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內蒙二人臺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二人臺流傳于內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陜西部分地區,相傳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各地的二人臺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各自的藝術風格。人們通常以呼和浩特為界,分為東路和西路。西路二人臺最初叫“蒙古曲”;東路二人臺初名“蹦蹦”或二人臺。東路和西路二人臺,經常演出的劇目共有100多個。《回關南》、《拉毛驢》、《摘花椒》、《賣麻糖》、《蘭州城》等,是東路獨有的劇目。西路二人臺有《打金錢》、《打櫻桃》、《打后套》、《轉山頭》、《阿拉奔花》等劇目。

  二人臺的表演形式,是一種載歌載舞的表演唱。二人臺的唱腔相當豐富。西部吸收戲曲和蒙族音樂營養較多,如《走西口》的唱腔已向板腔體發展。唱法主要有真假聲結合和高打低唱兩種,東路受“道情”、“咳嗽腔”的影響較深,如〔賣藥〕、〔十不足〕等的曲調,幾乎是全盤移植而來。西路二人臺在演出前合奏牌子曲。曲目有百余種,來自戲曲、曲藝吹腔、佛曲和蒙族民歌,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

  東路二人臺的牌子曲大多來自戲曲,配合劇情進行演奏。建國以來,一批傳統劇目如《走西口》、《打金錢》、《賣碗》、《拉毛驢》等以新的面貌登上舞臺,同時還編創了許多反映歷史題材和現代生活的新劇目,如《方四姐》、《鬧元宵》、《楊柳青青》、《烽火衣》等都頗受群眾歡迎。


網載 2013-09-10 20:54:57

[新一篇] 中華戲曲---京 劇

[舊一篇] 中華戲曲---北京曲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