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天子以令諸侯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rnrnrnrnrnrn
rn
 
                     挾天子以令諸侯rn

       [譯文]   挾制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使諸侯服從管轄。

rn

       [出典]   南朝  范曄   《后漢書袁紹傳》

rn

       注:

rn

        1、解釋: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rn

       2、出 處 :《后漢書·袁紹傳》:“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宮鄴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rn

       3、挾:挾制,用強力逼迫就范。諸侯:古代帝王統治下的列國君主的統稱,后也指割據稱雄的軍閥。挾制皇帝,借其名義號令諸侯。比喻借重權威者的名義,發號施令。

rn

       4、東漢末年,董卓率兵占據洛陽,廢掉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從此,他專斷朝政。
        袁紹是東漢末年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字本初,五官中郎將袁成之子,曾任侍御史、虎貴中郎將、司隸校尉等職。董卓占據京都獨攬大權以后,袁紹得罪了董卓,逃往冀州(今河北中南部),號召起兵,攻討董卓,得到各地響應,稱雄北方。
        袁紹部下奮武將軍沮授,向袁紹建議說:「應該把漢獻帝請來,在鄴都建立皇宮,這樣就可以以天子的名義對各諸侯發號施令,討伐那些不肯服從的人。」后因有人反對,而未能迎獻帝。
       后來,曹操將漢獻帝迎至許昌,并在此定都,以皇帝名義號令諸侯。

rn

       5、范曄(公元398—445年),字蔚宗,祖籍順陽(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范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后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杰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后漢書》的作者。

rn

      范曄被處決時,其子范藹、范遙、范叔蔞同時遇害。后人中只有范藹子范魯連,因其母為公主之女,得全性命。其侄孫范縝、范云有名于齊、梁之世。范縝繼承與完善了范曄的無神論的思想,范曄生前一直未能完成的無鬼論,則為范縝所著的神滅論——這部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唯物主義論文——填補了。

rn

      6、《后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后進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后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長統傳》中,范曄詳細地收錄了八篇抨擊時政的論文。《后漢書》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直、不畏強暴的中下層人士。

rn

      7、談起三國時期的曹操,可以說是沒有人不知道的。他自公元189年起兵,至公元220年病故,戎馬一生,用自己三十多年的征戰成就了自己的輝煌,成為當時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公元216年曹操稱魏王,漢朝政權已經名存實亡,大權實際上由曹操獨攬,但曹操至死也沒有廢黜漢獻帝而自己稱帝,其實有如下原因的.

rn

      8、曹操實際上是想當皇帝的,曹操晚年高居魏王,獨攬朝政,而漢獻帝實際上以名存實亡,這是眾所周知的,一個沒有用的皇帝和一個獨攬大權的魏王同時存在,你要說這個魏王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誰信呀!何況是曹操這樣一個具有超強政治野心的人,他對年幼的獻帝是不放在眼里的,動不動就去耀武揚威一番,而獻帝對曹操也是敢怒不敢言。曹操要廢掉獻帝是易如反掌,但他卻至死也未稱帝,為什么呢? 

rn

      9、 第一、出于全局戰略的考慮。曹操自公元196年開始擁立了漢獻帝,從此比其他諸侯多了一張王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使他很快取得了軍事、人才、經濟等各方面的領先,因此在初期,有遠見的曹操是不會廢掉獻帝的。而到了后期,曹操統一了北方,天下形成了“鼎足三分”的局勢,此時曹操自立為皇帝似乎是可以的,其實不然,敏銳的曹操知道,漢朝雖然名存實亡,但獻帝的威望還在,還有一定的影響力,擁立漢獻帝會對吳、蜀有牽制作用,而一旦自己廢掉了獻帝,就會給他們起兵的借口,并且會使自己陷入政治上的被動。因此,當孫權上書稱臣,勸曹操稱帝時,曹操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

rn

     10、第二、鑒于袁術等人的前車之鑒。三國時期想打皇帝主意的人很多,但最后都身敗名裂,這對于曹操來說是前車之鑒。例如袁術在壽春自立為帝,卻遭到了天下共討,最終喪命。而在早年間,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連結豪杰,計劃廢掉漢靈帝,而改立合肥侯,最終也以失敗而告終。包括袁紹也曾想另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同樣得到失敗的結局。因此,曹操知道,當皇帝雖然是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卻也將自己至于“眾矢之的”的處境,有袁術這樣的前車之鑒,他自然會小心行事。

rn

     11、第三、維護自己的忠臣形象。在公元210年,漢獻帝封給曹操10萬人口作為魏國封國人口,曹操拒絕了,并寫下一篇讓《縣自明本志令》,解釋自己無代漢之意,還提到“三分天下有其二”還能侍奉陛下的周文王,以標榜自己的忠臣之心。因此,曹操不可能出爾反爾廢掉漢獻帝,即使出于維護自己的歷史形象,他也會一直擁立漢獻帝的。

rn

     12、 第四、為了穩定本國的局勢。我們知道,在曹魏集團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都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后,向著名的謀士荀彧就死于曹操進位魏公的事情上,雖然漢朝將亡,但還有相當多的人是擁漢的,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于安撫擁漢派,鞏固魏國內部,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曹操對此是不可能沒有考慮的。

rn

      13、 因此,曹操雖然控制了漢朝政權,大權獨攬,卻始終維持著漢獻帝,沒有稱帝,直到他死后,曹丕當了皇帝,才追認他為“武帝”。曹操在陳群等人勸其稱帝時,曾經回了一句饒有深意的話:“若天命在吾,吾其為周文王矣。”這實際上也就說明了曹操的想法,雖然皇帝是傀儡,但他仍然要為國家的穩定而充當“文王”,至于改朝換代的時期,他將前期工作都準備妥當,就交給后人去作吧。 (江上齊鋒)

rn

      14、如果曹操不姓曹,而是姓劉的話,歷史就要重寫,因為漢光武帝的中興大業,深刻人心,求穩定以排紛亂。

rn

rn


rn




 

rn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47

[新一篇]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舊一篇]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