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史研究與口述史學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K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59—8095(2006)05—0070—06
  英國學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 Barraclough)在《當代史導論》中曾指出:“由于內容模糊和界限不明,當代史研究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其中一個必然會遇到的困難是,各人對‘當代’一詞具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我說的當代未必就是你說的當代,反之亦然。”[1](P5) 鑒于此,本文的討論定位于國家區域的范圍內,即當代中國史。目前學術界對中國1840年至今的160多年歷史的分期, 有多種不同的處理方法,但無論按照哪一種處理辦法,1949年至今的歷史都構成一個獨立單元。所謂“當代中國史”即指1949年以后的中國歷史。
  一、“眼光向下”:當代中國史研究的社會史趨向
  所謂“社會史趨向”,就是把目光著眼于當代社會各個層面,多視角地去分析和研究人類歷史。多年前,李大釗曾指出,“凡是社會生活所表現的各體相,均為歷史的內容所涵括”。[2](P269) 可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當代史因缺乏科學性而不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形成這種印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巴勒克拉夫在20世紀60年代曾指出:“現今大多數的所謂當代史,無論是中國人寫的,還是蘇聯人寫的,或是英美人寫的,通常其實只不過是一些反映了熱衷于從各個方面打‘冷戰’的宣傳物或‘時事’漫談。這種著作所包含的危害性是顯而易見的。”[1](P7) 巴勒克拉夫所作評論是中肯的。就中國的情況來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當代史處于有“史”無“學”的狀態。真正把國史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則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事,“而且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一段時期內撥亂反正、解放思想、百廢俱興的歷史情境而言,也只有到80年代后期才具備國史研究的社會、思想、學術和人才條件。”[3] 二十多年來,國史研究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和關注,發展勢頭喜人。我們在看到成績的時候,也看到了國史研究在前行中的不足。可以說,在以往的研究中,學者們對黨和國家層面上的活動研究較多,對社會動態和狀況的研究則相對薄弱,如同美國史家格奧爾格·G ·伊格爾斯(Georg G.Iggers)所說:“歷史學家的眼光看不到人類生存的全部領域,而集中在決策者身上,集中在制定與執行政策的杰出人物身上。一種貴族的偏見支配了歷史研究。大眾歷史、日常生活史和人民文化史都沒有歷史價值,唯獨意識領域才值得史學家去關注。”[4](P5)
  誠然,國史的主線是圍繞社會主義目標模式和建立、建設道路而展開的理論探索和實踐。但國史的性質應是全史、綜合史,[3] 應當反映新中國成立后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可喜的是,這個問題近幾年來已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國史研究出現了“眼光向下”的趨向。如有學者提出:“國史并非只是黨和國家的決策及其執行、修正、完成的簡單過程,更不只是會議、文件、數字、領導人的思想與活動的再現。社會的反映,群體的影響,普通個人的動態,同樣是重要的內容。只有從國家與社會的互動中,才能寫出共和國歷史的全貌。”[3] 的確如此,只有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深層,才能捕捉到一個時代發展的脈搏。“現代歷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進步,都是當歷史學家從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深處時才取得的。”[5](P196) 國史研究不僅要關注全局性的決策及其運作,也要注重社會各階層對決策的反映,更要注重考察上層和下層的互動關系。關注“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就是當代中國史研究“社會史趨向”的明顯體現。
  已有一些學者開始把透視的焦點從國家上層移向社會下層,下力氣研究蕓蕓眾生,如近幾年一些學者對田野調查工作的重視。① 同樣是研究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如果我們“眼光向下”,可能會采擷到前所未有的豐碩果實。如對建國初期歷史的研究,如果只注意到共產黨恢復國民經濟和進行社會改革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而不去考察這個時期普通民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和當時大多數人的社會心理,就很難比較全面地去洞察那一段歷史真相。因此,“歷史從上層看和從下層看,都需要,而且只有這樣才全面。”[6]
  當代中國史研究要想全面地反映當代中國的發展歷程,就要加強對下層民眾的研究。在實現這個目標上,口述史學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盡管現在學人對“口述史學”的內涵界定不盡相同,②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學者們都是把口述史學的運用視為一種新的治史視野的開辟,是別具一格的治史理念與研究手段。還有的學者認為口述史學是一種學術范式的創設。誠如國史專家朱佳木所說,“口述史不僅是歷史研究的一種工作方法,一種成果形式,還是一種新的理念,它突破了以往歷史著述偏重于政治和上層、較多地‘自上而下’寫歷史的傳統,使普通人的生活、社會的變遷、人民大眾對歷史的認識更多地走進了史學領域,從而有助于把‘自上而下’寫歷史和‘自下而上’寫歷史結合起來。”[7] 這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兩種歷史書寫方式的結合,使人們在領教雷霆萬鈞的‘主旋律’之余,還能傾聽到來自民間的娓娓絮語。一些普通人的記憶,使我們得以從民間的立場反觀歷史,足以給歷史提供更加多元的視角,更加寬廣的場地。
  英國當代著名社會史學家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曾指出,“普通人對重大事件的記憶與比他們地位高的人認為應該記住的并不一致”。[8](P239)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記憶和感受,也許永遠不會有統一的看法,從這些不一致中,我們能解讀到歷史的深層,深化我們的歷史認識。正如西方口述史學家所言:各類群體的所有人的生活經驗一旦能夠被用作歷史的原始材料,史學就被賦予了一個新層面。[9] 這無論是在史學本體論上,還是在史學認識論上,都對歷史學的發展和史學觀念的進步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用這樣的理念來思考,具體到國史研究上,口述史學不但能夠多層次多渠道地為歷史搜索來自各個階層的歷史信息,使歷史的血肉更加豐滿,而且能夠開辟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如近年來開始受到關注的人口史、家庭史、婦女史、婚姻史、社會心態史、當代城市史等,對這些領域的深入探討,將會大大深化國史研究的內容,進而更科學、更生動地描繪出共和國的歷史全貌,“這種新的史學理念,特別適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研究”。[7]
  此外,口述史學方法所提供的不僅是一種史學理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口述史學作為創造史料的重要途徑,體現在當代中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鮮明影響在于對大量文獻匱乏領域里的史料補充以及對一些檔案文獻資料的互證。
  二、當代中國史研究:僅有文本是不夠的
  從事當代中國史研究,筆者認為僅有文本是不夠的,基于以下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毋庸置疑,檔案是當代中國史史料的主要來源,但檔案本身的情況又是復雜的,有些需要用口述材料互證才能使用;二是在當代中國史研究中,有著大量的無文字資料的空白地帶,對這些空白地帶的研究需要我們通過口述史學方法去發掘材料。
  詳盡地占有檔案資料是共和國史研究的前提,原始檔案對國史研究非常重要,但也要具體分析。
  盡管文獻檔案一旦形成,它便是客觀的了,但文獻史料中的主體意識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文獻檔案都不可避免地留下其最初記錄者和編訂者的個人印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檔案所反映的真實程度,這是無意所造成的失誤,對此不應求全責備。略過此點不講,還有一些屬于個人刻意所為,即使一些官方會議記錄也會存在不實之處。許多史學家在研究實踐中都發現:由于某些高級官員們害怕后世學者用他們留下的文字記錄做文章,因此,不愿把自己某些行動的真實動機用文字記錄下來,有時所做記錄只是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話。檔案的情況可謂復雜。而當代中國研究者所面臨的檔案更為復雜。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的影響,新中國建立后,幾十年不間斷的政治運動對檔案的形成、檔案的內容都有極大的影響。在檔案材料里,不實記錄比比皆是。很多運動中的許多干部的交代、反省,并非出自自愿,有些時候是迫于無奈,說了很多違心的話,與歷史事實不符。也常常有人偽造歷史材料,以顛倒黑白。如記載劉少奇慘死的一些資料,很多都是偽造的。對于此種情形,人們的記憶要比文獻更為確切。
  所以我們要重視檔案,但不能迷信檔案,要重視對各種檔案史料的鑒別和考證。王國維考證材料時,使用“二重證據法”,即用地下考古材料與文獻材料互證。對于當代中國史研究來講,沒有考古材料的互證,因為一切都離當下不遠。對文獻中的復雜情況,我們通常只能采用陳垣的“校法四例”。但是隨著口述史學的興起,我們可以采用一種“新二重證據法”,即口述材料與文獻材料的互證。“當代社會史的一些理論認為,口述史的作用同樣不亞于出土文物,同樣可以用來與傳世文獻互證。”[10] 通過口述史學方法,發現并矯正文獻記載的缺失,對于當代中國史研究來說,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
  當代中國史研究的文獻資料雖然非常豐富,但是仍有不少領域屬于“真空地帶”。因某種特殊原因,有些重要活動、重要事件并無檔案記載。檔案作為人們從事社會活動時存留下來的原始材料,相對于人類的社會活動來講,有案可查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量的材料不可能也沒必要都保留下來。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得大批檔案被毀,很多問題的研究缺乏檔案材料的支持。口述史學方法能在某種程度上填補國史研究中有關史料的缺憾,使文獻史料匱乏的某些領域的研究,從文字檔案和由文字檔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來。國史專家程中原撰寫的《張聞天傳》[11] 先后訪談83人。從全書1271條注釋可見,大約20%的材料是從采訪中獲得的口述材料。他深深體會到,“離開了口述史料,關于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著作都是寫不好的”。[6]
  學者們普遍認為,口述史目前在中國有四種主要的存在形式:口述史、訪談錄、回憶錄(其中也包含別人記錄整理的)、寫到人物傳記和歷史著作中的各種口述史料。[6] 把“寫到人物傳記和歷史著作中的各種口述史料”作為口述史在中國存在形式之一,從側面說明了這樣一種現象:各種口述史料已經被廣泛運用于當前的歷史研究中去了。
  世界史專家沈志華對檔案非常重視,可以說視之為食糧。1996年至2002年間,他個人出資140萬元,從俄羅斯和美國搜集一萬多件俄國解密檔案。 但他在實際的研究實踐中,曾有這樣的體會:“檔案文獻自然是最重要的歷史記錄,但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僅僅查閱那些白紙黑字令人感到不知所云。在這個時候,當事人的描述就能幫助研究者起到解讀文件的作用。”[12] 他在研讀檔案時經常碰到這類的情況。如1956年10月劉少奇到莫斯科與蘇共中央討論波匈事件的情況,俄國檔案中的記錄非常簡單,只有前言不搭后語的文字,如:“缺點是有的,應該糾正”,“有時強加于人”,“在形式上有時匆忙做出決議的情況”,“他們帶著準備好的決議來到這里”等。還有一些記錄讓人摸不著頭腦:“關于羅科索夫斯基一點是很關鍵的”,“哥穆爾卡太過分了”。面對這樣的檔案材料,如果沒有別的材料互證的話,研究就很難進行下去。最后他還是借助了參加會議時的翻譯師哲的回憶錄,還有其他一些材料,才全面了解劉少奇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發言中對蘇聯進行批評的內容,以及中國共產黨當時對波蘭所持的態度。《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是他研究朝鮮戰爭的一部重要著作,就是綜合可資利用的最新的多國檔案文獻及相關的口述史料寫成的。正如學者們評論的那樣,沈志華的對朝鮮戰爭及中蘇關系的研究,對長期無人知曉、模棱兩可、含混不清和正反顛倒的重大史實作了澄清、填補和糾誤,代表著當代歷史研究的一種民間化趨勢。他的學術理念、研究方法就是從材料出發、就史實發言,通過口述與文獻互相補充,彼此印證,最大限度地去接近歷史的真實。
  要而言之,對當代中國史研究來說,口述史學方法可以補史、可以證史,可以修正甚至改變人們對歷史的認識。
  三、當代人應作當代史:搶救“活材料”的重要性
  由于當代史具有與當前生活的連貫性,生活形態化的口述資料特別豐富,口述史料在當代中國史研究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針對當代中國史研究的境況而言,“活材料”的搶救和整理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早在七八十年前梁啟超就已發出了這樣的警告,特別論述了現存之實跡及口碑史料的重要性,呼吁當代人應注意對現存史料之實跡及口碑史料的保存:“現在日日所發生之事實,其中有構成史料價值者之一部分也。吾儕居常慨嘆于過去史料之散亡,當知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吾儕今日不能將其耳聞目見之史實,搜輯保存,得毋反欲以現代之信史,責望諸吾子孫耶?”[13](P4107) 又說:“史事總是時代越近越重要。考證古史,雖不失為學問之一種,但以史學自任的人,對于和自己時代最接近的史事,資料較多,詢訪質證亦方便,不以其時做成幾部宏博翔實的書以貽后人,致使后人對于這個時代的史跡永遠在迷離惝恍中,又不知要費多少無謂之考證才能得其真相,那么,真算史學家對不起人了。”[13](P4471—4472) 他認為,當代人作當代史有利于史料的豐厚儲存,“搶救活材料”亦是當代史家的神圣責任。由此,我們可以深刻地認識到口述史工作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工作,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毋庸置疑,是時不我待的工作,帶有搶救性質。
  可以說,口述史料的整理和挖掘工作,新中國成立后還是比較重視的。在1959年4月29日,周恩來總理號召60歲以上的政協委員寫自傳,這一號召得到各級政協的響應。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主持了全國范圍內的文史資料收集項目,目的就是保存和積累歷史資料,所選資料大部分是作者的親身經歷和見聞。到目前為止,已經收集了大約150多輯、2千多萬字的文史資料選輯。在這100多輯中, 大多數是下層社會成員的口述材料。這些材料對我們研究當時的社會現實、透視當時的社會心理、考察當時的社會生活有著異乎尋常的重要價值。現在很多事件的口述人都不在了,展卷研讀這些人的口述,更是深感到材料的珍貴。這些材料現在已經進入國內外研究者的視野,通過解讀他們當時獨特的話語系統,使我們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從文獻資料和口述資料兩方面得到印證和解釋。
  曾有外國學者在論及中國當代史學時,指出在1960年代初期的“四史運動”的開展就是把普通人民的經驗納入歷史和寫出更接近于大眾的歷史著作的目標的一個體現,搶救了一批“活材料”。“60年代初的‘四史運動’就是這種要求的一種產物。……‘四史’是指家史、村史、公社史和企業史(廠史),這‘四史’是由經歷過革命的工人和農民的回憶和觀點寫成的,使用了60年代也在美國流行的類推法。這‘四史’是群眾規模的口述歷史,其目的在于教育沒有直接經歷過革命的年青一代,在于揭示歷史上專為專業歷史學忽視的、通過常規方法不能證明的一個方面。在中國和在美國的史學中一樣,職業歷史學家對這類歷史不屑一顧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在60年代的‘四史運動’收集了大量人民經歷的資料。如果歷史學沒有‘革命’,歷史學家就可能永遠喪失這些資料,他們總有一天會明智地利用這些數據資料的。”[4](P461) 對“四史運動”的評價不可謂不高。當然,“四史運動”是保存了一大批資料,但那時毛澤東主席所號召的寫“四史”是和幫助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相結合,在一定的程度上,當時的口述歷史有點過分突出政治,突出階級斗爭、民族斗爭和新舊社會的簡單對比,忽視社會生活的內容。
  搶救“活材料”的工作實質上是在與時間賽跑。很多重要事件的當事人年事已高,歷史留給我們的財富正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現代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提出的“遺忘曲線”理論指出:事物在第一天內就會被遺忘到34%,在第二天內遺忘到28%,在第三天內遺忘到25%。由于人類的這種遺忘本能,更是警醒著我們從事口述史料整理與挖掘工作的緊迫性。即使是文化大革命過來的人也已是人到中年,隨著時間的逝去記憶會變得模糊。
  從筆者所翻閱的現已出版的一些口述史著作來看,這些學者研究的初衷與目的大多出于搶救“活材料”的緊迫感。
  最新出版的“當代中國口述史”叢書,在出版說明里,編輯們就表達了這樣的初衷:“新中國誕生五十多年,它譜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最為壯麗輝煌的篇章,對當代中國史的研究是一項應大力加強的工作。毫無疑問,參與共和國重大事件決策的老同志的記憶對于國史研究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他們年事已高,自己動手困難,訪談并整理他們的口述,成為十分緊迫而帶有搶救性的工作。”而這些編輯們在醞釀這套叢書的過程中,深有感觸地體會到編輯這套叢書的重要性:“我們發現:有些親歷者可以自己動手撰寫,有些親歷者生前對其親人講述過自己所親歷的事件或與一些要人交往的情形,其親人以回憶的形式述出。很顯然,這些記述都是十分寶貴的當代中國史資料。”[14] 編輯這套叢書的首要宗旨是存史, 為當代中國史研究提供可信的史料。當代中國出版編輯部還有一個龐大的計劃,他們不僅要出版黨政各級領導干部的口述史,也要出版普通老百姓的口述史,讓社會各階層人士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敘述當代中國的歷史,這樣可以記錄下來一個真實的當代,對于豐富國史內容,弄清歷史真相,提供至關重要的史料。我們相信,這套順應時勢發展需要的當代中國史叢書,一定會如編撰者所愿,成為當代中國史研究者的資料庫,成為關心共和國成長和命運的中國公民的圖書館。
  從現已出版的幾本書里,我們可以捕捉到許多鮮為人知又極其寶貴的史料。《從“童懷周”到審江青》一書的作者汪文風已是76歲高齡。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這本書。作為當年“童懷周”小組成員,親歷了“天安門事件”,還參與了“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案件”審查工作的全過程,了解到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實。這些共和國要事的參與者,他們的口述史更是補史證史的寶貴材料,趁著他們還健在,當代史研究者應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這些“活材料”,最大限度地彌補文本資料的不足。
  四、口述史學:發揮國史教育啟迪功能的重要途徑
  隨著當今社會的發展和歷史學本身的發展,歷史學面向社會公共教育和啟迪的功能具有了日益突出的地位,成為促進民眾認識自己的歷史地位和作用的有力工具。
  而當代中國史研究在這個方面更是重任在肩。對這個問題,梁啟超早就指出:史家在寫史的方向上,應以當代為主,著重研究具有現實性的問題。他批判傳統史學有“四弊”,其中一弊就是“知有陳跡而不知有今務”。“凡著史貴宗旨,作史者將為若干之陳死人作紀念碑耶?為若干之過去事作歌舞劇耶?殆非也。將使今世之人鑒之裁之,以為經世之用也。”[13](P736) 史學研究應該切合當代人事,當代人倫日用。史學的經世目的決定了當代史研究具有重大的意義。史學研究關注當代問題,與研究先前時代的研究相比,得出的經驗教訓一般具有更大的實踐適切性和現實社會價值。
  由于當代中國史就是這么一個直至現在的時代的歷史,在它延續期間發生的一些歷史大事,仍然直接地、非常有力地規定或影響我們當下的大環境和我們社會當下的生存方式。“通過當代史總結出來的這些看法,是一種寶貴的經驗,是最容易為當代人接受的匡正生活的參照系。”[15] 作為一般民眾,特別需要當代史,因為他們的心靈關切、情感投向和思想興趣非常合理地集中于當下和較近的未來。由于當代史的事態和內在機理比先前的歷史更加貼近一般民眾,民眾喜聞樂見,而且往往由于他們直接和間接的現實參與而能從中得到更深切的領悟,在這個意義上,時代環境和民眾心理營造了對當代史著作的巨大的時代需求。③
  面對著這個巨大的時代需求,國史研究者更應自覺地去適應廣大民眾的需要。但如果做一份詳細的市場調查,就會發現廣大民眾所手不釋卷的是與國史有關的各種文學紀實作品。誠然,這些紀實性的文學作品中不乏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較好的,但是,這些作品中,更多的是靠傳聞,靠虛構和想像,編排一些史實來誤導讀者。而一些嚴肅的學術性強的國史著作卻難以進入市場為讀者接受。這些史著“除了一些職業史學家和稀稀拉拉為寫論文而查閱它們的研究者外,我們不知道還有誰會去讀”。[8](P234) 依靠文獻史料著成的史著大多是告訴讀者發生了什么,是怎樣發生的。而口述史的工作方式是人與人的近距離接觸,有一種感情上的互動。“與通常史學家與冷冰冰的文獻所進行的交流不同的是,它能夠調動語言、感情、動作,更準確地提供當時當地的氛圍”,“準確把握歷史氛圍對于寫作任何一部歷史著作,都是必需的,而‘找不到感覺’卻正是如今很多史學著作的通病”。[16] 這些“找不到感覺”的歷史著作,一般民眾對它也不會有“感覺”。口述史著作突出的特點是它的敘述形式:形象、生動和相對真實。被訪者不僅述說許多歷史事件發生的經過,大量具體、豐富的歷史細節,告訴讀者更多的是他們對此事的感受與認識,被訪者的一顰一笑一悲一喜,都不能不在讀者的心中卷起漣漪,冷知識被一種“溫熱的感觸”慢慢地融化了,使得讀者的閱讀變得像解代數習題一樣,很容易就能把自己作為一個未知數代入到那段撲朔迷離的亂世紛爭之中,或為當事人,或為旁觀者,獲得一種人生的新體驗,能夠從中學到許多東西,成為指導自己如何生活的一種因素。
  所以說,口述史學的敘述形式適應了廣大民眾的需要,也便利了史學家們寫出形象化的歷史。國史要充分發揮其啟迪民眾的社會功能,口述史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收稿日期:2005—11—20
  注釋:
  ① 如劉小萌與定宜莊等對知青史口述史與婦女口述史研究的開展。劉小萌有《中國知青口述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定宜莊有《最后的記憶——十六名旗人婦女的口述歷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論文有馬云、劉建平《口述視角下的20世紀50年代中國農村掃盲教育及現代啟示》,《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3期,等等。
  ② 有的學者認為口述史學是與以歷史文獻為研究對象的文字史學相對應的史學學科(見于沛主編《現代史學分支學科概論》),另外持此說者還有楊祥銀等;有學者視口述史學為一種新的史學方法,持此說者有孟慶順、曲彥斌等。還有的學者從方法和學科屬性兩個層面上來論述。
  ③ 2001年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進行了一次千人問卷調查, 收回有效樣本1093份。包括從小學到碩士以上文化程度、各種年齡段、19種身份、收入水平各不相同的人士。認為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很有必要了解國史的762人,占70%;有必要了解的307人,占28%。對國史非常有興趣的占41%,有興趣的占47%。認為有必要在大學、中學開設國史專業和教育課程的有944人,占86%。 從這些統計數據來看,國史受到廣大民眾的普遍重視和關注。(程中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研究的回顧和前瞻》(《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5期。)
史學集刊長春70~75,80K1歷史學宋學勤20062006
口述史學/“眼光向下”/“活材料”
  oral history/paying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social lives/live materials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and Oral History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the youngest subject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family, is one of the research fields which develops energetically and rapidly. The emergence of oral history accommodates to the need of times and conforms with the ori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Seeking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and oral history brings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making them combined may prove to be mutual advantageous, detaching them may prove to be internecine.”The researching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needs to be broadened by developing oral history, which meanwhile could expand train of thoughts and make up and correct the lack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當代中國史是歷史學家族中最年輕的一門學科,也是目前最有活力、發展最快的研究領域之一。口述史學的出現適應了時代的需要,也順應了國史變革的方向。尋求二者的最佳結合途徑能使二者相得益彰,“合之則兩美,離之則兩傷”。當代中國史研究需要通過開展口述史來拓展研究視野,活躍研究思路,并彌補與修正史料之不足,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面向社會公共教育和啟迪的功能。
作者:史學集刊長春70~75,80K1歷史學宋學勤20062006
口述史學/“眼光向下”/“活材料”
  oral history/paying attention to all kinds of social lives/live materials

網載 2013-09-10 20:58:40

[新一篇] 當代中國史學對心理史學的回應

[舊一篇] 當代中國哲學的聚焦點——哲學發展的前提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