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激勵人心、傳頌千古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或子居(魏晉間王肅在其《孔叢子》及《圣證論》中稱),戰國中期鄒(今山東鄒縣)人,先秦著名思想家。關于孟子的生座年月,喟一說為約前390年至前305年,但學者采此說者不多。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孔氏,后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據說,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等故事,雖不一定可靠,但卻成為千古美談,是后世母教之典范。關于孟子的師承,他曾自云“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離婁下》),但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則謂其“受業于子思之門人”。孟子一生推崇、學習孔子,認為“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乃所愿,則學孔子也”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曾周游齊、晉、宋薛、滕、梁列國,游說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歷時約二十年,并一度成為齊宣王之客卿,但當時各諸侯正忙于合縱連橫的兼并戰爭,沒有人愿意采納他的建議。于是孟子退而計學著書,在教學活動中孟子得到很大的慰藉,嘗謂君子有“三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盡心上》)。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的。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配享孔廟。以后《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圣公”,以后就稱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


    孟子的思想學說對后世有很大影響,尤其對宋明理學影響更巨,宋代以后常把孟子思想與孟子思想并稱為“孔孟之道”。


    1、性學說: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礎。孟子確認,人具有一種先驗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了;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善端”,這種“善端”不僅是先驗的,也是超功利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隱之心,非所以內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羰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猶其有四體也” (《孟子・公孫丑上》),這就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說,也是孟子的“性善”論。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非有外鑠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善性,是“不學而能”的“良能”和“不慮而知”的“良知”。孟子通過“同類相似”的例題來論主人所普遍具有的善性,他說:“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孟子・告子上》)孟子強調人的本性存在先驗的“善”之同時,認為人之所以會有不善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外界影響。他說:“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孟子・告子上》)二是人自身是否有向善的主觀愿望,他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離婁上》);“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孟子・盡心上》)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棄”、“自賊”。為了使人的“善性”能夠保存和擴展,孟子提出了一整套修身養性的功夫,這其中既飲食了他的認識論,也包含了他的道德哲學。這些修養功夫是由一系列命題構成的,如:一、“盡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孟子・盡心上》);二、“存心養性”,“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盡心上》);三、“寡欲”,“養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盡心上》);四、“求放心”‘“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孟子・離婁上》);六、“自反”,“萬物皆備于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怒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盡心上》);七、“養氣”,“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孟子・公孫丑上》)。此外,尚有“不動心、”“存夜氣“、“先立其大”、“知言”、“知恥”等等命題。


    2、政”思想:孟子從其性善論出發,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學說。他指出,“仁政”源于先王的“不妒忌閃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認為:“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考悌忠信,入以其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這堅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他又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 (《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 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鎧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載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同時,孟子又提出了“制民之產”的思想,即主張以“恒產”來求得老百姓之“恒心”,“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 (《孟子・梁惠王上》)。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他提出“保民而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離婁上》);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此外,在孟子政治學說中還有“王道”與“霸道”之辨、義利之辨等等。


    3、理想人格:孟子學說澡還有不少關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告子下》);“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孟子・盡心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告子上》);“待文王而后興者,凡民也。若豪杰之士,雖無文王猶興“(《孟子・盡心上》)等等,如此種種,都是激勵人心、傳頌千古的名言。


    孟子的思想內容,主要集中在《孟子》一書中,一般認為該書由孟子自著,弟子萬章、公孫丑等參與其事。


網載 2013-09-10 21:24:23

[新一篇] 孫臏 從師鬼谷子學習《孫子兵法》

[舊一篇] 孤獨生前事,寂寞身后名。助元滅宋的元朝名將
回頂部
寫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