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譯文]   殘余的晚霞鋪展開來就像彩錦,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白練。

  [出典]  南朝齊  謝朓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注:

  1、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2、[注釋]  

     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

     還望:回頭眺望。

     京邑:指南齊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灞涘望長安:借用漢末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詩意。灞,水名,源出陜西藍田,流經長安城東。河陽視京縣:借用西晉詩人潘岳《河陽縣詩》“引領望京室” 詩意。河陽:故城在今河南夢縣西。京縣:指西晉都城洛陽。兩句意為:我懷著眷戀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頭眺望都城建康。

  麗:使動用法,這里有“照射使……色彩絢麗”的意思。

    飛甍:上翹如飛翼的屋脊。甍:屋脊。

    參差:高下不齊的樣子。兩句意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筑色彩絢麗,高高低低都能望見。

  綺:有花紋的絲織品,錦緞。

    澄江:清澈的江水。

    練:潔白的綢子。兩句意為: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一匹白練。

  喧鳥覆春洲:形容鳥兒眾多。覆:蓋。雜英:各色的花。甸:郊野。

  方:將。滯淫:久留。淹留。懷:想念。

  佳期:指歸來的日期。悵:惆悵。霰:雪珠。兩句意為:分別了,想到何日才能回來,不由得令人惆悵悲傷,留下雪珠般的眼淚。

  鬒:黑發。變:這里指變白。兩句意為:懷著望鄉之情的人,又有誰能不白了頭發呢?

 

 

   3、譯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長安,又像潘岳在河陽回顧洛陽那樣登上三山回望京城。夕陽使飛聳的屋脊色彩明麗,京城內的屋宇高低不齊,歷歷在目。殘余的晚霞鋪展開來就像彩錦,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白練。喧鬧的群鳥覆蓋了春天的小洲,各種花朵開滿了芳香的郊野。我將遠離京城在他鄉久留,真懷念那些已停辦的歡樂宴會。回鄉的日期在何時,我惆悵不已淚落如雪珠。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鄉,誰的黑頭發能不改變?

   4、謝朓 (464—499)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輩皆劉宋王朝親重,祖母是史學家范之姐,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與謝靈運同族,經歷有些類似,時與謝靈運對舉,亦稱小謝,與謝靈運并稱“大小謝”。初任豫章王太慰行參軍,后在隨王蕭子隆、意陵王蕭良幕下任功曹、文學等職,頗得賞識,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謝宣城之稱。后因告發岳父王敬則謀反事受賞,舉為尚書吏部郎。后被誣陷死于獄中。現存詩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詩的成就很高,觀察細微,描寫逼真,風格清俊秀麗,一掃玄言余習。寫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穎,富有情致,且佳句頗多。明人輯有《謝宣城集》,今人郝立權有《謝宣城詩注》

 

 

   5、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句“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吟哦的是南齊詩人謝朓的名句。金陵城(今南京)西樓前的美景使李白深深領悟了“澄江靜如練”的意境,追憶前賢,這位大詩人不禁發出了古來知音難遇的長嘆。然而李白應未想到,由于他的嘆賞,謝朓這句詩卻在后世得到了無數的知音。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詩,抒寫詩人登上三山時遙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鄉之情。

  這首詩應作于公元495年(齊明帝建武二年),謝朓出為宣城太守時。在這次出守途中,他還做了一首題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橋》的古詩,據《水經注》記載,江水經三山,從板橋浦流出,可見三山當是謝朓從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經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長江南岸,附近有渡口,離建康不遠,相當于從灞橋到長安的距離。此詩開頭借用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時登上江岸的三山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貼切。“河陽視京縣”一句從字面上看似乎與上句語意重復,其實不然。這兒借用潘岳《河陽詩》“引領望京室”句暗示自己此去宣城為郡守,遙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晉的潘岳在河陽為縣令,遙望京城洛陽一樣。王粲的《七哀詩》作于漢末董卓被殺,李傕、郭汜大亂長安之時,他在灞涘回望長安,所抒發的不僅是眷戀長安的鄉情,更有向往明王賢伯、重建清平之治的愿望。謝朓這次出守之前,建康一年之內換了三個皇帝,也正處在政治動蕩不安的局面之中。因此首二句既交代出離京的原因和路程,又借典故含蓄地抒寫了詩人對京邑眷戀不舍的心情,以及對時勢的隱憂。

  首二句領起望鄉之意,以下六句寫景,六句寫情。詩人扣住題意,選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將登臨所見層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詩里。遠遠望去,皇宮和貴族第宅飛聳的屋檐高低不齊,在日光照射下清晰可見。只“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兩句,便寫盡滿城的繁華景象和京都的壯麗氣派。此處“白日”指傍晚的日光。“麗”字本有“附著”、“明麗”兩個意思,這里兼取二義,描繪出飛甍在落日中愈加顯得明麗輝煌的情景,可以見出謝朓煉字的功夫。“參差”二字既寫京城宮殿樓闕的密集,又使整個畫面顯得錯落有致。“皆可見”三字則暗中傳達出詩人神情的專注:既然全城飛甍都歷歷可見,那么從中辨認自己的舊居當也是一般登高望鄉之人的常情。所以這兩句雖是寫景,卻隱含著一個凝目遠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詩人沒有點明在山上流連凝望的時間有多久,但從“白日”變為“余霞”的景色轉換中自然就顯示出時辰的推移過程。“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二句,描寫白日西沉,燦爛的余霞鋪滿天空,猶如一匹散開的錦緞,清澄的大江伸向遠方,仿佛一條明凈的白綢。這一對比喻不僅色彩對比絢麗悅目,而且“綺”、“練”這兩個喻象給人以靜止柔軟的直覺感受,也與黃昏時平靜柔和的情調十分和諧。“靜”字一作“凈”,亦佳。明人謝榛曾批評“澄”、“凈”二字意思重復,想改成“秋江凈如練”。另一位詩論家王世貞不以為然,認為江澄之后才談得上凈。清代詩人王士禎也譏諷謝榛說:“何因點竄‘澄江練’?笑殺談詩謝茂秦!”(《論詩絕句》)其實,如果沒有謝榛竄改,這“澄”字的好處還真容易被人忽視。唯其江水澄清,“凈”(或“靜”)字才有著落,才能與白練的比喻相得益彰。同時,“澄”凈的江水還能喚起天上云霞與水中倒影相互輝映的聯想。李白在《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引用“澄江靜如練”以形容大江沉浸在月光之中的清空透明之感,“澄”字就更有點晴意義。可見“靜如練”這一比喻是因為有了“澄”字的襯托,才成功地表現出大江寧靜澄澈的境界。“靜”與“凈”相比,“靜”字寫境更為傳神。唐代徐凝曾用白練來比喻瀑布:“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被王世貞譏為“惡境界”,原因就在用靜態的白練來形容飛瀉的水瀑,反將活景寫呆了。這個例子可以幫助讀者從反面體味“靜如練”的好處。如果將謝朓這兩句詩與謝靈運的“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登江中孤嶼》)相比較,可以看出謝朓在景物描寫上的飛躍。謝靈運以直敘的手法來說明水天輝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較實。而謝朓則能夠利用恰當的比喻進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鮮明悅目的色彩,并能融進主人公對景物情調的感受,表達更為空靈。

  如果說“余霞”兩句是用大筆暈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兩句則是以細筆點染江洲的佳趣。喧鬧的歸鳥蓋滿了江中的小島,各色野花開遍了芬芳的郊野。群鳥的喧嚷越發襯出傍晚江面的寧靜,遍地繁花恰似與滿天落霞爭美斗艷。鳥兒尚知歸來,而人卻離鄉遠去,何況故鄉正滿目春色如畫,直教人流連難舍。無怪詩人嘆息:“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這兩句巧用此處字義可作兩解的特點,既抒發了將要久客在外的離愁和對舊日歡宴生活的懷念,又寫出了詩人已去而復又半途遲留、因懷鄉而罷卻歡宴的情態。“去矣”、“懷哉”用虛詞對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嘆語氣,增強了聲情搖曳的節奏感。

  至此登臨之意已經寫盡,往下似乎無可再寫。但詩人卻巧妙地跳過一步,由眼前對京城的依戀之情,想到此去之后還鄉遙遙無期,淚珠像雪糝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層波瀾。“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則又由自己的離鄉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鄉之情:人生有情,終知望鄉。長此以往,誰也不能担保黑發不會變白。結尾雖寫遠憂,而實與開頭呼應,仍然歸到還望的本意,而詩人的情緒也在抒發人生感慨之時跌落到最低點。

  這首詩寫景色調絢爛紛繁、滿目彩繪,寫情單純柔和,輕清溫婉。詩人將京邑的黃昏寫得如此明麗美好,毫無蒼涼暗淡之感,固然是為了渲染他對故鄉的熱愛,但也與詩中所表現的游宦懷鄉之情并無深永的感傷意味有關。全詩結構完整對稱,而給人印象最深的則是“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兩句。這種情景分詠、名句往往突出于一篇之中的現象是宋齊山水詩還處于早期階段的共同特點,也與謝朓詩存在著鐘嶸所說“篇末多躓”的毛病有關。謝朓山水詩仍然沿襲謝靈運前半篇寫景、后半篇抒情的程式。由于思想感情貧乏,沒有遠大的理想和志趣,后半篇的抒情大多缺乏健舉的風力,加之又“專用賦體”,直陳其意,不像寫景那樣凝煉形象,更覺意弱而文散。此篇結尾情緒柔弱消沉,便與前面所寫的壯麗開闊的景色稍覺不稱。但盡管如此,他在景物剪裁方面的功力,以及詩風的清麗和情韻的自然,卻標志著山水詩在藝術上的成熟,對唐人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李白每逢勝景,常“恨不能攜謝朓驚人詩句來”(《云仙雜記》),“解道澄江靜如練”只是這類佳話中的一例而已。

 

 

   6、此詩作于詩人離開京城建康(今南京)外任宣城太守途中,寫他在傍晚時登上位于建康城西南長江南岸的三山,想到自己即將赴外地做官而對京城與長江的美景產生無限的懷念,并抒發了他的鄉國愁思。

   詩的起句詩人并不直接寫自己登山回望建康城,而是借古人的典故來比喻自己離京的心情和憂慮,也間接地交待了自己離京的原因。“灞縵望長安”是引用建安時期王粲的《七哀詩》中的詩句:“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縵”是岸的意思。王粲是離開長安赴荊州避長安之亂時作的《七哀詩》,當時董卓被殺,李莈、郭汜大亂長安。而謝緿離開建康城前,建康也處于皇帝頻繁更替的動蕩不安之中,謝緿外任也有避政治之亂的含意,但詩人對此不好明說,只得借王粲之句來表達自己的憂患。“河陽視京縣”用的是西晉詩人潘岳任河陽(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內)縣令時所作《河陽縣詩》的句子:“引領望京室,南路在伐柯”。京縣指當時的京城洛陽,潘岳在河陽為縣令,懷才不遇,伸長脖子眺望京城,希望得到京城的青睞回京做大事。詩人用潘岳的詩句也含蓄地點出自己也希望有朝一日再回京城施展才華。

   “白日麗飛甍”以下六句詩寫京城、長江、江上芳洲及郊野之景。“飛甍”是以凌空展翅欲飛的屋檐代指京城的建筑,詩人說它們在明麗夕陽的映照下,錯落有致,透露出繁華。“麗”字本來是形容詞,用在此處則作動詞用,指將京城宮殿樓閣映照得明麗輝煌。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是寫晚霞中的大江之景。綺是錦緞,練是白綢,詩人用這兩個比喻不僅恰切地描繪出了天上晚霞和晚霞中大江的絢爛,而且還以動靜結合的手法寫出了景色給人的安靜感,詩人在這種景色的慰撫下心情亦變得平靜下來。“散成綺”中“散”為“鋪開”,是動,但綺則是靜的錦緞列布于天空之上;“靜如練”中“靜”為安靜地長臥,是靜,但“練”既可讓人感覺到靜,但亦讓人感覺到它在動,澄清的江水在夕陽映照下靜靜地流動,波光粼粼,仿佛一條明凈的白綢在緩緩拂動。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二句既是寫實景,但同時也通過寫夕陽中歸巢鳴叫的鳥和遍布郊野的各種花卉寫出了別情與愁緒。

    “去矣方滯淫”后六句是抒情,它是承接上面景色描寫之后感情的自然流露。正是因為京城如此繁華才使得詩人依戀,大江如此安靜而給詩人安慰,鳥兒花兒也如此多情而令詩人傷感,所以才喚起詩人戀戀不舍的感慨。說是要離去了詩人又在三山之上停留回望,正是因為想念啊詩人才停止了送別的宴席。詩人恰切地使用了兩個虛詞“矣”與“哉”,充分表達了他去國思鄉的感嘆。在前面寫景的滿與實之后,突然用虛詞來表達出感情的起伏,這也充分反映了他的詩在語言表達上的圓美流轉。

    六朝之時的文學雖多有艷麗之感,但由于政局更迭頻繁,仕宦之人多有朝不保夕的生命憂慮意識,面對江南的春景又恰逢離別之時免不了會感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這種離別愁緒的物化手法并逐漸積淀成中國文化中的文化意象。

 

   7、“澄江靜如練”真乃傳世佳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登高望去,絢爛奪目的晚霞下,澄江靜如絲帶一般臥在天地之間。其景壯闊清空而又綺麗多姿。晚霞本靜,江河本動。以動寫晚霞,凸顯晴空之絢麗;以靜寫江河,頓顯天地之壯闊。輕輕落筆而如此多姿,難怪連詩仙李白也為小謝所折服。

 

 

8、王國維《人間詞話》

明月照積雪”①、“大江流日夜”②、“澄江靜如練”③、“山氣日夕佳”④、“落日照大旗”、“中天懸明月”⑤、“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⑥,此等境界,可謂千古壯語。求之于詞,唯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⑦,《如夢令》之“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⑧差近之。

    注解:①謝靈運《歲暮》
       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②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路長。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蒼蒼。引領見京室,宮雉正相望。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驅車鼎門外,思見昭丘陽。馳暉不可接,何況隔兩鄉?風云有鳥路,江漢限無梁,常恐鷹隼擊,時菊委嚴霜。寄言罻羅者,寥廓已高翔。
     ③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④陶潛《飲酒》二十首之五,見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⑤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
       朝進東門營,暮上河陽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平沙列萬幕,部伍各見招。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寥。悲笳數聲動,壯士慘不驕。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⑥王維《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吏,都護在燕然。
     ⑦納蘭性德《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⑧納蘭性德《如夢令》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今譯:“明月照積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靜如練”、“山氣日夕佳”、“落日照大旗”、“中天懸明月”、“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些詩句中的境界,可以說是千古壯語。要從求詞中尋找這樣的境界,只有納蘭容若塞上之作,如《長相思》之“夜深千帳燈”,《如夢令》之“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差不多接近。

    賞析:晉人風度、唐人氣骨在這幾句詩中表露無遺。其疏朗壯闊的意境,充滿張力的內涵,以納蘭當之則偏弱,以蘇辛當之則偏強,可謂千古絕唱矣。

 

 

    9、 澄江村地處晉江東南沿海,晉江市英林鎮南部、圍頭灣西北部,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東北與謝厝街、東村連接,澄江又稱伍堡村、嘉排村。

      《澄江》地名由來的含義:

    據考證:澄江村謝氏千祿公元末明初自泉州金魚巷分來肇基晉江十一都澄江鄉(伍堡),為[寶樹傳芳]與謝厝街、圍江、南江、寮江諸派系均屬[金魚衍派]至今有600余年之久。因祖上謝 朓(464-499),字玄暉,南朝齊著名詩人,著作有《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其中有名句(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故將伍堡村又取名澄江村,以紀念先祖。

    現在澄江村還有謝氏祖廳及宗祠地,謝厝潭及潭頂地已被外姓建媽祖廟所用;現居村里還有一戶謝氏子孫留守祖業。其余謝氏族人有遷居臺灣省及本省廈門、漳州龍海、晉江謝厝街及其他各鄉鎮,謝氏家族正將海邊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襲的祖廳及祠堂翻建,以方便海內外族親回鄉認祖歸宗,為建設和諧的海峽西岸做出應有貢獻。澄江村名沿用至今己有600余年。
文章轉自:廈門寶樹網,原文地址:http://www.xmbaoshu.cn/bencandy.php?fid=5&id=1471

 

 

    10、 登高:登臺、登山、登樓、登塔……,似乎成為中國文人圣賢的必修功業。自從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開登以來,歷代文人騷客都無不步先師后塵。TVV中國散文網

    唯有登高,才能視通萬里,思接千載。TVV中國散文網

    唯有登高,才能胸懷宇宙,吐納風云。TVV中國散文網

    唯有登高,才能澄心清神,扶搖直上。TVV中國散文網

    唯有登高,才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TVV中國散文網

    唯有登高,才能與時間對話,與空間握手。TVV中國散文網

    唯有登高,才能物我兩忘,相看不厭。TVV中國散文網

    王粲《登樓賦》,有“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的情懷。TVV中國散文網

    謝靈運《登池上樓》,有“祁祁傷幽歌,萋萋感楚吟”的憂思,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欣喜。TVV中國散文網

    謝眺登三山,遂有“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的境界。TVV中國散文網

    王之渙《登鶴雀樓》,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感悟。TVV中國散文網

    崔顥登黃鶴樓,有“白云千載空悠悠”的浩嘆。TVV中國散文網

    王維登終南山,有“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觀感。TVV中國散文網

    李白獨坐敬亭山,產生“相看兩不厭”的心情。登泰山有“天門一長嘯,清風萬里來”的豪邁。TVV中國散文網

    陳子昂登幽州臺,唱出“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時空悲歌……TVV中國散文網

TVV中國散文網
    多情善感的文人墨客,在登高的境界中,采天地之靈氣,采日月之精華釀詩,釀出心儀的哲理和情思。正如李白詩所言:“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TVV中國散文網

 

 

    11、讓風吹走你的優郁,讓雨洗掉你的煩惱,讓月亮帶給你溫馨,讓晚霞帶給你愜意,融入漓江的美景,親自感受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漓江傍晚……

每當夕陽西下,天際邊泛起了奇麗的晚霞,陽光把最后一抹光輝無私的灑在漓江上,頃刻間,整個漓江被染紅了;它一會兒像一匹駿馬在奔馳,一會兒像一頭雄獅在怒吼,一會兒像朵朵鮮花綻開;看著看著,身體感到輕飄飄的,仿佛自己也成了一片晚霞;一會兒,一道霞光射來,晚霞閃耀著絢麗的光彩,微微睜開眼睛,眼前頓時出現了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感覺自己的身體好像也被色彩裹住了……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伴隨著漁民的歌唱,岸邊小屋升起的縷縷炊煙,辛勤勞作的人們在歸途……這些構成了一幅幅絢麗的畫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漓江流水帶走的是歲月,帶走的是時間,漓江的美麗卻屬于永遠。

 

 

12、在暮春時節的某一天興致勃勃地親近了名不虛傳的浙江桐廬富春江。 已是下午,雖然天氣有點陰晦,但改變不了我的那份好心情。

     登上游輪的一剎那,我心已隨風飛揚。船在江上行,人在畫中游。距桐廬縣城南15公里的富春江,兩岸連山,略有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放眼望去,青山如黛,草木葳蕤,峰巒疊翠,松石挺秀,云山煙樹,薄薄的霧氣蒸騰在山嶺上似輕紗籠罩,遠處是淡淡的煙青色,近前是翠綠傲然的峭壁,層次分明,就象立體感頗強的萬花筒,在我眼中耀動。 站在甲板上,涼風習習,撩起我的衣襟,從外到里的爽快。我的視覺一刻也沒停留,山色不厭遠,我行隨處深。看山,山已在我心中,綿延的富春山就象綠色的絨布懸掛在江邊,也可以這么說,是大癡黃公望清潤的筆墨勾勒的巨幅畫卷。只是山上鮮有人居,因為沒有戰亂和紛爭,自然不再有逃離俗世的隱士高人深居山中仰天長嘯,對月獨酌,焚香彈琴。山還是那些山,樹還是那些樹,一江春水傍著高山靜靜地流淌。

    我訪過許多名山大川,卻感動于富春江雄渾、沉靜、秀麗、精致的特質。在我眼里,富春江一點都不張揚,也不自卑,江水湯湯,任性而下,流過千年,看似藏在深閨,卻又不失典雅風范,用她寬闊溫潤的胸懷接納遠道而來的游客。腳下的水在流,船上的人歡暢,所有的人和我一樣徜徉在心曠神怡的富春山水中,想在這里立足,更想把美妙無盡的山和水帶回家,難怪黃大師窮盡一生的心血和“畢生的積蓄”描繪美麗妖嬈的富春山水,這就夠了,一幅畫永流傳,春江春水記心間!

     今天,我心無旁鶩地行走在“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富春山水中,一身的輕松,怡然,仿佛與山水相融,那澄碧的江水無疑在蕩滌我心靈的塵埃,微波興起,鱗光片片,氣象浩渺,偶有鷗鳥飛過,送來聲聲問候,平添了幾分幽靜。與山水相依相伴,胸中早無丘壑,而多了恬淡之美。經過七里瀧,那可是富春江上風光最美麗的一段,可見富春山麓沿江高閣相連、粉墻黛瓦、飛檐翹角,一片古樸雅致的建筑,這便是名震古今的嚴子陵釣臺。 說起嚴子陵釣臺,頓生萬千感慨。相傳東漢高士嚴子陵拒絕光武帝劉秀之召,拒封“諫議大夫”之官位,來到富春山隱居垂釣,后人千古膜拜。歷代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蘇軾、陸游、李清照、朱熹、康有為、郁達夫、張大千、陳毅、郭沫若、巴金等來過釣臺,并留下不少詩文佳作。我不知道當年嚴子陵為什么會遁跡紅塵,遠離世俗。是這綺麗的山水象磁鐵一樣吸引他,還是他心中有一本難念的經?現在看來,這些淺薄的疑問似乎不太重要,還是登山領略一種隔世的境界吧。

    經過嚴子陵釣臺碑園,在嚴先生祠堂東邊沿石徑拾級而上,氣喘吁吁地登臨懸崖上建于乾隆年間的天下第一觀——漢嚴子陵釣臺。“釣臺碧云中,邈于蒼山對。”近前有巨石如筍,傳為嚴子陵以此支撐垂竿,側有平臺如礬,在此遠眺,“余霞散成綺, 澄江靜如練。”當如畫卷。這樣的所在,青山擁春江,高高在上,天高皇帝遠,還有什么憂慮的呢?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正是嚴子陵的寫照。 游輪緣江復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江南龍門灣,群山環抱,中如湖泊,恍若世外桃源,坐畫舫行至釣魚島,山上樹木蒼翠,環山碧水如鏡,對面山崖上石刻“富春觀魚”擘窠大字,想來這樣一個幽深的山水絕佳處,不用說古人,就是今天浮世的人們也要趨之若鶩的。所以,我們在此流連,縱情山水中,逍遙云外邊。真的不想離開,真的為之銷魂。其實,在遠離喧囂的富春江做一個銷魂客,不是神仙也風流! “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清美。”長長的富春江,長長的依戀。浸淫于長長的富春山水圖,心脾俱暢,超逸脫凡。沒有人會告訴我,這么一個美麗的地方。而我,卻用心感受富春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13、、“沒有審美知覺,成不了藝術家。”沒有強烈、深刻、獨特的審美知覺,成不了杰出藝術家。

     此所以,不知有多少人見過碎散的云霞,清凈的江水,但是,只有謝眺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不知有多少人見過沙漠偶有的炊煙,江河常有的落日,只有王維寫出了膾炙人口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不知有多少人聽過旅店的雞鳴,見過野橋的霜雪,但是,只有溫庭筠寫出了膾炙人口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不知有多少人見過日出時的江花,春天里的江水,但是,只有白居易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郭因《藝廊思緒》安徽人民出版社)

 

 

      14、很喜歡江南煙雨的朦朧之美。纖細柔弱的雨絲隨風飄拂,似煙似霧,如織如簾。雨中的亭臺、樓閣,烏蓬船,若隱若現,似近還遠。或深或淡,濃淡相宜。漫步雨中,劃落的雨絲洗去了飄浮的塵埃,還塵世一份本原、一份清晰;還內心一份空靈、一份潔凈。

    很喜歡夕陽晚霞的嫻靜之美。“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夕陽余輝,不疾不徐,涂染河流山川,揮灑村村落落,柔美動人;“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沒有朝陽的蓬勃與活力,也不似正午太陽的燦爛絢麗。但它多了幾分幽雅、謙和,意境深蘊:睿智、成熟、淡定、達觀。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不要遺憾不曾抓住什么;明天又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15、在明媚的春天,領略那“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生機勃勃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多彩;“綠樹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喧嘩……更有幸的是目睹荷塘四周百花競相爭艷的盎然生機……

    在豪爽的夏季,陶醉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多姿;“星垂平夜闊,月涌大江流”的壯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絢麗……在群星的環繞下,還可以聽到一場別開生面的天然演奏:青蛙主唱,知了伴奏……

    在成熟的秋天,體味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秀美;“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壯麗;“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的奇特……走進果園,傾聽到那兒的歡笑,尋覓到辛勤勞作后獲得豐收碩果的喜悅……一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更是秋的寫照,秋的升華!

    在執著的冬日,欣賞雪花的漫天飛舞,咀嚼世界的銀裝素果,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不知多少次勾引我對塞外江南的神往;“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更是讓窗前的我陷入沉思,領悟到“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才”……

 

 

    16、感恩生命,生命是愛的傳承和生生不息的延續。我聽到花開花落的生命定律;我看到鳥兒展翅抨擊藍天的聲音;我感觸到冰雪消融,春日的氣息隱隱約約。因為有生命,所以我才感覺到陽光如此和煦,雨水如此豐潤。我們的古人打心眼是珍惜這些自然風物的,當西方人在搗鼓維納斯的殘肢,創造蒙娜麗莎的微笑,我們的古人就已經脫口吟出“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山水佳句,名篇疊出,如繁星在天,璀璨奪目,表現出古人善待自然的博愛情懷和“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

 

 

    17、古代詩人筆下的“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山紅澗碧紛爛漫,所見松櫪皆十圍”的近乎原始的自然風貌,在現代文明的剝蝕下,在滾滾黑煙、黃煙的吞噬下,已經近乎成為白雪公主的美麗童話。在近乎荒漠化的土地上,人們已經很難找到一塊綠色的芳洲了。不堪重負的地球像是一艘年久失修的輪船,沉重地喘息著。物欲橫流窒息了社會生活中的詩意,正如環境污染引發了全球性的呼吸困難。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3:53

[新一篇]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舊一篇] 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