括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及獨立識字能力的培養,又包括語文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如,口述觀察、調查所得,在瀏覽的基礎上處理、運用資料,用圖文結合的方式,用寫建議書、辦手抄報、寫簡單的調查報告等方式表達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還要重視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養好良好的語言習慣。
(2)學習內容的綜合
應當說,綜合性學習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涵蓋語文學習和生活實踐的方方面面。除了結合語文學習確定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以外,其學習內容可隨著年級的升高、活動范圍的擴大,由校園向家庭、社區、自然、社會擴展。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有學習和研究價值的、有助于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力所能及的主題,都可以作為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例如,“了解身邊的傳統文化”這一專題,可以涉及到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如,民族音樂、舞蹈,地方戲曲,民間藝術,民風民俗,酒文化,茶文化,飲食文化。學生人人有用武之地,個個有學習資源。
(3)學習方式及途徑的綜合
在學習方式上,綜合性學習既有接受學習,又有探究學習;既有個體學習,又有合作學習;既有以查閱資料為標志的借助書報、網絡等媒體的學習,又有以觀察、調查為標志的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途徑上,不分課內、課外,涵蓋學校、家庭、社區乃至自然界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2.實踐性
與傳統意義上的語文學習相比,綜合性學習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實踐性。綜合性學習重參與,重體驗,重語文實踐活動。在人人參與、全程參與之中,在豐富多彩的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體驗什么是綜合性學習,怎樣進行綜合性學習。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相比,更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樂趣,得到的感受、體驗,習得的方法,形成的能力;注重在實現綜合性學習目標的過程中,逐漸加深的對語文學習和現實生活密切關系的認識,對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自覺,以及逐漸形成的語文的綜合運用的能力。
3.開放性
綜合性學習和一般意義上的語文教學相比,有更大的開放性。內容上的開放——一切語文課程資源均可為“我”所用;途徑上的開放——廣闊的時空均可成為綜合性學習的“課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要在語文學習上有所收獲。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綜合性學習特點的話,是不是可以這樣說——目標驅動,活動貫穿,自主探究,成果明顯。
(三)綜合性學習的實施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編寫的各種版本的實驗教材,均在不同程度上重視了語文綜合性學習,采取不同的方式體現了綜合性學習。前面講到綜合性學習具有較大的開放性,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時候,可以完全依教材而行,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因時、因地、因生制宜,就學生更感興趣的主題,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用最喜歡的語文表達形式,反映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其中關鍵的一點是,學習的專題也好,學習的途徑、方式也好,都要為學語文、用語文服務。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首要目標,是培養和提高語文的綜合運用的能力。每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大體經歷如下過程。
1.確定學習內容——提出綜合性學習的主題
如果是依教材的安排進行綜合性學習,要明確學習主題的內涵,使主題變得具體、集中、明確,便于操作。如,教材中設“了解家鄉的環境”這一主題,教師就應引導學生聯系家鄉的實際,找準了解、研究的重點,是大氣,是水,還是森林植被,或者其他。針對當地哪個方面的環境破壞嚴重或得到很好保護的實際,開展綜合性學習。如果是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主題,就要集思廣益,認真篩選,主題要適合本學段的學生,有研究價值,有可操作性。專題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我”與語文學習。如,遨游漢字王國,我愛讀書,詩歌的閱讀,走進童話世界;(2)人與文化。如,中華傳統文化,走進藝術殿堂,戲曲大舞臺,多樣的媒體;(3)人與社會。如,父母之愛,成長故事,祖國在我心中,難忘的學校生活;(4)人與自然。如,親近動物,了解家鄉的環境,大自然的啟示,愛護水資源。
這一環節,除了確定合適的學習主題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具有對周圍事物的敏感和對社會的責任心,能夠不斷發現并提出學習和生活中值得研究的問題,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大家關注的問題,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策劃并開展綜合性學習
首先是根據此次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和學習目標,讓學生群策群力,共同策劃怎樣開展這次綜合性學習。采取哪些方式、步驟,時間怎樣安排,用哪些形式來體現學習的成果等等,應在學生群體(全班或小組)中達成共識,形成切實可行的學習活動計劃。
學習活動計劃一般包括:(1)學習主題(專題);(2)學習活動的目的要求;(3)學習活動的形式及時間安排;(4)人員分工;(5)學習成果的表達與交流。
例如,就《了解家鄉的環境》這一主題,×城市×小學五年級學生制訂了如下學習活動計劃。
目的要求:
(1)結合學習主題,了解當地大氣污染的情況,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2)為改善家鄉的大氣環境出一份力。(3)用適當方式表達學習成果,培養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附圖
在學習活動中,既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又要加強指導與協調,使得學生學有所獲,特別是在用語文方面取得成效。至于活動時間,可占用少量語文課時,課余花的時間可更多一些。
3.重視綜合性學習的交流、總結與評價
綜合性學習一般分組進行。在學習活動中要重視組際之間的交流,交流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教師還要針對一些共性的問題加強指導,同時注意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小組給予具體幫助,使全班的綜合性學習發展得比較平衡。在每次綜合性學習之后,要鼓勵各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全班匯報,如,成果展示、情境表演。教師還應組織全班學生用辦手抄報、寫簡單的調查報告、寫建議書等形式,深化學習活動,總結學習成果。此外,要引導學生對在綜合性學習中的表現,做出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評價重在激勵,可從態度參與情況、合作精神、學習成果的水平等方面進行評價。
4.綜合性學習要體現階段性
小學階段的綜合性學習不可要求過高。由低年級到高年級要體現階段性和漸進性。低年級的重點是對綜合性學習感興趣,能提出簡單的問題,通過觀察、閱讀等途徑,嘗試解決問題,學習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因此,低年級的綜合性學習,主題要小,要簡單,活動要少而易,時間要短,在老師帶領下,通過一兩個具體活動,體驗一下綜合性學習。中年級可結合語文教材中的專題,在依教科書進行教學的同時,開展綜合性學習。可在單元教學之初,就綜合性學習的主題進行討論,有個大致的安排;在單元教學中同步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其間進行檢查、指導與協調;在單元教學之后進行學習成果的交流與展示,并及時進行總結與評價。中年級的綜合性學習,要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學習主題、策劃學習方式方法的能力,培養初步的觀察、調查及搜集資料的能力以及運用語文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高年級既可安排結合通常意義的語文課堂教學進行的綜合性學習,又可再向前走一步,用任務驅動的方式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即先提出學習主題,再策劃學習活動。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閱讀教材中提供的材料(這時已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課文,因此無需用通常的教法進行教學),只是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內容,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內容,其間穿插學生大量的自主閱讀、觀察、調查、訪問……最后用適當的語文形式來表達此次綜合性學習的成果。高年級的綜合性學習,要比較充分地體現其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注重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小學語文教學太原12~16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崔20042004教育目的或功用在于提升人的境界。長期以來,“工具理性”一直主宰并伴隨著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它使高等教育淪為“物的生產”的附庸——喪失了其在“人的生產”中精神建構的獨立性而日益沉淪甚至面臨逐漸步出“教育”范疇的危機。要救治于危機之中的高等教育,只有彰顯境界教育,實現“知識論”與“境界論”的現實融和。境界/境界教育/高等教育
horizons/horizons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湖北省教育廳軟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省屬地方院校科研投入與產出情況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01A43013)張偉遠陳Horizons Education:the Constructive Inadequacy of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PENG Pai
(School of Educ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To expand one's inner horizons is the aids of education.Bu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tility for a long past time.It had led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being a appendage of material products and losing independence of reshaping people's spirits.So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degenerating increasingly.In order to save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crisis,we should become startlingly clear horizons education.王蓉 王曉英 山東威海市南山小 作者:小學語文教學太原12~16G39小學各科教與學崔20042004教育目的或功用在于提升人的境界。長期以來,“工具理性”一直主宰并伴隨著整個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它使高等教育淪為“物的生產”的附庸——喪失了其在“人的生產”中精神建構的獨立性而日益沉淪甚至面臨逐漸步出“教育”范疇的危機。要救治于危機之中的高等教育,只有彰顯境界教育,實現“知識論”與“境界論”的現實融和。境界/境界教育/高等教育
horizons/horizons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湖北省教育廳軟科學研究重點項目“省屬地方院校科研投入與產出情況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01A43013)張偉遠
網載 2013-09-10 20: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