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飄落的花兒并不是沒有情義的東西,零落在地化作春泥以后,更加愛護花兒。
[出典] 清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注:
1、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注釋:
己亥:是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記的年月,在本詩中它其實就是一八三九年。這年龔自珍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取家屬,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寫成了三百一十五首短詩,并總命名為《已亥雜詩》。它是近代著名的大型組詩,以詩人的一生經歷為主線,述寫其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題材廣泛;或記事,或抒情內容復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時弊,表達其反對侵略、呼喚變革的思想和對未來的憧憬。風格是雄奇與哀艷并存。
浩蕩:廣大無邊,這里形容愁思無窮無盡。離愁:離別的愁思。白日:太陽。吟鞭:詩人的馬鞭。
落紅:落花。花朵以紅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稱為落紅。這二句用來比喻自己雖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命運。
3、譯文:
離愁滿懷,正對著白日西下,揚鞭東去從此辭官赴天涯。 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
4、龔自珍生活在雅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三首,“不論鐵鹽不愁河,獨倚東南涕淚多。國賦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產、稅收和水利等問題,一味依賴東南的漕運,對江南人民加重剝削,致使農業生產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國家經濟的現實進行了大膽揭露和批評。再如《己亥雜詩》中第八七首,“故人懷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勛。我有陰符三百字,蠟丸難寄惜雄文。”表達詩人對禁煙斗爭的關注,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龔自珍是中國改良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經進入“衰世”,是“日之將夕”;他批判封建統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會沒落趨勢、呼喚改革風雷的風氣。《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此詩揭露社會弊病,抨擊官僚制度,表現作者火一樣的熱情,給人以鼓舞和激發。他們對死氣沉沉的社會。砰然一擊,驚醒很多世人的沉夢,促使人們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擊專制統治的同時,還表達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個性解放。《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過鎮江時為道士們所撰寫的祭玉皇大帝與風神、風雷的“青詞”。作者借題發揮,以祈禱天神的口吻,呼喚風雷般的變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縛思想、扼殺人材多造成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表達作者解放人材,變革社會,振興國家的愿望。
在詩歌的藝術上,龔自珍自稱“莊騷兩靈魂,盤踞肝腸深”,其詩歌多用象征隱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色彩、構思神奇、想象豐富、奇特,文辭魁瑋,接受莊子和屈原的影響較大,其中貫穿一種詩人獨有的凌厲剽悍之氣,譚獻的《復堂日記》說其詩:“以霸氣行之”,因而其詩晶光外射,飛動郁勃,富有力度。是對古代理想化詩歌藝術的總結與發展。
龔自珍《己亥雜詩》多用象征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意象手法創景抒情。例如《己亥雜詩》中第五首,“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作者從小就在北京讀書,又在北京考中進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鄉,是他的理想所在。現在,他被迫離京,心情是多么復雜呀!黃昏日落的慘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遙遠距離,使他的離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詩的后兩句,詩人將筆鋒一轉,即景抒情,表達了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多么新奇的詩句。在古人眼里,凋謝飄零的落紅,總是引起嘆息和傷感的“無情物”;然而作者卻看到它有情的、積極有為的一面,用來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一種不甘自棄、繼續奮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場后仍然為國家、為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再如《己亥雜詩》中第一二五首,“九州生氣恃風雪,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萬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實狀況。“風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遽的藝術境界。詩的后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杰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辟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5、【主題】
全詩抒發了自己辭官司離京時的復雜感情,展示了詩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全詩移情于物,形象貼切,構思巧妙,寓意深刻。
6、龔自珍離開北京是農歷四月二十三日。他從北京外城東面的廣渠門出城,沒有帶家眷,也不帶仆從,雇了兩輛車,自己坐一輛,另一輛裝了行李、書籍和自己的一百卷文稿,單身上路。
龔自珍小時候就在北京的私塾念書,曾回杭州參加鄉試,后來又到北京繼續讀書、考試,參加政府機關工作。他祖父和父親又都曾在北京做官,所以對他來說,北京簡直是他的第二故鄉。如今,他卻不得不離開這第二故鄉了,一種戀戀不舍的心情一直盤繞在他的心頭,而幾十年間的悲歡離合也一幕一幕在眼前不斷映現。出了廣渠門,車子朝東走,雄偉的北京城離他越來越遠了,他的心情也越覺得沉重。黃昏日落,紅霞滿天,北京城已經隱沒在霞光之中。他回頭長久地瞧著,一股強烈的惜別之情陡然從眼前擴展開來,漫天鋪地,變成一張憂郁的巨網,把人緊緊地罩住了。——這就是開頭一句“浩蕩離愁白日斜”七個字包含的豐富的感情內容。
“浩蕩”有廣闊遠大的意思。“浩蕩”同“浩茫”意思相差不多,魯迅先生的名句“心事浩茫連廣宇”,便是形容自己想的范圍廣闊。“白日斜”就是太陽西斜,到了黃昏時分。人們在黃昏的時候,特別容易感到離別之情的沉重。《西廂記》的“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便是寫張生和鶯鶯在黃昏日落時的分別,它把張生同鶯鶯的惜別之情烘托得分外傳神。龔自珍用“白日斜”烘托他的“浩蕩離愁”,同樣能讓人體味出他對北京的依依留戀。
第二句“吟鞭東指即天涯”,進一步說明他此時離愁沉重的原因。
“吟鞭東指”,說的是離開北京,向東走去。他要到了通州才能向南行。“東指”就說明他離北京還不很遠。他那天是坐著車子走,不是騎馬,為什么說“吟鞭”呢?這是修辭學上的借代。用馬鞭代替所騎的馬,即用隨伴的事物代替主干的事物,這種修辭在詩詞里是常見的;但龔自珍不是騎馬,仍然用了“鞭”字,便又是以馬代車了。這是又一層借代,即修辭學上的以甲代乙。雙重的借代,在詩詞里是容許的。
“即天涯”又是什么意思呢?龔自珍這一回離開北京,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后人頗有一些猜測和傳說,至今還沒有弄清楚。這里也不需要細論。但在龔自珍看來,他這次離開北京,便不想再回來了。所以踏出北京城門,也就等于到了天涯海角,同京城遠遠離別。這是他決心返回家鄉隱居的心情的反映,倒不是指空間的距離。“即天涯”也有出處。唐朝詩人劉禹錫有兩句詩:“莫道兩京非遠別,春明門外即天涯。”春明門是長安的東門。他說一出春明門就是天涯,這也是從心情上來說的。
上面兩句寫得心情慘淡,到下面兩句,卻來了個大轉變,一抑一揚,對比鮮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他把辭官歸隱的自己比作枝頭墜落下來的殘花。這種比喻,很富于形象性。
許多人都認為,一朵花兒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自然要離開枝頭,它自己既沒有什么好留戀,別人也不覺得意外。頂多不過說一聲“無可奈何花落去”,或“水流花謝兩無情”罷了。然而龔自珍卻有他不同的想法。他認為落花雖然也可以說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是要說他從此就一無用處,也是不確的。落花到底不是無情的事物,它回到培育自己成長的土壤里,縱然化成了泥土,不是還能夠起培育新的一代的作用嗎?正如自己如今雖然辭官歸隱,對朝廷來說,可以認為已經沒有作用,但是自己還不是太衰老,回到家鄉,仍然可以干些有益于社會的工作。
這真是新奇的構思。古人也有不少寫落花的詩句,替落花嗟嘆,見落花傷情,乃至象黛玉葬花之類,都不算少,卻從來沒有人這樣歌頌和肯定落花。讀了龔自珍這兩句詩,難免覺得過去人們對落花的理解是太不夠了:只看到它消極的一面,沒有看到它還有積極的一面。
寫詩的人,都知道“貴在有新意”,陳言濫調是最低能的。話雖如此,實行起來卻不是容易的事。這里即牽涉到學問深淺,也牽涉到才力高下的問題。龔自珍在這兩方面都有過人之處,所以他下筆便不同尋常。“落花不是無情物”,意思已是勝人一籌;“化作春泥更護花”,更能通過巧妙的寓意,透出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它是一闋落花的贊歌,而作者不甘退伏、奮斗到底的倔強精神,也借此顯露出來了。
7、“浩蕩離愁白日斜”寫出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感情。詩人究竟愁什么呢?詩人離京時,正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與封建勢力同流合污,辭官回鄉;但是他仍然為國家的命運憂愁,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命運憂愁。“浩蕩”本指水勢浩大,在這里喻“愁”,李煜曾有詞寫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人以李煜亡國被囚之愁自詡,可見憂愁之深。詩人為了襯托離愁,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馬致遠散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用晚景襯托離愁。詩人通過喻、襯把愁表現得淋漓盡致。
“吟鞭東指即天涯”本句雖無愁字,但也能表現詩人離京之愁。天涯是指詩人家鄉——杭州,馬鞭一揮,離京遠去,直至天涯 ,很難再回京城,用夸張的手法,表現離別之愁,傷懷之意,含而不露。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并反用陸游的詞“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名句欣賞: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護花。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達自己雖前途不暢也不忘報國的情懷。
離開官場的龔自珍,并沒有從此忘懷國家大事。他仍然希望以在野之身,繼續為祖國人民做些有益的工作。這是每一個愛國憂民的志士共同抱持的心愿。用龔自珍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落紅不是無情物”;用唐代詩人的話人說,就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8、從字面看,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綠肥,還可以哺養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謂本身雖然處境艱巨,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自負其高貴志節更能感召年輕一代。 這種“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巨大情操,令人肅然起敬。這正好比悲心回向、永遠利他的大乘精神;無論盛開的花、落下的花、還是地上的泥土,其實底本就是一體,只不過是隨緣所處的地位不同罷了...... 這兩句的通俗說明: 落花并沒有忘卻樹根的哺養,,帶著無窮的眷戀深情地告別樹根,寧化作春泥而護樹根,以回報樹的養育之恩。
9、曾經在網路上讀過這么一篇文章:一位患絕癥的母親,在過世前寫了許多封信,每年在她孩子生日時,請人代寄一封給他,陪伴他在缺乏母愛的日子里一起長大,直到……方揭開謎底……詳情記不清了,當時真是感動莫名。這種精神上“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行徑,令人鼻酸,虧得她能想出這種方式來表達那偉大而永不消逝的母愛,見證著“落紅不是無情物”的真諦。
只是如今的世道欠佳,風氣敗壞,物質的過度追求與發展,帶動了道德心法的分崩離析。如此一來,整個人類的思想觀念來了個大轉變,年輕一代,大半“私”字當頭、“利”字唯一、“懶”字當道!再加上高速科技化的結果,大多忙得沒空閑而不知感恩與體諒,對兩老的辛勤付出,視而不見,習以為常。
更有一部分子女,在長輩長期無微不至的照拂下,變得怠惰而坐享其成。吃、住、用一切免費,而自己賺的自己花,甜頭兩處嘗!因此很多人不愿結婚、獨立、另組家庭。覺得太費事了,什么都得自己動手,不劃算,而家中卻有現成的……。就這樣成了“溫室里的花朵”,“不愿”也“無法”面對現實,一旦受到風吹雨打,根本沒有“忍受挫折”的應變能力,馬上精神與心理上的障礙就出現了,給家人與社會帶來無盡的煩惱。這樣的“花兒”,這樣的后果,是你這滲入多少愛心的“春泥”能“護”得了的嗎?豈不白忙一場!
盡管人人都盤算得好好的,個個都以為掌控得牢牢的,可到頭來總是事與愿違,因而感到奇怪而忿忿不平,抱怨老天不公。
其實人算不如天算!其實人各有命!古代老人講“兒孫自有兒孫福”,盡管你辛辛苦苦的為他們囤積了萬貫家財,但你的子女得有那個福分才能享用啊!否則,一夜之間賭輸敗光;一夕之下燒成灰燼;要不短期之內得個重病,家產全付了醫藥費仍是回天乏術、一命嗚呼!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過分的“護花”其實是愛之適足以害之了。
10、我,一片飄零的枯葉, 無聲無息.憶起昨日,我仍著著一襲金色的衣裙.你不知道,那是我最后的篇章。你怎知,我的心早已憔悴不堪,我的魂已經慢慢剝離軀殼。多想讓時光就此停駐,多想可以就這么舞盡繁華為你留下一個永恒的笑靨。
可是,那夜風起,我終于還是離開了你的枝干,如一滴眼淚..那是秋天的最后一滴眼淚,悄悄滑落....滑落......就這樣含淚揮別,揮別愛情...
沒有驚醒你的夢魘,要走,我寧愿靜靜地離去。其實,我們廝守過的也不過就是這么短短的數月。二百多個日子里,日日你在我耳際輕聲吟唱,唱一曲樹對葉的深情。用我固執的情懷默默向你低喃著葉對綠的依戀。
可如今卻已是咫尺天涯,你的深情終也挽回不了我飄零的命運。只因我是葉,而你是樹......
我說過,我愿做那片葉子的,為你發芽添綠,為你憔悴而枯。想著來年,你的枝干仍是偉岸,會有更青翠的樹葉將我替代。
我曾經高大英俊的樹呵,你可會偶爾將我憶起?憶起那年秋天早已飄零枯萎的葉么?
我,就是那片飄零的枯葉,曾舞過你春的青澀,夏的蔥郁,秋的金黃,而如今緩緩飄落...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1、“落紅”之意為“落花”是詩人的化身,是龔自珍以“落紅”勾畫出了中華民族的靈魂。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用他們的熱血以至生命奏響了中華民族進行曲。
白衣勝雪,長袂飄飄。你,屈原,好一個以身殉國的三閭大夫!“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深深的民族情結,愛國情愫,使得你“葬身魚腹”。百姓以五月初五來紀念你這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楚國大夫,記住你這個以身殉國的“落紅”。
一騎紅袍,滿目征塵。你,岳飛,好一個精忠報國的熱血男兒!“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濃烈的愛國情懷,民族氣節,一心只為“收拾舊河山”。風波亭上,你的詩句仍然在上空盤旋,秦檜這個小人將永遠跪在你威嚴的膝下,而你的雄姿將會被后人牢記在心,永遠忘不了你。岳飛,你這個精忠報國、滿腔熱血的“落紅”。
一身青衫 ,舞劍長嘯,好一個憂國憂民的范文希。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岳陽樓上,有你雄渾的筆跡;有你“去國懷鄉”的悲苦;有你“心曠神怡”的愉悅;有你“把酒臨風”的豪情。一心探求“古仁人之心”,求得“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使得百姓不能忘了你這個憂國憂民的“落紅”。
零丁洋里,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唱,使人們深深記住了你這個抗元名將。數年的抗元戰爭并沒有打到你,反而練就了你一身的崇高氣概。被俘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你仍不妥協,雖然你沒有取得抗元的勝利,但百姓不會怪你,只會把你永遠記在心中。文天祥,我欣賞你骨子里的傲氣,欣賞你這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落紅”。
觀古今,看未來,我們中華民族正是有了這些絢麗光輝無私的“落紅”,才能生生不息,壯大發展,傲然地佇立于世界東方之巔,并將永遠燦爛輝煌。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
12、老人們用歲月與熱情鋪就了后人前行的道路。用勤勞與智慧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經驗與豐富的成果。他們教會我們如何做人、處事,生存與發展。而如今,經歷了人生苦辣的他們,老了,只剩下斑斑白發,滿臉皺紋與一顆孤獨的心,如同一輪夕陽只剩下了最后一份溫暖與光輝。然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在奮勇拼搏的同時,身后還有一雙雙蒼老的手用力地支撐著我們。
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我們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他們,用真誠的愛去慰藉他們孤寂的心靈。
回報老人未必要靠慷慨的施舍與巨大的投入。公車上的一次讓座,過馬路時的一次挽挾一聲熱情的問候,一個溫馨的微笑,足以在他們心上撒下一片陽光。
最美莫過夕陽紅。尊敬老人是我們永遠的美德。同學們,讓我們喚起內心尊老的熱情,給家里的老人、親人打個電話,送去我們的祝福,讓尊老的品德在我們身上延續吧!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6:1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