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與人的存在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人類在脫離動物界以前,只是按照自己所屬的“種的尺度”和需要去對付世界,人在脫離動物界后首先是通過實踐掌握“取得一定外界物,從而滿足自己的需要”(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05頁。)的。正是實踐掌握使人類越來越懂得了認識、掌握和遵循外部世界的固有本性和規律的重要性,使人類越來越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生產,按照客體本身尺度來規定自身活動的意義和價值。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原先始終隱含在實踐中的某種人對外部世界的審度、俯觀仰察以及常識性認識逐漸發展成為以探尋事物客觀規律,窮究萬物之理為主要目的的,也就是以揭示對象“是什么”、探求其“為什么”、“怎么樣”和“將如何”為主要目的的理論掌握活動。當然,人對外部世界的理論掌握本身一開始也是沒有分化的。科學理論掌握和哲學理論掌握是融為一體的。科學理論掌握作為一種獨立的掌握方式是隨著實踐的推進才逐漸從自然哲學中獨立出來并按照認識自己構成自己的道路而向前發展的。正如瓦托夫斯基所說的:“科學并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經過了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才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認識方式。”(注:瓦托夫斯基:《科學思想的概念基礎》,求實出版社1982年版,第60頁。)至于人們對社會歷史領域的認識,在歷史唯物主義創立之前則一直處于前科學階段。只有在馬克思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之后,人類才開始進入對歷史領域的科學認識階段。
  科學理論掌握并不是象實踐掌握那樣實際地直接地控制、駕馭、占有和享用客體,不是實際地改變客觀對象的現實存在形式,并未重新創造出人與世界的新的客觀關系,而是以科學理論體系的方式,觀念地把客觀事物的結構規律、建構規律、運動變化規律等外部世界客觀對象的一般屬性、內部本質和規律再現出來、描繪出來。愛因斯坦說:“科學就是對表達未知的東西的企求。”(注:《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 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84頁。)所以, 在科學理論掌握中人將自身限于看世界、審視世界、解釋世界的范圍,只專注于理解和認識那些未被人所認識的對象的客觀規律性。
  科學理論掌握作為靜觀、審視、理解、認識、把握客觀外部對象本質、規律的觀念掌握活動,所掌握的實際上只是信息客體或信息化的客體。它所關注的是外部對象世界的信息方面或信息過程。它憑借語言符號的中介通過對觀念化、符號化、信息化的客體進行觀念的分解組合,信息的采集、破譯、重組、編碼、符號的操作和思維作業,在思維中建立起同外部對象的結構和建構邏輯相統一的信息組合。這種信息組合以合乎邏輯的概念、范疇體系、語言符號陳述體系的形式存在。而這是通過人的思維的創造實現的。愛因斯坦說:“在我們的思維和我們的語言表述中所出現的各種概念,從邏輯上看,都是思維的自由創造。”(注:《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405頁。)
  這種通過思維的自由創造在思維中再現外部對象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的思維作業過程,也是人們突破感性掌握局限的理性探索過程。人對外部世界科學理論掌握當然必須建立在感性反映基礎上。感性反映盡管也有豐富多彩真實可靠的一面,但它只能達到對個別孤立事物的感性的存在、感性形象及其外部聯系的感性掌握,但要科學地解釋外部世界就不能僅靠外部對象直接呈現給我們的東西,不能僅僅依靠我們的感觀和經驗,而必須要超越直接呈現的表象和感覺經驗。因為,當我們不能把自然現象追溯到某一規律時,理解這種現象的可能性本身就不存在。“自然科學的偉大就在于它們拒絕滿足于觀察的經驗論”,(注:胡塞爾:《現象學與哲學的危機》,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5頁。 )而力求理解感性知覺材料之間的關系。這種理解、追溯、超越“不可能靠對我們的普通經驗進行單純的擴展、放大和增多而達到,而是需要新的秩序原則、新的理智解釋形式,”(注: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頁。)通過理性思維的創造才能實現。 只有通過理性思維活動,才能超越感性反映的界限和程度,超越感性掌握的個別性和外在性,表面性和直觀性,零散性和淺陋性,達到對事物的一般屬性、內部本質和規律的理性掌握。也就是在思維中“把個別的東西從個別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從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54頁。)從而形成有著邏輯結構的系統化的并且可以驗證和證偽的科學知識體系、普遍性的思維形式。也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用概念來建立一種邏輯結構,使這些關系作為邏輯結果而納入這樣的邏輯結構。”(注:《愛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35頁。)這種邏輯結構、這種思維形式是外部世界客觀規律在人的意識、思維中的存在方式,蘊含著客觀對象的存在和狀況、結構和屬性、本質和規律的某種確定的信息。外部世界的本質、規律向人的意識事實的轉化、外部世界的普遍性在科學知識體系中被思維地再現,也就意味著人對外部世界實現了真理性的掌握,實現了科學理論掌握。
  由此可見,科學理論掌握方式承担了人對外部世界的認識、理解的職能。科學理論掌握是以實現對外部對象的客觀必然性的理性把握為目的的掌握方式。它力圖透過種種撲朔迷離的外界現象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及其規律,為極其多樣的現象提供某種因果性、必然性、規律性、普遍性的統一解釋。E.內格爾指出:“科學事業的明確目標就是提供系統的負責的基礎牢靠的解釋。”(注:內格爾:《科學的結構》英文1979年版,第15頁。)人們通過科學理論掌握所形成的各門科學理論體系成為人對外部世界進行基本解釋的構架和依據,從而能夠滿足人們理解外部世界各種現象的需要,滿足人們求真的要求,也能幫助人們追溯過去,預見未來,并大大拓展了人類對宇宙的視野。科學作為一種使其一切主張經受檢驗和批判的批判性的非教條性的事業,還能幫助人們破除迷信。科學理性拒絕迷信和教條。在科學的世界里是沒有神靈的位置的。因此,它使人們“擺脫了我們在宗教、倫理學和形而上學等方面常見的那種無休止的無法解決的爭論。”(注:普特南:《理性、真理與歷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頁。)從這個意義上說, 科學理論掌握本身滿足了人類的追求真理、追求客觀必然性的需要。
  但是,人們從事科學認識活動,獲得科學知識,理論掌握作為自然界普遍性形式的規律,并不單純是為了精神上的享用,而是為了“利用物的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屬性,以便把這些物當作發揮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它的物。”(注:馬克思:《資本論》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3頁。)所以, 科學理論掌握方式對于人生存和發展的意義主要在于它為人類提供了支配外部世界的一種工具的效能和力量。作為科學理論掌握活動的積極成果——科學理論具有工具價值。
  這種工具的價值首先表現在它為人類適應環境,適應外部世界提供了指南。可以說科學認識是人類適應的一種主要工具,因而也是人類生存的一種主要工具。懷特指出:“科學主要不是一種控制手段。科學是一種適應手段,控制只是適應的一個層面。人們發現自己處于一個如果想繼續活下去,便必須對之加以適應的宇宙之中。神話與科學都是適應的手段。它們是對于世界的說明,人則據之以活動。”例如,“我們不可能控制氣候,而必須適應它,而知識與理解則有助于有效和令人滿意的適應。”(注:懷特:《文化的科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88版,第344頁。)
  科學理論掌握為人類適應外部世界提供了理解力的基礎和前提,而改造外部世界是人類適應外部世界、依賴外部世界的一種最重要的形式。科學理論掌握則為人類改造外部世界創造人工世界提供了客觀的尺度,提供了前提和基礎。理論地掌握作為自然界普遍性形式的規律,形成科學知識,最主要的就是為了在實踐中應用這些規律以達到對自然界的實踐掌握。正如馬克思所說:“對自然界的獨立規律的理論認識本身,不過表現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為消費品,還是作為生產資料)服從于人的需要。”(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3頁。)所以,當科學應用于實踐時, 就會發揮巨大的工具的價值。可以這樣說,人們在科學理論掌握活動中每取得一項新的成果,就意味著人類發展了自己的意識的普遍性,擴大了自己的內部構造——動力世界,同時就為人們實踐掌握活動的功能圈向自在的自然界的推進,為自在的自然界向人化的自然界的轉化開辟出新的可能的前景,為在實踐領域發展人的普遍性奠定了基礎。隨著科學理論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的推進,人類實踐掌握的形式和內容、廣度和深度、對象和工具都將隨之或快或慢地發生改變。外部自然界也會隨之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和層次上成為人類掌握的對象。就此而言,科學理論掌握也是人類從外部自然界中求得解放、獲得自由的重要方式和武器。
  古代人之所以生存活動的功能圈如此狹小,自由度如此低、所能實踐地加以掌握的對象如此之少,關鍵就在于那時科學理論活動的不發達,就在于那時還沒有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以至于那時人類的實踐活動不得不主要根據人的常識、經驗和技藝。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之所以能在越來越大的范圍內實踐地掌握外部世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學理論掌握活動的發展,以及科學理論知識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可以說:“實現科學真正的概念的,是近代各門自然科學及其在經濟與技術中的應用。”(注:伽達默爾:《科學時代的理性》,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版,第1頁。)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 由于大機器的應用,“使得生產過程成了科學的應用,而科學反過來成了生產過程的因素即所謂職能……只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第一次使用自然科學為直接的生產過程服務,同時,生產的發展反過來又為從理論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注: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6頁。)從某種意義上說, 英國工業革命實際上就是把宇宙構造的近代理性圖式——經典力學轉化為機器工業的科學基礎而已。以工業生產實踐為主要形式的近代實踐掌握方式所以能夠通過變革自然物的物理化學形態,創造出大量在自然界中原本不直接存在的產品,來滿足人們的需要,不斷地擴大著人的生存范圍,關鍵就在于把近代力學、物理學和化學等科學理論掌握成果應用于工業生產實踐中,所以近代工業實踐所開辟的人的新的生存范圍是離不開科學理論掌握的,離不開人對自然界的理性的洞見和對自然奧秘的科學揭示的。如果說科學理論掌握在近代工業實踐中已經顯示出了巨大的價值的話,那么,在現當代就表現得愈加突出。現代的實踐掌握活動,不同于經驗型技巧型的實踐掌握模式,而是以知識型和科技型為其主要形式的,具有智能化的顯著特點。科學、技術和生產呈一體化趨勢。在現代化生產實踐中,科學已經不僅僅是生產實踐通過技術得出的概括性成果,而且它一躍成為生產的前提條件,“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缺乏科學知識、手段與裝備,就不可能有現代意義的實踐掌握活動。這一特點,一方面決定了現代實踐掌握活動更加離不開科學理論掌握,另一方面,也使得科學理論掌握成果能夠迅速地在實踐掌握活動中發揮出工具的價值、實際應用的價值。
  總之,我們所處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科學的時代,科學正把自己本身和自己的應用擴展于整個世界。”(注:伽達默爾:《科學時代的理性》,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版,第1頁。 )在我們現代世界中,再沒有第二種力量可以與科學思想的力量相匹敵,同時,也正是由于有了科學的廣泛應用,人類在今天才獲得了驚人的進步,而且在將來還會作出更多的貢獻。因此,我們對種種貶低科學的社會功能和人學價值的反科學主義的主張持否定態度。人類的實踐掌握活動,人的生存和發展,人類的進步和自由都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掌握,離不開科學理論掌握向深度和廣度的拓展和推進。
  但是,正如任何掌握外部世界的方式都有其局限性一樣,科學理論掌握方式也不是萬能的。這首先表現在科學理論掌握的歷史性上。科學理論掌握方式是人們認識外部世界因果性、規律性的唯一途徑,但是本身又是歷史地產生和發展的。并不是有了科學理論方式就能一下子窮盡對外部世界客觀規律的認識和理論掌握的。人科學地掌握外部世界的能力一方面是至上的,另一方面又是非至上的。從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歷史的終極目的來說,是至上的和無限的。人們總是不斷地擴大著,逐步逼近著對外部世界客觀規律性、因果性的科學理論掌握;但是,從其現實性來看,科學理論掌握外部世界總是由有限地思維著的具體歷史時代的具體的人來實現的。每一歷史時代的人們對外部世界客觀規律的科學理論掌握只能在無限的前進過程中,在至少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無止境的人類世代更迭中才能不斷地得以實現。所以,對生活在不同歷史時代的人們來說,他們依賴于科學理論方式來解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問題的程度和范圍總是有限的。在科學理論所掌握的領域之外,人們只能借助于其它方式來實現對外部世界的掌握。這在科學理論掌握還不夠發達的時代尤其突出。
  科學理論掌握方式是人們認識外部世界因果性、規律性的唯一途徑,滿足了人們求真的需要,并為人們擺脫各種盲目的自然力和盲目必然性的約束和支配,獲得自由開辟了道路,為建構人類的生存功能圈和擴大人類的生存范圍,為人類生活得更加富裕、舒適、更有保障和更有生存的主動性,提供了前提和可能。但是“科學總是一種片面的活動,在這種活動中,理智控制著并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壓抑著人的其它力量。”(注:卡西爾:《語言與神話》,三聯書店1988年版,第17頁。)特別是當科學還只是局限于對外部自然界客觀規律的認識,當社會歷史領域還在科學的視野之外時,當真正的人的科學還沒有建立之前,單純的自然科學不可能昭示人生存的意義,提供安身立命的價值承諾、保證和根基,從而解決人之為人的根本問題。所以,那種認為只要有了自然科學,人的什么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的看法是不正確的。科學并不能滿足人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科學理論掌握方式不但不能完全滿足人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科學如果停留在理論和觀念的領域其實用價值也只是潛在的。只有當它轉化為技術并在實踐領域加以應用時,才能使其實用的價值現實化。技術是科學應用于實踐的中介,即使在科學、技術與生產呈一體化趨勢的當代亦不例外。技術不只是改造世界的手段,也是一種認識,不僅有對世界的實際的(物質形態)掌握的一面,也有對世界認識上的掌握的一面,不僅表現為經驗、技能等形態,也表現為理論形態、知識形態。在現代,技術的理論形態在技術體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把現代技術首先看作是理論掌握方式。技術理論掌握方式是一種特殊形態的理論掌握方式。因為技術理論掌握的目的不是發現客觀世界的新規律更好認識事物,而是利用規律去設計器具,更好地控制和利用事物,它所建構的理論世界,是不同于以解釋性、客觀性為特征的展示客觀世界必然聯系因果聯系的科學世界,而是以規范性、有效性為特征的體現實踐——精神的人工世界的觀念形態。正因為在技術理論掌握中人們把自然法則、客觀規律與人的目的內在地辯證地統一起來,所以它才能直接成為人們利用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方法和知識,并能物化為人類實踐活動的物質手段,向實踐領域過渡,才能成為科學理論價值實現的中介。因此,盡管科學與技術在其生成上表現為具體歷史的相互依賴形式,但在功能上,科學只有在技術領域得到應用時,才能發揮出實踐效能、實用的價值。科學的實用價值的實現是依賴于技術的中介的。科學理論的實用價值實現有賴于向實踐掌握領域的過渡。歷史經驗表明科學如果不能轉化為技術,不能在技術和實踐領域中加以應用,科學就不能實現其巨大的價值。
  科學理論掌握功能的有限性還表現在它不能夠保證其成果在實踐領域的應用一定有利于、有益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科學理論掌握是以實現對外部客觀因果性規律性把握為目的的掌握方式,不涉及人的價值領域。所以,科學理論到底被應用于什么目的是科學理論掌握方式所無法加以把握的。科學理論掌握方式無法支配人類應用科學成果的行為。粒子物理學所揭示的微觀世界的客觀規律,既可以運用于和平利用核能為人類造福的各項事業,也可以被運用于制造毀滅人類的原子彈等核武器上。現代分子生物學所揭示的生物規律以及克隆技術同樣既可以造福于人類,又可能被用于不人道的目的。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生態危機、環境污染、能源危機等都與科學的不合理應用有關。可以說,科學既為人類開辟了通向幸福生活的道路,又向人類提供了自殺的手段。(注:參見以愛因斯坦為首的5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表的《邁瑙宣言》。)著名物理學家海森堡曾對科學理論掌握方式對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意義、價值以及不足作過深入的反思。他說:“我們當然要問這樣的問題:這樣集中注意實在的一個局部的方面,并且局限于實在的特殊部分所獲得的這些成就,究竟有什么樣的價值?我們知道,我們這一代對這個問題作出了相互沖突的回答。我們談到了科學的善惡相克。我們知道在世界的哪些部分,把科學和技術成功地聯系起來了。貧苦階級的物質貧困已經大部分消除了。現代醫藥已經防止了成千百萬人因病死亡,交通和電訊已使生活方便了。另一方面,科學可以被誤用來發展具有最可怕的破壞力的武器,技術的優先發展損害并威脅了我們的生存空間。但是除了這些直接的威脅,我們的價值(倫理標準)也改變了,對物質生活的富裕這一狹窄領域注意過多,而生活的其他方面卻被忽視了。雖然科學技術只能用作達到某個目的的手段,但其結果卻決定于使用它們的目的是否善良,目的不能由科學技術內部來決定,我們必須從整個人類和人類的整個實在的觀念出發,不是從它的一部分出發作出決定,否則,我們將完全誤入歧途。”(注:海森堡:《物理學和哲學》,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第163—164頁。)總之,現代人的存在及存在方式同科學技術有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系,但科學技術對人的存在的意義也有其歷史性和有限性的一面。科學萬能論、泛科學主義與科學悲觀主義、反科學主義都是錯誤的。
  
  
  
浙江社會科學杭州92~96B2科學技術哲學李火林/徐海晉20002000科學作為理論地把握外部對象本質、規律的觀念活動,滿足了人類追求真理、追求客觀必然性的需要,更為人類改造外部世界創造人工世界提供了客觀的尺度和前提,是人類從外部自然界求得解放、獲得自由的重要方式和武器。但科學不是萬能的,單純的自然科學不可能昭示人生存的意義,提供安身立命的價值承諾、保證和根基,難以滿足人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而且科學只有轉化為技術并在實踐領域加以應用時,才能使其實用的價值現實化。科學不涉及人的價值領域,難以保證其成果在實踐領域的應用一定有利于、有益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科學技術對于人存在的意義有其歷史性和有限性的一面。科學/技術/人的存在作者李火林,哲學博士,現任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綜合處副處長(杭州 310025);徐海晉,女,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教師。(杭州 310012) 作者:浙江社會科學杭州92~96B2科學技術哲學李火林/徐海晉20002000科學作為理論地把握外部對象本質、規律的觀念活動,滿足了人類追求真理、追求客觀必然性的需要,更為人類改造外部世界創造人工世界提供了客觀的尺度和前提,是人類從外部自然界求得解放、獲得自由的重要方式和武器。但科學不是萬能的,單純的自然科學不可能昭示人生存的意義,提供安身立命的價值承諾、保證和根基,難以滿足人多方面的精神需求,而且科學只有轉化為技術并在實踐領域加以應用時,才能使其實用的價值現實化。科學不涉及人的價值領域,難以保證其成果在實踐領域的應用一定有利于、有益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科學技術對于人存在的意義有其歷史性和有限性的一面。科學/技術/人的存在

網載 2013-09-10 21:37:35

[新一篇] 科學心理學研究方法論的比較與整合

[舊一篇] 科學技術與人的尊嚴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