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譯文]  只要他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遇到國家有危難而愿付出生命,長久處于窮困的境遇也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出典]   《論語憲問

     注:

     1、[原文]

        子路問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之知②,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③,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④,亦可以為成人矣。”

     2、〔注釋〕

        ①成人:完人;德才兼備的人。  

        ②臧武仲:魯國大夫。是一個善于預見又能取舍的明智的人。

        ③卞莊子:魯國大夫。據說他曾一人搏虎,很勇敢。

        ④久要:久處于窮困。“要(yāo)”,通“約”。窮困。平生:平日。

     3、〔今譯〕

        子路問怎樣才是個完人。孔子說:“象臧武仲那樣明智,孟公綽那樣不貪,卞莊子那樣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來文飾,也就可以成為完人了。”(又說):“可現在做一個完人何必一定這樣呢?(只要他)見到財利時能想到道義,遇到國家危難而愿付出生命,久處窮困也不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算是一個完人了。”

     4、【成語】見利思義

     見利思義是中國傳統道德處理群己關系的一條基本行為準則,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美德。義和利問題,講的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系問題。義,一般地是指合乎正義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利,就是指物質利益。見利思義,不是一般地反對“利”,而是指見到利益,應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義,該取的可以取,不該取的不應據為己有,即義然后利,亦即孔子說的“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

  義利之爭貫穿了中國古代思想史。主要有3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重義輕利,主要代表是孔孟的儒家學派。孔子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里仁》)“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義以為上,“義以為質”、“見利思義”(《問憲》)、“見得思義”(《季氏》)孟子同孔子一樣也是重義輕利,主張“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告子上》)

  第二種觀點,是重利輕義,主要代表是管仲、商鞅、韓非為代表的法家學派。管子說:“倉癛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牧民》)韓非認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講仁慈不僅無用,而且有害。他說:“好利惡害人之情也 。”(《二難》)

  第三種觀點,是義利并重,主要代表是墨家學派。墨子把愛私利、道德和利益結合起來。他說:“兼相愛,交相利。”(《兼愛下》)在義和利的關系上,墨子強調二者的結合,或說義利并重。荀子闡述得最為深刻,他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承認人的物質利益,主張義利兩有,二者都不能否定,但是,他主張“以義制利”,(《正論》)認為“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榮辱》)

  早期儒家的“義利觀”這個基本精神,對后世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5、子路不像顏淵那樣聽話,“于吾言無所不說”(《先進》),也不像冉求那樣精明,“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雍也》),而是意有不合,就直截了當,從不拐彎抹角。他崇拜孔子,尊敬老師,但也決不隨聲附和,意同則是之,不同則否之。陳說己意,以與夫子討論。孔門師生之間,并非沒有爭議。孔子至圣,智足以知夫子者,顏淵、子貢之下,大概只有曾參、有若。“由也喭”(《先進》)、“由也果”(《雍也》),子路之于孔子,猶泰山至于丘垤。在夫子看來,一個完美無缺的人,至少要“智”、“不欲”、“勇”、“藝”,智慧如臧武仲,寡欲如孟公綽,勇敢如卞莊子,才藝如冉求,有此四者,再“文之以禮樂”,用禮樂加以包裝,禮飾外,舉止文明,樂鑠內,心地和善,內外兼修,德才俱備,也可以認為他是完人了。朱熹說:“然‘亦’之為言,非其至者,蓋就子路之所可及而語之也。若論其至,則非圣人之盡人道,不足以語此。”子路心中的“成人”(完人),連孔子這“亦可以”也達不到。在子路看來,見到利益能夠想到是否合宜(見利思義),遇到危險能夠付出生命(見危授命),長期困窮不忘人生的承諾(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也可以認為他是完人了。“見利思義”強調一個“義”,“見危授命”強調一個“勇”,“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強調一個“信”。這三點正是子路的優點。子路也自負,他認為做到這些,也就可以算是完人了,像我們許多人一樣,認為自己就是完人。他哪里懂得,孔子的人格標準遠不止此。不過,我們今天看來,做到子路這樣,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6、成語 見危授命

         解釋 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仁”、“義”、“禮”、“智”、“信”、“勇”、“剛”都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質,孔子認為這些是一個完美的人應具備的。當子路問如何“成人”時,孔子提出在當時具備了“義”、“勇”、“信”等,也可以說是“全人”了,豐富了孔子對完美人的評介標準,反映了他對“全人”適應時變的解讀。

     7、見利思義,是說遇見可取之利,要想一想此利是否合義,合則取,不合則不取。見危授命,遇見危難,義不可免,決不逃避,不惜交出生命,也要解危。久要的要字當約字講,與人有約,永久信守,不論后來境遇如何,決不忘平日與人所約之言。

     8、這里的成人指的是完人。完人從前沒有,以后也不會有,按照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的說法,完人意味著人完了。歷史上出現過凡是自以為是的完人,最后多不得善終。孔子想必也明白這一點,他對完人的要求雖然很高,但具體內容僅有三項。見利思義,利可以指財富,也可以指權利或者其他的利益,義可以指的是獲取利益過程中秉持的道義,亦可以指獲取利益之后應該秉持的道義。義無疑是高于利的。

        見危授命,這里的危并不是指遇到如喝酒,打群架甚至球賽之類的危險,而是特指國家民族的危難,生命對每一個人來收都是無比寶貴的,除了國家民族的危難,可以說沒有任何其他值得你玩命的東西,有些老板動不動鼓勵員工工作要拼命要搏命,也確實有不少人為了業績犧牲了健康甚至生命,這都是沒有把人生的賬算好的結果。至于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是說一個人即便歷經坎坷始終不放棄最初的夢想,可謂不易,勉為其難吧。

         9、提倡見利思義,首先必須勇于維護人的正當利益,其中包括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欲求,謹防“存天理,滅人欲”,以其他任何形式卷土重來。提倡見利思義,還必須在追求個人利益的過程中,考慮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不要損人利己,也不要損公肥私,更不能目無法紀。這就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提倡見利思義,還必須在自己謀得利益時,不要忘記自己對他人和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就叫“立己須立人,成己必成物”。

總之,見利思義的精神境界,在其道德實踐的過程中,消解了義與利之間的對立,人的欲求獲得了道義的強有力的支撐,在對義和利的不斷追求中不斷升華。于是利給人以強壯的身體,義給人以崇高的精神,使人獲得強大的生命活力,去追求的新的發展。

見利思義的精神境界不僅是儒家的傳統思想,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精神遺產。它作為人生天平的砝碼,能稱出人的靈魂的重量。而那些背棄了仁義道德的靈魂,空留了一副人模樣,只有滿身的銅臭,與為生為利的禽獸已愈走愈近了。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36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1 楼 2022/12/18 上午 11:46:17 | Tseng
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是「士」的見危致命。「成人」的見危授命是在危急關頭能知人善任,授予受命者處理危難的命令。如果致命,授命同義,那麼致仕,授仕呢?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