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策士、方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和楚國的春申君。后人稱他們為“戰國四公子”。
一、齊國孟嘗君田文 孟嘗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嘗邑,故號孟嘗君。他養士數千人,成為齊國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齊相,每年的工資就是薛地萬戶人家的租稅。他的門客馮瑗曾到薛地為他收債,免除了部分貧苦人的債務,取得了薛地人的擁護和愛戴。當他受齊王的猜疑而罷免職務后,得以在薛地安身。馮瑗去秦國說動秦王,派車馬來接孟嘗君到秦國為相;回來后又借秦國要聘相為由,說動齊王恢復孟嘗君的職務。
當時,齊、秦、楚是三個超級大國,與齊國相鄰的宋國是一個弱小國家。宋國雖然國小力弱,國王卻特別驕橫,惹惱了齊國,齊王就滅掉宋國,然后強迫衛國、鄒國和魯國臣服,這三個弱國只好對齊稱臣。這一來,齊王又驕橫起來,揚言早晚有一天要問鼎周都,正號天子,以令天下。孟嘗君就勸諫齊王,說是宋國被滅掉就是因為宋王驕橫,在齊王以宋為戒。齊王一聽生氣了,就又罷免了孟嘗君的職務。
孟嘗君怕遭齊王殺害,就逃奔魏國,去依附他的朋友魏無忌。到了魏國,魏王任他為相。他又做媒,把魏無忌的姐姐嫁給了趙勝。然后把相位讓給魏無忌,回到齊國的薛地,魏王和趙王、魏無忌和趙勝都與他交好。他能與魏王、趙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齊王卻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復任國相,孟嘗君不去,齊王只好與他建交。從此,孟嘗君往來于齊、趙、魏三國之間。后來,因病而死,得以善終。但他的幾個兒子爭奪薛地,齊魏聯軍占領薛地,孟嘗君絕后。
二、趙國平原君趙勝 趙勝(?~前251),乃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弟而趙孝成王叔也。趙之諸公子中,趙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孝成王七年,秦破趙長平軍,進兵圍邯鄲。趙使平原君請救于楚,賴客毛遂之力而定趙楚合縱。平原君返趙,楚魏救兵皆未至,而邯鄲危在旦夕。平原君聽李同之勸,盡散家財以饗士,得敢死之士三千人,卻秦兵三十里,已而魏楚軍至,邯鄲圍解。
趙勝雖名列四公子,但名不副實。史書所言其“喜賓客”,其實“徒豪舉爾,不求士也”。為一美人而寒賓客之心,毛遂處其門下三年而不知其才,其好士不過爾爾。后信陵君留邯鄲,從賢者毛公、薛公游,平原君聞之,笑信陵君妄從博徒漿者游,致門下士“半去平原君而歸公子”。可見平原君徒好虛名以自喜耳。
平原君雖為趙相,其實才具平庸,目光短淺。孝成王四年,秦攻韓上黨,旦夕且下。上黨守將馮亭乃使使者告趙王:“韓不能守上黨。吏民皆安為趙,不欲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趙。”趙王大喜,召平陽君趙豹相商,趙豹以為不可,“圣人甚禍無故之利”。趙王向無自知之明,臉皮又極厚,居然說:“人懷吾德,何謂無故乎?”復召平原君問之。平原君同樣愚蠢,既看不破此嫁禍之計,也未考慮后果。利令智昏之下勸趙王道:“發百萬之軍而攻,逾歲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趙王乃使趙勝受地。秦以傾國之力攻韓而趙坐受其利,乃移兵攻趙。趙遂有長平之禍、邯鄲之圍。
平原君雖不識大體,但所謂庸人有庸福。孟嘗君滅族,春申君滅族,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郁而死。獨平原君歷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一生竟無大難。死后,“子孫代,竟與趙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結局最好,天妒英才,信不虛也。
三、魏國信陵君魏無忌 魏無忌(?~前243),魏安王之弟,號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設法竊得兵符,擊殺將軍晉鄙,奪取兵權,救趙勝秦。后十年,為上將軍,聯合五國擊退秦將蒙驁的進攻。有食客三千,《漢書・藝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孟嘗君讓相位給魏無忌,魏王封以信陵之地,是為信陵君。信陵君也以養士出名。公元前258年,秦軍圍困趙都邯鄲,形勢危急,魏國大將晉鄙率領魏國主力,在邊境上按兵不動。趙國平原君趙勝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請他發兵救趙。信陵君竊得兵符,殺了晉鄙,奪得兵權,解了邯鄲之圍。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竊符殺將之罪,就在趙國住了10年。秦國得知魏國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連敗魏軍。就在魏國面臨滅亡時,信陵君借了10萬趙軍,組織了燕、韓、趙、魏、楚五國聯軍,大敗秦軍,把秦軍趕到了函谷關以西。魏王論功行賞,任用信陵君為相,國中大小政事,全交給信陵君決定。
信陵君的威名震動天下,秦國就想方設法除掉信陵君。秦王拿出巨款,派特務到魏國,找到晉鄙的同黨,送上厚禮,讓他們散布流言,就說信陵君威名大盛,大家都想讓他當王,以此挑撥魏王與信陵君的關系。又以讓魏國人質太子增回國為條件,叫太子增給魏王寫信,說秦國要立信陵君為魏王。
就在魏王越來越懷疑信陵君要篡位的時候,秦王又派人給信陵君送去黃金和一封信,信陵君拒收黃金和信的時候,魏王派人來把黃金和信要去了。魏王打開信一看,信上問魏王何時讓位,秦國預先祝福信陵君為魏王。接著秦國又放太子增回魏,太子增再次對魏王提出對信陵君不能信任。
信陵君雖然于心無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宮,將印信兵符等都交還魏王,以美女醇酒為伴,日夜享樂,過了4年就郁郁而死。六國中唯一能與秦抗衡的政治家死后,秦統一全國就成為必然了。
四、楚國春申君黃歇 春申君黃歇(?~前238),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然相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輔國持權,說一不二,自有其過人之能。
黃歇初以博聞辨術事頃襄王,封左徒。二十一年,秦拔楚郢,“燒先王墓夷陵”。二十二年,復拔巫黔中郡。是時黃歇為楚使于秦,知秦王輕楚,恐秦舉兵滅楚,遂以滔滔辨才說秦昭王,指出“天下莫強于秦楚”,秦楚相爭猶如二虎相斗。蚌鶴相爭漁人得利,滅楚而致韓魏強盛實屬不智之舉。再者秦楚素來友好,韓魏于秦卻有累世之怨。故仇楚不如善楚,伐楚不如伐韓魏。昭王以為善,乃止將軍白起,“發使賂楚,約為與國”。
頃襄王二十七年,太子完質于秦,黃歇隨行。三十六年,頃襄王病,黃歇乃設計使太子逃歸楚。秋,頃襄王卒,太子完立,是為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春申君,從此榮寵不衰。
春申君相楚二十余年,考烈王無子。趙人李國欲獻其妹于楚王,恐無子失寵,遂投春申君門下。春申君性好漁色,年近花甲,色心未衰,乃自取其妹。及有身,李園教其妹言于春申君:“楚王雖幸君,然王無子,百年后必立兄弟。君相楚日久,多失禮于王兄弟。異日恐有殺身之禍。不如進妾于王,一旦有子,則楚國盡為君之天下矣。”春申君“大然之”,乃進之楚王,欲效呂不韋故計。后果生男,立為太子,李園遂受重用。
李園本非善人,得勢后更是野心勃勃,陰養死士,欲取春申君而代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春申君徒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卻懵然不知。二十五年,考烈王病,春申君門下賢者朱英勸春申君:“楚王卒,李園必殺君以滅口。”可憐春申君一生玩弄權術陰謀,此時居然天真,以為李園“弱人也,仆人善之,且又何至此!”十七日后,考烈王卒,李園使死士刺春申君于棘門,“盡滅春申君之家”。
春申君初為左徒時,外無賓客之助,內無王室之親,說秦以存魏國,設計而歸太子,獨賴其才而成大事,其智何其明也。及為相國,五年將兵救趙,八年北伐滅魯,復興楚國。以非王室宗親而相楚二十五年,言必聽、計必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名為相國實則楚王也。其文治武功、才能手段可見一斑。一世英雄,暮年竟滅族于豎子之手,可憐!可嘆!
戰國四公子詳細傳記在中國歷代名人欄目中
網載 2013-09-10 2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