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譯文]   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兒“等待”我的再游;花和柳也無私地把自己獻給游人觀賞。

  [出典]  杜甫  《后游》

  注:

  1、  《后游》杜甫

    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

  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2、注釋:

    后游:杜甫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寫了《游修覺寺》,第二次即寫了這首《后游》。

    寺:指修覺寺,在新津縣的修覺山上。

    如:好像。

    暄:松軟、松散。

 

   3、譯文1:

     修覺寺和橋憐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時對橋和寺都更生愛憐之情。自從上次游覽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那兒“憶”著我,“等待”著我的再游;花也綻笑臉,柳也扭柔腰,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一切,歡迎我的再度登臨。清早薄如輕紗的晨曦,滋潤著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滯留大地的余暉,遲遲不退,沙地閃閃發光。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悶完全減消了,除了這兒還要往哪兒去呢?

    譯文2:

    再次游覽曾經到過的山寺和石橋時,心中充滿了懷念和愛憐。山水如畫,好像在等著我再次欣賞,嬌花翠柳也無私地用自身裝點著大自然。清晨的時候,在薄薄的日光下,原野顯得更加滋潤;黃昏暮色中,沙土在余暉下也變得愈發松散柔軟。看到這般如詩如畫的美景,游客心中的愁悶全都消減了,離開這里,再到哪里去欣賞這樣的美景呢?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鞏縣。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青年時期,他曾游歷過今江蘇、浙江、河北、山東一帶,并兩次會見李白,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杜甫來到長安,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從此進取無門,生活貧困。直到天寶十四年(755),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一職,負責看管兵甲倉庫。同年,安史之亂爆發,此時杜甫正在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今陜西富縣境),只身投奔在靈武(今甘肅省)即位的肅宗。途中被叛軍所俘,押到淪陷后的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授官左拾遺。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拋棄官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后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

  嚴武死后,他離開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節縣)。兩年后,離夔州到江陵、衡陽一帶輾轉流離。

  唐太宗大歷五年(770),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優秀的寫景詩大多融入詩人的主觀情感,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但通常都是先寫景后抒情。這首詩卻是先寫情后寫景,表現出與傳統模式的差異。正因為是第二次游覽,所以“寺憶重游”、“橋憐再渡”,憶起前次游寺的情形,再度走過必經的小橋,不由得對橋也產生了感情,未游而情已至。懷著這樣強烈的主觀情感去游山觀景,山水景物在詩人的眼中自然會帶有別樣的色彩,由主觀情感的外射而形成所謂的“移情”現象。因此,在詩人看來江山風物都敞開著懷抱,似乎在等待著人們來游覽,而花草樹木,則更是略無私心,任憑人們踐踏攀撫。這樣一來,江山、花柳皆被賦予了人的情感,客觀的自然幻化為有情之物,且通過詩人之“憐”與“江山”有待的雙向交流,既深化了“后游”的感受,更體現了詩人“民胞物與”的博大襟懷。五、六兩句才寫眼前之景,因云開霧散、天空晴朗,所以使人感到廣袤的原野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而時至暮春,日照時長,所以沙岸溫暖宜人。寫眼前景其實也是一略而過,著重的仍是寫一種感受。正因這樣美好的感受,使飄泊在外的愁悶都一掃而光了,自己真恨不得在此地長久地流連盤桓了。以“客愁”作襯墊,更顯出游興之長,進一步渲染修覺寺景色之迷人。

 

    6、乾元二年(759),杜子美輾轉于崎嶇山路,終于從同谷抵達成都。

    后兩年,在友人的幫助下,筑草堂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終于結束了多年的流離生活,老杜終于拖著殘病之軀在川蜀過上稍為安定的日子。也是這些寧靜樸實的生活,不至于讓老杜的詩歌走入血淚與乖戾之途,在沉郁傷時自傷的詩歌中,仍然可以透露出一絲暖色,這些安定平靜也將老杜加以醞釀發酵,將老杜的七律推向巔峰。

              『自去自來堂前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風含翠筱娟娟靜,雨裛紅蕖冉冉香。』

   苦難過后,雨過天晴。

   讀至,『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不覺溫然,特別是在甘隴大地的苦難過后,仍然對沒有被自己的不遇和窮困潦倒所籠罩,而沉溺于其中。杜子詩歌,誠有其偉大的精神在其中,不為物喜,不以己悲。

 

   7、寺憶曾游處, 橋憐再渡時。 江山如有待, 花柳自無私。
      野潤煙光薄, 沙暄日色遲。 客愁全為減, 舍此復何之?   ——《杜甫·后游》

     舍此復何之呢

      山風似你的唇齒在我耳畔的低語
      江水如你的細發自我指間的滑落
      吾愛
      生命的渡口也會同樣上演相聚和離別
      在如煙光般淺薄的追憶里
      你聽不到我淡淡的嘆息

      只有回首向歲月的來處不住張望
      我才感覺不到思念的單薄和脆弱

      渡口邊是最溫存的片斷
      橋欄上有極深刻的信仰
      吾愛
      唯有在你如余暉般的回憶里  
      我才能精確說出我的原意

      可舍此復何之呢

 

    8、杜甫是深情之人。他對親朋好友,鄰居路人,自然山川,哪怕是微細的花鳥草木,都懷有深情與熱愛,懂得享受美好,懂得珍惜。《論語》上說,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認為不用網捕魚和不射歸巢的鳥便是“仁”的表現。杜甫也曾經面對江面上被密網困住的魚發出“物微限通塞,惻隱仁者心”的感慨。“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所以說,杜甫崇高。

    北宋王安石曾寫過一首題杜甫畫像的詩,說:“惟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從之游”——我推測杜甫先生您的這顆心靈,就連那圣人輩出的上古三代也是少有的,我多么渴望您能起死回生,和我成為朋友啊!

    一生批評歷史人物無數的南宋理學家朱熹,曾列舉過中國歷史上可稱為“偉大”的5個人:諸葛亮、顏真卿、杜甫、韓愈、范仲淹。5人中,杜甫是唯一一位深處民間、在政治上無甚建樹的人。朱熹評價說,杜甫是光明正大,磊磊落落,在人格層面堪稱楷模的人。

 

    9、像杜甫這種憂國憂民的苦情詩人來到成都后,也常常為蜀國的秀美風光所陶醉,時常覺得自己和周圍的景色兩情相依,隨之詩風大變:‘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他寫嫩竹、紅荷的娟秀:‘風含翠篠娟娟凈,雨浥紅蕖冉冉香’;他寫楊柳的柔美:‘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也只有在成都,詩人才能寫出這么有生機而富有情趣的詩句。

 

    10、人類的進化,是以大自然的存在與發展為依歸的。我國古代是一個農耕社會,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是《詩經》的《采蘋》:“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甘棠是梨樹的一種,有人說也許就是現在的海棠。《采蘋》所記是殷周時代召公、周公為布文王之政,曾露宿于甘棠樹下,后人思其德而不忍傷其樹。這則故事千百年來被民間傳為佳話。再有,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五》也有這樣的記敘:“食其食者,不毀其器,蔭其樹者不折其枝。”明白無誤地告誡人們,不要毀壞你曾經受益的自然資源。唐代大詩人杜甫更深情地說:“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花柳無私,草木有情。愛惜我們的生存環境,愛惜大自然吧。

 

    11、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羞于語言的貧乏,千言萬語無從表白的,是生命的沉靜和怡然。磕磕絆絆,朝露濕衣,但我們終究已經走過,我們的足跡就象金色的落葉,化作生命的音符讓道路去銘記!

  在新年鐘聲敲響的這一刻,相信我們彼此的心,早已飛揚,放眼去望湖光山色、悠然人生。飛過生命的盡頭,去感受那深邃的宇宙、那偉岸的山川、那遼闊的草原和煙波浩瀚的江河。

 

    12、從古到今,一切熱愛生活的人都愛自然界美好的一切。因為誠如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所說:“惟江上之秋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于是自孔子“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始,便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于是不但文人學士如此,一般的人們也信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稍得閑暇,便愿意徜徉山水,流連風景,傾聽大自然的悄聲細語,感受旅游地的文化信息,在天地人的和諧氛圍中獲得難忘的生活情趣。即便居家度日,也大都愿意栽樹養花,飼鳥喂魚,去附近的公園綠地走走。因為人本是自然的產物,人與大自然的默契總是無法割斷的。這樣,人和自然萬物的和諧溝通,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式,便總能獲得一種難以替代的生活情趣。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

 

    13、花柳雖是微物,江山無其則失其生機,花柳默默無聞的付出,是為了什么?還不是想締造出一片絢麗的大好山河。

 

    14、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里所蘊含的道理只要求學生稍微點出而已。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這是它們的共同特點。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后游》杜甫)

      寫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們去欣賞,用來說明大自然是無私心的道理。

      “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江亭》杜甫)

      看到水的緩緩流動,云的停著不動,競爭的心思,飛馳的意念都停滯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

      這詩說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另外較有名的說理詩句如朱熹《觀書有感》里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陸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等。 

 

    15、春天因柳樹而美麗動人,柳樹因春天而婀娜多姿,不知牽動了多少詩人的情懷,歌詠不絕。這是一棵碧玉妝成的柳樹,是家鄉湖邊翹首而望的親人。那萬條垂下的嫩綠絲絳,是不斷招搖的手臂,是在抒寫綿綿的思念和深深的担憂。可惜只有湖水能夠讀懂它的手勢,君不見,映在湖中的柳,與波浪一起顫動。白居易的“一樹春風萬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詩人通過春風柳枝,描繪了初春時節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清明節前后,春雨綿綿,小草返青,垂柳映堤,好一派燦爛春光。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杜甫的“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則寫出了山如黛,柳如煙,花綻放,草萌生,風情萬種,期待著人們去游覽的雅趣。柳,就是用它逼人的青春氣息牽動著無數文人騷客的靈魂,為世間描繪出一道最獨特的春日勝景。

 

   16、創綠,體現著一種和諧美。它是力與美的和諧。園林部門的干部職工、社區志愿者以及廣大居民群眾以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忘我的勞動熱情投入到創綠之中。他們流汗水、獻才智,植樹造林、認養綠地、撿臟護綠,裝點著城區的綠色,美化著居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顯示出他們創造的偉力。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人們播下生命的種子,收獲了綠色的希望。綠色以新鮮的活力回報人間,表達了自然對人類無私的饋贈。它是人與社會的和諧。蒼翠的點、線、面融為一體,園林、單位、小區、家庭渾然天成,人與自然相融共生——創綠構筑了晉江綠的和諧。

  綠色是生命的顏色,它引人遐想,給人啟迪,帶給我們無限的希望。試看明日之晉江,必是綠色之天下。

 

    17、杜甫稱賞“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他心目中的自然是“野潤煙光薄,沙暄日色遲”,一片寧靜安謐,宇宙是無邊的和凝,但仍表述了主觀感受:“客愁全為減,舍此復何之。”

    當前,人類面臨著自己惟一家園將要被自己的愚蠢所毀滅的巨大危險。人類正從靈魂深處發出詩的激情。請聽人類靈魂的聲音:永葆人和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就是大同世界!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1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