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世紀初法國哲學和經濟學家特拉西(Destuttde Tracy)在其《意識形態概論》中首先使用了“意識形態”這個概念以后,“意識形態”幾乎成了迄今為止西方思想史上內容最龐雜、意義最含混、爭議最激烈的概念之一。而使“意識形態”概念引起人們廣泛重視的是馬克思。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作了深入批判,提出了具有認識論價值的社會意識受制于社會存在的觀點,并為其后的意識形態研究奠定了基礎。① 在隨后的學術傳播過程中,意識形態研究進入了政治學、哲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領域,其理論色彩也呈現多元化特征,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后,意識形態研究更趨活躍。在20世紀50年代,西方社會學界曾出現了一股鼓吹“意識形態終結”的思潮,但進入60年代以后,這股思潮便很快煙消云散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大批探討意識形態問題的論著(盡管相關的論調在80年代以后又開始大量出現)。② 本文旨在探討社會學視域內的意識形態研究,概括社會學對意識形態研究的某些共性,并對這些特征加以歸納和總結。
“真—假”意識形態的二元對立與社會學的超越
“真—假”這一二元對立無疑是我們透視意識形態研究史的一個很好的維度,借此我們也可以梳理出社會學意識形態研究在這一維度上的基本特征。意識形態概念主要建立在“真—假”二元對立之上。經典意識形態理論家們正是從意識形態扭曲真、掩飾真的角度出發,將其內涵界定為“虛假”意識的,同樣也有理論家對意識形態概念做出“肯定”的解釋,但是我們發現針對這一問題,社會學理論中存在著另一種更為基本的理論取向,即試圖超越這一意識形態的傳統二元對立,代之以中立的觀點。“從社會學角度研究意識形態……可以賦予它中性色彩。”③ 這實際上意味著在社會學中,意識形態的內涵發生了變化。在意識形態不同的內涵方面,萊蒙德·蓋茨(Raymond Geuss)歸納了三種不同意義的意識形態概念:“否定意義的意識形態”、“肯定意義的意識形態”與“描述意義的意識形態”。④ 而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更傾向于超越“真—假”二元對立,并選擇“描述意義的意識形態”作為社會學研究的主要特色。
1. 否定意義的意識形態觀
萊蒙德·蓋茨的“否定意義的意識形態”是指人們將意識形態看作一種“虛假的意識”、“欺騙性的幻像”,一種社會存在的顛倒式反映。這無疑是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包括馬克思在內的很多意識形態理論家都是在否定意義上研究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概念總體上是否定性的,用來指階級社會中人們之間現實關系在人們頭腦中顛倒的、虛幻的反映。雖然他也曾從一般理論的高度提出過具有中性化色彩的“一般意識形態”概念,但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對當時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作了否定性的批判。馬克思在分析德意志意識形態時認為,在全部意識形態中人們和他們的關系就像在照相機中一樣是顛倒的。正是基于此,馬克思的意識形態分析旨在揭露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虛假性。馬克思之所以將意識形態視為一種虛假意識,是因為它顛倒了存在和意識的關系。
2. 肯定意義的意識形態觀
萊蒙德·蓋茨的“肯定意義的意識形態”是指肯定意識形態的內容和價值,認為它能正確反映社會存在的本質。列寧曾經在肯定意義上使用意識形態概念。列寧認為,意識形態并不必然是一種虛假意識,無產階級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并將馬克思主義學說界定為“科學的意識形態”。科學的意識形態是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理論的修正和發展。列寧認為不能將所有的意識形態都當作虛假意識,那些反映了客觀規律的意識形態是科學的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意識形態對無產階級至關重要。
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盧卡奇(Ceorg Lukacs)和葛蘭西(Antonio Gramsci)也從肯定的意義上使用意識形態概念。他們認為對于無產階級革命來說,意識形態是決定一切的,革命的勝利取決于無產階級是否擁有成熟的階級意識,是否取得了意識形態上的領導權。盧卡奇指出,意識形態并不就是錯誤意識。錯誤意識指的是思想的不正確。他認為,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就是一種正確的思想意識,是應該肯定的。
3. 社會學超越“真—假”二元對立的意識形態觀
萊蒙德·蓋茨的“描述意義的意識形態”是一種價值中立的意識形態觀。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屬階級的立場(即意識形態),因此對意識形態做客觀研究必須首先保證立場的公正性。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指出,對待事物我們只應做客觀的描述,而盡量避免任何主觀價值的涉入。因此,一些社會學家認為意識形態研究應該抽去各執一詞的階級立場,代之以一種價值中立的客觀立場來展開研究。后現代社會學家在這方面甚至走得更遠,認為在后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意識形態的日常生活化和傳媒的泛濫,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界限不再存在,因此連中立也不再可能。
德國社會學家卡爾·曼海姆(Karl Mannheim)堅持馬克斯·韋伯的“價值中立”原則,重新詮釋了馬克思的“虛假意識”。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注意判斷在一個既定情境中哪些觀念是真正有效的,有效即成真,若無效則屬于“虛假意識”。一些在彼時有效的概念和范疇,如果在此時已經無法適應新情況,即便人們衷心相信它也沒有用,這些過時的思想方式和理論都屬于意識形態。而相反,曾經屬于意識形態的知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獲得了適用性,那么便不再是意識形態。⑤ 曼海姆對“虛假意識”的知識社會學詮釋源自其對馬克斯·韋伯“價值中立”觀點的堅持。這實際上就是取一種中性的態度看待意識形態問題,尤其是后現代社會學家直接取消了意識形態的真假問題。如法國后現代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通過“仿真社會”、“超現實”等概念消解了傳統意識形態的“真—假”問題。在《消費社會》一書中,鮑德里亞研究了當代社會的“仿真”問題。在《仿真與擬像》一書中,鮑德里亞繼續考察了仿真的三個不同歷史形態,認為在第三個形態中仿真完成了構造真實,即被構造出來的仿真品本身就是真實,不再有超越它的另一個真實世界。鮑德里亞的“超現實”就是指一個由擬像構成的世界。在擬像社會中,模型和符號構造著經驗結構,并消滅了模型與真實之間的差別,人們以前對真實的體驗以及真實的基礎均已消失。當客觀現實都不復存在的情況下,也就沒有了意識形態,更沒有了意識形態中的“真—假”問題。
階級意識形態的政治取向與批判社會學意識形態的文化取向
傳統的意識形態研究認為,意識形態本質上是統治階級思想的一種表現,是受統治階級支配的,因而具有強烈的政治取向。而當代批判社會學則更加關注于意識形態的文化取向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
1. 政治取向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和盧卡奇、葛蘭西意識形態革命論
作為政治范疇的馬克思階級意識形態理論的提出是基于如下事實: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一個基本思想就是意識形態問題不能通過意識形態領域本身徹底解決,而必須通過暴力的階級斗爭完成。“意識的一切形式和產物不是可以通過精神的批判來消滅的……而只有通過實際地推翻這一切唯心主義謬論所由產生的現實的社會關系,才能把它們消滅。”⑥ 馬克思突出了意識形態的階級性,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就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他從政治的、階級的視角出發分析意識形態問題,認為意識形態生成于統治階級內部的勞動分工,其中專門從事精神勞動的人們就成了該階級的意識形態理論家。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對其后的意識形態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直至20世紀上半葉理論家們的意識形態研究還與政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意識形態革命論”處于政治取向的意識形態研究向社會學取向的文化或日常生活意識形態研究過渡的中間形態。“意識形態革命論”主要是指盧卡奇與葛蘭西的意識形態研究,其觀點主要是圍繞無產階級革命這一政治中心展開的。之所以將其定義為過渡狀態,原因在于此時的意識形態研究開始有別于馬克思主張暴力革命的階級意識形態觀點,而打算“通過精神的批判來消滅”了,這一區別引發了意識形態研究的文化社會學轉向。當然,總體而言意識形態革命論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更具親緣性,其革命旨趣仍然沒有發生變化。盧卡奇與葛蘭西的意識形態分析旨在繼續完成馬克思的未竟事業,從階級革命的角度研究新情況下無產階級革命的意識形態問題。這一轉向并沒有改變最終的革命目標,而是暫時改變了革命的策略,即將斗爭的矛頭轉移到“市民社會”中來,認為獲得市民社會的文化(意識形態)領導權是革命最終取得成功的關鍵。葛蘭西認為東西方的情況不同,東方通過暴力革命取得政權的經驗并不適用于西方,原因在于西方存在著市民社會階層,必須獲得該階層的認可,無產階級革命才有成功的可能。因此他們認為無產階級在意識形態上的成熟以及意識形態領域領導權的獲得,對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才是至關重要的。這一旨在僅僅改變革命策略的轉向,卻無意中將文化這一維度導入意識形態研究之中。
2. 批判社會學取向的法蘭克福學派文化意識形態理論
我們知道,意識形態研究在其產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與階級斗爭聯系在一起,帶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但當意識形態問題進入社會學視野之后,這一狀況逐漸發生了變化。社會學取向的意識形態研究更多地轉向有別于政治(當然不是與政治無關)的文化與日常生活領域。
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盧卡奇與葛蘭西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內容,并奠定了使政治意義的意識形態研究向社會學意義的意識形態研究轉向的基礎。至此之后,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社會學”意識形態研究開始呈現。批判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明顯轉向了有別于政治的社會文化領域。馬克思主義僅僅把文化與意識形態歸為經濟基礎的反映,但法蘭克福學派則傾向于將文化視作獨立于經濟而運行的系統。法蘭克福學派認為,意識形態的內涵已經變得相當復雜,它包括消費、心理、文化、休假、傳媒、娛樂與性等。這顯示了他們有別于政治意識形態研究的社會學旨趣。他們認為有別于馬克思那個年代,現代發達工業社會中的日常生活方式、大眾文化、藝術、紀律等都具有意識形態特征,它們比以往更為復雜。霍克海姆(Max Horkheimer)和阿多諾(Theoder W. Adorno)在《啟蒙的辯證法》一書中首先提出用“文化工業”這一核心概念來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的意識形態化,他們竭力抵制文化在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化。霍克海默還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家庭,正是這些家庭將資產階級文化傳遞給孩子們,從而不斷地復制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另外,他也對西方啟蒙精神中的理性主義提出了警告。
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的《單向度的人》一書批判了“二戰”后西方社會中的文化藝術、社會心理等文化領域。他認為西方工業社會通過輿論、廣告與大眾文化等制造各種“虛假需求”,使原本是“雙向度的人”變成了受物欲支配的“單向度的人”。他認為資本主義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對人產生了過多的限制,導致了人們內心的壓抑與自由的喪失。既然資本主義文化壓抑了人們的合理愿望,使人們飽受痛苦,那么人們就必須擺脫這一文化桎梏,恢復人的本來面目。弗洛姆(Erich Fromm)則從社會心理層面分析意識形態問題。他認為,任何一個社會都會力求建構一套文化價值體系,要求人們共同去遵循,并內化為自身的性格結構。對服從的人進行獎勵,反之便是懲罚。
“意識形態永恒論”與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終結論”
意識形態是永恒的還是過渡性的?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在西方社會思想界一直存在著爭議,也由此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有關意識形態發展的理論學說。
1. 馬克思與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沒有歷史”的論說
馬克思在論述“意識形態沒有歷史”這一命題時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的出發點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而且從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中還可以描繪出這一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射和反響的發展。甚至人們頭腦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們的可以通過經驗來確認的、與物質前提相聯系的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學和其他意識形態,以及與它們相適應的意識形態形式便不再保留獨立性的外觀了。它們沒有歷史,沒有發展,而發展著自己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的人們,在改變自己的這個現實的同時也改變著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的產物。”⑦ 馬克思認為在存在決定意識的意義上,意識形態不具自身的獨立性,僅僅是經濟基礎的附屬物。意識形態必須有一個物質前提,它是物質生產的升華。它的歷史與物質生產的歷史緊密相連,因此沒有歷史,沒有發展。
阿爾都塞認為馬克思的“意識形態沒有歷史”是一個否定性命題,應該加以改變,即對“意識形態沒有歷史”這個命題做出肯定性解釋。他從肯定意義上來重新解釋這一命題,得出了意識形態“永恒”的結論。阿爾都塞認為,意識形態是一切社會總體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意識形態的種種表象體系,人類社會就不能生存下去。意識形態是否存在于無階級社會是“意識形態沒有歷史”理論必須回答的問題。阿爾都塞認為階級社會需要意識形態,在無階級社會中同樣需要意識形態,因為它是所有人根據自己的利益體驗人類對其生存條件的依賴關系所必需的接力棒和跑道。意識形態“是永恒的,即永遠以不變的形式存在于歷史之始終”⑧。
2. 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終結論
在整個西方學界,關于意識形態是否終結的爭議長達半個世紀。在這一過程中,雖然不同領域的學者偶爾也會論及意識形態終結的問題,但持意識形態終結論觀點的主要還是社會學家。值得指出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提到過意識形態終結的問題,另外并非所有的社會學家都認為意識形態已經或應該終結。但是,我們發現,社會學理論中的確存在著一股強勁的終結意識形態的傾向。這種傾向并非出于階級意識,而是建立在對現代社會詳盡分析的基礎之上。
馬克斯·韋伯對“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所做的分析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意識形態的終結問題。他認為在社會現代化進程當中呈現出一種趨勢,即“價值理性”向“工具理性”的轉變。工具理性的興盛必然導致那些意識形態信仰、政治目標遭到民眾的冷落。卡爾·曼海姆則認為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以及不斷自我調適,就可以滿足社會邊緣群體的生活狀況,從而有效削弱他們的階級對抗沖動。曼海姆的這種意識形態分析對其后西方社會學界興起的意識形態終結思潮產生了影響。20世紀50年代,社會學界率先提出了“意識形態終結論”,他們發表了《意識形態的終結——五十年代政治觀念衰微之考察》(貝爾)、《政治人:政治的社會基礎》(李普塞特)、《意識形態終結了嗎?》(希爾斯)和《意識形態時代的終結?》(雷蒙·阿隆)等著作或文章,掀起了一股“意識形態終結論”思潮。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發現,人類的苦難在很多情況下是由那些意識形態神話造成的。意識形態神話以各種名義煽動集體暴行摧毀人類文明。他的目的就是摧毀那些謊言,使人類免受愚弄之苦。阿隆對任何形式的決定論、終極目標、政治狂熱抱以懷疑,認為它們就是意識形態本身。在《意識形態時代的終結?》一文中,他認為現代社會中的三種主要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已經失敗,意識形態已經終結。美國著名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則認為戰后世界經濟飛速發展,社會變遷加速,傳統的意識形態爭論已經過時。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和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不適用于現代的歐美社會,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已經失敗。隨著法西斯主義、斯大林主義的紛紛過時,意識形態終結了。
特殊意識形態觀念與社會學總體意識形態觀念
德國社會學家曼海姆力圖建立一門超階級、超黨派的意識形態學說,即知識社會學。曼海姆首先區分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意識形態觀念:特殊意識形態觀念與總體意識形態觀念。當我們懷疑對手的思想與表述時就暗含了特殊意識形態觀念,而當我們考察某一具體的時代或社會歷史群體時,關注到時代或群體的整體精神結構的特點與構成時,就已暗含了總體意識形態觀念。總體意識形態針對的是對方總體世界觀,相反特殊意識形態觀念僅涉及對方的部分意識形態。特殊意識形態主要是一種純粹心理層面的心理學分析,總體意識形態分析則考慮到了社會結構問題。
曼海姆認為,特殊意識形態觀念應該上升到總體意識形態觀念,這是因為僅是心理學的分析不具有社會學所需要的那種徹底性。只有采取總體意識形態觀念,才能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問題。他認為,只有當意識形態從特別概念發展到總體概念時,意識形態的簡單理論變成了知識社會學。⑨ 馬克斯·韋伯的“價值中立”觀點在社會學中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于它成了社會學研究的一種范式性的共識。曼海姆堅持韋伯的“價值中立”觀點,力圖建立社會學專門的意識形態學說。他的特殊意識形態概念和總體意識形態概念使得社會學的意識形態分析獲得了突破,即將意識形態理論從黨派、階級的戰斗武器轉變為對社會史和學術史進行一般性研究的方法。曼海姆在總體意識形態中,又進一步區分出了兩種形式:一種是總體意識形態的特殊形式,即為了證明對方是錯誤的,而將自己的觀點視為絕對的、不容置疑的狀態;另一種是總體意識形態的一般形式。曼海姆認為總體意識形態特殊形式無法達到知識社會學的客觀要求,而總體意識形態的一般形式能夠將包括自身在內的所有思想考慮進去,然后進行意識形態分析。這種意識形態分析就是從價值中立的立場出發的。因此,知識社會學作為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其主要特點在于將所有的思想都納入分析的視野。分析者不僅敢于對其對手的觀點進行意識形態分析,而且敢于對包括本人的觀點在內的所有各種觀點進行意識形態分析。
這樣一來,有關黨派之間利益之爭的意識形態觀念在曼海姆的視野中消失了。曼海姆主張在保持價值中立、拋開階級偏見的前提下,客觀地考察一個具體社會的思想結構。這種與價值無涉的意識形態觀使得他能夠超越馬克思從而提出自己的新見解。也因此,曼海姆所創造的總體意識形態觀念成了社會學區別其他一切特殊意識形態的關鍵所在。
簡短的總結:社會學研究意識形態問題的特征
本文力求以一種對話的方式梳理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即通過非社會學意識形態研究與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相對照的方法揭示彼此間的種種差異,并借此勾畫出社會學視域中意識形態研究的大致輪廓,即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存在的一些共性。因此,我們在前面的論述中只是擇取了某些帶有社會學色彩(即社會學家的研究)的內容來做一點簡單梳理。雖然在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社會學和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那里,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已較為成熟,但就整體而言,我們沒有理由就此宣稱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已自成一體,并在整個意識形態研究領域中取得了領先地位。
既然就整體而言,社會學視域中的意識形態研究尚未系統化,那么我們究竟如何來看待構成社會學意識形態研究大致輪廓的諸多共性?這是本文在最后想要簡單探討的問題。我們得出的一個可能解釋就是,雖然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目前尚未系統化,但由于社會學的學科范式(Sociological Paradigm)作為一種學術集體無意識影響著社會學家,這就使他們的意識形態研究具有了某些共性。社會學范式是社會學家對他們的研究主題所作的潛在的知識假設。美國科學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 S. Kuhn)認為范式是由從事某種特定學科的科學家們在這一學科領域內所達到的共識及其基本觀點,是一個學科的共同體在研究準則、概念體系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約定。社會學范式包括了社會學家的基本價值前提、所研究主題的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這一主題的概念選擇、為觀察和調查而對具體現象和問題的挑選以及在分析過程中所運用的策略等。⑩ 社會學因其學科的綜合性、整體性、現實性以及長期以來形成并一直占據主流地位的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取向,使得其在意識形態問題的研究上表現出了許多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征。
首先,從研究對象來看,由于面對實際社會問題的社會學,其研究對象是廣泛的“社會事實”,因此它更有可能拋棄那些抽象的政治意識形態爭論而投入廣泛的社會實踐領域,去研究和關注社會現實,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大眾文化中的意識形態問題。在社會學家看來,晚期資本主義時代的意識形態已經滲透到文化與日常生活領域,變得更加復雜和強大,它幾乎無所不在,擁有更精細的偽裝。這使社會學意識形態研究更加“日常生活化”。那么,從政治意識形態到文化或日常生活意識形態的轉向就能夠理解了。另外也因為關注社會現實的發展,社會學家往往更快地發覺社會變遷的新跡象,會積極地對社會變遷做出及時的理論回應。這樣,他們往往更能夠賦予意識形態研究更多的新鮮內涵和更貼近實際的社會含義。
其次,從方法論來看,社會學存在的方法論整體主義也使社會學家更傾向于從全面的、總體的角度來看待意識形態的問題。例如,曼海姆的總體意識形態概念就反映了這種社會學研究取向。可以說,知識社會學的總體意識形態觀念與社會學研究的宏觀研究范式和系統范式不無關系。社會學在對具體的意識形態問題做自己的解釋的時候,總是力圖從更宏觀的層面出發,系統地、全面地、整體性地來分析意識形態問題,以避免因視角單一而造成理論的短視。
第三,從研究立場來看,社會學強調價值中立的原則和立場,因而主張要超越個體和黨派的意識去解決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這就使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多少帶上了去政治化、去主觀化的色彩,客觀性、中性化色彩較強。在對待意識形態論題的解釋時,社會學往往不是從解釋到解釋,而是力圖運用一種客觀的“社會事實”來解釋和說明所要闡發的意識形態觀點,使人們在認識某種“社會事實”的同時“客觀地”達成與以某種意識形態為主導思想的社會認同。因此,社會學的這種實證主義的研究邏輯完全不同于一般意識形態研究上的宣教。
第四,從研究旨趣來看,社會學對意識形態的研究具有更加強烈的批判精神。當前,有些學科在做意識形態方面的研究時,往往首先是從某一個知識原點出發,采取對社會現實無批判的肯定態度,其結果導致對意識形態的研究僅僅停留在一種語言“說教”和自我“解釋”的層面,即從意識形態本身的解釋出發,再通過自我的循環論證和概念演繹來闡釋所謂的絕對“真理”。這種停留在說教和解釋層面上的意識形態研究,往往最終缺乏說服力,其自身的解釋也常常是蒼白無力的。因為“意識形態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一個人進入并生活在一個社會的許可證”(11)。
第五,從與科學的關系來看,意識形態研究與科學并非是對立的,而是存在著某種統一的可能性。盡管在歸納“意識形態”這一概念的特征時,許多學者都認為意識形態作為統治階級的思想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遮蔽或扭曲人們的現實生活和交往關系的真相,但正如盧卡奇所指出的,即使是一種純粹的科學理論,當它作為觀念斗爭的工具而被用到社會沖突中去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了。科學作為客觀的東西(事實判斷)與意識形態作為主觀的東西(價值判斷)之間并非是僵硬地對立起來的,相反,它們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統一起來。(12)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與非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比較起來,上述研究特征只是社會學研究意識形態問題的一個大致特征而已,而非涇渭分明的非此即彼。實際上即便在社會學家自身那里,意識形態研究也是多元的,其中不乏分歧之處。意識形態研究本身實際上自成系統,擁有自己的知識學譜系。由于社會學范式的影響而導致的上述這些意識形態研究特征,在有些學者看來或許并不可取,甚至會指責其過于保守。但是,正是在那些不斷受詬病的地方,也許正是社會學的領地所在。
注釋:
①“意識形態”一詞在特拉西那里,是指觀念的普通原則和發生規律,而在社會學的創始人孔德那里,意識形態是與實證科學相對立的“虛假的意識”。在馬克思那里,意識形態有兩重含義,一是沿用了意識形態的虛假意識之意,用來指階級社會中人們之間現實關系在人們頭腦中顛倒的、虛幻的反映,為統治階級所利用的統治手段;二是指在階級社會中與經濟形態相對應的觀念形態,是具有階級性的。
②20世紀60年代以后,西方社會理論界對“意識形態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關于工業社會的意識形態問題;二是關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問題;三是關于意識形態概念發展史的問題;四是關于意識形態和心理分析理論的關系問題。參見俞吾金《意識形態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頁。
③季廣茂:《意識形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頁。
④Geuss, R. ( 1981) The Idea of a Critical Theory: Habermas 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3~14.
⑤卡爾·曼海姆:《意識形態與烏托邦》,華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6~57頁。
⑥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73頁。
⑧斯拉沃熱·齊澤克等:《圖繪意識形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版,第161頁。
⑨郭強:《現代知識社會學》,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頁。
⑩文軍:《西方社會學理論:經典傳統與當代轉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頁。
(11)俞吾金:《意識形態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頁。
(12)有關觀點可參閱巴厘·巴恩斯《科學知識與社會學理論》,東方出版社2001年版。
江海學刊南京127~132C4社會學徐連明/文軍20072007
社會學范式/意識形態/共性
社會學對意識形態的研究有其特殊的學科旨趣。傳統的意識形態概念是建立在“真—假”二元對立之上的,而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傾向于超越這一二元對立;傳統的意識形態理論具有濃厚的政治學色彩,而社會學的意識形態研究更多地轉向有別于政治的文化領域與日常生活領域。另外,社會學還提出了意識形態終結論以及總體性意識形態等觀念。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學在意識形態研究中所表現出來的諸多特征和共性是與社會學的學科范式相關聯的。
作者:江海學刊南京127~132C4社會學徐連明/文軍20072007
社會學范式/意識形態/共性
網載 2013-09-10 21:38:50