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晚年的文化自覺  ——《歐游心影錄》的思想價值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歐游心影錄》一書,是梁啟超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游歷歐洲后寫下的觀感,由于篇中生動及時地報道了歐洲遭受這場人類歷史上亙古未有的浩劫之后,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直接信息,處處透露出這位睿智哲人的深刻思考,加上梁氏特有的筆端常帶感情的文字,因此在其發表的當時即引起極大的反響。這篇著作在近些年來論述五四時期社會思潮或梁氏后期思想的論著中也屢被提到,但其著眼點卻頗有值得商榷之處。原因是,有的論者只注意到書中有“我的可愛的青年啊,立正,開步走!大海那邊有好幾萬萬人,愁著物質文明破產,哀哀欲絕的喊救命,等著你來超拔他哩。”一段話,據此批評梁氏文化觀點的保守和倒退,而對全篇的極有價值的探索和文化反思則未作全面檢討。本文乃有感于此而發,旨在闡明書中梁氏對歐洲社會的觀察和對中國文化反思的意義,乃在于表明他在晚年對于中西文化問題已達到自覺認識的階段。
  一、梁氏游歐的目的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此年年底至1920年初,梁氏偕蔣方震、丁文江、張君勱等人赴歐洲游歷、考察,歷時一年有余。梁氏于啟程赴歐前夕,與張東蓀、黃溯初談了一通宵,“著實將從前迷夢的政治活動懺悔一番,相約以后決然舍棄,要從思想界盡些微力”,換一個生命。梁啟超此行目的有三:“第一件想自己求一點學問,而且看看這個空前絕后的歷史怎樣收場,拓一拓眼界。第二件也因為正在做正義人道的外交夢,以為這次和會真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國際關系根本改造,立個永久的和平基礎。想拿私人資格把我們的冤苦,向全世界輿論伸訴伸訴,也算盡一二分國民責任。”(注:《歐游心影錄》,《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二十三,中華書局,1989年,第38頁。)梁氏一行于1918年2月低倫敦,先后到法國、比利時、荷蘭、瑞士、意大利,再返回法國,年底到柏林。梁啟超在巴黎時,正值國際和會召開,英、法、美等大國操縱和會,他們屈服于日本的壓力,居然犧牲中國利益,同意日本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利的無理要求。對此,梁啟超滿懷愛國義憤,以中國民間代表的身份,向國際輿論界表示強烈抗議。同時,他與國內民間組織國民外交協會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報告和會消息,鼓動國內人士敦促北洋政府在收回山東主權問題上采取堅定態度。4月底,梁氏將山東交涉失敗的消息報告國內,呼吁拒簽對德和約。他在致國民外交協會的電報中說:“請警告政府及國民,嚴責各全權萬勿署名,以示決心。”梁啟超的堅決態度和努力,對五四運動的爆發產生過直接的影響。(注:據梁敬@①:《我所知道的五四運動》,載《傳記文學》(臺北)第八卷第五期。參見耿云志、崔志海:《梁啟超》,第五章,第一節。)帝國主義列強分贓和大國操縱國際事務的行徑,使梁啟超深受刺激和教育,他稱“驚醒了正義人道的夢”,并使他對于中國時時面臨著帝國主義侵略掠奪的威脅,有更清醒的認識。
  梁啟超歐游所抱定的第一個目的是開拓眼界、尋求學問,實則包含對歐洲文明的真價值之考察,和對中國救國道路的探求兩個部分,在這方面他有更大的收獲。歐洲之行引起他的強烈震撼,使他心靈深處醞釀著一場“絕大的革命”。1919年6月,他在英國寫信給國內的弟弟梁啟勛,報告他4個多月考察各地的感受:“至內部心靈界之變化,則殊不能自測其所屆。數月以來,晤種種性質差別之人,聞種種派別錯綜之論,睹種種利害沖突之事,炫以范象通神之圖畫雕刻,摩以回腸蕩氣之詩歌音樂,環以恢詭蔥郁之社會狀態,飲以雄偉矯變之天然風景,以吾之天性富于情感,而志不懈于向上,弟試思之,其感受刺激,宜何如者!吾自覺吾之意境,日在醞釀發酵中,吾之靈府必將起一絕大之革命,惟革命產兒為何物,今尚在不可知之數耳。”(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80-881頁。)
  梁啟超是在特殊時刻進行對歐洲的考察的,他到處目睹歐洲各國經歷世界大戰遭受嚴重破壞的現實。各國互相殘殺的結果,歐洲人口死傷達3千萬,法國失去壯丁近半數,到處滿目瘡痍。糧食及各種物品嚴重匱乏,物價飛漲,晚上連電燈照明都難以保證,進入冬季連取暖用煤都沒有。誠如梁氏所言,連戰勝國英法也“荊天棘地”。他又描述凡爾登戰場留下的慘狀,只好拿被維蘇威火山毀成廢墟的龐貝城相比擬。梁氏嚴厲譴責帝國主義國家間的野蠻殘殺,痛斥文明人制造的武器造成的破壞比野蠻人不知要超出多少倍!他觀察到歐洲戰后勞資兩大階級之間矛盾更加尖銳,罷工風潮“看得見聽得見的每月總有幾次”,規模最大的英國鐵路罷工,“簡直就是兩個敵國交戰”。同時,他報道了一些歐洲人士對西方文明弊病的尖銳批評。大戰以后,歐洲人對先前過分相信“科學萬能”感到幻滅。“當時謳歌科學萬能的人”,眼看科學不但沒有給人類帶來幸福,“倒反帶來災難”,因而“到如今卻叫起科學破產來”。(注:《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二十三,第12、15、16、16、115、35-37頁。)最典型的是美國記者賽蒙和梁啟超談話,他不贊成把西方文明輸入中國,而說他“回去就是關起大門老等,等你們把中國文明輸進來救拔我們”。(注:《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二十三,第12、15、16、16、115、35-37頁。)可見大戰災難確實給西方思想界帶來危機。梁氏在篇末所講歐洲人愁著物質文明的破產,等著用中國文明去超拔他們,其導因也正在這里。
  二、社會成員的自主自覺精神,是歐洲進步的不竭源泉
  盡管梁啟超目睹了歐洲“文明國家”互相廝殺造成的慘禍和戰后的種種矛盾,并耳聞一些歐洲人士的悲觀論調,然而,他在書中仍然明確地表達了對歐洲前途的信心。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梁啟超經過一番考慮,認識到歐洲文明以往取得的巨大進步,優越的社會組織,發達的產業,先進的科學技術,各種學說的創造等等,其根基立在下層民眾的自主自覺意識和“個性發展”,使社會進步和文明建立在大多數人的基礎之上。因此,這次大戰雖然使戰勝國和戰敗國都陷于一蹶不振的境地,但絕不會如同歷史上的埃及、希臘、羅馬那樣,造成以往燦爛文明的中絕。梁啟超斷言,歐洲的文明“是建設在大多數人心理上,好像蓋房子從地腳修起,打了個很結實的樁兒,任憑暴風疾雨,是不會動搖的”。(注:《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二十三,第12、15、16、16、115、35-37頁。)他把歐洲民眾發揮自主自覺意識的文化特征概括為“群眾化”,并作了頗有深度的分析:“歐洲百年來物質上精神上的變化,都是由‘個性發展’而來,現在還日日往這條路上去做。他和古代中世紀乃至18世紀的文明,根本上有不同的一點,從前是貴族的文明、受動的文明,如今是群眾的文明、自發的文明。從前的文明是靠少數特別地位特別天才的人來維持他,自然逃不了‘人亡政息’的公例;今世的文明,是靠全社會一般人個個自覺、日日創造出來的,所以他的‘質’雖有時比前不如,他的‘量’卻比從前來得豐富,他的‘力’卻比從前來得連續。現在的歐洲,一言以蔽之,萬事萬物,都是‘群眾化’。”(注:《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二十三,第12、15、16、16、115、35-37頁。)
  現代文明的創造依賴于社會成員發揮自覺精神,這樣,政治的民主、良好的秩序、物質的富裕等才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不竭源泉。梁啟超早年著《新民說》,正是希望在中國造就出這樣有責任感和創造力的現代國民。他在歐洲,特別重視從所見所聞的社會現實中,發現和感受“民眾自主自覺”的精神,因為這些正是他反思中國文明的特點和缺點,思考改造國民性和探索中國前途的重要參照系。在法國蘭士,正遇到當地駐軍連隊在廣場上舉行授勛儀式,由高級軍官代表總統向兩名負傷士兵授予勛章,場面隆重、熱烈,他十分重視這種做法確能發揮出“國家主義下一種精神教育”的作用。在著名戰地凡爾登,他了解到,當日兩軍激戰時,法軍總炮臺里面寬敞的地下室內,竟還經常為士兵演電影、舉行音樂會,還有一個設備完備的士兵消費協會,為士兵購買各種價格低廉的生活用品,由士兵自己組織,軍官加入,由此,梁氏對法國士兵所表現出來的國民高度自治能力和民主管理精神表示了由衷的贊嘆!在另一著名戰地梅茲城,梁氏最受感動的是這里將矗立起一座法國普通士兵的新銅像,取代被市民搗毀的過去德軍所立德皇威廉第一的銅像。梁氏高度評價由此而體現的西方人重視下層民眾意志的精神和現代歐洲“平民化”的時代趨勢,說:“我看了這銅像,覺得他用意真是深長美善。他表示出一國中歷史上大事業,并不是一兩位有名人做出來的,乃是大多數無名人做出來的。所以這個銅像,我叫做‘平民化’的銅像。其實今后歐美大勢所趨,那件事不是平民化!這銅像不過一種顯著的表征罷了。”(注:《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二十三,第12、15、16、16、115、35-37頁。)
  三、對中國文明前途的深刻思考
  梁氏考察歐洲,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國如何才能富強的大學問。由于他相當深刻地認識到歐洲文明進步的基礎在于民眾的覺悟和能力,兩相對照,學習歐洲文明的長處,提高中國人的自覺成為他思考的核心。《歐游心影錄》“總論”下篇即以“中國人的自覺”為題,論述他對中國如何擺脫貧窮落后、尋求民族強盛之路的主張。
  首先,梁氏提出“愛國”應與“世界眼光”聯系起來:“一面不能知國家不知有個人,一面不能知有國家不知有世界。”即應確實知道世界局勢,學習別人長處,趕上世界潮流,發奮努力,以期對人類全體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當時,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統治的黑暗時代,社會弊病叢生,矛盾錯綜復雜,梁氏呼吁從西方文明曾經遇到巨大挫折、經受了考驗、取得輝煌成功的歷史,得到啟示和借鑒,鼓舞中國民眾在種種困難面前絕對不能悲觀,而應該鼓起百倍勇氣去爭取光明前途。
  其次,梁氏拿西方的法治精神、民眾素質為對照,反思中國國民性的弱點,有力地加以針砭,強調培養法治精神發展個性的重要。繼《新民說》之后梁氏在此篇中進一步警告中國人若不改變缺少團體意識的劣根性,必將無法在國際社會立足,“結果非被淘汰不可”!這就需要借鑒、學習歐美人的組織能力和法治精神的原因,一者生活方式是“單調生活,不是共同生活”。二者國家和家族,長期是權力至上的人發號施令,“不容有公認法則來束縛他”,別人只能隨時無條件服從。故“法治”二字,在從前社會,可謂全無意義。明乎此,更應該下大力氣在國民中進行教育、培養。他主張由市自治會、鄉自治會這樣的地方自治,來培養管理國家的興趣和責任心。
  再次,梁氏呼吁“思想解放”,這與“五四”精神是相合拍的。他提出,對于什么問題都要窮究原委,求出個真知灼見,不受束縛。歐洲現代文明,都從“自由批評”產生出來,由自己的審擇——批評,而必然引起別人的審擇,由此便開了思想解放的路,互相浚發,互相匡正,真理日明,世運日進。杰出人物的學說,必定是首先擺脫古代思想和并時思想的束縛,獨立自主研究,才立出一家學說。而中國學術的衰落、停頓,正是由于長期受到“定于一尊”的束縛、禁錮之結果。“真金不怕紅爐火”,針對各種問題敢于發表不同見解,自由進行批評,可以刮垢磨光,越發顯出真價值。對于當時受人注意的“社會主義”理論,梁氏也直率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從國民生計上,自然是現代最有價值的學說,國內提倡新思潮的人,漸漸地注意研究它,也是很好的現象。但他主張區分精神的方法和實行的方法。其精神(即原則上)“是絕對要采用的”;至于實行的方法,那就各國各時代種種不同,“采用的程度如何,總要順應本國現時社會的情況”。具體而言,不同意有人所主張現在中國應注重生產問題而先不管分配問題。他主張“一面用全力獎勵生產,同時眼光并須顧及分配。”梁氏對當時階級的現狀分析,并未能抓住要領,主張最好能避免發生社會革命。但他不反對社會主義原理,而提出應根據中國實際情況行事,實則主張首先大力發展中國的民族資本工業,同時兼顧工人的利益,兼顧分配問題,“力求分配趨于公平”,“令小資本家以至赤貧的工人,都有正式的防衛的武器”,認為“這是坦坦平平的一條大路”,這種認識卻是有正確的成分。
  最后,梁啟超提出中國文化發展的前景:“拿西洋文明來擴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補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來成一種新文明。”他批評對傳統文化盲目崇拜和 虛無主義兩種態度,同時提出總結、發揮中國文化應借西方文化做途徑,因其方法嚴密 ,而且思想解放有久遠傳統,內容豐富,很值得參考。具體來說,他對中國文化的發展 規劃了四個步驟:“第一步,要人人存一個尊重、愛護文化的誠意;第二步,要用那西 洋人研究學問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綜合起來,還拿別 人的補助他,叫他起一種化合作用,成了一個新文化系統;第四步,把這新系統往外擴 充,叫人類全體都得著他好處。”(注:《飲冰室合集》專集之二十三,第12、15、16 、16、115、35-37頁。)面對中西文化的各種復雜問題,梁氏洞察利弊,高屋建瓴,理 出了清晰的思路,主張一方面要充分尊重自己的文化傳統,另一方面要大力學習和運用 西方的先進學理和科學方法,對我們的原有文化進行有系統的總結,并吸收西方文化的 優良東西來補充,最終達到東西方文化融合,創造出一種新文化,擴充到世界,為全人 類作出貢獻。——他的設計方案鮮明地不同于文化的保守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突出地 體現出辯證思想和“不懈地向上”的精神,這種對中西文化問題的自覺認識,無愧是代 表了五四時期的時代智慧。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左钅右享
  
  
  
學術研究廣州19~21,99G0文化研究陳其泰20032003《歐游心影錄》一書,以往論者多據以批評梁啟超的文化保守思想,這種貶責實有以偏概全的缺陷。梁氏于一戰剛剛結束后游歐,固然看到大戰的災難確實給西方思想界帶來危機,但是,他更通過對歐洲社會的親身考察,深刻認識到歐洲下層民眾的自主自覺和“個性發展”,乃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不竭源泉。故其結論是中國文化的出路在于一方面發揚自己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要大力學習西方的進步文化。此書的思想價值所在,即表明梁氏晚年對中西文化問題達到自覺的認識。梁啟超/《歐游心影錄》/中西文化探索陳其泰,北京師范大學史學所教授、史學理論與史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北京,100875。 作者:學術研究廣州19~21,99G0文化研究陳其泰20032003《歐游心影錄》一書,以往論者多據以批評梁啟超的文化保守思想,這種貶責實有以偏概全的缺陷。梁氏于一戰剛剛結束后游歐,固然看到大戰的災難確實給西方思想界帶來危機,但是,他更通過對歐洲社會的親身考察,深刻認識到歐洲下層民眾的自主自覺和“個性發展”,乃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不竭源泉。故其結論是中國文化的出路在于一方面發揚自己的優良傳統,另一方面要大力學習西方的進步文化。此書的思想價值所在,即表明梁氏晚年對中西文化問題達到自覺的認識。梁啟超/《歐游心影錄》/中西文化探索

網載 2013-09-10 21:20:17

[新一篇] 梁啟超報業思想對其小說理論及小說創作的影響

[舊一篇] 模糊語言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