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典禮演講 楊念群:學會用“無用之用”的態度對待殘酷的人生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這篇文章是楊念群教授在人大博士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除了分享自己的經驗、對學生寄予厚望外,還給人大一個新的定義。推薦一看!




2015年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畢業典禮演講

文 | 楊念群



同學們好,面對濟濟一堂身穿靚麗畢業服的你們,祝賀是必須的,今天面對這么齊刷刷的漂亮的禮服方陣,觸動了我的一個情結。我是1991年畢業的,對你們來說,我算是骨灰級博士生了。那時人大條件很艱苦,沒有這么高大上的禮堂,也沒有這么氣派的典禮,更不用說能穿上這么漂亮的禮服。記得我們畢業多年后才忽然接到通知,說是要補穿一次畢業服,補辦一個儀式,讓我們這些老生過過穿袍子的癮,于是我們才三三兩兩地散落在人大的草地上拍個沒完。但是補拍就是補拍,就象當年二戰時的幾個美國兵占領了一座日軍盤踞的孤島,豎起國旗擺出姿勢一樣,事后證明是擺拍的。所以,大家要珍惜你們穿上博士畢業服的這一刻,因為當年我們只是三三兩兩地穿著禮服在回憶博士的時光,而你們卻能在這莊嚴的場合由我們來真正見證你們的成功。


剛才說了作為骨灰級的博士,按年紀和你們比我算是個大叔了,雖然據說現在大叔比小鮮肉時髦受歡迎,但跑到這兒來面對你們我仍在想應該說什么不應該說什么。我首先想到在這個場合不應該說什么,雖然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為人師表”,卻不應該再“好為人師”,否則就有面目可憎的嫌疑。估計同學們在這四年沒少受老師的訓,心里早煩透了,一直想著可到了有仇報仇有怨伸冤的時刻啦,老師們言傳身教給予你們的教益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這個溫馨的場合,大家可能需要的是波叔,知道誰是波叔?《北京遇到西雅圖》里的超級暖男吳秀波,可能需要大白,超級特工隊看過吧,里面那只胖乎乎的職業暖男。我和波叔同歲,所以在這里不是作為老師而是模仿波叔說點暖男的話。


記得81年我上大學時,我在圖書館里偶然發現一本叫《外國文藝》的刊物,里面有一篇薩特的演講《存在主義就是一種人道主義》,其中有一句話是:“存在先于本質”,這句話對我是個非常大的刺激,好象遭了電擊一樣。因為那時我們剛剛走出文革的陰影,正步入改革開放的新階段,思想還是被捆綁得不知如何掙脫教條的束縛。這句話的刺激在于,我們過去的生活都是被規定好了的,所有被看作“本質”的那些不容質疑的東西,很多都是謊言,我們卻毫無知覺地加以接受。我們人生的改變就應該把自我的存在和自我的意識當作思考的起點,不是靠本質規定好的那些東西去規范我們的生活,而是要由我們自己的思考做出選擇。


所以自我選擇是第一重要的,但你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你必須面對不同的人群。學會如何與他們相處。所以當你們經歷了今天的狂歡,一旦脫下這身禮服,你們就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剛走出校門的學生經常對未來充滿玫瑰色幻想,結果發現自己是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記得讀到過一個采訪,說一般人想象戰爭總是炮火紛飛,彈道縱橫,雖然危險卻很刺激,其實真實的戰爭卻每天與雨水、泥濘,無休止的行軍和寂寞的等待相伴。最難熬的是,你同期畢業的同學成了CEO,你卻還在老板的呵斥下每天累得生不如死。據說,有個測驗,你如果愛養貓,說明你混得不錯,因為能當貓奴,說明單位里沒受太多老板的氣,如果你愛養狗,說明在單位老受氣,回家得養個搖頭擺尾的寵物釋放壓抑。如果你變成了養狗族怎么辦?一個選擇是去聽各種勵志故事,從奧巴馬、喬布斯直到馬云。他們總是不厭其煩地重復著各種屌絲逆襲成為英雄的故事,他們靚麗光鮮地站在那里,是因為他們已經是英雄,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未必適用,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他們的勵志故事就有了欺騙性,讓大家以為人人可以成為英雄。普通人和英雄的區別在于,英雄奮斗享受榮耀贏得歡呼,普通人奮斗純屬默默耕耘,卻無人知曉。


這個時代的英雄故事永遠是由財富和名望堆積起來的,卻沒有人意識到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一般人一輩子都沒有享受聚光燈下大擺各種pose的資格。那么我們這些普通人該怎么辦呢?講個故事,我在美國訪學的時候,和一個中國博士生住在一起,他的專業是生物醫學,非常“不明覺厲”,就是現在網絡上說的雖然不明白但覺得很厲害的樣子。可是在他的書架上總擺著錢鐘書的《管錐篇》,那是一本很難讀懂的文學理論書,每天看一頁。我說你一個理工男,看這東西有啥用呀?他說每天看一頁,就有興趣,就是享受,沒別的什么理由。由此我突然悟到了,興趣和有用不一定關聯,甚至興趣和成功也不一定成正比,對一件東西有興趣,不一定能保證你成功,不一定能使你成為馬云或喬布斯,卻能讓你從每天職業化的奔波中解放出來,從你老板和上司的那張撲克臉的淫威下解脫出來。感受這種“無用之用”,學會用“無用之用”的態度對待殘酷的人生,會使你的生命中洋溢著一種充實感。它不一定有鎂光燈閃耀下的那般奢華絢爛,卻可能長久流淌在你的心靈之中伴隨一生。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的道理。


我是教歷史的,最怕學生上了半天課,最后傻傻地問一句:學歷史有什么用?那時我甚至會勃然大怒,因為如果你老是用這種功利心而不是某種釋然的心態去讀史,那么你還不如直接去炒股票。用物質和實用的標準給成功披上華麗的外衣正是我們教育失敗的最大癥結之所在,也是我們的生活缺乏詩意的原因。


同學們,你們今天作為人大人身穿禮服坐在這里,當你們走出禮堂,脫下禮服,就即將進入另一個大學,“社會大學”,社會是成功人士的天堂,也是摧殘弱者的地獄,無論你是成功還是淪落,已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人大已經成為了你們的母校。不知到了多少年后你們還可曾記得在人大學習的時光。我現在特別想問的是,你們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母校的。在我念書的時候,人大被稱為第二黨校,或第二神學院。在過了數年,當我成了一名老師時,又有人說:人大的特點是“形左實右”,還有人講了個典故,你一進人大校門就會赫然看到門口刻在石碑上的校訓:“實事求是”。以校訓為中心,進入人大校區的道路分列左右,但初進校門的人往往會誤解左邊的路是進口,右邊是出口;其實右邊才是進入校園的道路。于是被調侃成“形左實右”。當然,這也許和人大經濟等實用型專業在全國的地位名列前茅有關。


大家發現沒有,從“第二神學院”到“形左實右”的評價,正昭示出了人大發展的軌跡,它一方面有深厚的人文理論傳統,同時又在新的形勢下為中國的開放改革提供決策的動力。我還想補充一下自己對人大的印象,那就是:人大也同樣也有“兼容并包”的傳統。在人大的英雄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何干之、胡華的名字,他們作為中國共產黨歷史觀的奠基人,是成功的典范;同樣也可以看到王小波的名字,他一生潦倒,小說書稿因過于先鋒,不被文學界主流所接受,一次次被退回,死后才爆得大名,但并不妨礙他一直是年青人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也驗證著我剛才所說的“無用之用”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無可撼動的地位。我想和大家說:“兼容并包”并不是某個高校的專利,同樣也是人大的特色。


你們肯定知道,人大有個傳統的羽毛球賽事叫“白羽惜別杯”,就是每年的五六月畢業期間,就在這個體育館內,師生一起揮動羽毛球球拍,通過激烈比賽的方式告別學生時代,這項賽事幾乎已成了一個人大獨具特色的畢業告別儀式。今年我所在的教工隊時隔八年再次獲得冠軍。有趣的是,近幾年,白羽杯特別增設了校友項目,今年87級、88級的校友各自組隊歸來,有的甚至從美國飛回參加比賽,看到他們真感到親切!我相信,當你們在社會上闖蕩多年后,也許某一天你們會想起母校,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也許你們會陸陸續續地以各種不同的形式返回校園。當你們最初考進人大時,你也許是沖著人大的名氣而來,在校期間,你們會以成為人大人為榮,當明天你們步出禮堂,奔向四面八方時,人大將會以你們為榮!謝謝!




楊念群 歷史學者,1964年生于北京,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之比較研究》、《再造“病人”——中西醫沖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等。



-END-


理想國 2015-08-23 08:56:37

[新一篇] 慢讀新書 《無印良品的花樣土鍋料理》

[舊一篇] 慢讀新書 《蔣勛破解米開朗基羅》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