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生子女研究:回顧與前瞻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20世紀70年代末,在中國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發生了兩件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一是改革開放,二是人口控制。20多年過去了,改革開放已使整個中國社會的面貌煥然一新,而人口控制也有效地降低了中國人口的增長率,減緩了人口急劇膨脹的速度。正是在這樣兩種背景中,產生和成長起來了一代新人——獨生子女。這一代特定人口的成長、發展以及一切與他們有關的現象和問題也一直為整個中國社會所關注。當一代獨生子女逐漸成長為21世紀中國社會的新公民時,回顧我國獨生子女研究所走過的道路,分析這一領域中的研究狀況,探討與這一代人的成長有關的新的問題,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研究的基本狀況
  據筆者初步統計,從1980年到2001年的22年中,國內各種學術刊物上共發表了有關獨生子女問題的論文305篇,(注:1980年至1993年的文獻系根據《全國報刊資料索引》、《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查找,1994年至2001年的文獻系根據《中國學術期刊網社科文獻專題題錄》查找。醫學方面的論文以及非學術刊物上發表的通俗文章未計算在內。)這些論文涉及到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人口學、體育科學等多個不同的學科。具體情況如下表:
    表1 獨生子女研究文獻的學科分布
       篇數N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1—心理學   83    27.2     27.22—教育學   126   41.3     68.53—社會學   48    15.7     83.94—人口學   18    5.9     89.85—體育學   14    4.6     94.46—其他    16    5.2     100.0合計      305   100.0
  
  從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在研究主題上,獨生子女的心理和教育一直是這一領域中最重要的論題,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最多。全部論文中的2/3都來源于這兩個學科,特別是教育學方面的論文更是超過了40%。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除了獨生子女心理和教育問題本身引人關注外,研究者中多為教育學科和教育部門人員也是其重要的背景。
  全部論文的時間分布情況見表2和圖1:
  從表2和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數量上,22年來的獨生子女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從1980年到1988年為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所發表的論文數占全部論文數的21%,平均每年發表論文為7.1篇;從1989年到1996年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所發表的論文數占全部論文數的30%,平均每年發表論文11.5篇,比第一階段增加了1/2,可以說是緩慢增加的階段;從1997年到2001年為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所發表論文數占全部論文數的49%,平均每年發表論文29.8篇,比第一階段的4倍還多,是獨生子女研究成果急劇增加的階段。
    表2 不同年份所發表的論文數
     篇數  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1980年   5   1.6      1.61981年   11   3.6      5.21982年   6   2.0      7.21983年   8   2.6      9.81984年   8   2.6      12.51985年   7   2.3      14.81986年   8   2.6      17.41987年   5   1.6      19.01988年   6   2.0      21.01989年   10   3.3      24.31990年   8   2.6      26.91991年   10   3.3      30.21992年   10   3.3      33.41993年   13   4.3      37.71994年   13   4.3      42.01995年   14   4.6      46.61996年   14   4.6      51.11997年   19   6.2      57.41998年   32   10.5      67.91999年   22   7.2      75.12000年   43   14.1      89.22001年   33   10.8      100.0合計    305  100.0
  
  附圖C4N104.JPG
    圖1 不同年代發表的論文分布情況
  通過將不同年份各個學科的論文進行交互統計,我們發現,第一階段的論文表現出這樣一個特點,即心理學與教育學方面的論文占了絕大部分,除了1985年以外,每年這兩方面的論文數都在75%以上。它表明當獨生子女剛剛出現在我國社會中時,人們關注的中心主要是他們的心理和教育問題。第二階段論文分布的一個突出變化是社會學方面的論文有所增加,每年的論文數都在30%左右。而心理與教育方面的論文數相應地有所減少,每年約占50%~70%。第三個階段論文分布的突出特征則是論文所涉及的學科范圍最為廣泛,特別是出現了一批從體育科學的角度研究獨生子女問題的論文,以及一批主要涉及獨生子女消費和對獨生子女研究狀況進行評述的文章。
    研究的主要問題及其結論
  1.獨生子女是不是“問題兒童”。
  “問題兒童”的探討主要集中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這既與我國獨生子女在70年代末產生有關,也與國外獨生子女研究的狀況有關。早期研究雖然沒有直接指出獨生子女是問題兒童,但研究所得到的卻主要是負面的結論。這些研究指出,獨生子女在行為方面問題多,缺點嚴重。“表現在挑食、挑衣、不尊敬長輩、不愛惜用品、玩具、愛發脾氣、無理取鬧、比較自私、不懂關心別人、膽小、生活上自理能力差等等。”(注:上海幼兒教育研究室:《四歲至六歲獨生子女的行為特點與品德教育調查》,轉引自蘇頌興《上海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問題》,《學術季刊》1997年第2期;高志方:《獨生子女的早期教育問題》,《教育研究》1981年第6期。)“獨生子女中有任性、膽小、挑食、挑穿等不良性格和行為習慣的比例均高于雙子女和多子女。”(注:肖福蘭等:《關于小學獨生子女教育情況的調查》,《人口與經濟》1982年1期。)“總的來說,獨生子女顯得比較嬌氣、任性、勞動觀念差”,且“獨生子比獨生女問題多,年齡小的比年齡大的問題多。”(注:陳科文:《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行為特點和家庭教育的比較研究》,《社會調查與研究》1985年第6期。)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光明日報》于1986年發起為時半年之久的全國性的獨生子女教育大討論,作為這場討論的最后總結,專家指出目前獨生子女教育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營養過剩,造成發育不良;二是智力投資過剩,品德教育不足。
  2.獨生子女的個性特征如何。
  與上述“問題兒童”的探討密切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獨生子女的個性特征(也有的稱為個性品質、心理特征、行為特征等等)究竟如何。這方面的研究數量較多,且各自所得的結論也比較接近。
  吉林大學人口所與美國學者合作,采用根據兒童心理特征編制的、包含31種品德特征的量表,于1987年對吉林長春市1465名小學生及其家長、教師進行調查。其研究結果表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家庭背景和心理與行為表現方面并不存在明顯的差異。”“獨生子女甚至比非獨生子女表現得更不自私、更愿意同情和幫助他人,但獨生子女表現得比較嬌氣和依賴性較強。”(注:劉云德等:《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比較研究調查報告》,《人口學刊》1988年第3期。)
  浙江醫科大學人口所參照同一份量表,于1991年對杭州市區500名小學高年級學生及其家長和教師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個性心理特征無顯著差異;而且他們的表現與是否獨生子女無關。”(注:浙江醫科大學人口所獨生子女課題組:《關于獨生子女健康、學習和生活狀況的調查》,《人口學刊》1992年第6期。)
  基于同樣的個性量表,中美學者于1990年在北京、安徽、湖南、甘肅四省市對4000名小學生及其同學、家長、教師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是否獨生子女與其個性特征和行為表現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相關,這一結論只在其中三個省市成立,在甘肅省則不成立。(注:范丹尼、鮑斯頓:《中國獨生子女在德、智、體方面的表現》,載范丹尼主編《中國獨生子女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風笑天利用1988年、1996年和1998年三個不同時期、不同范圍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從總體上看,兩類青少年之間在性格特征上相似性多于相異性。不同調查中最為一致的結果是:“懶惰”是獨生子女青少年在性格及行為特征方面明顯不及非獨生子女的弱點。它揭示出獨生子女青少年在性格及行為特征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值得家長、學校和社會引起注意。(注:風笑天:《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3.獨生子女具有什么樣的人格特點。
  人格是涉及獨生子女教育和發展的更為專門的心理學研究領域,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由心理學者和教育學者在進行,較重要的研究結果有以下幾項: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采用人格需要量表、自我接納量表、學習需要量表、道德自我評價量表和興趣愛好量表等工具,于1996年10月在全國12個城市調查了3284名獨生子女中小學生及其他們的家長,對獨生子女的人格狀況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發現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狀況表現出五大優點和四大缺陷。研究得出的主要結論是:獨生子女有較強的親和需要、持久需要和扶助需要;大部分獨生子女能很好地接納自己;獨生子女的社會道德素質好;獨生子女的學習需要中,報答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較強烈;獨生子女興趣愛好廣泛;但同時,人格需要中,較多的獨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擊性需要,較多的獨生子女成就需要較低,少部分兒童有較強烈的謙卑需要;少部門獨生子女在自我接納方面存在一定障礙;在個人道德方面,主要是在創造性、獨立性和勤勞節儉方面,獨生子女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學習需要中,認知需要較強烈的獨生子女較少。(注: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課題組:《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現狀研究報告》,《青年研究》1997年第6期。)
  安徽師大張履祥等人對安徽四城市17所中小學864名學生采取《十二項人格因素測驗(QYL)》,結果表明:在其中十一個方面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都存在明顯的差異,說明獨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確有其特異性。(注:張履祥等:《獨生子女非智力人格因素特點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1991年第4期。)
  而何蔚則通過對河南某市兩所中學438名高中生進行Y-G人格測驗,并將獨生子女的人格特質和人格類型與非獨生子女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在高中學生中,絕大多數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一樣,都有良好的人格特質”,“在YG人格測驗的12項人格特質上,多數項目與非獨生子女并無顯著差異”;“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人格特質和人格類型上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在人格特質上,獨生子女合作精神較差,但在神經質上卻優于非獨生子女;在人格類型上,獨生子女的B和B型人格明顯少于非獨生子女,問題行為者較少。”(注:何蔚:《高中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人格特質的比較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1997年第1期。)
  由于不同研究所界定的“人格特征”的內涵并不相同,對人格特征進行測量時所具體使用的工具、量表、指標等等也相去甚遠,因而這一方面的結果也難以整合。
  4.獨生子女是否不合群
  獨生子女的合群性問題是人們關心的另一個重要方面。許多研究者圍繞著獨生子女的合群性、獨生子女的社會交往等問題展開研究,探討獨生子女是否處處自我中心、是否難于與人交往、難于與人相處。大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出獨生子女在這方面不是比非獨生子女差,而是比他們更好,或者是沒有差別。
  陳科文1984年在北京城鄉對近千名小學生的調查表明,城區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合群性方面不存在差別,郊區獨生女與非獨生女也不存在差別,只有郊區獨生子比非獨生子的合群性差一些。(注:陳科文:《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行為特點和家庭教育的比較研究》,《社會調查與研究》1985年第6期。)
  白乙拉于1991年對呼和浩特市四所小學、三所幼兒園總共264名兒童、他們的家長以及老師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從總體上說,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社會性交往能力上沒有表現出顯著性的差異,而且幾乎所有的分項比較也沒有反映出顯著性差異,甚至有些方面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強。”(注:白乙拉:《五至十一、二歲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社會性交往的調查與比較》,《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
  范存仁等1993年對西安市10所小學787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個性特征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從全體樣本來看,獨生子女自我中心的表現比非獨生子女更為強烈。”(注:范存仁:《西安市小學生中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個性品質的比較研究》,《心理科學》1994年第17卷第2期。)
  景懷斌1997年對廣州市4所高校1150名大學生的調查中,利用16PF量表,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樂群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獨生子女的樂群性高于非獨生子女,達到了統計學的顯著水平。這與我們印象中獨生子女獨來獨往,孤僻的看法相反。獨生子女更希望和善于與人交往。”(注:景懷斌:《獨生、非獨生子女大學生若干社會性心理品質的比較研究》,《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7年第6期。)
  風笑天分別于1996年和1998年進行的兩項對中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與20年前人們的担心和偏見相反,獨生子女青少年在社會交往方面不是比同齡的非獨生子女青少年要差,而是比他們更好。無論是1996年在湖北五城市調查的結果,還是1998年在全國14城市調查的結果,無論是樣本的百分比還是統計檢驗的結果,獨生子女在所有指標上都一致地表現出優于非獨生子女。特別是統計檢驗的結果表明:中學階段的獨生子女在新的環境中很快結識新朋友的比例明顯高于非獨生子女,與人交往的能力明顯比非獨生子女強,好朋友數目明顯多于非獨生子女,孤獨感明顯低于非獨生子女。這一結果對社會中流行的獨生子女‘孤僻’、‘不合群’、‘處處個人中心’、‘難于與人交往’的看法給予了否定的回答。”(注:風笑天:《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
  5.獨生子女是不是“小皇帝”。
  “小皇帝”問題所反映的主要是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行為及其由這種行為所帶來的獨生子女被嬌慣、被寵壞、養成不良個性特征的現象。盡管獨生子女是小皇帝的說法在社會中廣為流傳,但較多情況下我們所聽到和看到的卻主要是由各種媒體的記者、文學作家以及教育工作者根據他們對個別對象的采訪、對身邊個案的觀察所作的描述或者是根據個人經驗或認識所發表看法。而采用系統的方法,運用科學的工具進行經驗研究得到的結論卻并不多見。那么,一代獨生子女究竟是不是“小皇帝”呢?
  美國學者鮑思頓和范彤尼曾于1987年對長春市1465名小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和教師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完全沒有支持視中國的獨生子女為‘小皇帝’的觀點,”“綜上所述,我們沒有找到支持中國和西方新聞報道中越來越普遍地刻畫獨生子女為驕橫的、不易調教的和自私的‘小皇帝’的模型。”(注:鮑思頓等:《中國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學習成績和個性特征分析》,《西北人口》1989年第4期。)
  風笑天1988年曾對湖北五個市鎮1293名小學生家長進行調查,并將獨生子女父母和非獨生子女父母在溺愛孩子方面的表現進行了具體的測量和對比分析,結果發現,除了少數幾個涉及到“安全性”的指標外,幾乎所有的結果都一致地表明,兩類家長在溺愛孩子的行為表現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即不論是在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方面,還是在遷就孩子、盡量滿足孩子的物質要求方面,兩類家長的表現并不存在明顯的統計差異性。研究結果對廣為流行的“小皇帝”觀點提出了質疑。筆者依據研究的結果得出結論:現實生活中溺愛孩子的,并不只有獨生子女家長,同時也有非獨生子女家長。另一方面,在獨生子女家長中,溺愛孩子的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的獨生子女家長都溺愛孩子。實際上,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確有被父母嬌慣壞了的“小皇帝”,但他們只是少年兒童中的很少一部分,并且他們中既有獨生子女,也有非獨生子女。(注:風笑天:《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教育和未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
  與此同時,美國學者范彤尼和鮑思頓又利用1990年中美合作課題組對北京、甘肅、湖南、安徽四省市4000名小學生及其家長的大規模調查資料,從智力、體質、個性特征三個方面對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狀況進行了比較分析,其研究結果也表明,“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并不導致一代‘小皇帝’。”并且,他們進一步指出:“獨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與獨生子女不正常發展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注:范丹尼、鮑斯頓:《中國獨生子女在德、智、體方面的表現》,載范丹尼主編《中國獨生子女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6.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有沒有差別。
  獨生子女的特點以及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間的差異性問題,是獨生子女出現在中國社會以來,學術界討論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因為如果沒有非獨生子女作為一種參考框架,我們就無法對獨生子女的發展狀況進行衡量和評價。究竟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存不存在著差別呢?目前,學術界對這一問題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答案。眾多不同的研究結果為我們所描繪的也是一幅雜亂的畫面。
  早期比較多的研究認為,獨生子女具有與非獨生子女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既表現在身體狀況、智力水平方面,也表現在個性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一種比較普遍的結論是:獨生子女在身體狀況、智力水平方面優于非獨生子女,而在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方面則不如非獨生子女。而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多數研究則認為,“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在個性心理和行為上并不存在象人們普遍担心的那種差異”、“從各類樣本的比較來看,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體差不多”、“在個性表現方面,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沒有什么差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個性特征無顯著差異”。(注:黃鸝:《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個性特征無顯著差異》,《安徽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實際上,獨生子女是一個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特征的整體概念,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間的差異隨著年齡和社區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說來,在3~18歲這一年齡段中,二者之間的差異大體上呈現出“年齡越小兩類兒童之間的差異越大”的趨勢;這種“差異越大”,既包括不同的方面越多,也包括不同的程度越大。而在城市和農村這兩種不同的社區中,則呈現出“農村兩類兒童之間的差異比城市兩類兒童之間的差異更大”這樣的特點。
  當然,不同研究的樣本不同、測量的變量不同、所采用的操作化指標不同、測量的工具不同等等,也可能成為兩類兒童調查結果不同的原因。
  7.大學獨生子女的狀況與特點。
  隨著獨生子女年齡的增長,大學中的獨生子女也越來越多。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至新世紀初的十來年中,對大學中的獨生子女研究也形成了一個小小的高潮。研究者幾乎無一例外地采取了對大學中的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進行比較研究的方式,研究的內容仍然主要集中在心理和教育兩大方面,且主要集中在對他們的性格、心理、學校生活適應性、學習狀況等內容進行描述和分析上。
  景懷斌對兩類大學生的社會性心理品質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獨生子女在樂群性、競爭性、智力自我評價等方面明顯強于非獨生子女,在生活自理能力評價方面弱于非獨生子女。在成就自我評價、成就期望水平、心理健康素質、責任感、創造性等方面則與非獨生子女沒有差別。(注:景懷斌:《獨生、非獨生子女大學生若干社會性心理品質的比較研究》,《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7年第6期。)
  段鑫星等人采用量表測量的方法,從悅納自我、對他人和社會的評價客觀、有良好而深厚的人際關系、適應性強等方面,對1500名大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的測驗。結果表明,獨生子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狀況明顯好于非獨生子女大學生。(注:段鑫星等:《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青年研究》1997年第2期。)
  李志等人對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學校生活的適應狀況以及職業價值觀進行了比較研究。調查結果表明,獨生子女大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普遍較高,學習上的適應性問題較少,但在學習方法和對待考試上表現出較非獨生子女更不適應的特點;獨生子女大學生的生活期望值較高,對友情和愛護的依戀尤為強烈;對交往的自信心也明顯較強,但他們更多的感到生活不如意,挫折承受能力比非獨生子女差;獨生子女大學生的經濟依賴思想普遍較重,對就業的途徑、方向較非獨生子女更為樂觀,專業信心較強,對未來職業選擇的担憂較少。(注:李志、吳紹琪、張旭東:《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學校生活適應狀況的比較研究》,《青年研究》1998年第4期;李志:《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比較研究》,《青年研究》1997年第3期。)
  但也有研究認為,適應性差是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普遍弱點,具體表現在獨立生活能力差、社會交往能力弱、學習能力不強、依賴性太強等方面。此外,獨生子女大學生的“唯我”意識相對濃烈,心理承受能力弱、體質狀況差等等也是其不及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的方面。(注:葉松慶:《第一代獨生子女大學生的生活狀況與特點》,《青年研究》1998年第6期。)
  許克毅等人集中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的人格特征進行了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獨生子女在樂群性、聰慧性、恃強性、興奮性、敢為性方面略高于非獨生子女。而在實驗性方面低于非獨生子女。(注:許克毅、宋寶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人格比較研究》,《當代青年研究》1996年第4期。)李志對城市獨生子女大學生的調查結果則表明,獨生子女在樂群性、恃強性、幻想性、世故性、實驗性等方面均高于非獨生子女。而在憂慮性方面低于非獨生子女。(注:李志:《城市獨生子女大學生人格特征的調查研究》,《青年研究》1998年第9期。)
  8.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發展狀況。
  社會化問題與獨生子女的成長和發展密切相關,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由社會學者進行的。且研究主要集中在90年代。這部分研究中,既有理論的探討,也有經驗的分析。
  風笑天等人從家庭環境、文化環境、社區環境三個大的方面,分析了獨生子女青少年在其社會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新的、特定的環境。作者指出,家庭規模的縮小,家長角色的變化,學校教育方向的偏離,大眾傳媒影響力的增強,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社會交往方式的變遷,都從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對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產生影響。(注:風笑天、張小天:《論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特定環境》,《社會科學輯刊》1992年第5期。)
  關穎在分析了受化者與施化者互動頻率提高,受化者的中心地位得到增強,施化者的心理及行為負担增大的種種表現后指出,目前在家庭范圍中,獨生子女家長作為施化者普遍存在幾種認識上和行為上的偏頗,即“在對獨生子女的認識上偏重依賴性忽視獨立性;在對獨生子女的教育中偏重情感忽視理性;在獨生子女的培養目標上偏重當前忽視長遠”(注:關穎:《論獨生子女社會化的家庭因素》,《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風笑天、郝玉章等人還通過對中學生及其家長的問卷調查,較為詳細地描述了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現狀,并經驗地比較了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青少年在社會化發展過程中的特點和差異,同時對家庭、大眾傳媒等社會化機構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研究者主要結論是,一代獨生子女青少年在社會化發展是基本正常的,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他們并不是“問題兒童”。隨著年齡的增加,兩類青少年的社會化發展狀況逐漸趨于相似,不同社會化機構的影響力也不斷發生變化。(注:郝玉章、風笑天:《中學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現狀》,《青年研究》1997年第8期;郝玉章、風笑天:《家庭與中學獨生子女社會化》,《青年研究》1998年第1期;郝玉章、風笑天:《大眾傳播媒介與中學獨生子女社會化》,《青年研究》1997年第1期。)
  9.獨生子女家庭。
  作為一種新的家庭類型,獨生子女家庭主要受到了社會學者的關注。他們對獨生子女家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結構、家庭關系、家庭生活方式、父母生育意愿、家庭養老、家庭對獨生子女教育或社會化的影響等方面。
  邊燕杰根據其在天津城鄉對一千余戶獨生子女家庭所作的調查,分析了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作者指出:“獨生子女家庭具有較高而且穩定增長的經濟水平,子女撫育費提高,在消費模式和余暇時間的支配上均偏重子女。”論文還對由于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加所帶來的家庭結構和家庭關系的簡化、生育觀、家庭觀的變化、子女教育、人口流動、老人照料等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討。(注:邊燕杰:《試析我國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中國社會科學》1986年第1期。)
  同樣圍繞著獨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方式問題,風笑天分析了這種新的社會細胞所具有的一些特征。作者指出,三口之家是獨生子女家庭在規模上的主要特征,這種“三個人的世界”包含了絕大部分獨生子女家庭在生活方式上的各種特征的內涵,也是形成和決定其他各種生活方式特征的根本因素和內在條件。而與祖輩分而不離、子女成為家庭中心、親子關系日趨平等,則是獨生子女家庭在家庭關系方面的幾大特點。此外,集體化的閑暇和娛樂、潮流化、智力化的子女消費也是獨生子女家庭在生活方式上的明顯特征。(注:風笑天:《獨生子女家庭: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社會科學輯刊》1994年第5期。)
  桂世勛利用上海市的統計資料,對獨生子女父母年老后的生活照顧問題進行了分析。作者認為,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獨生子女的父母這一老年群體特別值得注意。由于他們只有一個孩子,因而當他們年老時,將會有一半左右的人身邊無子女一起居住。如何妥善解決好他們的生活照顧問題,是我們現在就應該著手考慮的重要問題。他提出,要以家庭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在社會養老中,又應以各種支持老人在家養老的基層社區服務為主,老人入院服務為輔。(注:桂世勛:《銀色浪潮中的一個重大社會問題》,《社會科學》1992年第2期。)
  10.獨生子女與社會發展。
  許多學者還從社會學、人口學、體育學等學科的角度探討了獨生子女人口發展所帶來的人口結構的變化,及其對家庭結構、養老方式、婚姻結構、軍隊建設以及體育運動的影響。其中,較重要的研究結果有:
  劉鴻雁等人利用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數據等資料,對北京、上海兩個區的獨生子女率及其對未來婚姻結構的影響所進行的分析。其研究結果表明,到2030年,在1981~1985年出生的人口中,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通婚的比例將會高達60%左右;而到了2035年,在1986~1990年出生的人口中,由獨生子女與獨生子女通婚建立的家庭的比例將會高達70%以上。因此,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將會面臨一個嚴峻的贍養老人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問題將會越發突出。(注:劉鴻雁、柳玉芝:《獨生子女及其未來婚姻結構》,《中國人口科學》1996年第3期。)
  楊書章等人依據統計資料分析了中國獨生子女的數量以及城鄉分布的狀況,并分別采用婚配概率法和政策生育率仿真法計算了“獨生子女生育兩個孩子”所可能引起的政策生育率波動范圍。計算結果表明,“隨著獨生子女逐步進入育齡期,我國未來政策生育率將有所升高,2010年前后城市政策生育率將可能超過農村,在未來15年,政策生育率最大可能增加近0.2。2015年政策生育率最高可達1.74左右。”在此基礎上,作者結合中國人口發展目標討論了它的影響,指出,未來10年內“獨生子女生育二孩”將可能使政策生育率稍有回升,但幅度不大,我國既定的人口發展戰略目標還是可以實現的。(注:楊書章、郭震威:《中國獨生子女現狀及其對未來人口發展的影響》,《市場與人口分析》2000年第4期。)
  宋健則針對人們關注的“四二一”結構的問題,從定義、形成的條件、在全國發生的概率、對養老產生的影響等方面展開分析和探討。作者認為,“四二一”結構指的是在廣義的家庭形式下三代共存的現象,強調的是代際關系,應該至少涉及兩代獨生子女。因此,這一結構形式的形成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三代共存、一對獨生子女之間的婚配以及連續兩代獨生子女。在對影響“四二一”結構形成的主要因素進行簡略分析的基礎上,作者得出結論認為:由于嚴格意義的“四二一”結構的出現取決于很多因素,因此其實現的可能性也許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大。(注:宋健:《“四二一”結構:形成及其發展》,《中國人口科學》2000年第2期。)
    對研究現狀的評價
    (一)主要特征
  概括地說,20多年來我國的獨生子女研究表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1.在研究的主題上,獨生子女的心理和教育一直是這一領域中最重要的論題,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最多。全部論文中的2/3都集中在這兩個方面,特別是有關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的論文更是超過了全部論文的40%。
  2.在研究對象上,則表現出80年代初期以學齡前幼兒為主、80年代中后期以學齡兒童為主、90年代以中學生為主、90年代后期及21世紀初則以大學生和在職青年為主的特點。即獨生子女的研究基本上是伴隨著獨生子女人口的成長進行的。
  3.在經驗研究方法上,采用定量的,以問卷、量表為工具的調查方法進行的占了絕大部分,以觀察、實驗等方法進行的也占有一定比例,而將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進行對比則是眾多研究在方法上的一個共同特點。
    (二)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同一內容、同一角度、同一層次的重復研究較多,不同視角、多重視角的研究較少;尤其是在教育領域,這種現象比較普遍。比如,像“淺談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論獨生子女的心理特點及教育”、“獨生子女教育之我見”這樣的論文就有數十篇之多。
  2.理論性的研究中,一般化的、個別的、空洞的、泛泛的、心得體會式的主觀議論十分普遍,而有新意的、有深度的、有經驗數據支持的理論分析較少。
  3.經驗研究中,單純描述現象的研究較多,特別是各種不系統、不規范的“獨生子女狀況調查”比較普遍。這些調查所得到的往往是零星的、存在較大偏差的、非常簡單的數據結果;而精心設計的、客觀的、針對性較強的解釋性研究較少。特別是著重于現象間關系的深入探討的研究較少。因而,經驗性研究的理論色彩不濃。
  4.經驗性研究在方法上還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研究設計的簡單化、資料分析的表面化、數據表達的百分比化。還有抽樣不科學,忽視樣本與總體間的推論條件;缺乏對結果的統計檢驗等等;有相當多的結果是在對象選擇、樣本抽取、概念操作化、變量測量、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的情況下得到的。特別是樣本的規模過小且非隨機的抽取方式,加上過于簡單且常常缺乏檢驗的統計分析,很容易使所得到的結論形成某種偏誤。
  5.對青年期普通獨生子女的研究不夠,對大學獨生子女的研究中,存在著一種明顯的偏差。即沒有對客觀上存在著巨大影響的城鄉變量、家庭背景變量等等進行控制,從而將實際上屬于城鄉變量或家庭背景變量所造成的差異和所形成的影響,誤以為是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身份所造成的差異和所形成的影響。
  6.學科探討的分布不盡合理,社會學、人口學學科的探討相對較少,特別是對于與一代獨生子女的成長和未來密切相關的社會性問題、宏觀性問題、潛在性問題、未來性問題的探討相對薄弱。
    值得重視和加強探討的領域
  在新的世紀中,隨著獨生子女人口進一步擴大,特別是隨著獨生子女人口越來越多地作為社會成員進入社會生活,獨生子女的研究領域將進一步拓寬,研究的主題和內容將會有新的拓展,與獨生子女自身相關的問題以及獨生子女人口與社會發展相關的問題將越來越多,與社會政策的關聯性也將越來越強。其中,下列幾個方面特別值得關注。
  首先是青年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問題。到目前為止的獨生子女研究基本上是將研究對象集中在少年兒童身上,只有極個別的研究探討了青年期獨生子女的發展問題。但是,應該看到,隨著一代獨生子女的主體進入青年期,他們作為社會成員、作為物質與精神產品生產者所將面臨的職業選擇、職業適應、職業流動、社會參與、人際交往等問題將會逐漸突出出來,而他們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將是對前20年中人們對獨生子女社會化發展、個性特征、社會交往能力等所作研究和所得結論的最好檢驗。從未成年向成年的轉變,從受教育者向生產者的轉變,從父母家庭向自身家庭的轉變等等,都將對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沖擊。
  其次是青年獨生子女的婚姻與家庭問題。成家立業是人們在青年期所要面臨和處理的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作為產生于特定的歷史時期、生活于特定的社會與家庭環境中的特定人口,一代獨生子女的婚姻與家庭問題又將會形成什么樣的特點、出現什么樣的難題呢?特別是當我們把我國從1979年開始實行的新的計劃生育政策與這一代青年相聯系時,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就顯得更為突出了。無論是這一代獨生子女青年的擇偶標準、擇偶方式,還是他們的生育意愿、婚姻觀念,家庭觀念、以及他們的家庭結構和家庭關系,都可能形成和產生一些與目前的情形有所不同的特點和規律,以及帶來一些新的問題。
  第三是與獨生子女家庭有關的問題。現在研究在一個普遍結論是,獨生子女家庭的家庭結構以三口之家為主,其比例大約占到70%。而與這一特定家庭結構密切相關的將會是“空巢”家庭的增多、家庭社會支持網絡的弱化、家庭養老面臨更大困難、以及老年社會保障問題的進一步突出等等。20多年前人們關于獨生子女家庭老年保障的眾多話題都將在今后的幾十年中逐一變成現實,20多年前人們的眾多担憂也將在這些年中逐一接受挑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解決辦法,無疑是最近一個時期該領域中的一大焦點。與此相關的還有家庭親屬網絡的縮小和簡化所帶來的影響。正如美國人口咨詢局早在1981年所指出的“誰也難以逆料,一個如此珍愛兒子,又這樣以家庭親屬‘網絡’作靠山的國家,一旦許多家庭只有一個女兒,或者一旦叔、舅、嬸姨和表兄弟、表姐妹都成為人口學上罕見的名詞,這個社會將會發生什么情況呢?”(注:美國人口咨詢局:《中國“獨生子女”人口的未來》,《編譯參考》1992年第8期。)
  最后是獨生子女人口對整個社會生活的影響問題。這是一個范圍更廣、同時也更為復雜的問題領域。當與改革開放同時成長的這一代特定人口逐步成為社會的主力軍時,他們不可避免地會將自己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追求目標帶入到社會生活中來,在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社會規范、社會關系和社會心理,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美國“生育高峰一代”對整個美國社會的影響一樣。因此,我們既要深入地研究這一代特定人口在未來的日子里所要面臨的各種新的社會問題和新的挑戰,同時也要深入地探討和研究他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將會帶給整個中國社會的新的問題和挑戰。
江海學刊南京90~99C4社會學風笑天2003200320多年來,中國關于獨生子女的研究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在十個主要的問題上得出了一系列結論。但目前的研究在學科視野、研究角度、對象、理論、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在新世紀中,獨生子女研究應重視和加強對青年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性、獨生子女的婚姻與家庭、獨生子女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等宏觀性、潛在性問題進行探討。中國/獨生子女/研究述評/人口/家庭風笑天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江海學刊南京90~99C4社會學風笑天2003200320多年來,中國關于獨生子女的研究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在十個主要的問題上得出了一系列結論。但目前的研究在學科視野、研究角度、對象、理論、方法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在新世紀中,獨生子女研究應重視和加強對青年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性、獨生子女的婚姻與家庭、獨生子女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等宏觀性、潛在性問題進行探討。中國/獨生子女/研究述評/人口/家庭

網載 2013-09-10 21:27:32

[新一篇] 中國獨生子女家庭與二孩家庭生育模式百年模擬與選擇

[舊一篇] 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目的論建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