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 —4950 (2000)09—0017—05
傳統的以新古典經濟理論為基礎的區域經濟理論通過規模報酬不變、外生的比較利益等前提假設得出了相應的區位理論、區域增長及發展理論。但隨著外部性、聚集經濟、規模經濟等概念的引入,區域經濟理論的研究逐漸轉向另一個方向——新經濟地理理論。
一、新經濟地理理論的產生
迪克斯特與斯蒂格利茨(Dixit & Stiglitz,1977)《壟斷競爭與最優產品多樣性》(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Product Diversity)一文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的發表, 標志著新貿易理論及相應的新經濟地理理論的產生。與傳統的以新古典經濟理論為基礎所決定的企業區位選擇、區域生產力布局及區域發展模式觀點不同,該理論從運輸成本的降低及由此所引起的聚集經濟、遞增收益、規模經濟性、外部性或者說溢出效應(如技術的溢出效應)等角度探討企業區位的選擇及區域經濟增長模式等。許多經濟學家對此作了深入的研究,如克魯格曼(Krugman)、馬丁(Martin)、阿明(Amin)、 弗塞爾(Feser)、伯格曼(Bergman)及沃納伯爾斯(Venables)等。
1.新經濟地理理論中的區位理論。克魯格曼(1991)在《政治經濟學雜志》上發表的《遞增收益與經濟地理》(Increasing Returnsand Economic Geography)一文通過一個簡單的模型說明了一個國家或區域為實現規模經濟而使運輸成本最小化,從而使得制造業企業傾向于將區位選擇在市場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場需求則又取決于制造業的分布。所以,中心—邊緣模式的出現依賴于運輸成本、規模經濟與國民收入中的制造業份額。他與大部分經濟學家所運用的馬歇爾(Marshall)的外部性經濟概念不同,馬歇爾的外部經濟認為,企業區位聚集有三個原因:第一,幾個企業集中于一個區位提供了特定產業技能的勞動力市場,確保了較低的失業概率及勞動力短缺的可能性;第二,地方性產業可以支持非貿易的專業化投入品的生產;第三,信息的溢出可以使聚集企業的生產函數好于單獨企業的生產函數。 (注:Paul 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 1991,99(3). )而克魯格曼卻注重一般性的外部經濟,而不是特定于某一產業的外部經濟,所以,其外部經濟概念是與需求及供給關系相聯系的,而不是純粹的技術外溢效應。格斯貝茨與施姆茲勒(Gersbach & Schmutzler,1999 )通過模型探討了存在產業外部與內部外溢效應條件下的生產與產品創新的地理分布,以及對產業聚集的影響。他們認為,遞減的聯系成本支持產業的聚集,同時也存在產品創新的多重均衡。產業群內企業的競爭與合作效果可以達到兩階段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這通過美國硅谷的經驗而得到證明。瓦爾茲(Walz,1996)的研究結果表明,地方的經濟增長起因于產業部門的地理集中所表現的持久的生產率增長,這同樣與技術等要素的溢出效應密切相關。他認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會導致遞增的生產與產品創新的區域集中。弗塞爾與伯格曼(1999)通過區域與產業群的概念,系統地闡述了形成聚集優勢的理論基礎:外部經濟、創新環境、合作競爭與途徑依賴等,并且還通過價值鏈與投入—產出途徑來確定產業群的存在,通過區位系數、網絡分析等對產業群進行分析。馬丁(1999)探討了存在聚集經濟條件序列區位競爭的結果,他通過模型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存在聚集經濟時,贏得第一次的區位競爭使得一個區域對下面的企業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個企業可能獲得較高的財政激勵,而第二個企業則可能獲得的補貼較少,但其卻從產業聚集的外部經濟中獲益。對較早的投資吸引所獲得的動態的或者說長期的效果可能超出其直接的經濟效果,因為這對以后的產業吸引形成一種區域環境。而這種第一次區位競爭的動態競爭力也使得對序列競爭的補貼或者說激勵趨增,從而引起區域之間的惡性競爭。馬丁的模型對企業區位選擇的決定及產業的地理集中進行了預測,指出了第二個企業選擇與第一個企業相同區位的可能性,因此也就有可能形成一個產業群,在同一區位的企業隨著外生的(自然的)相對成本優勢與內生的(獲得的)聚集優勢的增加而增加。由于贏得第一次區位競爭對區域發展具有如此的動態經濟效果,因此各區域內為吸引新企業進入提供各種激勵措施。但埃利斯與羅格斯(Ellis & Rogers,1997)利用博弈論分析了各區域利用激勵措施吸引新企業進入所面臨的囚徒困境狀況:它們為吸引新企業進入而提供激勵,各區域之間為爭奪企業而進行的競爭便從此開始,區域提供給企業的激勵最終可能會超出其對該區域的真正價值,使得區域清晰地知道如果沒有區位競爭它們或許會更好。
傳統的區位理論側重于工業區位。而新經濟地理理論則將工業區位理論延伸到辦公區位(Office Location )、 零售區位(RetailLocation)等。泰姆泊爾(Temple,1994)在把辦公活動分為三類的情況下分析了辦公區位的選擇。她認為,傳統的工業區位決定因素對于決定諸如會計、廣告及市場營銷等服務部門的辦公區位并沒有多大作用,這些部門本身會產生自身的外部規模經濟,而正是這種外部經濟性的存在,使得金融與市場營銷等部門會聚集或定位于城市中的相同地區,即這種外部經濟性產生了自身的動向或推動力,從而成為決定辦公區位的一個決定因素。當然,對產業聚集地也有另外不同的觀點,如哈德、瑞斯與斯文森(Head、Ries & Swenson,1999 )推測群居行為(HerdingBehavior)可能導致產業群;而Decoster & Strange(1993)則提出了代理問題可能是隱藏在聚集之后的一種重要作用力的觀點,這主要涉及經理人員決策制定的聲譽成本問題。
2.新經濟地理理論中的貿易理論。新經濟地理理論將距離因素以運輸成本的方式自然地納入到整個理論體系中去,從而改變了傳統的不考慮運輸成本對貿易產生影響的看法。而運輸成本的減少也就成為新經濟地理理論中聚集現象發生及增長方式轉變的原因,并以此來回答傳統的貿易理論所不能回答的事實:(1)貿易量隨距離的增加而迅速遞減;(2)價格在區位之間并不相同,地點之間的距離越遠,差異也越大;(3)要素回報在國家之間并不均等;(4)不同國家的行業生產率差異很大。
地理位置雖作為貿易量的一個重要解釋變量,但在傳統的貿易理論中,其理論含義并沒有得到強調。距離及其相聯系的成本不但決定著貿易流量,而且也決定了不同國家之間的區域貿易方式、產業結構、要素價格與收入差異等。克魯格曼(1991)利用簡單的兩區域模型、農產品無運輸成本假定和薩繆爾森(Samuelson)的“冰川”(Iceberg)型工業品運輸成本來說明區際貿易的產生及最終的中心——外圍增長模式,即每一單位的工業品從一個區域轉移到另一個區域,只有一部分能夠到達。而這部分工業品與區域運輸成本呈反比例關系,或者說是運輸成本的倒數指數,它也是決定區域收斂或發散的最終參數。且有兩種作用力——本國市場效果與價格指數效果使得區域趨向發散,而另一種作用力——本地農產品市場的競爭度使區域趨向收斂,而最終是否收斂或發散則取決于兩種作用力的比較。沃納伯爾斯與李冒(Venables & Limao,1999)在利用傳統的李嘉圖及赫克歇爾——俄林模型并將運輸成本納入到理論中去時,發現要素稟賦與要素密集度并不是確定貿易方式及生產方式的充分條件,這也依賴于國家或區域的位置——特別是與經濟中心的距離及物品的運輸成本。而且,他們還給出了運輸傾向性的確切定義,它依賴于運輸最終產品及用于生產的中間產品的成本。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距離還降低了實際收入。它對不同要素價格的影響卻顯得較為復雜,這依賴于運輸密集度與要素密集度之間的相互作用。運輸成本使偏僻地區的實際收入降低,但減少運輸成本卻并不能必然使所有區域受益,由此所引致的供給反應將導致貿易量的變化,典型的情況是運輸成本的降低可能會導致相對偏僻區域的實際收入增加,而卻減少了欠偏僻區域的實際收入。當然,偏僻區域并不必然是一個活動貧乏的區位,因為它們的距離已經反映在它們的要素價格水平上。新貿易活動的區位選擇相對于已有活動的密集度而言,依賴于要素密集度與運輸密集度。
伊頓與考圖姆(Eaton & Kortum,1999)不但將地理因素而且還將技術因素納入其貿易模型,并探討了貿易獲益、貿易使技術的收益擴散、技術與區位決定專業化的模式、移民對工資的影響、關稅減少的結果等五個方面。他們認為,自由貿易使各國都會受益,小的國家可能比大的國家獲益更多,這與后面要講的新區域主義的觀點相類似。而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技術進步可使整個社會福利水平提高,技術擴散的受益大小則取決于受益國的資源與擴散國之間的相似性等狀況。
3.新經濟地理理論中的收斂及發散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森提出區域收入趨同后,隨著以羅默(Romer,1986 )與盧卡斯(Lucas,1988)為代表的內在增長理論的延生,在20世紀80 年代小阿莫斯(Amos Jr,1988 )提出了“在經濟發展后期階段區域收入趨異”的假說。羅默指出標準的索羅增長模型的技術假定會導致貧困國家或地區將經歷較快的增長,但由于遞增收益概念的引入,并且通過利用該概念建立的理論模型所得出的結論與戰后各國的經濟增長情況基本上保持一致,沒有出現較貧困的國家與較富裕國家收斂的趨勢,也即現實中的區域發散性。這與新經濟地理理論相似,因為新經濟地理理論主要從聚集經濟、外部性等內生增長的角度探討區域經濟增長。對于區域發散的觀點主要有三種解釋:(1)生產技術內生地有利于技術領先者,這使得存在遞增收益條件的結果是富者越富,差距越來越大。這是因為技術因素是決定區域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技術能否擴散影響到區域不對稱性的延續, 進而影響到區域的收斂與發散。 基凡奈蒂(Giovannetti,1999)則在區域不對稱的演變過程模型中指出, 作為由不同區位企業適應性決定的結果,區域不對稱(主要是技術方面)具有四種均衡狀態:持續不對稱(Persistent Asymmetry )、 蛙跳式(Leapfrogging)、保持進步(Forging Ahead)與追趕式(Catching up)。他認為,持續不對稱不會被企業所采納;蛙跳式是低質量企業采納的方式;保持進步則是高質量企業采取的方式;追趕式是每個企業都能采納的方式。(2)鮑默爾(Baumol)與巴羅(Barro)等人認為,雖然收斂是最終的結果,但只有擁有一定人力資源基礎的地區或國家才能夠利用現代技術保持收斂趨勢。一個貧窮的國家只有在一定的人力資本基礎上才能比較富裕國家增長得更快。 而多瑞克與圭根(Dowrick &Ngugen,1989)則認為,收斂只會發生在最富裕的國家,特別是經合組織(OECD)國家,所以被人們稱作“俱樂部收斂”(Club Convergence)。(3)巴羅與薩拉—艾—馬丁(Barro & Sala-I-Martin, 1991 和1992)等人提出的條件收斂(Conditional Convergence) 觀點認為,盡管國家現在的收入水平與長期趨勢之間的差距越大,其增長也就越快,但由于沒有長期增長的潛能,致使最終趨向發散。但不管是哪種觀點,如果從內生增長或遞增收益的角度探討區域收斂或發散問題,這些觀點所得出的結論對于貧窮國家的來說則是較悲觀的。
二、新區域主義的興起
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的形成,經濟學家及貿易理論家特別關注兩個問題:一是世界區域貿易新格局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社會福利?二是區域主義是有利于還是不利于多邊貿易的自由發展?這種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觀念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 它與二戰后傳統的或者說是舊的區域主義觀念(Old Regionalism )的不同之處在于:一是多邊的自由化更加完全;二是經濟欠發達國家已經放棄了閉關自守、反對市場經濟的做法,其政策也是盡量加入到多邊貿易體系。埃思爾(Ethier,1998)認為新區域主義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 )當代區域主義一個典型的特征是,一個或更多小國家把自己與一個大國聯系在一起;(2)小國正式或者已經實施了重大的單邊改革;(3)區域協定很少只強調貿易壁壘,這通常涉及到深層次的一體化問題;(4 )成員國之間的自由貿易還并不是全部,自由化的程度是適度的;(5 )所達到的自由化基本上因小國的讓步而實現的。這種新區域主義的形成也許是對多邊貿易體系所作的一種內生反應,它能將轉軌國家成功地納入到多邊貿易體系中,而多邊主義自身卻不能完成這種使命。當然,新區域主義的形成同樣影響到企業的區位選擇、區域經濟增長方式選擇及收斂性問題等等。漢森(Hanson,1998)通過實證分析探討了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形成及經濟一體化對各國產業區位選擇所產生的重大影響。隨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加拿大、墨西哥及美國生產的空間組織發生了變化。在墨西哥,與美國的經濟聯系使得原來的墨西哥城工業帶就業人口迅速減少,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北墨西哥工業區就業人數的迅速擴張以及熟練工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經濟一體化對美國與加拿大的產業區位影響則相對較弱。當然,與墨西哥邊界鄰近的美國城市,其就業的增長與鄰近墨西哥區域的進口密切相關。
三、小結
傳統的區域經濟理論主要是建立在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上的,它們通過無差異空間、無運輸成本等嚴格的假定前提條件得出相應的區位理論、區域增長理論等。而新經濟地理理論則正是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將運輸成本納入到其理論分析框架,把因運輸成本的減少而引起的聚集經濟、外部性、規模經濟等要素放在了企業區位選擇、區域經濟增長及其收斂與發散性問題的分析上,從而得出與傳統區位理論、區域經濟增長及發展理論所不同的觀點。當然,新經濟地理理論同樣面臨新的問題。新經濟地理理論認為區位選擇反映了運輸成本與存在外部性遞增收益產業聚集的一種取舍,但現實的網絡經濟對這種觀念提出了挑戰,因為網絡經濟使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使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無成本、無重量的世界。其中,最受影響的產業就是那些提供無形產品及服務或者說無重量的部門:如金融與咨詢服務業、軟件業、保健咨詢業、音樂與娛樂業等等。夸(Quah,1999)認為,象金融與軟件業這樣的產業在網絡經濟時代的區位特征使這些產業會幾乎在全球有規則的間隔中成群存在。
收稿日期:2000—07—15
外國經濟與管理滬17~21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劉乃全20002000本文主要從外部性、遞增收益與規模經濟等聚集經濟的角度探討了區域經濟理論的新發展——新經濟地理理論,同時分析了現實經濟中的新區域主義觀念。聚集經濟/經濟地理/新區域主義劉乃全,上海財經大學 財政經濟研究所,上海200433 劉乃全(1965—),男,上海財經大學財政經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作者:外國經濟與管理滬17~21F107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劉乃全20002000本文主要從外部性、遞增收益與規模經濟等聚集經濟的角度探討了區域經濟理論的新發展——新經濟地理理論,同時分析了現實經濟中的新區域主義觀念。聚集經濟/經濟地理/新區域主義
網載 2013-09-10 2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