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1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549(2007)06—0072—06
一、研究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理論的基本假設前提
根據實證研究方法的思想,基本假設條件將決定實證研究的對象、內容和研究方法。研究我國宏觀經濟調控理論,應該從我國宏觀經濟的基本特征亦即我國宏觀經濟研究的基本假設條件入手,注重我國的特色。
(一)中國宏觀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基本假設前提:
1.生產不平衡結構
生產力結構的不平衡發展以及人口眾多是我國最基本的國情,從經濟學研究角度講,本文認為“生產力不平衡結構”是我國宏觀經濟最典型、最重要的基本理論假設條件,具有最重要的經濟學意義。
生產力不平衡結構是指在發展中國家,由于受到外部先進生產力的沖擊,促其生產部門引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導致各部門生產力之間存在級差和代差① 的基本經濟狀態。發展中國家生產力不平衡結構演變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幾點:(1)生產力演變過程中強烈受到發達國家等相對發達生產力形成的外部環境影響;(2)在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其生產力發展主要推動力是外來生產力引入的結果;(3)其發展過程中生產力的常態始終處于多元狀態,亦即多代生產力并存狀態。
那么具有這些特征的生產力結構狀態及其基礎上形成的競技狀態稱作為不平衡結構,其演變過程稱為非平衡結構演變。與之相對的則是描述發達國家經濟特征的生產力平衡結構與平衡結構的演變。生產力平衡結構及其演變具有下列特征:(1)生產力演變過程中不存在超越其并達到“代”差特征的外部環境影響;(2)其生產力發展主要是內力作用的結果;(3)其生產力結構演變常態中各部分的水平只具有量級差別,而無質的差別。
平衡結構和不平衡結構是試圖從兩種類型經濟狀態及其演變過程中的深層基礎——生產力結構及演變的特征去把握其經濟發展總體的本質特征,只有從這個深層基點出發,才能明確提出并分析發展中國家經濟問題的產生、形成的客觀性及其演變規律性。
2.引進技術的科技進步機制
引進技術的科技進步機制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顯著區別的特征之一。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技術進步主要依靠引進技術。而這種科技進步機制是我國生產力不平衡結構特征形成和長期延續的客觀因素。引進技術在空間和時間的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部門經濟發展速度。它通過對投資的影響,形成不同部門的產值水平,進而影響不同部門的就業、收入水平和消費,而收入和消費需求又對不同部門的生產產生一定的加強效應。最終部門差距進一步發展。另外,引進技術相對于原發技術的機制所形成的技術擴散效應和進一步自我創新能力等正面影響要小。
(二)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我國宏觀經濟的演變
在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一方面,市場機制的作用使得投資等資源均流向投資回報率較高的高端部門,低端部門則因為缺少資金而發展更加緩慢,極化現象更加嚴重,于是生產力不平衡結構加劇;另一方面,科技進步主要依靠從發達國家引進而產生,這種技術進步機制主要通過投資尤其是固定資產投資來實現,即主要通過投資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新的管理方式等實現。這樣,在短期內,通過投資、引進技術就可以獲得相當的回報;于是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追逐利潤的資本必然流向生產力水平(技術水平)較高的高端部門(而不是所謂的自由流動)。而在這種經濟增長的模式下,微觀主體可能會做出相同的決策,即同時引進相同或者相似的技術發展,以期得到短期內的高額回報。
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的技術進步方式和投資特點對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體現在:在較短時間內較快提高了局部的生產力水平,提高了技術水平,極大地促進了總體經濟增長。但是也造成了一系列、甚至影響發展中國家長遠發展的負面影響:第一,由于技術斷層,生產力鏈條拉長,不平衡發展程度加大;第二,造成微觀經濟主體沒有動力進行自主創新,整體缺乏創新動力。原因如下:相對于原發技術而言,只要加大投資、購買技術就可以獲得相當的經濟收益,投產周期較短、回報率高;第三,形成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的資源浪費局面;由于理性經濟人都會追求短期內收益最大,面對績效考核和追求經濟增長的地方政府和微觀企業都會同時引進相同或者相似的技術發展自身,那么就會形成重復投資、重復建設的資源浪費局面;最后,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負面影響。即這種技術進步機制既阻礙了我國自主創新的內生技術進步機制的形成和發展,也使得經濟增長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增長、低效率的循環狀態之中。而這些情況是在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宏觀經濟演變的必然和客觀結果。
(三)基本假設前提的經驗驗證——生產力不平衡結構的存在性
下面論證我國生產力不平衡結構的存在(主要將從兩部門② 進行分析)。
圖中的數據表明自改革開放以來,總體上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差距不斷擴大,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兩部門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擴大,勞動生產率之差從1978年2153.257元/人擴大到2000年的6757.44元/人,增長了三倍多。并且從數據可以分析,兩部門勞動生產率擴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二產業生產率增長的結果。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微乎其微。這是因為第二產業生產率的增長主要是依靠外來技術的引進而不是靠自身原創性技術的孕育發展而獲得的,引進的技術需要消化和吸收,對于國民經濟其他產業的擴散幅度較小。第一產業由于技術沒有質的變化,因而勞動生產率始終徘徊不前,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也并沒有對第一產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起到明顯的帶動作用。
圖1 產業發展不平衡: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比較
從圖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地區之間的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從總量上講,較發達地區GDP占全國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0.47上升至2003年的O.65,欠發達地區該比重則由O.53下降至O.35,2003年發達地區的GDP是欠發達地區的1.87倍。從人均水平來看(或是勞動生產率),2003年發達地區的人均GDP是欠發達地區的2.373倍。這些說明隨著市場機制作用的加強,地區經濟不平衡也是存在的,并且有不斷加劇的趨勢。2003年我國基尼系數已達0.458,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O.4,到達危險的邊緣。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僅存在產業之間、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地區內部等收入也存在嚴重差距。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09.8元到2003年擴大至6485.2元,擴大了近30倍。
上面的分析論證了中國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假設條件——生產力不平衡結構的存在性,并且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這種不平衡的結構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
二、生產力不平衡結構與生產力平衡結構的對比——中、西方宏觀經濟學基本假設條件的對比
(一)西方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條件
主流西方宏觀經濟理論的基本假設條件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完全市場假設。市場的競爭主體沒有巨大的差別,從而完全排除了壟斷,沒有絕對的力量控制市場信息從而信息是相對公開的。西方發達國家相對成熟的市場經濟基本能夠滿足完全市場假設。
(2)理性經濟人假設。在滿足市場假設的條件下,市場競爭中的各方力量較為平衡,即競爭主體能力相當,能夠根據相對公開的消息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決策。
(3)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它是在滿足了市場假設和經濟人假設之后市場達到均衡的表現。各種生產要素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在各個地區、各個行業之間自由流動,使資源得以最優配置,從而經濟結構也得以均衡發展。
(4)自主創新的科技進步機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是現代宏觀經濟核心理論——經濟增長理論的重要內容。新古典增長理論認為從長期來看科技進步是人均產出增加、人均資本提高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在研究中,該理論僅把它作為經濟增長的外生變量處理,20世紀80年代以來形成的新增長理論(Lucas(1988)、Romer(1990))認為科技進步是經濟增長的內生變量,是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最終決定因素。這一理論對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經濟增長發揮了極大的影響作用。從方法論角度來講,西方增長理論分析假設前提實際上暗含著科技進步主要依靠自主創新來實現的。
從現實經濟的發展來看,西方國家相對成熟的市場條件、要素的自由流動由此形成的均衡發展的經濟結構(各發展部門之間不存在較大的差異)以及科技進步的內生機制能夠較好的滿足西方經濟理論的基本假設,所以其宏觀經濟理論也能較好的解釋其發展演變過程。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講,西方國家的基本經濟特征也滿足生產力平衡結構的特征,符合生產力平衡結構的假設條件。所以本文認為,從生產力以其演變的角度來講,生產力平衡結構可以作為研究西方發達國家宏觀經濟的基本假設條件。
(二)中西基本假設條件的對比分析(宏觀經濟基本特征分析)
生產力不平衡結構是進行我國宏觀經濟研究的基本假設條件,在這一假設條件下我國的基本宏觀經濟特征為:科技主要依靠技術引進(主要通過投資實現)、市場主體能力相差較大(如工業和農業、知識分子和農民等)、經濟結構不平衡等。這些說明我國的經濟情況客觀上完全不滿足西方經濟學“完全競爭”和“理性經濟人”假設、也達不到均衡發展的經濟結果。而在發達國家中,可以認為生產力平衡結構是研究其之基本假設前提,其基本宏觀經濟特征能夠基本滿足市場條件和理性經濟人假設(競爭主體能力相當)、經濟結構均衡發展、科技進步主要依靠自主創新(科技進步的內生機制使得產業鏈中的各個部門都能受益)等。
下面則從兩部門的情況說明發達國家生產力平衡結構的存在以及與發展中國家的對比。圖2③ 給出了1971—2001年間主要大國的兩部門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比較的散點圖,我們發現發達國家農業(低端部門)勞動生產率甚至比工業(高端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增長要快。這說明發達國家高端部門和低端部門結構發展相對協調,即其生產力結構相對發展平衡,與其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大國,農業部門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工業部門的發展。
圖2 各國工農業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率比較
(三)分析結論
我國基本經濟特征和發達國家的不一樣,必然意味著宏觀經濟理論研究的假設前提二者不同,從方法論的角度來講,這將影響理論研究的對象、內容和方法的不同;我們認為只有從生產力結構及演變特征去把握經濟發展的總體本質特征這一點出發,才能真正提出并分析我國經濟問題的產生、形成的客觀性及其演變規律,才能正確認識西方經濟理論對于我國經濟改革問題研究的局限性和可借鑒性,從理論上提出解決我國宏觀經濟問題的可行政策。而對于西方經濟理論,我國的基本經濟特征并不能滿足其基本的假設條件,所以不能完全參照西方經濟理論提供的方法和對策對待中國的理論研究和實際經濟問題。
三、生產力不平衡結構假設下我國宏觀經濟研究對象、方法的確定
前文已經分析,我國的基本經濟特征和宏觀經濟研究的假設條件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那么也必然導致進行我國宏觀經濟研究和宏觀調控體系研究的對象、問題和方法的不同。
(一)我國宏觀經濟理論的研究對象、問題
生產力結構不平衡發展是我國最基本的宏觀經濟特征,也是我國市場經濟不完備的基本體現。在這一條件下,宏觀經濟總量與結構及其關系則是我國宏觀經濟理論研究的主要對象。
一般來講,不同的生產力水平決定不同的競爭水平,而我國生產力不平衡即為多元化的格局將會形成多元的競爭市場。如果把不同生產力水平市場進行競爭,那么競爭是不平等的(競爭起點不同),比如工業和農業(高端生產力部門和低端生產力部門);而在這種多元化的格局中,市場機制的作用使得投資等要素流向高端生產力部門(單一的流動而不是所謂自由的流動),從而帶動總體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低端生產力部分則難以吸引到投資等資源,發展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總體經濟的發展。
在生產力多元化狀態下我國宏觀經濟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結構發展不平衡。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投資等要素的不平衡流動(主要流向高端生產力部門)、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的特點造成了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的產業結構特點,城鄉發展差距不斷擴大、地區經濟發展不協調,重復建設、重復投資嚴重,甚至導致局部經濟過熱,某些行業的產能過剩。
(2)微觀主體的創新能力不足。正如我們前面分析,在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我國的技術進步方式主要依靠引進技術為主,在這種方式下,投資量大、見效快是投資引進技術行業的特點,加之我國低廉的人力資本等,會使得投資主體短期內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主體主觀上更加愿意引進技術(簡單重復建設)。不愿意進行自主創新活動。也就是說在這種技術進步方式下,微觀主體缺乏創新動力,那么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技術進步的方式也不會發生根本改變。
市場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較低,同時對于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程度不高,如表2所示。消化吸收水平較低以及自身科研能力不足必然造成我國企業技術進步主要是依賴引進技術。
表1 1991—2003年大中型工業企業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支出
1引進技術支出(億元) 2消化吸收支出(億元) 1/21991 90.23 4.06 22.224141992 116.06 5.4 21.492591993 192.84 8.71 22.140071994 275.7 9.7 28.422681995 — — —1996 322.05694 13.63685 23.616671997 236.48486 13.56251 17.436661998 130.2428 6.43748 20.231951999 35.958 4.11763 8.7326932000 207.54592 18.12566 11.450392001 106.87612 6.65498 16.059572002 84.315 5.4091 15.587622003 96.6417 5.3515 18.05881
資料來源:國家科委《中國科技統計年鑒》。
(3)經濟增長方式存在隱患。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投資的特點和技術進步的機制,形成了目前我國經濟增長的特點。面對我國的資源、環境約束,這種簡單投資、缺乏原發技術的情況下形成的增長方式存在嚴重隱患。
如水資源的消耗,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數卻只有0.4,相當于國外先進水平的一半左右;工業每萬元產值的用水量高出了國外先進水平的1O倍。2003年,我國實現的GDP,按現行匯率計算為1.4萬億美元,約占全世界GDP的4%,但為此消耗的資源,包括原油、原煤、鐵礦石、鋼材、氧化鋁、水泥等,分別約占世界消費量的7.4%、31%、30%、27%、25%和40%,消耗的資源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省市的發展情況也是如此,以浙江省為例,2003年,該省以22%的電力增長、38%的投資增長換來了14%的GDP增長。
(4)社會結構失衡。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導致社會結構失衡。社會結構失衡主要表現是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占人口大部分比例的人群收入水平很低,這也是我國消費需求不足、消費率較低的本質原因,它既影響總體經濟的發展(內需不足),也是最可能引起社會動蕩的不利因素。據統計,我國城市中1O%的居民占有45%的城市財富,④ 2005年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達到了1O.7倍。
從本文分析的問題來看,在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結構性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問題。
(二)研究方法的確定
從本文的分析中看,西方經濟理論主要研究生產力平衡結構下的發達國家的情況,注重研究市場下平等競爭問題,強調宏觀經濟的市場經濟基礎,所以從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總量分析方法。而我國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的經濟問題除了平等競爭問題外,主要是不平等競爭問題即高端和低端生產力之間的競爭問題,強調市場經濟下不平衡結構發展問題,也就是結構性的問題是我國宏觀經濟中的主要問題,所以在我國生產力不平衡結構下的市場經濟,總量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將受到相當的限制,應該側重結構分析方法的使用。
而本文所強調的結構分析方法并不僅僅是指“對經濟系統中各組成部分及其對比關系變動規律的分析”,而是針對生產力多元化狀態下宏觀經濟問題的“生產力結構分析方法”,生產力結構分析方法不僅包含了一般經濟學意義的結構分析的涵義——經濟系統組成部分及其對比關系變動,還特別指出了對我們發展中國家生產力結構多元化特征下不同層次、不同競爭水平的市場間結構(高端生產力與低端生產力)的特征分析,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平等競爭、不平衡結構發展的分析。而對于這類問題的解決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場機制自發解決,必須在充分重視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通過特定的經濟制度安排,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手段和政策去解決。
從宏觀調控的角度來講,宏觀調控的手段和方法也會由于生產力多元化狀態下宏觀經濟問題的性質及內容的改變而隨之發生較大變化。相應于西方經濟學多強調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總量、間接調控手段,本文認為要采取與生產力不平衡結構發展相一致的結構性的調控手段,即總量手段調控方法將會更多的被結構調控方法所取代;對于高端生產力市場和低端生產力市場應采取不同的調控方法和手段;對于重大的結構性問題應采取強制性、行政性手段進行調控。
*本文是中國人民大學985課題項目“五統籌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理論研究”的子課題。
收稿日期:2007—4—15
注釋:
① 參見陳璋,《西方經濟理論與實證方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假設生產力的“代”是一系列生產力的“級”的集合,從科學技術水平的角度分析,組成一“代”生產力的“級”之間并沒有質的差別。
② 兩部門,即高端部門和低端部門。產業分析主要指低端部門第一產業和高端部門第二產業,地區分析時主要將其分為較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
③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庫;兩部門指第一產業(生產力低端部門)和第二產業(生產力高端部門);圖中數據為兩部門的比較增長率,即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率。
④ 資料來源:新華網財經綜合報道,《我國居民六大收入差距》。
中央財經大學學報京72~77F10國民經濟管理袁海霞20072007
宏觀調控/生產力不平衡結構/結構分析方法
Methodology/Macro-control/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Research on Methodology of Chinese Macro-control Theo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nomics methodology, the theory object of study,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the research technique are decided by its given premis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regards the structure of imbalanced productivit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hina's macro-economy, and it also should be the basic premise of China's macro-economic theory research. Under this premise, this atticle thinks the western economic theory which study on developed country and its research approach of the aggregate analysis, have not been suitable for us to explain the macro phenomena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carry on the system of macro adjustments and controls study, we should choose the research approach of aggregate analysis, under the prerequisite-imbalanced structure of productivity.
從經濟學方法論角度看,理論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取決于其假設前提,本文認為生產力不平衡結構是我國宏觀經濟最基本的特征,也應該是進行我國宏觀經濟理論研究的基本假設條件。由于中西方理論基本假設的不同,本文認為我國進行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研究應該從生產力不平衡結構這一基本假設條件出發,主要采用結構分析方法進行。
作者:中央財經大學學報京72~77F10國民經濟管理袁海霞20072007
宏觀調控/生產力不平衡結構/結構分析方法
Methodology/Macro-control/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
網載 2013-09-10 21: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