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學習的意義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兩組深夜苦讀的鏡頭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兩組深夜苦讀的鏡頭。大家肯定很熟悉吧?因為這就是你們經常在做的呀!
    鏡頭一:已經晚上十點多了,我拼了命地和數學題做對抗,然后又忙著背英語課文,將文章一個字一個字地印在腦子里。最后,手拿著中外名著躺在床上,讀著讀著,我疲憊地睡著了。
    (謝華)
    鏡頭二:在皎潔月光的照射下,大地一片沉寂。惟有天邊的一顆星星,閃爍著晶瑩的眼睛,發出亮晶晶的光。鋼筆沙沙地在紙上飛舞,我一目十行地看著課本,腦細胞興奮地活躍著——辛苦,這是在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場景。學白了的頭發,壓彎了的背,500度的近視鏡——這都是我在學習上的付出。
    (柳瑩)
    編輯點評:真是夠辛苦的!這些同學一定是有個非常想達到的目標,學習勁頭才會這么足的吧?可奇怪了!當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卻是一臉茫然。經過思考后,同學們終于給出了答案。答案并不統一,而是形形色色。我們一個一個看看吧!
    看法一:學習知識,立足于社會
    這是本領恐慌的時代,這是終身學習的時代,這是信息時代,這是劇烈競爭的時代,誰敢不學習?
    (高峰)
    漢朝的王充在《論衡》中說:“胸中無學,猶手中無錢也。”錢是我們生活的物質保證,而知識已經上升到同等的高度。高爾基也說過:“知識猶如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血液是維持人的身體活動的,而知識,就是精神的養料。所以人是不可以不學的。學習是為了將來在社會上立足打下基礎。將來會怎樣呢?也許不少人在幻想,可幻想是不切實際的。只有走好現在的每一步,學好現階段該掌握的知識,未來才不是夢,不是空想。
    (賴繼祥)
    學習是為了長大后能夠養活自己,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吳曉葳)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認識到,人首先應該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不讀書是不行的。在未來那種競爭激烈的社會,沒有知識根本無法立足。
    (何峰)
    我媽媽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有很多東西都不懂。那天,她在客廳里看報紙,突然問我,“厄運”是什么意思?我解釋給她聽,然后笑著說:“不會吧?這都不懂,真是笑死人了!”唉,其實這也不能怪她,因為她小時候根本沒有條件好好學習。而現在是一個高新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她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有句話說得好:“落后就得挨打。”如果一個人不時常提高自己,充實自己,那怎么在社會上立足呢?
    (郝珊)
    編輯點評: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目標。在調查中,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有這種危機感。的確,對一個人來說,生存和發展都是最基本的。而在現代社會,生存和發展都需要知識,知識則靠學習獲得。當然,這里提到的“知識”指的是“科學知識”。除此之外,讀書學習還可以使你學到別的方面的知識。
    看法二:通過學習,獲得智慧
    學習的目的本應是充實和提高自己,賦予自己智慧和閱歷,使自己做一個有文化有修養的人。
    (劉珊珊)
    也許像我這么大的孩子都對世界有種好奇感,急著想探索生活中的一切秘密。但我們的力量又極其有限,它限制了我們所能達到的境界。但讀書學習卻能帶領我們走入不同的內心世界,亦或不同的人生道路,使我們的好奇獲得滿足。
    書是無數顆曾經生活過的智慧的大腦,在永遠離去之前留下的思維的照片。這些大腦中最精華的思想和內涵被文字一點點地濃縮,最后就成了我們眼前的書本。我們通過讀書學習來感覺另一種思維方式,吸取好的,最終變成自己的。我們不必付出過多時間和經歷,就增長了無限的智慧和閱歷。何樂而不為呢?
    書不僅是照亮內心的一面鏡子,還是一個被縮寫了的世界,隨時為我服務。
    (劉夢琦)
    馬修·麥克康是一位好萊塢演員,曾担任由約翰·格里斯漢的暢銷書改編成的電影《待機復仇》的主角。他的生活因為一本書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所有的成功也是由那本書開始的。那本書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麥克康說:“在德克薩斯大學,我的專業是法律,可是一個想法讓我睡不好覺:我讀了這本書的前兩章后,立刻覺得我最想上的是電影學校。第二天,我便改變了主修專業。”
    讀書的確能夠讓你加深對自己的了解,書中的觀點會影響到你的言行舉止甚至人生目標。這就是讀書的美妙之處:它可以通過文字或圖畫來吸引你,激發你的思想,以各種你猜測不到的方式促使你成長。在你走出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書是你最應該帶在身邊的東西,因為它們能給你巨大的幫助。每天,當你合上所讀的書,閉目沉思,你就會明白自己變得多么富有。
    (劉月華)
    編輯點評:這幾位同學的發言,歸納起來就是:讀書學習能提高自身的素養,使自己變得更有智慧。這雖然聽上去像虛的東西,不像“科學知識”那么實在,卻是非常重要的。人除了“智商”,還有“情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是這兩者的結合。
    看法三:考大學是學習的目標嗎?
    考大學,似乎是最直接的一個目標。
    目前,我在讀初中。我努力讀書,是為了擠進重點高中那扇窄門。我知道,以后讀高中時,我更要努力讀書,為了擠進重點大學那扇更窄的門。
    (劉非)
    后來的日子里,在周圍人們的灌輸下,我知道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考中學!考高中!再考大學!對,就是考大學!
    (王磊)
    編輯點評:是啊!父母好像就是拿這個來教育我們的。可如果這是學習的唯一目標,那是否考上大學后就可以不學習了?目標已達到了嘛!顯然這是不對的。事實是,在大學里你還要繼續學習。不僅如此,甚至在走出大學校門后,你的學習仍不應終止。另外,能考上大學的人畢竟只是一部分,那么考不上的同學,是否從現在開始就可以不學習了呢?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看來,考大學不是學習的目的,至少不是終極目標。它只是更好地獲取知識的手段。
    看法四:學習的目的?沒想過
    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有一種很茫然的感覺。我真的沒有好好想過,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劉珊珊)
    “學習是為了什么?”看到這幾個字,我心里一怔。想一想,過去我好像幾乎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王琴)
    想當初,我糊里糊涂地來到這個世界,幾年后大哭著被爸爸哄著、拽著進了幼兒園,接著自然而然地走進小學,然后是中學。到目前,我每天仍是“兩點一線”來回跑,上課下課,作業吃飯,然后考試……可以說,從該“接受教育”時,我就“接受教育”了,一直被“教育”到現在。可我卻一直是在被動接受這似乎是早已安排好的一切。我似乎從沒思考過:“學習是為了什么?”
    (李其格)
    天天背著書包上學讀書,可一問起為什么要學習,我卻被問住了,啞口無言。
    (王珊)
    事實上,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只知道打從出世以來,我就一直在學習,學習做人,學習知識。只知道這是我的一種“職責”。
    (李力)
    沖上一杯濃茶,透過蒙蒙的水蒸汽望向窗外——又是一個沒有星星的夜晚。回想一下老師問的話——學習是為了什么?是呀!假如說學習是一段旅程,那我們已進行好多年了,問過我們這樣問題的人也有無數個。或許,今天,我們是該好好想想了……
    (李芳)
    編輯點評:是啊!是該好好想想了。一件我們為它付出了這么多,付出了青春和年華的事,我們當然應該想明白它的目的和意義。
    看法五:學習可以培養良好情操
    讀書學習,還可以培養良好的情操,豐富自己的情感。在我看來,讀書學習,就是給生命做美容。
    (柳瑩)
    心情可以跟著書中的內容隨波逐流,或波濤洶涌或平鏡如水,或毛骨悚然或怡然自得。心中無法表達的一切,盡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這是閱讀之旅的奇特風光。
    (馬詩晴)
    讀書鍛練了我“觸覺”的敏感性,我從文章中能感受到許多深層的體驗與感悟。這些感覺往往碰觸到了我內心最脆弱隱秘的一面,讓我不能不為之感動落淚。這時,淚水已不再是脆弱的表現,而是彌足珍貴的東西。我從中了解了自己的感情與思想,一切蘊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都顯現了出來,讓自己在一瞬間看個透徹。這種感覺不正是我所追求和向往的嗎?天啊!這本來是隱藏在“山那邊”的大海,需要經過千辛萬苦、跋山涉水才能得到的欣喜,可閱讀卻使我一步邁進。那種感覺真是很奇妙。
    (劉夢琦)
    編輯點評:這是何等快樂的一種感覺!如果讀書學習帶來的是如此心醉的時刻,那我們為什么不去讀呢?
    看法六:學習,是為了幸福快樂
    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讀書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增長知識,將來立足于社會;是為了提高素養,培養情操。如果我們把“科學知識”稱作“真”,那后兩者則可以稱作“善”和“美”。所以,我們可以說,讀書學習是為了達到“真善美”。
    愛因斯坦曾援引過勞厄的一段名言:“當一個學生畢業離開學校時,如果他把幾年來學到的知識忘光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那么,這時他所剩下的,才是學校教育的真正成果。”這當然不是說知識不重要,而是說,學習的時候,知識之外的東西(素養和情操)也應該受到重視。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成為有獨立人格的人”。在上海舉行的全國骨干中學校長研修班上,部分校長的觀點是:“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幸福。”這也是學習最終所應收獲的感覺和狀態。可喜的是,有些同學對學習的認識已經達到了這種境界。
    現在,我也是一個“經歷”十四年風吹雨打的人,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自己不太可能是那種高校畢業、叼著張文憑在大街上溜達就會有人來求我去當經理的人。首先我只要自己不是個文盲。這個大千世界里有許多美好的事物,文盲“看”不見。我要感受世界的奇妙,不想永遠生活在這個小圈子里,看我天天看的樓房花草,聞我天天聞的汽車尾氣。我想走出去,可誰能幫我?是它,知識。那么誰又能給我知識呢?是它,學習。
    (李其格)
    如果沒有知識會怎樣呢?那么人生將會在迷惘中度過,生活將會變得很乏味。到那時,生存似乎就只意味著看看世界的風景,聽聽世間的樂聲。那也未免太單調寂寞。因此,我讀書學習,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充實快樂。
   &nb特區教育京⑤D421青少年導刊曲菁20042004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學習是為了什么?你們也許會睜大了眼睛反問:這還用問嗎?我們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任務嘛!是啊,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上學讀書、這已成了一條定律。正因為它太自然了,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所以才很少有人會去追問它的目的和意義。可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總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做它啊!如果連目標是什么都模模糊糊,那又怎么能做好呢?好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你早就應該做的事:追問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聯2003年課題《工人階級隊伍變化與保持黨的先進性研究》成果之 一。The Liffle Ped Cap[日本]新美南吉 作者:特區教育京⑤D421青少年導刊曲菁20042004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學習是為了什么?你們也許會睜大了眼睛反問:這還用問嗎?我們是學生,學習是我們的任務嘛!是啊,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上學讀書、這已成了一條定律。正因為它太自然了,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所以才很少有人會去追問它的目的和意義。可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總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做它啊!如果連目標是什么都模模糊糊,那又怎么能做好呢?好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你早就應該做的事:追問學習的目的和意義。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聯2003年課題《工人階級隊伍變化與保持黨的先進性研究》成果之 一。

網載 2013-09-10 20:54:13

[新一篇] 遠程教學設計:從“教學交互”到“教學理解”

[舊一篇] 透視中學課堂教學中的“偽創新”現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